黎立武《大学》思想刍议

时间:2020-10-28 09:45:47 哲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黎立武《大学》思想刍议

  黎立武,字以常,号寄翁,新余递步人。景定三年(1262)入太学,咸淳四年(1268)擢进士第三,恩赐状元。历任镇南军节度判官、袁州通判、秘书省校书兼庄文府教谕、奉议郎、承议郎、军器少监国子司等职。宋亡,他不愿与元贵族合作,潜回新余,在蒙山建“蒙峰书院”收徒讲学,因他学识渊博,品行又好,前来受业者甚多,书院常有人满之患。文天祥很敬佩他,说自黎立武的大名“震荡以来,吾江西一佛出世,引领愿拜”。元朝的达官显贵也很尊重他,美称他为“蛮子状元”(源于南蛮北狄之说),时有前来拜谒、请教者。

  摘要:在兼山学派中,唯有黎立武对《大学》思想做了系统的阐发,这对于我们了解兼山学派与《大学》思想皆有重大价值。黎立武的《大学》思想体现着“三纲领”的一贯性与“八条目”的一贯性,二者相互统一,将《大学》整体思想一贯于《周易》之“艮”。以“艮”立说是兼山学派的典型特点。黎立武通过“艮”阐述了“诚”“止”二理,深发了《大学》的工夫意涵,由此开启了主体的天人合一之道。

  关键词:黎立武;诚;止;艮;《大学》;一贯性

  黎立武,字以常,号寄翁,新余递步人,宋入元的遗民学者,兼山学派之后学。据资料统计,在兼山学派的著作中,唯有黎立武的《大学本旨》与《大学发微》是对《大学》思想的系统阐释[1]134,故通过对黎立武《大学》思想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明晰兼山学派的学术思想,同时亦可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大学》文本。黎立武在《大学本旨》中直接采用《礼记・大学》的原版排序来进行注解,结合他在《大学发微》中对大学的思想论述,他的《大学》思想特点可归结如下。

  一、“三纲领”的一贯性

  黎立武对于“大学”二字的解释曰:“大学者,大成之学也,《学记》云知类、强立谓之大成,是以化民易俗,此大学之道也。”[2]740与之不同,朱熹以“大人之学”来解释“大学”。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朱熹的“大人之学”强调了修身成人(大人)的内圣之路,其直接针对“得君行道”的外王理想;而黎立武的“大成之学”则在“大人之学”的基础上突出了对外王道路的调整,强调以“化民易俗”的'方式来建立皇极的外王理想。这表明,在黎立武生活的年代,“得君行道”的外王理想已经破灭,故只有转而走通过教化以“化民易俗”的外王之路。与朱熹相比,黎立武对于《大学》体用之学的兴趣点却从政治转向了教化[3]55-58。

  同朱熹一样,黎立武在“三纲领”的阐释中也体现着“三纲领”的一贯性。

  明明德,即自明之道也;新民,即明明德于天下,率仁、兴孝之类,明民之道也;止于至善,即敬止、止仁之类,诚之道也。通三要论之,所谓至诚能尽其性,则能尽人物之性,诚而明也欤?[2]740

  黎立武主张以《中庸》中的“诚”来解释“明明德”与“新民”。“诚”能尽己之性,此就“明明德”而言;“诚”能尽人物之性,此就“新民”而言。黎立武与朱熹一样,认为“明明德”与“新民”是“明”内与外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而黎立武进一步认为“明”乃“诚”也,至此,黎立武把“明明德”与“新民”两纲领统一于“诚”。另一方面,黎立武认为“止于至善”与“诚”有着相互融贯的关系:“止于至善”即是要敬止、止仁、止敬、止孝、止慈和止信,这些正是“诚”之道;而“诚”能“尽人之性”进而“尽人物之性”,即“明明德”而“新民”,此正是“止于至善”之路。由此可见,黎立武以《中庸》之“诚”融贯了《大学》的“三纲领”,同时也通过“诚”把“止于至善”融贯于“三纲领”中,“三纲领”其实都是以“止于至善”为根据,仅“止于至善”此“一纲领”。

