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共生视角下民族文化发展的出路论文

时间:2020-08-01 14:12:42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析共生视角下民族文化发展的出路论文

  摘要在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在多元化价值的取向之下采取的发展路径就是本文要论述的中心。从共生的视角来寻求一条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道路,使民族文化在复杂的环境中得到繁荣和发展。

浅析共生视角下民族文化发展的出路论文

  关键词共生民族文化多元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不断得

  到传承与发展。各民族在其发展的历程中逐渐形成其独特的文化传统与文化模式。这些不同的传统与模式使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冲突,但这种冲突不是对抗性的。因此,在这种多样性、互补性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国文化为人类社会文化的共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1“共生”概念的理解

  人类对于共生的认识,最早是从生物之间相依为命的生命现象开始的。“共生”一词源于希腊语。其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真菌学家安东·德巴里(Anton deBary)在1873年提出的,指的是不相同的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德巴里给出的具体定义是“不同名的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1]。

  共生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的自组织现象,合作与协同是共生现象的本质特征,互惠共生是共生系统进化的基本方向和法则[2]。赫尔曼·哈肯(Haken Hermann)在《协同学》中也指出: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一个特别有趣的例子是共生现象,其中不同的物种相互帮助甚至只有这样大家才可能生存……通常绝不是只有两三种动物相互竞争或共生。事实上,大自然过程是牙磕牙似紧密联系着的。大自然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协同系统[3]。

  小泽有作先生认为“共生”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自然与人的共生、人与人之间的共生、民族与民族的共生。由这三方面的内容构成完善的`“共生社会”[4]。

  张诗亚教授认为“共生”,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1)人类自身的生长同它外部世界的良性发展形成一个共生互补的系统。这个“共生”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共生”。2)在与其他民族、其他文化相处以及对待自己的文化现代化发展这些问题中形成的文化“共生”。这个是文化上的“共生”[5]。

  在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我国的民族文化在发展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和出现的问题是共生的理念能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2我国民族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单从一个国家来看,内部有多个民族的国家自身会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如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这个属于狭义意义上的文化。下文主要讨论的是狭义意义上的民族文化。

  2.1国家和社会对待民族文化的态度无论从国家还是社会的角度在对待民族文化上都有不合理的方面。基于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物质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精神生产方式,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与民族文化发展的不协调。因此,国家与社会政策上的不协调是导致民族文化发展产生问题的原因之一。

  2.2各民族对自己民族文化认识的偏差各民族对自己所处民族文化的认识偏差,是民族文化发展中产生问题的另一重要原因。国家层面的原因是外因,而民族自身的原因则是内因。这些认识上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盲目调高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过分否定本民族文化的价值;折中主义的态度,这种错误的态度也是典型的,完全忽视文化的内涵,不加思考与理解的接受或排斥。

  2.3多元文化形成的冲击

  关于全球文化的具体发展趋势,目前学术界的观点主要有三种:一是承认文化全球化;二是认为全球文化会多元化;三是主张全球文化多元一体化[6]。多元文化的充斥,会是民族认同感受到严重的挑战,这也是民族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3共生视角下民族文化发展出路3.1“应然”走向“实然”的民族政策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文化产品、文化服务除了具有商品属性外,多数还具有意识形态的特殊属性。国家政策不应该朝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应该何去何从,而应转变为沿着各民族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制定出相应的政策,使之更好地发展。只要做到这点,民族文化的发展就会走在正确的外部轨道上,从而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也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帮助。

  3.2正确的民族认同

  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克服上述3种对本民族文化认识上的错误观点,形成正确的民族认同感,从而形成正确的民族文化认识。这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适应的。同时,正确的民族认同感会使我们更好地认识本民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精髓,从而实现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民族文化之间的互相适应、互相吸收,最终达到民族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3.3和谐共生的多元文化

  社会和谐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在中国文化中更是有着深厚的传统。作为传统儒家思想之精髓的“中和位育”,其核心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理想有着内在的一致性。首先“中和”与“位育”之间存在一种因果辩证关系。“中和”是因,“位育”是果,“致中和”是实现“位育”的前提,实现“位育”是“致中和”的结果。“唯有经由中和的过程,才能达到位育的归宿。”[7]文化多元化发展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从本质上它是秩序,是定位。这就是“位育”中关于“位”的解释,它强调的是当一个人立起来的时候,前后左右的关系自然浮现。

  自身处在什么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怎么跟他人相处。这都是“位”的意义;“育”者,“遂其生也”,是进步,是发展[8]。由此,中国传统文化与共生理念异曲同工,两者都内含着相互之间的关系,共同发展的结局。

  文化多元化是一种对平等的价值观念的诉求,体现了平等共生的原则,它以承认文化间的差异为前提,主张文化生而平等,确认文化自我认同,强调多种文化间的相互共存、平等互利,否定价值体系优越感,反对以一种价值标准来判断另一种文化的是非优劣。基于这种意识下的多元文化发展是健康和良性的过程。基于以上分析,民族文化发展之出路就是要互利互惠,共同生存,合作双赢,最终实现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恩·马古利斯.生物共生的行星———进化的新景观[M].易凡,译.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52-54.

  [3][德]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64.

  [4]耿金声,崔斌子.日本民族教育学家小泽有作的生平及教育活动[J].民族教育研究,1995(4):60-64.

  [5]张诗亚.共生教育论:西部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新思路[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1):55-57.

  [6]白晶,赵志.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民族文化问题[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6):37.

  [7]潘光旦.中和位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20.

  [8]张诗亚“.位育”之道———全球化中的华人教育路向[J].西南师范大报,2006(11):53-55.

【浅析共生视角下民族文化发展的出路论文】相关文章:

1.创意旅游视角下的贵州旅游发展问题研究论文

2.多元信息视角下的历史Seminar教学案例浅析的论文

3.基于全面成本管理视角下的农信社发展研究论文

4.浅析经济新常态下的岫岩玉产业发展论文

5.中国动画发展的民族文化根基论文

6.关于网络生态视角下电子商务业发展研究论文

7.传媒视角下的播音主持的论文

8.浅谈中国动画发展的民族文化根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