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舞蹈的民族特征及其艺术特征

时间:2022-02-22 10:43:01 舞蹈论文 我要投稿

蒙古舞蹈的民族特征及其艺术特征

  蒙古族的舞蹈是蒙古族人民感情的强烈体现,同时也是蒙古族人民的风土人情的展现,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蒙古舞蹈艺术特征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查看。

蒙古舞蹈的民族特征及其艺术特征

  蒙古舞蹈的民族特征及其艺术特征 篇1

  蒙古舞作为我国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有其独特的民族特征外,还有着其独特的地域性特征,它使中国民族舞蹈的理论内容变的丰富多彩,也使中国传统舞蹈增添了别样的风采。近些年来,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高度的信息化为民族舞蹈的发展创造了很多新的机遇,但同时也使民族舞蹈面临着失去其独有的个性、变得庸俗化等挑战。所以研究民族舞蹈的民族特征、民族精神及其艺术特征,来考究其内在的传承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蒙古舞的地域特征

  内蒙古的地貌主要以高原为主,地形是复杂而又多样的。蒙古人热情好客、能歌善舞,他们会用奶茶,牛羊肉来款待来客,他们是马背上的民族,具有坚毅的民族性格。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蒙古族养成了自己独有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追溯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落以前,蒙古族就生活在森林和草原中,因此他们分为森林的狩猎人民和在草原游牧的牧民。成吉思汗统一漠北之后,蒙古族人民才真正开始了游牧的生活。草原上的牧民居住在蒙古包里,蒙古包可以随时拆装和迁移。蒙古人非常遵守传统礼仪是个有信仰的民族。因草原的放牧生活是自由而奔放的,他们对节日欢庆也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比如鲜哈达、火祭、酒祭等等。蒙古人的服饰如腰带、靴子、袍子等等,都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成为了蒙古族代表的符号。蒙古族的饮食主要以奶制品和肉类为主,因此蒙古族都比较强壮、彪悍,蒙古族的动作中可以看出这方面的表现。由于蒙古族是生活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所以马是蒙古族主要的交通工具。在蒙古族的舞蹈中,马车也会成为舞台中的重要的道具。赛马是蒙古人很重要的娱乐项目,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蒙古舞中会更多的使用马鞭。在比赛中,蒙古人也会穿着华丽的衣服、头上戴着彩色飘带,这些服饰也是蒙古舞中明显的标志。摔跤比赛也是蒙古族重视的娱乐项目,蒙古族的摔跤比赛中对于偶数是严格要求的,这也证明这个民族非常的讲究对称美。其服饰上的铜钉、银钉、马靴、调子、围裙等都是蒙古舞的服装道具。还有乐器曲艺形式“好来宝”、马头琴等都被移植到蒙古舞的道具中。蒙古舞的装饰,成为了蒙古舞所独有的民族符号。这些符号都成为了蒙古族文化的代表,每增加一种,就能够进一步说明蒙古舞所包涵的意义。因此,蒙古人日常的娱乐项目也就演变成了蒙古舞艺术风格,同时成为蒙古舞蹈的重要元素。

  2、蒙古舞的艺术特征

  舞蹈是艺术的一种,所以舞蹈在具备各种艺术共有的审美特征的同时,又具有自己独有的个性审美特征。蒙古舞除具备舞蹈共有的审美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个性审美特征。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生产劳动的热情的提高,幸福感增加,在蒙古草原上随处可见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景。这些给蒙古舞创作者们以很好的艺术启发,创作出了一大批经典的蒙古族舞作品,这些作品受到人民的喜爱并在民间广泛的传播,并且为今后蒙古舞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正如上文所述,蒙古族生活在一望无际的内蒙古大草原中,世世代代在草原上生活,过着游牧的生活,在与自然的适应中,蒙古族人民有着其独特的性格和感情,蒙古族舞蹈也正是蒙古族人民性格的集中体现。蒙古族的舞蹈普遍的展现了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环境,他们热情奔放、强壮而勇敢。骑着骏马奔驰在大草原之上,有着广阔的胸襟。