  值得注意的是,朱熹认为“止于至善”是“明”的目的,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4]3,“止于至善”是“明”最终所要达到的境界,故“三纲领”是一个围绕“明明德”而展开的持续的、向外扩展的过程。故“明明德”是本,是工夫的下手处,“三纲领”一贯于“明明德”[5]19;而黎立武却体现着与朱熹完全不同的思路,他认为“止于至善”不仅是一个道德境界,同时还是融贯了“诚”的工夫下手处。因此,“三纲领”都围绕着“止于至善”而生发,“止于至善”融贯了“三纲领”的始末,是“三纲领”的一贯之处。

  二者一贯之处的不同其实体现了二者对外王思路的不同侧重。黎立武在对《大学》的注解中,体现了以《中庸》之“诚”汇通“止于至善”的诠释进路,同时还一再强调了“止于至善”的枢要地位,努力彰显了其工夫境界二而一的核心价值。这样黎立武尽性修道而成教的思想便贯穿于《大学》文本始末,体现了黎立武外王思路从“得君行道”的政治之路到“化民易俗”的教化之路的转变,其深层内涵暗合他以“大成之学”释“大学”的思想。

  二、“八条目”的一贯性

  与诸宋儒一样,黎立武也以“修身”为界把“八条目”分作两类,认为“修身以上明明德之事”[6]737,而“齐家以下新民之事也”[6]737。在“三纲领”的一贯性中,黎立武把“明明德”与“新民”二纲领一贯于“诚”,以此结合“八条目”的分类可看出,“八条目”同时也一贯于“诚”,故曰。

  大学之事其条有八,始之以致知格物,而道以明;终之以齐家治国平天下,而道以行;中之以诚意正心修身者,其本也。存诸我为诚于中,推诸物为心诚求之。是知诚意为八条之的,其大旨存乎诚。诚所以尽性,止所以存诚,止其所止,非所谓贯于一乎?[6]737

  这里所谓“止所以存诚”之“止”乃“敬止、止仁、止敬、止孝、止慈、止信”之意,即“止于至善”,在此黎立武重申了“止于至善”与“诚”的相互融贯性。当然,这种融贯关系也决定了一贯于“诚”的“八条目”亦有“止于至善”的始末贯穿;然而,如果说“三纲领”的一贯性是用“止于至善”的内涵去言说体用之学的工夫境界之路,那么“八条目”的一贯性则是直接以“诚”的深刻含义去言说体用之学的本体工夫之路。

  黎立武直接采纳《中庸》的思想认为“至诚能尽其性,则能尽人物之性”[2]740。具体而言,“尽其性”即“尽己之性”,此乃忠道也;而“尽人物之性”即推己及人,此乃恕道也。作为“诚”的两翼,“忠恕”之道正是具体的修养工夫,它融贯在“八条目”的始末。

  修身以上明明德之事也,非所谓忠乎?齐家以下新民之事也,非所谓恕乎?[6]737

  通过融贯于“八条目”中的“忠恕”工夫,主体最终可以澄澈本体之性。在《中庸》里,“至诚尽性”生发的是一种诚即性、至诚即尽性的“诚”、“性”关系,“诚即性,代表天人一贯,人由诚而性而天;而至诚即尽性,亦代表工夫即本体,性的真实意义乃在吾人至诚的努力中得到印证。”[7]121可见,“诚”是一种工夫,更是一个天道本体,工夫与本体不二。在这里,黎立武正是通过以《中庸》汇通《大学》的诠释进路言说了“八条目”的工夫论内涵。

  三、《大学》整体思想的一贯性

  在黎立武的《大学》诠释中,他不但以《中庸》之“诚”来汇通《大学》,同时还以《周易》之“艮”来综括《大学》,在整体思想上,体现着明显的一贯性。他在《大学发微》中言。

