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美学方法论的发展态势与建构依据分析论文

时间:2020-06-19 11:16:04 舞蹈论文 我要投稿

中国舞蹈美学方法论的发展态势与建构依据分析论文

  方法论是人们观察事物、处理问题的方法、方式。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断,告诉我们方法论的极端重要性。在理论研究中,没有明确的方法论意识、方法论选择,研究将变得混乱不堪且举步维艰。在舞蹈美学研究中,方法论是一个刚刚被意识到,但尚未获得深入研究的一个领域。

中国舞蹈美学方法论的发展态势与建构依据分析论文

  一、中国舞蹈美学方法论的发展态势

  在中国舞蹈美学研究中,方法论的发展呈现出从单一到多样、由自发到自觉的态势。

  (一)从单一到多样的方法论运用

  1980 年 10 月,由教育部、全国美学学会高校分会、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全国高等院校美学教师进修班在北京开学。进修班对怎样学好美学、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美和美感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的美学思想以及中外美学史等内容进行了研修学习,并邀请了音乐、舞蹈、雕塑和电影美学方面的专家讲述部门艺术。这个培训班是中国美学复苏的起点,也是当代舞蹈美学研究的最初缘起。

  同年 12 月 24 日,北京舞蹈学院许淑媖应邀为进修班讲课,左盛华、冯双白依据讲课录音,把讲课内容整理为文字稿。整理后的文章标题为《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美的规律的探索》。这也是1949 年以来专论舞蹈美的第一篇文章。在此文中,许淑媖明确地提出要运用人类学和民俗学的方法来研究舞蹈,也最早提出舞蹈美学的方法论概念。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中国舞蹈美学进入了一个初步觉醒和繁荣的阶段,在整体上中国舞蹈美学研究所使用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在实质上,所遵循的主要研究路径仍然是艺术源于生活。即便是许淑媖本人的研究也是在艺术源于生活的理念之下,辅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中最富盛名的“美的规律”概念,探索舞蹈美的规律及其客观性。因而,这一阶段的舞蹈美学研究的方法论选择是较为单一的。

  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舞蹈美学研究的方法论选择开始增多,比如,1986 年,殷亚昭就曾在《剧艺百家》上发表《从信息论看舞蹈美学特征》的论文,文中说:“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审视舞蹈美学特征,在舞界已开展了一些探索活动。鉴于艺术美的欣赏是一种感觉效应,从感知、感受出发,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其次,关于信息的本质、属性,它和主观意识、客观物质的关系,在哲学思想界也是仁智异见,各说不一。但是,信息对于开放时代的任何部门和任何事物都显得那么重要,舞蹈艺术自当不能例外。本文运用信息论的一些基本原理来探索舞蹈的美学特征……”。这是把信息论的方法运用到舞蹈美学的研究中。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美学研究中西方美学及相关学科论著的大量翻译,美学中引进来大量的新方法,舞蹈美学研究也从较为单一的方法中解脱出来,大量新的方法被运用于舞蹈美学的研究中。其中在舞蹈美学研究中产生了较大影响的有逻辑分析方法、比较方法、社会历史方法、分析批评方法、哲学思辨方法、体验描述方法、文献钩沉方法等。这些新方法的运用,为中国舞蹈美学研究带来了一批富有说服力的舞蹈美学体系性著作,为中国舞蹈美学研究开辟出学科化的新天地,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二)由自发到自觉的方法论意识

  在中国舞蹈美学研究中方法论从单一到多样化的发展历程中,方法论意识也发生着从自发到自觉的蜕变。

  以许淑媖为例,我们可以看到舞蹈美学研究方法论的自发状态。她说:“西方搞舞蹈的要学‘人类学’,上次我给美国舞蹈家百来路易斯基讲了我们的舞蹈与生活的关系,他们就说:‘这就是活的人类学。’”她的人类学方法选用依据是外源性的,而不是基于自己的舞蹈研究做出来的。实际上,她真正得心应手的方法是“体验描述法”。这也是她方法论的核心,舞蹈与生活、美的规律等方法都依存于这个方法,但是恰恰在这里,作者本人并未把“体察”作为舞蹈美学研究方法论,而是把“人类学”、“民俗学”作为显在的方法论加以强调。真正的方法论隐于意识之下,托生其上的方法论是外源性的,这就是方法论在自发阶段的典型表现方式。

  中国舞蹈美学研究进入体系化写作时期时,方法论意识进入相对自觉的阶段。如,在进行学术概念史梳理时,欧建平就不是懵懵懂懂地使用方法,而是在极为清晰的目的 “全面、准确、深刻地捕捉被定义对象的实质”的驱使之下选择了逻辑分析方法。在舞蹈美学体系化研究中,最具方法论意识,代表当前中国舞蹈美学方法论研究水准的是吕艺生与毛毳的方法论研究。

