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复制理论与艺术作品论文

时间:2020-10-02 15:38:20 艺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机械复制理论与艺术作品论文

  本雅明对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有着深刻的认识,他的“韵味”说深刻地探讨了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形式,他对电影艺术有着深刻的研究,本文意在探究本雅明对技术复制的各种批评,同时讨论本雅明理论的一些略显矛盾之处。

机械复制理论与艺术作品论文

  “如果死后荣耀者生前也荣耀,那么一切将会多么不同”,这是人们对本雅明的评价,伟大的思想家往往在有生之年得不到认可,因为他们的思想预见了不远的未来,但是这个未来又离当时人们的思想较远,先知先觉让也就导致不被理解,这种不被理解使本雅明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直到他自杀在“通往自由的路上”,本雅明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最渊博的文学批评家之一。”他的朋友布莱希特在他死后也感慨到:“这是希特勒给德国文学界造成的第一个损失。”

  本雅明身上体现着多重的矛盾统一,他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之一,所以他是马克思主义者,同时作为犹太人,他身上又有着犹太神秘主义色彩,他是辩证唯物主义者,同时又是迷恋神学的唯心主义者,这就使得本雅明对一些问题的观点也存在着矛盾。1936年,本雅明完成了他的重要作品《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其核心内容是表达以“韵味”为标志的传统艺术正被机械复制为特征的非韵味艺术所取代,也许是由于本雅明所属的法兰克福学派,其指导思想就是“批判理论”,批判理论的对立面是也就是传统理论,霍克海默认为:“这种传统的理论概念表现出一种倾向,它正朝着纯数学的符号系统发展。作为理论的要素,作为命题和结论的组成部分,实验对象的名称越来越少,而数学符号则越来越多。”与传统理论相反,批判理论具有这样一种构想:由于人类历史已走入启蒙辩证的境况中,人类不自觉地进入到了“一种新的野蛮状态”,在晚期资本主义时代,人自身的生活状态,精神内涵,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现存的社会秩序等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在这种环境下,似乎只有批判理论才能承担拯救的重任,也许正是由于批判理论担负的重任,使得本雅明无法轻松地看待机械复制给人带来的惊喜。急促的脚步闯入人的生活,而且对大众生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雅明于是对机械复制时代的各种艺术形式进行反思性的思考,其中主要论述的就是对电影技术的分析与探究。

  “韵味(Aura)”是本雅明一直在强调的传统艺术的标志,本雅明认为韵味是指在特定时空中以及一定距离之外,感觉上非常贴近,但却特有的独一无二性,同时韵味主要还指原始宗教中的膜拜价值,本雅明认为传统艺术作品具有一种权威性或独一性,具有不可代替的本真性。从摄影到电影技术的迅速发展中,本雅明忧伤的看到了这种“韵味”的消失,将使艺术品在观众面前失去距离感,人们不再需要为欣赏《蒙娜丽莎》,专程去巴黎的卢浮宫,复制技术的精湛可以把与原作不差分毫的作品放在人们面前,甚至可以让人拿在手里,传统艺术作品具有膜拜价值,也就是使人以膜拜的眼光仰视艺术,从中得到心灵的震撼,而当机械复制时代来临,这种膜拜价值也就随之逐渐消失,艺术作品才真正的从宗教和精神的膜拜中摆脱出来,成为具有展示价值的艺术作品。展示价值是机械复制艺术所具有的价值,它取消了传统艺术的存在价值,成为被观照的对象,“观照”是其价值的体现。人们以平视的眼光看待艺术家的创作,不再觉得其神圣不可接近,由于复制作品与原作别无二致,原作的价值也就不再被珍视,然而本雅明则强调艺术作品的独一无二性,也就是“即时即地性”,在时间与空间的不可逆转环境里,某一刻的创作就被定格在当时当地,因为它渗透了创作者当时的心灵内涵,而这种可能是瞬间的感悟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这也就决定了艺术作品的原真性,而复制作品永远都会缺少这一特性,这也就是艺术作品与复制作品的根本不同。在大量复制品不断出现、不断满足大众各种需求的同时,当时也出现了一种以拥有艺术复制品为风尚的潮流。

  本雅明在论及艺术复制的过程中,以较多的篇幅论述了电影机械复制的各种缺陷,首先,他探讨了演员在电影拍摄中的作用,认为在拍摄的时候演员是在“为一种机械进行表演,当然在有声电影中是为两种机械进行表演。”电影演员与戏剧舞台上的演员是不同的,戏剧舞台上的演员直接与观众做近距离的接触,直接表现戏剧中人物的感受,而电影演员则要先学会如何在镜头前演戏,本雅明认为这是一种机械前的自我表演,通过机械来展现电影演员的成就会产生两个结果,其一是一系列的视觉检测机械决定了电影演员的.成就,一系列的角度、灯光、背景、音乐和演员的演技相融合,其二,演员失去了亲自向观众展现他的可能,这样的电影不会产生崇拜价值。本雅明还通过绘画与电影的比较,来表现电影艺术的不足,面对绘画作品,人们常常会凝神观照,而面对放映电影的幕布,人们是很难这样的,因为面对绘画作品,人们可以沉浸在他的联想活动中,本雅明强调,面对电影画面,人们很难进行思考,想要思考时,电影画面已经改变了。艺术的韵味恰恰随着机械复制时代的来临不断消失,不断失去原有的意义。

  本雅明对于电影这种艺术形式的认识是深刻的,机械复制与艺术作品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然而,我认为本雅明多少有些矛盾之处,一方面他认为机械复制时代的来临使隐藏在艺术作品中韵味在逐渐消失,认为机械复制没有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益处;另一方面又认为,电影艺术拓宽了接受群体的范围,面向世俗世界的大众,其科学价值与艺术价值的融合为大众提供了更为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同时,凭借各种技术,接受群体在通过影像所表达的故事中体味人生哲理,大众的艺术感受力并没有受到抑制反而得到了加强。正像本雅明的《单行道》的书名一样,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是不会后退,只能向前的,本雅明的矛盾态度也正是现代人面对机械复制带来的种种结果所产生的思考。

【机械复制理论与艺术作品论文】相关文章:

1.物理论文与小结

2.莫扎特声乐艺术作品研究论文

3.理论与实践工商管理论文

4.浅析公路工程施工机械的配置与优化管理论文

5.硕士论文复制比要求

6.关联理论与英语广告翻译论文

7.文化研究与改写理论解析论文

8.机械制造企业绩效管理理论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