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民族舞蹈的原生态创作

时间:2023-11-15 14:06:26 赛赛 舞蹈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谈民族舞蹈的原生态创作

  原生态才是舞蹈最为基础的,在舞蹈中原生态能展示出人们生活的现状,同主流的舞蹈创作一样原生态舞蹈也需要人类的灵感,以情感为主,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谈民族舞蹈的原生态创作,欢迎阅读。

谈民族舞蹈的原生态创作

  谈民族舞蹈的原生态创作

  1、民间舞蹈与原生态的内涵

  民间舞蹈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劳作过程中自己创作和表演的,具有明显的区域及民族特色、可以展示一个地区文化传统、生活习俗以及精神风貌的群众性舞蹈。绝大多数民间舞蹈采取的是歌舞相结合的集体舞形式,具有显著的民族及区域特色,冲破了国家地域限制,实现了世界各国的有效联通,具有显著的社会性及国际性。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原生态一词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领域,具体来讲,可以将其划分为原生物及生态两个词。在文化研究过程中所谈及的原生态,指的是从特定民族或地区传统习俗中所衍生出来的,植根于文化原生地的一种活态文化形式。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文化领域的原生态,一方面要求文化的形式及具体内容方面是原生的,另一方面,要确保本原环境及文化氛围维持原本状态,关注文化与环境的融合性。根据人类学相关理论,原生态指的是以俄国民族在发展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最初状态,主要涉及思想、文化产品、风俗习惯以及有形成果等内容。

  具体到舞蹈方面,所谈及的原生态也是立足于原生一词,当前尚无证据证实已知的全部传统音乐舞蹈形式自产生之初未曾改变,可以说,所有的音乐舞蹈形式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因此,笔者在此所谈及的原生态是一个相对概念,具体指示一种对自然及自由文化无比尊重的态度或精神。

  2、民族舞蹈原生态的艺术特色

  首先,民族舞蹈原生态首先体现的是生命的自然性。少数民族区域一般比较封闭,这使得他们的文化比较少受到外来的冲击,从而能够保持一定的自身特色。一般的,少数民族对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着非常深刻的思考和领悟,他们认为万物有灵,人需要同天地、万物以及神灵沟通,而舞蹈就是这种沟通的一种主要桥梁或者方式。舞蹈不是他们表演的一种方式,而是为了生产、生活而创造出来的,具有某种仪式化的社会生活的构成部分。比如基诺族的太阳鼓舞以及藏族拜山石神的玛尼石等。换而言之,原生态民族舞蹈体现了生命的自然性。

  其次,民族舞蹈的原生态也具有非常浓烈的生活性。少数民族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的相对封闭性,才孕育出了具有独特文化特征标识的原生态舞蹈。但是,在社会极大发展,人类文化极大交融的时代背景之下,民族舞蹈原生态可能会由于依托的失去、观众兴趣的转移以及文化的发展等因素而面临失传的厄运。然而,从当前来看,我国关于原生态文化的保护方面,还存在极大的缺憾,法律制度的缺位、管理体系的缺失等使得民族原生态舞蹈的保护存在严重的不足。并且少数民族舞蹈是其生产和生活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本身就已民间生活为基础,是一种用舞蹈表达生活需求的特殊形式。比如,云南很多民族的打歌就是青年男女交友择偶的常见方式;烟盒舞也是云南石屏、见谁、通海一代彝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一种活动。

  再次,民族舞蹈的原生态还会是某些仪式化或者图腾崇拜的体现。仪式舞蹈流传久远,是一种对人们的生活、生产以及心理都有着极为深远影响的民俗现象。同时,这也是民族舞蹈原生态的一种重要体现。比如,哈尼族的芒鼓舞,就被认为是人们向“摩米”(天神)对话的道具,而佤族的木鼓舞也被认为是一种很神圣的仪式,每当重要活动以及祭祀,木鼓舞都是必跳的舞蹈。

  3、民族舞蹈中原生态的文化展现

  《云南映象》是一台将云南原创的土歌舞以及其民族舞进行重新整合的大型歌舞集锦。它是一部传统性和现代性有机融合的歌舞新作,深入的挖掘了云南的民族、民间文化,而后将乡土歌舞在民族舞蹈语境之下进行重新的融合。《云南映象》很好的体现了民族舞蹈的原生态,以《云南映象》为例,民族舞蹈当中原生态文化的展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原住民的生态展示