  2012 年,吕艺生与毛毳合著的《舞蹈学研究》正式出版,这是我国舞蹈美学、舞蹈学研究中第一部方法论专著。全书共分十章,第一章为“舞蹈学的方法论研究”,第二章至第十章,均为在美学、艺术学研究史上发生过重要影响、产生过重要理论体系和观点的方法的述评。因而,笔者认为,如果该书再版时,不妨把书名改为《舞蹈学方法论研究》或《舞蹈美学方法论研究》。从方法论自觉的角度看,该书有两大价值。第一,系统梳理了近现代美学、艺术学的重要方法论,为舞蹈美学方法论选择与研究提供了借鉴对象。第二,首次在理论上专门阐述舞蹈学方法论的历史与价值。吕艺生先生认为,“一门学科的立论若无比较成熟的方法论支撑,便很难站稳脚跟。方法论的理论化与系统化,往往标志理论学说的成熟。在实际研究过程中,一种理论及其方法常常是融汇贯通的一个整体”。这是对方法论在学科研究中的作用的极为明确的认识。在这个认识的统领下,他从艺术史的角度画出一幅“舞蹈学方法论的历史缩影”。他提出要“弄清各种理论的来龙去脉”,借鉴美学、艺术学的方法论,“将其对我学科合理的东西化在自己的理论中”,形成舞蹈学的方法论体系,以实现“建构舞蹈自律性理论体系的可能”。吕艺生和毛毳的方法论研究,在学科成熟程度和理论的系统化程度上思考方法论的功能,明确意识到“任何的理论如只会东抄一点西抄一点,无论如何是不会完整而统一的”,并把方法论置于舞蹈美学研究成败的关键点上,是中国舞蹈美学研究方法论意识自觉化的标志。

  (三)尚未完全自觉的方法论意识

  吕艺生与毛毳合著的《舞蹈学研究》对舞蹈美学方法论的价值和意义有着清晰而深刻的认识,但对舞蹈美学方法论的核心与基础是什么、方法论的`建构依据是什么等原则性问题缺乏探讨。当然,对现时代的中国舞蹈美学研究而言,尚不具备弄清这些问题的实践基础,因而,可以判断,中国舞蹈美学的方法论意识仍处于相对自觉、但未完全自觉的阶段。

  中国舞蹈美学体系性著作中方法论的使用与选择可以验证这个判断。如欧建平的《舞蹈美学》主要运用了逻辑分析和比较两种方法,逻辑分析的方法成就了他对“舞蹈是什么”的概念史梳理,但却无助于解决这个问题,比较的方法使人对东西方的舞蹈美学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但因篇幅所限,著作仍停留在罗列式比较之中。再如林君桓的《当代舞蹈美学》大概是选用方法最多的一部著作,但恰恰因为多,作者对其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欠缺考虑,导致方法论之间发生冲突,结果是其论述虽然在局部也能产生火花,让人眼前一亮,但整体上却时常出现论证错位、杂糅,论点杂乱不清晰。他们之后的著作,在方法论选用方面有了长足进步,如袁禾的基于原始材料的研究原则和吕艺生的哲学思辨方法。但整体而言,中国舞蹈美学研究中具有清晰的方法论意识,并能正确选择、运用方法论的研究者并不多。

  二、中国舞蹈美学方法论的核心

  与建构依据出发点和建构依据是方法论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两个问题。舞蹈美学方法论的出发点就是舞蹈美学的核心方法,核心方法是保证舞蹈美学研究的舞蹈性质和美学性质的方法,舞蹈美学研究中其他的方法只有依托这个方法才是有效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方法论的建构依据是选择、创造方法的根据,合适的根据能保证舞蹈美学的研究方法是生发于舞蹈美学而不是粘贴于舞蹈美学,向心于舞蹈美学而不是疏离于舞蹈美学。因而,在舞蹈美学方法论自觉意识生长的过程中,在通向真正自觉的方法论意识的道路上,弄清楚这两个问题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舞蹈美学的核心方法

  什么方法是中国舞蹈美学方法论的核心? 这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回答的问题。我们认为,20 世纪 80年代至今的舞蹈美学研究中一定隐藏着这个核心方法,如若不然,我们没有办法把看似凌乱的舞蹈美学研究在整体上称之为舞蹈美学。我们分析许淑媖的方法论时发现,她的人类学方法是一种表层的、甚至没有发挥作用的方法。在她的论述中,潜藏于这个表层的方法之下的是“体验描述法”。仔细研读她的文章,可以发现,这个方法就是她方法论的核心,其他如舞蹈与生活、美的规律等方法都依存于这个方法。在之后的研究中,欧建平、郭勇健、林君桓等人的研究由于缺乏这个核心而显得说服力不强,甚至作者本人也信心不足。而莫德格玛和娜温达古拉敢于堂而皇之地用《蒙古舞蹈美学概论》作为专著的名称,其底气也无外乎使用了“体验描述法”这个方法论的核心方法。因而,从中国舞蹈美学研究实践角度看,“体验描述法”虽然在方法选择与建构中几乎没有以术语的方式出现,但它确确实实是潜藏于舞蹈美学研究底层的核心方法。