  蒙古族的舞蹈是蒙古族人民感情的强烈体现,同时也是蒙古族人民的风土人情的展现。蒙古族舞蹈有着很好的表现力,通过利用舞蹈的张驰有力来表现蒙古族的民族特色,以此给观众以更高级的视觉享受。蒙古族舞蹈的主旨大多都是讴歌自然,赞美生命、爱情、父亲母亲的题材。正是体现了蒙古族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对爱情的珍视和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蒙古族是一个勇敢的民族,自古以来,蒙古族就是骁勇善战的民族。他们曾经征战过很多的地方,征服过很多的民族。蒙古族的舞蹈也体现了这一点,比如说,以蒙古族的摔跤运动为题材的作品,正是体现了蒙古族骁勇善战的性格。蒙古族人民的日常饮食以牛羊肉和牛奶制品为主,因此,蒙古族人民的体魄强健,这些都造就了蒙古族的性格。

  蒙古族与自然紧密的结合,长期的生活在大草原上,与蓝天白云做伴,因此蒙古族人民性格豪爽大气。从舞蹈《蒙古人》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性格。随着音乐中歌手的一声呐喊,草原上的生命都复苏了。在那片天空下,有一位英姿飒爽的蒙古族姑娘,在那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骑着骏马奔驰而来,这一段表演体现了蒙古族姑娘的豪爽。随着更加激烈的音乐声的伴奏,那个蒙古族姑娘更加的自信与愉悦,英姿飒爽,这段又体现了蒙古族姑娘的直率。再如,在蒙古族《牧歌》中,青年的一男一女,在舞蹈中以饱满的热情展示了对生命的热爱,对美好时代的讴歌,对爱情的种种希望与向往,音乐伴奏以热情奔放,有着传统的蒙古音乐的特色,给观众以蓬勃的感染力。这种蒙古舞的特征完全融合于音乐之中。

  蒙古舞把男性之美和女性之美表现得更加分明。蒙古舞中男性舞者主要表现威武、雄壮的气质,体现了北方民族的粗犷豪迈。男性舞者的步伐沉稳、力度大、幅度大、动作极富张力。如曲臂,硬腕等。圆韵是在蒙古族舞蹈的韵律当中具有鲜明特点的。圆韵分为立体圆、八字圆和平面圆。

  它通过肩部、腰部、胯部的动作的配合而产生,使蒙古族舞蹈更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蒙古族舞蹈中的女性是温柔、美丽、欢乐、优雅的,同时也是健康和俏皮的,展现了蒙古族女性勤劳朴实,热情大方的民族性格。与舞蹈中男性美相互辅助、相得益彰。蒙古族舞蹈除了具有上述的特征以外,蒙古族因为是马背上的民族。舞蹈中还有很多驯马和骑马的情节出现。

  这充分表现了蒙古人与马朝夕相处的生活景象。例如,蒙古舞《奔腾》中,通过与马相关的舞蹈动作,表现出了蒙古族男子那种雄壮和彪悍的气质。蒙古人在大草原上骑马奔腾、气吞山河的气质展现的淋漓尽致。蒙古舞中舞者的眼神更体现了蒙古族坚毅而坚强的性格。在节奏上一快一慢,节奏韵律感强,体现了蒙古族男人自信和高昂的气魄。马背上的蒙古族是潇洒而帅气的。给观众以强烈的视听享受,体现了蒙古族勇于拼搏进取的精神。

  总之,蒙古舞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蒙古舞之所以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正是在蒙古族人民的日常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实践中,从蒙古族的民族传统文化中延伸而来的。蒙古族舞蹈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蒙古族所生活的自然环境,有着其独特的地域特征。同时,蒙古舞蹈作为一种民族舞蹈的艺术形式,又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舞蹈的独特的艺术特征,这些正是蒙古舞蹈独特的魅力所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蒙古舞蹈更要传承其艺术特征,创新发展,以求在舞蹈舞台上绽放民族艺术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哈斯乌拉.蒙古族舞蹈艺术[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9.

  [2]韩萍.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

  [3]周萍.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组合编排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

  [4]庞志娟.论蒙古族文化与蒙古族舞蹈的特点[J].集宁师专学报,2005.3.

  蒙古舞蹈的民族特征及其艺术特征 篇2

  一、 引言

  舞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是一种文化的集合体,这个集合体有效地反映了民族文化的典型状态和样式。民间舞蹈是一切舞蹈之母,民间舞蹈源于民族文化。傣族民间舞蹈的动作特色、表演技巧、肢体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特色,是其深远和厚重文化内涵的反映,如果只关注舞蹈形式的绚丽、结构的精密、表现手法的完美而忽视舞蹈背后文化内涵的价值,是无法真正理解傣族舞蹈的真美内涵的。因此,我们在研究傣族民间舞蹈时,应对其民族文化内涵给予高度重视。

