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肢体语言差异看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论文

时间:2022-04-06 15:09:52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从肢体语言差异看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论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从肢体语言差异看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从肢体语言差异看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论文

  社会在发展进步着,每一个阶段人们的进步也同步反映在了人们的沟通方式上。例如,人类最初阶段是用肢体语言来沟通的身体时代;第二阶段是用真正的语言来沟通的嘴巴时代;第三阶段是用书写文字来沟通的手写时代;第四阶段是用键盘沟通的十指时代;第五阶段就是当代用手机短信来沟通的拇指时代。确实,从古至今不同地区和不同时代人们的沟通方式不尽相同,但每一个阶段人们的沟通都离不开最初的肢体表达方式。

  肢体语言是指能够传递某种特定信息的面部表情、手势语或者其他身体部位的动作等。这是人们最初交流沟通的方式,也许口头表达出来的语言会说谎,但是肢体语言是相对比较真实的。特别是不同语言国家的人之间交往时,肢体语言往往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进行一般社交活动时,肢体语言相对比较灵活,也就是说,肢体语言种类比较多;同时,同一种肢体语言在不同的文化中所代表的含义也各不相同。因此,要用外语进行有效交际,在说某种语言时就得了解说话人的手势、动作、举止等所表示的意思。

  握手是社交中的礼节,但中英握手的礼节形式差异较大。西方英语国家握手的方式是:两人以手相握,然后马上松开,两人的距离也随即拉开。中国人的礼节性动作是:两人先握一下手,然后相互靠近,两人的手扔不松开,或者干脆变成相互抓住不放了。对此,英语国家的人们往往窘迫不堪。他们认为,身体之间的距离显得过于亲密,抓住别人的手不放与握手毫不相干,同性人如此握手甚至会招致同性恋之嫌,因此,一般视为禁忌。另外,西方国家的男女相见时一般要由女士采取主动,除非男士身份很高或者年龄很大,中国人之间的交往没有女士优先的礼俗。两人相见时是否握手,一般由上级或者长者决定。

  除了在一般社交中的握手礼仪的差异,亲吻和拥抱的肢体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国家,这些即使在公共场合也会做得从容不迫、运用自如,但在中国,公共场合做起来却觉得别扭。这是因为两种文化的背景不同,中国长期受封建礼教的压抑,在情感表现形式上一向非常含蓄。例如,在西方国家,久别重逢的母女在机场或者其他场合会激动地拥抱、亲吻;而在中国,历经艰辛再次见面的母女可能会激动地抱头痛哭,即使拥抱,也绝不会亲吻。

  微笑,常常被人们认为是一种积极的面部表情,它代表着快乐,代表着善意,代表着友好。但是,在西方国家,有时微笑却会带来不快。比如,有一次,在美国的一所大学里,一个美国学生在毕业典礼上发表毕业演讲,当他发表完演说之后从演讲台下来的时候,不小心从阶梯上绊了一下,险些摔倒,这时,坐在观众席上的一个中国学生对他微微一笑,正是这一笑,让这个美国学生产生了极大反感,而导致他与这位中国学生之间产生巨大的矛盾。在这位美国学生看来,中国学生的这微微一笑,是对他的嘲笑,是对他极大的侮辱。而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是那位美国学生,当我们从讲台上差点摔倒时,看到台下的一个同学在对你浅浅微笑,你会认为是嘲笑吗?当然,我不会那么认为,我反而会认为这是一种鼓励、一种安慰,仿佛他在说:“没关系的。你要小心一点哦。”毕竟这只是浅浅的一个微笑而已。在看到这种差异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可以意识到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呢?

  除了在一般的社交活动中,肢体语言的差异会造成沟通问题,在正式场合或者是政治领域,不同文化下的肢体表达产生的影响更大。例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前苏联领导赫鲁晓夫访问美国时,以双手握拳并举过头顶的形式向美国公民表示问候和友谊,但此肢体表达却并未传达友好的问候,反而给美国大众带来不快,因为双手握拳并举过头顶是美国人所熟悉的拳击比赛的手势,它是击败对手后表示胜利的手势。由于赫鲁晓夫曾经说过要埋葬美国资本主义的话,所以可想而知,赫鲁晓夫访美时以这个动作表示问候,难免会让美国人认为他在暗示好像他已经取得了胜利,因而会感到不快(甘华鸣,2001)。

  显而易见,以上种种事例反映了肢体语言在中西方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又同时反映了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模式。