  《大学》其曾子之书乎!曾子传道在一贯悟道,在忠恕造道,在《易》之艮。曾子曰:“君子思不出位”,此艮象也[6]737。

  在《周易》中,“艮”就是“止”,所谓“艮,止也。”(《周易・艮卦・彖传》)黎立武认为艮之意首先包含了“止于至善”。

  止如君止仁,臣止敬之类,《易》所谓艮其止,止其所也[6]738。

  止仁、止敬之类乃“止于至善”之质,故艮止即为“止于至善”。而艮止将动,需正其位,黎立武认为此法乃“诚”,故“艮”实际上也包含了“诚”之意。

  ……复乎正位,而造乎诚中……凡人之身所向者,明耳目之所感,境物之所迁,意马心猿,何有底止?动而之妄,则天君主宰离位失所……诚形,动之际,此艮所以深明夫诚身之道[6]738。

  黎立武的《大学》思想总括而言即为相互融贯的“诚”“止”二理,而艮在阐明“止”之意的同时深明“诚”之道,故黎立武《大学》的整体思想仅一“艮”字,即一贯于艮。

  兼山学派自郭忠孝开创以来尤重《易》之“艮”,至黎立武亦沿袭此传统,进而通过“艮”来一以贯之《大学》,并揭示其更加广博而深邃的工夫论内涵,成为黎立武《大学》思想的典型特点。黎立武言。

  止又曰:“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时止则止,诚性内彻,理明欲净,不累于形骸,故曰:“艮其背不获其身”;时行则行,诚明外融,八荒我闼,不累于物境,故曰:行其庭不见其人。由一身之外言之,庭之于家国天下一也,圣人举而措之,皆行其庭之事也。内则自明明德,外则明明德于天下,动静一道,光明可知,艮之妙旨盖如此,其在虞书精一之旨[6]738-739。

  “艮”之意涵盖了“止”与“诚”,勾勒了黎立武《大学》思想的整一个工夫论系统。在工夫中,“诚”与“止”乃“动静一道”:从静态方面来看,“时止则止”具体落实为“忠”的工夫,它要求工夫主体“内则自明明德”,使“诚性内彻,理明欲净”;从动态方面看,“时行则行”具体落实为“恕”的工夫,它要求工夫主体“外则明明德于天下”,推己及人,使“诚明外融,八荒我闼”。“止”之静为“诚”于本体处立基,从而保证了“诚”之动于行动过程中本性的澄澈无邪,而“诚”之动将“止”实现于工夫,从而使得“止”之境界获得了现实性的品格。

  明德者何?在天曰命,在人曰性……然此极至之理根于天性,隐于人心,是为至善之所……夫明德者,天命之本然;至善者,天则之当然[2]740。

  自本体而言,“诚”“明德”“至善”乃“性”也,根于“天”;自境界而言,“止于至善”乃是通由工夫向本体的回归,自然也就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圣人境界。“中国儒家从天命天道说性,即首先看到宇宙背后是一‘天命流行’之体,是一创造之大生命,故即此创造之真几为性,而谓‘天命谓之性’也。”[8]53黎立武同样把“性”视为沟通天人之际的“天命流行”之体,在这条天人合一的道路上,生命主体通过“诚”“止”二而一的工夫,不断澄澈、扩充、实现本体之性,最终在回归本性的流行中达到天人合一,而黎立武尽性修道而成教的内圣外王之路也通过此一贯在“艮”之下的工夫系统而展开。

  参考文献:

  [1]孙劲松.兼山学派考[J].中州学刊,2005(5).

  [2]黎立武.大学本旨[Z].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200册.

  [3]刘成群.黎立武《大学》、《中庸》思想之考辨[J].昌吉学院学报,2008(5).

  [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杨佳.浅析朱熹《大学章句》[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

  [6]黎立武.大学发微[Z].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200册.

  [7]高柏园.中庸形上思想[M].台北:东大图书出版公司,1988.

  [8]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黎立武《大学》思想刍议】相关文章:

1.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刍议

2.曾国藩孝悌立家伦理思想分析探究

3.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刍议

4.刍议刑事司法改革

5.加拿大留学蒙特爱立森大学介绍

6.韩国留学加图立大学申请及费用介绍

7.刍议公共危机的管理

8.日本大阪府立大学的留学费用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