  二、安详、舒缓的动律

  傣族舞蹈蕴藏着神秘而浓厚的民族氛围,有极高的文化品位和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极尽东方韵致。傣族舞蹈中透出山JlI秀美、人文毓秀的夺目光彩,充满着平和、恬静、隽永、含蓄的风格,朴实自然毫无雕凿之感。舞蹈动作中那些人体的头、手、臂肘、肩、腰、胯、膝等每一个关节都尽量弯曲,使整个体态由多种曲线组成,形成婀娜多姿的s型,无论手的推拉和脚步起伏的动作,还是孔雀舞中的美丽造型的流动美,都具有造型丰富而个性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不仅会使人们感到秀丽山河的自然律动美,还会使人们感到傣族人民生活的宁静祥和,朴实自然,更能使人感受到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对恬静幸福生活的向往。

  傣族民间舞蹈风格浓郁,特点突出,感情内在而含蓄,舞姿富于雕塑感。傣族舞蹈中上肢的手和下肢的脚以及头都极富有表现力,下体多保持半蹲状态,以膝部柔美的起伏,身体与手臂形成丰富多彩的三道弯造型。舞时双腿半蹲,双手叉腰,上身向旁倾斜为基本舞姿。舞时一般前脚掌着地,但不强调有力地踏和跺,落地时轻而稳。傣族舞除下肢有丰富的步伐、小腿的灵活运用外,手和上身丰富的舞姿也极具特点,手式多样,同一姿态,同一动作,手式不同就有不同的舞蹈形象和含义。在动态形象上,舞者多保持半蹲的舞姿,重拍向下,均匀的节奏中,膝部的屈伸带动身体上下颠动和左右轻摆;舞步的踏或跺,看似着力而下,却是重起、轻落,全脚掌平稳着地等,是动律的基本特征。这种均匀的舞蹈动律中,有孔雀轻盈、柔美的舞姿,有大象漫步森林和缓、稳健的步态,更有舞蹈者的生活感受和创造。而且,这些动态形象,是在象脚鼓、铭、钹等乐器和谐打击的伴奏乐声中,像河水、小溪泊泊流淌,赏心悦目,沁人心脾。象脚鼓发出的“崩、巴、比、泼”等音响形成各种鼓点,紧密配合舞蹈表演中的动作变化。鼓的节奏平稳、绵延的乐音和舞蹈均匀的动律相呼应,增强了安详的气氛和热带的风情。这种静态的雕塑感和柔中带刚的动态舞蹈韵律,使傣族舞蹈既有静态的造型美,又有动态的韵律美。以上说明了傣族舞蹈的内涵及其形式特征,都是与傣族所居住的自然条件、民族性格、生产方式、审美心理、文化信仰以及宗教意识分不开的。

  三、“三道弯”和“一顺边”的舞姿造型

  “三道弯”源于古代百越人的蛇鸟图腾崇拜和对水的深切感情,而“一顺边”的`美,则源自高原地区的劳动生活,两者融合后形成的体态是傣族特色的舞蹈造型,这是傣族民间舞蹈的又一特点。

  “三道弯”的舞姿造型表现在舞蹈中为:保持半蹲状态下腿部做韧性屈伸与颤动,手臂、身体、腿部都是“三道弯”的特殊动作与造型,这一舞姿特点,一直保持下来。现在还可以在“软舞”(嘎温)中窥见过去跳舞时的一些踪迹。相比传统的孔雀舞,经过创新改编的孑L雀舞表演,演员取掉了面具,加强了手、眼、身法的配合。首先是模仿这种鲜明的曲线特征除了其他相关因素外,让人联想起它与小乘佛教的灵动教义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吻合,使傣族舞蹈的风格特点更进一步地发展完善了。

  过去,傣族在秋收后扬场中不使用风车,而是两手各持一把大竹篾扇,用扇风的方法筛选稻谷,这种筛法就是别致的一顺边的动态。当她们右手高举篾扇的同时,右脚亦弯曲并高高抬起,然后 ,手脚同时向下用力地扇风,身体由右方向左侧转动,左手扇风时,姿态和转动与右手一致 ,都是手脚同出一侧,作为舞姿造型的一顺边,又和审美情趣有关。“一顺边是高原舞蹈特有的动律和形态,高原民族的舞蹈中都有这种文化现象。而傣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在于“三道弯”和“一顺边”融和后,又在傣族也有的安详、舒缓的动律中体现出来,成为民族审美情趣和舞蹈者的动态形象。