  这种不同的思维模式造成的肢体语言的差异常常是不可避免的,怎样才能尽可能地克服这种肢体语言的差异变得至关重要。

  首先,思维模式的不同是造成肢体表达差异的主要因素,那么了解他人的思维模式及思考方式就变得尤为关键,而思维模式的不同又是在不同文化下的具体体现,因此,要区别不同的肢体表达含义,就要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从而进一步考虑对方的思考内容,以便更好地使对方的肢体语言与场景相对应。

  其次,善于了解说话者的性格特征。例如,当和一个美国女孩关系非常亲密时,她经常和你保持很近的距离,所以你也就很习惯于和她经常有亲密的动作,但这并不表示她对你有爱意,也许她是一个性格活泼外向的女孩,她很善于和身边所有关系好的男生近距离来往;但当你和一个关系很好的中国女孩在一起时,即使她性格很开朗活泼,她也很难会习惯和你经常有亲密的动作。

  再次,我们也要恰当地使用自身的肢体语言。自己的肢体语言一定要适应自己的身份和生活情境,同时还需要改变自己不良的身体语言习惯。

  最后,我们对不同国家的文化保持宽容和接纳的态度,理解他们的文化习惯,而不盲目歧视或者反感。

  总之,各国文化的差异深刻地反映在了肢体语言的差异上。为了更好地了解肢体语言的差异,避免不必要的尴尬,掌握各种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思维模式变得更加重要,这样更有利于各国人之间的交流。与此同时,我们也要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合理得当地使用我们的肢体语言,促进信息的有效传达。

  【拓展】从汉英姓名看中西方文化

  导言

  姓名是一种符号,它是社会上人们藉以互相区别的重要标志。除此之外,它没有其他任何社会功能。但人们在取名时却往往赋予它某种特殊含义,希望它体现某种精神,象征某种事物。由于这一点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古今中文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姓名体系。姓名体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下文开始从汉英姓名的来源、汉英姓名排列顺序、取名方式等问题作对比研究,还有英汉名字背后的文字游戏,来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一、汉英民族姓名来源综述

  姓名的产生、演化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国家历史悠久、文化昌盛的象征。从这个意义上讲,姓名是人类思想意识和社会文化的结晶。

  (一)汉语姓氏与人名的来源

  汉语的人名由姓和名组成,姓在前,名在后。这种特点是怎样形成的?先看一下汉语姓氏与人名的来源。

  1、汉语姓氏的来源

  姓氏发展到今天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据说我国远古时期仅有八大姓氏。明代的《万姓统谱》共收录姓氏3500多个(包括少数民族姓氏)。据现在的统计,(仅汉族的姓氏)中国见于历史文献的姓共有6363个。汉语姓氏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地为姓(包括国名、封地名、住地名等)。例如齐、鲁(以国名为姓),梁、郑(以封地为姓),东郭、西门(以城郭周围居住地为姓),李、桑(居住地为姓)。

  2)以官为姓(包括官职、封号、爵位、贵族谥号等)。例如:吕(以封号为姓),司马、司徒(以官职为姓),王、公(以爵位为姓),武、宣(谥号)等。

  3)以行业为姓。例如:巫、音、乐、栗、商、屠、盐等。

  4)以人名(字)或庙号(族号)为姓。例如:童(以祖辈名为姓),公南(以祖辈字为姓),文(庙号),唐(族号)等。

  5)以吉、凶、德为姓。例如:洪(因避难而改姓),朱(因避耻而改姓),霸(持强行霸),赦(获罪而赦),平宁(祝其平宁因以为姓氏)。

  6)以物、器为姓。例如:萧(乐器),车(以车为姓)等。

  7)以动物为姓。例如:牛、马、羊、鱼、熊等。

  8)以植物为姓。例如:杨(草)、榆(树)、糜(粮食)等。

  9)以山、水为姓。例如:女(水名)、汶(水名)等。

  10)以数字为姓。例如:百、万、陆、伍、丁等。

  11)以颜色为姓。例如:白、黄、蓝等。

  2、汉语人名的来源

  中国人注重姓氏,以姓氏为自己的根基和归属。但也注重名字,因为名字才是自我的存在。中国人有着浓重的名字文化情结。汉语人名的来源如下:

  1)以出生地命名。如我国唐代柳宗元,生于河东(今陕西永济县),故称柳河东;当今有王长城,李长江等。

  2)以出生年份、季节、时间、天气命名。以出生年份命名的,如我国历史上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唐伯虎,生于庚寅年即1470,故名唐寅。