  原生态要求保留原地域本质的文化特色,在《云南映象》中,所有的演员中,有超过七成是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年纪最小的不过五岁,正是这些未经过系统、专业训练的少数民族普通村民的古朴表现,将《云南映象》中的原生态特色展示的淋漓尽致。这些舞蹈中蕴涵着原始的生命态度,舞者为生命而歌,为生命而舞。这些舞蹈表达的人性的光辉与众不同,散发着一种巨大的自然能量。原生态舞蹈的拥有者本身就是与生产和生活最为接近的劳动民众,他们将文化生活中最为活跃的成分依托于舞蹈进行一一的传递,也促进了舞蹈文化的繁衍和传承。比如,在《云南映象》高潮部分的“扭麻花”、“鸽子渡食”、“银瓶倒水”等都是爱的游戏,也是生命繁衍的一个重要过程,浪漫而且充满了省区。

  换而言之,《云南映象》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表演的成分,而是原住民对于其内心、本地的文化的一种真我展示。在这些民间舞者看来,他们在舞台上并不是以在演戏,而是将自己内心情感真实再现,没有夸张的舞台动作,没有专业化舞蹈技巧,没有刻意的修饰,带给观众一种真实、质朴以及单纯的视觉感受。在现实生活中真正从事生产劳作的民众是原生态舞蹈的真正所有者,原生态文化也是借助他们得以传播,假如没有了这些劳动人民,民间舞蹈也就失去了真实自然的记录者,不久就会消失。

  (2)原民间歌舞的生态展示

  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舞蹈是普通民众在劳作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舞姿、音乐、道具甚至服装全都来源于现实生活,这种才称得上是地地道道的原生态,是劳动人民所创作出的精神寄托及供养方式,借助这种寄托或供养,实现精神层面的极大满足。以定位于大型原生态歌舞大型民间舞蹈曲目《云南映像》为例,在融入了灯光、服饰以及舞美等现代舞台元素之后所带给广大观众的实际上是一种发展了的综合舞台艺术形式。节目时长共一百分钟,涉及《云》、《日》、《月》、《林》、《火》、《山》以及《羽》等七段歌舞,每个舞蹈只需几分钟便将精华完美展示出来。《云南映像》从劳动人们劳作的山间地头选取素材,提炼出极具云南当地特色的音乐舞蹈元素,有评论称:杨丽萍借《云南映像》营建起巨大抒情仪式,将其所追求的原生态真实展示给广大观众。

  《云南映像》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原生态,而是一种发展变化的原生态,其中引入了一种全新创编艺术手法,即在民间舞蹈中融入了意识流表现手法以及一系列的现代舞元素,舞者所演绎的是原创且经典的中国民族舞蹈,但同时将现代舞蹈结构、动作、音乐以及舞美等理念融入其中,实现了民间艺术与现代审美的完美融合,将民族文化中所蕴含的原创力及启示性借助神话般的意境展示给广大观众,经过调整和发展的原生态能够带给观众震感的视觉感受。原生、自然、现代以及唯美等元素交织在一起,呈现出创新的舞蹈艺术理念。

  (3)原民族精神的生态展示

  从色彩学角度分析,《云南映像》中大量使用红黄蓝三原色,还大胆的进行夸张色调搭配组合,极具韵味。对这些颇具冲击的视感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不难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其中红色意味着极富生命力的积极情感,主要应用在诸如《日》、《火》等较为激越的舞蹈场景之中;黄色用来指代崇高精神情感,在《山》这种相对静谧的舞蹈场景中被大量使用;蓝色常用来指代梦想,在《羽》这种极具梦境色彩的舞蹈片段中使用较多。在绘画作品当中,常会以色彩作为内在情感的一种传递形式,但在舞蹈当中并不常见,这也是《云南映像》的一大创新之处。

  从深层次角度分析,《云南映像》当中所蕴含的各个民族文化及价值追求,也可以理解为对人的生命原意识的解读。对于舞蹈这种艺术形式而言,主要是通过肢体语言来展示情感,与此同时,在舞蹈这种基本形式当中,还融入了对生命及内在情感的认可及满足,反映出对人类自身发生及发展的理解和认识。

  原生态舞蹈的价值

  原生态舞蹈其实是真正意义上的民间舞,它伴随着人民的生活而存在,顺应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

