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林艺术语言研究的论文

时间:2022-10-07 03:07:31 艺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卡特林艺术语言研究的论文

  摘 要:法国画家贝尔纳卡特林生活于二十世纪现代艺术大潮中,经历了现代主义和从1960年至目前的当代艺术时期。卡特林的艺术风格上承20世纪巴黎画派,下接六七十年代极简主义,并在风景、人物和静物题材中自由、大胆表达。其简约、几何化和红色的独到应用,成为其艺术特征。同时,卡特林还在作品中成功尝试、掌握了视觉艺术中诗歌的现代表现手法,使绘画真正成为负载心灵的自由之翼,再次让我们认识到人类所觉所悟的无限可能性。因此,本文就他的艺术追求和油画作品进行分析,总结,而启迪我们在新语境下应如何探寻,构建内涵、个性的艺术语言。

关于卡特林艺术语言研究的论文

  关键词:形式语言;意象造型;诗性思维

  一、卡特林的艺术观念

  卡特林 1919年生於法国巴黎。1945-1948年为法国国家装潢艺术学院学生,并在名家马蒂斯 (Henri Matisse) 工作室学习,后在该校任教至1953年。卡特林才华过人,无论在油画、版画及挂毯艺术方面,均堪称为世界级的艺术家。 野兽派、极限主义及东方艺术对他都有深刻影响,而他的兴趣在于怀乡、单纯的自然主义。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花瓶、鲜花、教堂、农田、沉思默想的路人,都是他创作的源泉。他悠游于风景、人物和静物题材中,擅于用不同的形为元素组织色彩绚丽的画面,如作品《黄色底的静物》等。

  二、卡特林的艺术语言探索

  卡特林的艺术是对无限深远的三维造型空间进行二维平面的压缩,画面呈简洁化,物象组合的整体色块多选稳定、平面的正方形、长方形、梯形这类几何色块,色块的部分外形或开放或闭合,制造出空间的前进或后退,使画面空间张力十足。这种色彩空间与塞尚的布色手法有相似之处,不过塞尚的空间处于三度空间和二度平面之间,而卡特林是在二维平面中进行表现,如作品《拿浴巾的女人体》,人物不追求体积塑造,而用极简的色彩概括表现,在平面空间中出现强烈的剪影效果,造型格外简约、纯净,表现了一位安定、平和的女子形象。 卡特林布色偏重于色相、面积对比。他擅长使用未调制的原色,使色彩浓烈得化不开,冲不淡。如风景《德龙省普罗旺斯薰衣草种植园》,造型及色彩洗练到极简与高纯度中,路面明亮处为橙色到淡黄色的长方形色块,远处天空与近处薰衣草被统一为单一的蓝紫色调,这些原色并置纯正稳定,各闪耀着各自的本性,创造出令人振奋的色彩印象。比较下,蒙特里安的作品也有这种用色特征,只是他的布色属抽象,色相对比清新、秩序。而卡特林的布色介于抽象与具象间,色彩显浓烈、庄重,喜用明亮的色进行面积对比,色彩层次丰富、质感厚实,散发自然、豪放的气息。如肖像《黑衣女子》,简洁的只有三大块颜色:亮的肤色、黑的衣服,蓝的背景;人物雕塑感极强,颜色的色相、纯度和明度共同作用,形成赏心悦目的画面。 卡特林的作品里大量运用红色,单一的红色不但有色相变化,还有丰富的色阶层次,变化无穷。如作品《依卡多的落日》以玫瑰红色为主色调,包含了玫瑰红、深红、大红、朱红、橘红到淡红的多层次变化。画中人物仰望的那轮落日,由这组红色所发出的色彩强度比以视觉真实再现为目的的绘画中出现的落日更加动人。在墨西哥,红色是日出、降生、青春的象征。人物穿红色衣服非美学考虑,色彩就如象形文字一样,完全是象征性的③。卡特林迷恋墨西哥妇女服饰的绚丽色彩,创作了许多有关墨西哥题材的作品,画里大量运用红色,他的墨西哥“红”也因此得名,成为他的个人化符号。 “取象于物,而不滞于物”是卡特林绘画的真实写照,它们并不遗弃现实,是在原有的写实基础上,对物象进行变异,追求“色彩与形式的统一”。

  三、卡特林的艺术意境

  现在人们观念的过于强调弱化了绘画语言应有的魅力,沉迷于观念的图示化与更新,由多维的空间进入到狭窄的视野中。相比下,抒情诗人卡特林等艺术家依然唱着内心世界本能的歌曲。卡特林艺术散发出的诗性思维也许是一种走出逻辑思维束缚的方法。诗性是生命瞬间的提取与升华,也是绘画中手动与视觉的交流。通过语境转化,独立思考,自省修正,构成画家对作品,对自我、对理性与感性的不断叠加及自我构建,在艺术语言中,去重塑主体,重塑自我。而对诗性的主张是看重生成艺术作品之前,在绘制与不断向意图贴近的过程中,思维与发现,发现与观看,观看与手动的密切关系。这种密切如生命般需直接体验,才能敏锐捕捉到生命的色彩,诗意的奇妙,和被遗忘的细节与局部。它能让思想充满新鲜血液,并最终呈现人在生存中对自由的向往。可以说,诗性对于架上绘画如同一种原始初动,是绘画必须关注的切点和依托。艺术家应在这样的双重意义上去捕捉那些未意识到的,不曾感知的物的本质,即确认还原了它,又通过知觉感悟升华它。 总而言之,卡特林的艺术语言,不仅是时代精神生活对艺术影响的普片问题,还是诗意思维的具体体现。他的造型及每笔用色都是迷一样的东西,都能扑捉到一种思想、一个象征、一个记忆或一首诗,留下了人们很难确定、但事实上想确定也没用的那种神秘印象。

  参考文献:

  [1]阿纳森著,邹德侬译.《西方现代美术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2

  [2]李广元著.《 绘画色彩系统》.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0.1

  [3]古风著.《意境探微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10 

【卡特林艺术语言研究的论文】相关文章:

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研究论文11-03

语言艺术在英语文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09-23

公共艺术在城市中的交互研究论文05-23

电影色彩艺术的美学特征研究论文08-21

明代版画插图题材与内容的研究艺术论文05-19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秘书的说话艺术08-08

也谈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艺术论文05-11

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及传播效果探索论文08-09

舞蹈艺术的特征研究10-26

民间绘画色彩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