  3)以动物禽鸟名命名。如中国人名中的“虎”、“龙”、“凤凰”、“鹤”等,这类人名往往具有象征意义或积极的喻义。

  4)以植物名命名。如“林”、“森”、“彬”、“梅”等。

  5)以金属名命名。如“金发”、“银祥”、“铜根”等。

  6)以神话中的神和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的名字命名。

  7)以父母的姓氏命名。

  8)以生辰八字命名。这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的命名习俗。以生辰八字与金、木、水、火、土“五行”对照排算。

  9)以重大事件命名。如马解放、蔡国庆、秦援朝。

  (二)英语姓氏与人名的来源

  1、英语姓氏的来源

  英语姓氏的数目庞大,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place names:例如:Disney,Moor,Easton,Bartinade

  2)occupational names:例如:Carpenter,Miller,Plaster

  3)nick names:例如:Cockbain,Hardy,Smart

  4)relationship names:例如:Bertrand,Lettice,Johnson,Johns

  5)pre-conquest personal names:例如:Afflick,Alston

  6)religious names:例如::Johns,Jone,Jack,Hankins

  7)names related to ranks and status:例如:King,Queen,Prince,Duke

  8)names related to races:例如:Scott,France,Normand,Holland

  2、英语人名的来源

  在西方流传着“取一个好名字胜于财富”的说法,因此人们也都喜欢用表示高贵、吉祥、美好的'词为孩子取名。当然也有人取一些不祥之词作为名字,这些名字一般都有喻义。英语人名的来源如下:

  1)religious names(from Bible):例如:Adam,Daniel,David

  2)names related to Greek and Roman myths:例如:Alexander,Diana,Hector,Helen

  3)names related to Nature

  (1)animal names:Bear,Bull,Mull,Seal

  (2)plant names:Apple,Peach,Pear,Graper

  4)parents’names:例如:Edward Burne-Jones,JohnD.Rockefeller,Rockefeller,Sr

  5)names related to famous people in history and litera-ture works:例如:William,George,Elizabeth,Homer,Washington.

  从以上汉英姓名来源中,我们可以看出,姓名的种类实际上已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许多方面,并与逻辑学、哲学、神学、语言学、人类学等学科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仔细研究姓名的来源,将会为我们进一步探讨汉英民族姓名文化的差异,进而深入了解它们的丰富内涵,提供大量的史料。

  二、英汉姓名排列顺序上的差异

  (一)汉语的姓名结构

  英汉语中人名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即由姓和名两个部分组成,不同的是中国人的名字由姓+名构成,或者再具体的说是由姓+辈份+名构成,如名字叫余德水的,其中“余”是姓,“德”是辈份,而“水”才是名。随着时代的发展辈分不如以往那么受重视被逐渐隐去,只是保留名字即姓+名字,名字可以是单名或者是双字名。

  (二)英语的姓名结构

  英语国家人的姓名由两部分组成:名+姓。其排列次序刚好与中国人的做法(姓+名)相反,比如:Linda Jones(琳达.琼斯)。有的人只有一个名字,比如:Oliver(奥利弗)。也有人有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名字。自然,取三个以上名字的人是少数。人们在大多数情况下只使用一个名字,即首名或教名。只有在办理公务或签署文件时才使用中名(middle name)或者第三个名字。在书写时按教名+中名+姓的次序排列,比如:Linda Jane Smith(琳达.简.史密斯)。为了方便,有时人们将名字写作Linda J.Smith(琳达.J.史密斯)或L.J.Smith(L.J.史密斯)。据记载,古代英国人只有名字没有姓,这种状态一直到十世纪1066年法国诺曼人占领英国,才把他们的姓氏制度带到了英国。在其后的500年间,英国人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姓氏体系。

  (三)从姓名结构引发的思考

  由于汉英民族在传统文化、民族心理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在姓名来源上也存在着不同之处,有各自显着特点。

  1、汉民族姓名的独特之处

  中国人注重姓氏,以姓氏为自己的根基和归属。中国封建宗法观念主张的是宗族至上,强调的传统道德是“光宗耀祖”。在这种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代表祖宗、家族、群体的共性符号的“姓”必然在先,而代表个体、个性的符号“名”必然在后。

  2、英语民族姓名的独特之处

  西方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重视个人、强调个性的传统。从姓名结构上看,姓氏被置于名字和中名之后反映了其文化中相对弱化的血缘关系和宗氏观念。西方人认为,名是一个人的生命和灵魂,故十分珍惜;相反对于姓倒不看得那么神圣,这自然而然造成了先名后姓的规约。