  四、孔雀和象的意境

  在傣族民间舞蹈中,“孔雀舞”“象脚鼓舞”广泛流传,傣族视孔雀为神鸟,视大象为圣象。把孔雀大象这些珍禽异兽升华到舞蹈艺术意境,是傣族民间舞蹈的又一文化特征。

  由于气候及自然条件关系,傣族地区孔雀较多傣族人民很早就有饲养孔雀的习惯。傣族人民认为孔雀美丽、善良、智慧,是吉祥的象征,对它怀有崇敬的感情。傣族群众常把孔雀作为自己民族精神的象征,并以跳孔雀舞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歌颂美好的生活。

  大象,也是热带森林中的珍贵动物,它和孔雀一样深受傣族人民的喜爱。傣族人民聚居的地方被称为“大象之国”。唐·樊绰《蛮书》说傣族地区“象大如水牛,土俗养象以耕田”,象不仅可以耕田,还可以搬运木材,负重至远,甚至可以组阵打仗,象皮还可以制成坚固的甲宵。由于象的特殊作用,傣族人把象当成财富的象征,傣族人对象的崇拜渗透到傣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傣族人民长期与象和睦相处由此使得象在今天傣族群众中,具有了吉祥、幸福的文化内涵。

  五、水文化的特征

  傣族人民喜爱水,勤于洗濯,对水有深切的感情,民族心态似水样平和温静。傣族民间舞蹈普遍平和温静,正显示出水文化的这一特征。说到傣族的水文化特征,就不得不提及著名的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傣语称为“楞喝桑堪”或“桑堪比迈”。傣语的“楞喝桑堪”,其意就是六月新年。由于欢度新年的时候,要举行热烈而隆重的泼水祝福活动,外地人都把它称为泼水节。

  傣族人民对水有着深切的感情,并以水表示无比的真诚。从流传下来的《挖井歌》《祭祀歌》等古歌谣中,就可以感受到这一特点。傣族 自己解释,“傣”有两种含义,一是英雄勤劳的意思,一是酷爱自由的人,和平的意思。傣族也自称为“鲁傣鲁喃”,意为“傣家的儿子,水的儿子”。傣族是世界上最早的稻作民族之一,他们滨水而居,他们爱水,祈水,对水有着特殊的感情。

  傣族人民勤劳勇敢,温柔善良,这是大家公认的;“水一样的民族”,这是对傣族性格的又一描述他们待人礼貌温和,但外柔内刚,聪明又幽默诙谐像水一样,有时潺潺细流,温柔而细腻,有时像大江汹涌而澎湃。其性格也是丰富多彩的。舞蹈中也充分反映了这一特点,傣族舞蹈动作,大多婀娜多姿,节奏较为平缓,但外柔内刚,充满着内在的力量。潇洒轻盈的篾帽舞,灵活、骄健、敏捷,充满阳刚之气的象脚鼓舞,刀舞和拳舞等都具有水文化特征。而在孔雀舞的表演中,时而节奏缓慢,动作内在含蓄,时而节奏快速多变,动作灵活跳跃,感情狂放而豪爽 ,也是水文化的表现。此外,傣族舞蹈以特有的屈伸动律手、腿、身体都是“三道弯”的动作造型特点,刚柔相济,动静配合的表演,也是水文化中柔和温情的表现。

  这从上世纪 80年代由傣族舞蹈家刀美兰表演的《水》这一舞蹈节 目中,便可看出端倪。这个在傣族民间舞蹈基础上创作的节目,它之所以深受群众欢迎,久演不衰,就是因为她深刻地表现了傣族水文化的特征。而别人模仿表演《水》时,观众们常常感到和刀美兰相比大为逊色,这种差别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他艺术表演者对傣族水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入。

  参考文献:

  【1】张大鸣.傣族生态环境与傣族舞蹈.达县师范高等专科

  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2】张志萍.傣族舞蹈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

  【3】李赞等.论中国民间舞艺术【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1.

  【4】王锋,张晓琴.中国少数民族风情游丛书一一傣族.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蒙古舞蹈的民族特征及其艺术特征】相关文章:

如何把握蒙古舞蹈的台风特征09-23

浅析戏曲舞蹈的艺术特征论文08-10

浅析舞蹈艺术的美学特征论文07-25

浅谈广场舞蹈的艺术特征论文07-09

蒙古族舞蹈的舞台表演风格特征09-20

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分析论文10-06

民族舞蹈有哪些基本特征10-05

中国民族舞蹈的审美特征09-21

蒙古舞的风格特征09-24

论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的论文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