  (一)原生态舞蹈有广泛群众基础

  在开展舞蹈美育中,民间舞往往是首选的舞蹈种类。原生态舞蹈主要是一种人人能跳的、带有自娱性质的舞蹈。它一般以舞步为主,动律动态单纯简易,配以一定的队形变化和舞伴之间的动作交流。在民间逢年过节,男男女女、老老小小所有的人都能手拉手、肩并肩,围成圈、站成行,在田头或广场跳得不亦乐乎。这种“让人一看就想跳,一跳就会”的原生态舞蹈是一种适合开展舞蹈普及教育的好形式。回顾舞蹈美育史,我们可以看到世纪初欧美国家借助于体育的舞蹈教育就是以外国的原生态舞蹈――土风舞为教材。这种做法曾传人近代中国,取得过很好的普及舞蹈效果。戴爱莲先生晚年所倡导的“人人跳”活动也是旨在通过原生态舞蹈让广大民众享受舞蹈的乐趣。

  (二)原生态舞蹈是可以对人进行特殊美感教育的民间舞蹈

  通常在人们的概念中,舞蹈是一门讲究人体线条美和追求轻盈、柔美、敏捷并富有精美肢体技巧的艺术,所以这也成了传授舞蹈和接受舞蹈美育的人们的审美追求。其实美有各种类型,审美教育要求使受教育者接受各种美的熏陶,舞蹈美育也不例外。原生态舞蹈是简易而朴拙的,它是“鸿蒙初开”年代人们表情达意的最主要手段。尤其是这类舞蹈大都产生于在“万物有灵”的原始思维支配下的祭祀崇拜仪式,先民们在全身心虔诚地与神对话向神祈求的同时创造的这种身心合一的强烈的肢体律动“是动物冲动和神性的同时爆发”的产物。因此,它虽然简易朴拙,甚至具有野性,但“这种艺术形式就是一种最自然的状态,是在没有任何外力强加的状况下的最本真的状态。”

  汉族秧歌中的扭动、藏族弦子中的膝盖屈伸、景颇族目脑纵歌中的顿促、土家族摆手舞中的摆动、彝族打歌中的踹腿,在这些单纯律动的重复中展现生命情调的充实之美。其次,它没有过多的艺术修饰,正如戴先生所说:这些舞蹈“纯真、朴实、自然、行畅,没有一点造作的表现..完全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通过原生态舞蹈进行舞蹈美育对处于现代化社会的青少年学生来说,既能够让他们体会到律动这一最基本的舞蹈要素和由律动所展现的生命情调,从而达到身心和谐的目的。又能让他们找回纯真、朴实、回归自然的感觉。这种美感是精美高雅的古典舞所不可能提供的特殊的舞蹈美感。

  (三)传统民族文化内涵的民间舞蹈

  “舞蹈是人类文化载体的先声与鼻祖,始终贯穿于任何群体或民族的原生态人类肢体行为之中。”由此舞蹈又被称为人类的“活化石”。在中国土家族的“摆手舞”中,就呈现了祖先跋山涉水迁徙定居的历。原生态舞蹈的音乐(包括乐器和曲调旋律)、服饰、舞蹈队型路线、舞伴接触方式以及舞蹈道具,也都体现和反映了特定民族特定地区的特定风俗。因此,原生态舞蹈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非常强烈的综合感受,印人我们脑海中的是一种整体的特有的民族文化印象”,作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重要标志,它呈现的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

  (四)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来自于族群活动的原生态舞蹈,带有明显的群体舞蹈特征。从最原始的众人围在一起,各自根据节律即兴舞动,到出现圆圈、队列等样式以及单圈、双圈、蛇形和“8”型等队形变化;从零乱的动作到整齐的步伐;从简单的牵手到多种样式的拉手、勾臂、搭肩,原生态舞蹈基本上就是一种以各种方式使舞者肢体彼此接触,做着相同动作的群体舞蹈。将原生态舞蹈作为普通学校的美育教材,对于少年儿童来说,能够增进男女同学的友谊,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而言,能够打破中国人传统的封建意识,满足异性接触的身心需要,为学习社交舞培养他们的礼仪和社交的能力打下基础。

【谈民族舞蹈的原生态创作】相关文章:

谈少儿舞蹈音乐的创作论文06-25

谈舞蹈创作中的环节问题02-21

如何创作出优秀民族舞蹈作品05-20

浅谈舞蹈创作中的舞蹈美感03-21

分析原生态唱法的价值及对民族声乐艺术的影响论文01-04

谈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特点论文11-22

浅谈在创作舞蹈中道具的运用论文03-11

谈英汉习语与民族文化特征论文03-21

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与创新性探讨03-02

蒙古舞蹈的民族特征及其艺术特征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