  三、中西方的取名方式比较

  讨论完了姓氏的来源、姓名的排列顺序下面来对它们的取名方式来做一个探讨。

  (一)中国人的取名方式

  中国人人们取名时,在意义上和形式上都有讲究,而且男女有别。男子的名字多用英武博大之词,普遍带有阳刚之气;而女子的名字常带有那种秀美、贤淑、可爱的形象。中国人取名的方式方法很多,历朝历代各有特点,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以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寄托和抱负为名。如,建国、治国、永发、长生、超尘、招弟、志坚、等;.以出生时的季节或天气为名。如,春生、雨生、雪生等;以出生地点为名。如,衡(阳)生、黄河、长江等;.以植物、花卉为名。如,梅、菊、荷、莉等;以生辰八字为名。这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的取名习俗,以生辰八字与金、木、水、火、土“五行”对照排算,缺某一行则以该行之字取名。如缺水,名字中就要有水字或带“氵”的字;如缺木,名字中就要有木字或带“木”旁的字。以孩子出生的顺序为名。我国周代称老大为“伯”、老二为“仲”、老三为“叔”、老四为“季”;以历史事件为名。这主要盛行于当代。如,卫国、卫东、振华等。名字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这也许是中国人名字的最大特点。

  (二)西方人的取名方式

  英语人有的只有一个名,有的有两个或三个名。西方人取名的方式与中国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其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父母亲朋的名字为己名。如,科学家达尔文的名字Charles Robert Darwin,他的父亲叫Robert Darwin,他父亲的哥哥叫Charles Darwin,在父亲的名字前面加上伯父的名字,即Charles Robert Darwin就是他的名字;以名人、神话传说中的神名为名。如,Washington(华盛顿,美国开国之父)、Lincoln(林肯,美国第16任总统)、Apollo(太阳神)。英语国家的教名有昵称或爱称,如William的昵称是Bill,Richard的昵称是Dick,Elizabeth的昵称是Bess等;在英语国家,取名也受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这一点在一些传统名字中表现尤为突出。女子取名时常用象征美丽、优雅、可爱等词,这与中国女子取名有相似之处,如,Alice意为美丽、Jenny意为文静、Lily意为百合花等等。男子取名时常要求用名字表达他们坚强、勇敢、高尚等。如,Andrew意为刚强、Frank意为自由、Henry意为统治者、William意为意志、等等。

  四、东西方名字的文字游戏

  (一)汉语名字的文字游戏

  中国文字具有许多其他文字所没有的特色,如:单音、独体、结构方正,亦即一字一音节,每字所占空间相同。因此,可以创造对仗工整的骈体诗文、宝塔诗、回文诗等。这种特色运用在命名上,可以产生几种跳脱巢臼的命名方式。比如说:1.叠字,如:李师师,金鑫鑫;2.同音异字,如田甜、陈琛、贾家;3.词组,如汪洋、廉(连)续、曾心。

  (二)英语名字的文字游戏

  英美人士的名字因为是多音节,而且全名常常包括了教名+中间名+家名(first name/Christian name + middle name + family name),为避免念起来太长,因此,美国人会将中间名只留下第一个字母的缩写,如:George.W.Bush,英国人则习惯将教名与中间名皆缩写,如:M.H.Thatcher。而有的公司行号,会将全名只取第一个字母为缩写,做成公司的标记、徽章,印在礼品文具上,或是绣在个人的衣物上,作为一种标志。例如,全球五百强企业强生公司的名字J&J(Johnson & Johnson)就是一个叫Johnson的人创办的。

  由此看来,中国人的文字游戏注重意义,而西方人的缩写则重音韵及形体的表达。

  五、结语

  综上所述,姓名是人际交往中用以代表自己的主要识别标志,它不仅是语言的组成部分,而且还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正是由于社会文化因素对姓名的形成具有强大的制约作用,汉英民族的姓名分别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产物,才有了其久远的历史渊源。它们不仅反映出不同民族的信仰和传统,同时浸透着不同的文化精神。因此对它们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我们在国际上的理解沟通跟交往

【从肢体语言差异看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论文】相关文章:

从饭桌看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08-10

从汉英姓名看中西方文化论文08-11

从思维方式谈东西方文化的差异08-13

从礼貌原则看中西方旅游广告的语言的论文08-05

从礼貌原则看中西方旅游广告的语言论文08-06

职场礼仪的肢体语言10-15

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的意义论文07-29

从礼貌原则看中西方旅游广告语言的探讨论文09-01

时装模特的肢体语言09-13

舞蹈对肢体语言的要求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