  再者,舞蹈美学是舞蹈哲学,是舞蹈领域的美学研究,其本体是舞蹈,不就更要求我们要从舞蹈出发吗? 一旦从舞蹈出发,现实的舞蹈经验不就是理解一切舞蹈现象的最初的依据吗?因而,中国舞蹈美学方法论自觉化发展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发展的第一步,就是为原先作为隐藏在其他方法之下的,连名分都没有的“体验描述法”正名,把它置于舞蹈美学方法论的核心地位,使之成为舞蹈美学研究的一道铁门槛。

  (二)建构舞蹈美学方法的依据

  核心方法为建构、解决舞蹈美学问题提供了出发点,为舞蹈美学的专业水准提供了标尺,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能用这个方法解决舞蹈美学中的所有问题,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方法来解决更具体的问题。这就需要研究建构舞蹈美学方法的依据。

  1. 建构舞蹈美学方法要从学科定位出发

  当代中国舞蹈美学在学科定位上走的是艺术哲学的路子,这就要求舞蹈美学的研究方法应当具备哲学品格。也就是说,舞蹈美学的研究方法要具备宏观思考能力、适度抽象能力、演绎推理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学科是现代学术生存、发展、演化的结果,也是现代学术再生产的重要依凭。尤其在学术科层越来越细密的今天,一门学问必须在现代的学术门类中找寻到自己的准确位置,否则会陷入遭人冷落、发展无力的境地。舞蹈美学要想获得更加有后劲的发展就必须直面并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看到,在过去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舞蹈美学归置于美学之中,但从我们梳理的资料看,以美学为志业的学者难得有时间把自己的目光投射到舞蹈身上,其著述也以论文为主要形态,因而,舞蹈美学史上的实践证明,不能把舞蹈美学的希望只寄托于美学学科。吕艺生先生的《舞蹈美学》在“学科概念的舞蹈美学”一节中给舞蹈美学的定位有二,一是“艺术哲学一个分支”,二是“舞蹈学一个部门”。这个做法在理论上符合舞蹈美学的美学与舞蹈学交叉的性质,在实践上有利于厘定舞蹈美学的学科归属,为舞蹈美学的学科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从这个角度来说,舞蹈美学的研究者,应当拥有较高的哲学素养。

  2. 建构舞蹈美学的方法要从具体问题出发

  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问题与方法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随意移植一个方法到另一个问题,会使论述变得混乱。如舞蹈美学中对起源问题往往以罗列常见的艺术起源理论为主要内容,以折衷式的综合为结论。林君桓在面对这个问题时,不满足于这种常规的处理方式,想要深入一层,于是在对常见的艺术起源理论进行例行的阐述后,着力于探究舞蹈这门特殊艺术的发生所需要的内在动因。从学术敏锐性和学术勇气来说,这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然而,由于对方法论的具体性的认识不足,他的论述出现了方法论上的错位:起源问题是历史问题,采用人类学方法、社会学方法是合适的,也是常见的,但他的动因分析却采用了心理学的方法,艺术史问题便因方法的选择悄无声息地转化为艺术心理学问题。

  如此一来,理论的错位感便在所难免。因而,在舞蹈美学研究中,方法论的具体性是研究者必须高度重视并深入研究的问题。

  3. 建构舞蹈美学的方法要有化繁为简的意识

  在方法论的态势描述中,我们说,当代中国舞蹈美学的方法论发展呈现从单一到多样的态势。这是就整体而言的,具体到某一研究,方法论的选择与建构必须有化繁为简的意识与能力。观察美学史上的成功之作,其方法选用都不复杂,大多是由一主干方法贯穿始终。在同一著作中采用多种不同方法的做法往往是不能成功的。如黑格尔《美学》采用自上而下的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康德《判断力批判》采用哲学批判方法,都使其论述到达了惊人的深度,并使研究形成有机的系统。在当前的中国语境中,方法论的化繁为简,要求研究者至少要做到能把常见的方法分门别类,如:何为自上而下的方法,何为自下而上的方法,不要把这两大类相互矛盾的方法同时运用到一个论题上。这样,才能使舞蹈美学的研究拥有系统性。

  上述舞蹈美学方法论的核心与建构依据,仅在宏观上就舞蹈美学方法论建构提出了我们的见解,更为具体的研究还有待于舞蹈美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更为鲜活的而非纯粹的理论探讨的方法一定会伴随着舞蹈美学的进展而出现。

【中国舞蹈美学方法论的发展态势与建构依据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1.建构立体的西方美学史分析

2.高校舞蹈教学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的论文

3.医学美学的发展论文

4.舞蹈艺术的美学特点论文

5.中国哲学中的美学情趣的研究分析论文

6.中国舞蹈发展的特征

7.诠释戏曲舞蹈与古代舞蹈的传承发展论文

8.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