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论文

时间:2020-07-03 12:04:02 数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论文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的现状分析

小学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论文

  1、数学建模教学中目标定位偏颇。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一些教师在教学课程的教学设计上特别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多是简单的接受知识,或者是一些形式上的数学探究,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也仅仅是接受为主。在这种情况下,数学建模的思想的渗透就很容易被一些教师所忽略,没有将数学建模的纳入到正常的教学计划之中,进而导致学生接受数学建模的学习机会较少,数学建模的学习效率不高,数学建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数学建模教学中形式大于了实质。一些数学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虽然注重了数字知识和日常生活的联系,但大多是为了联系而联系,没有达到数学教学应用的效果。在教学中还有一些老师非常的注重算法多样化的操作,简单的认为多样化的程度越高越好,缺少对于多样化算法进行优化的过程,这种情况使得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很难形成算法的一般模型,不利于数学建模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

  3、考核和评价过于单一。在小学数学学生考试的评价过程中,很难看到教师以培养学生建模意识和检测学生建模为目的的数学题目,那些有着一定建模思维的学生很难得到应有的鼓励和启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开展数学建模的兴趣。小学生的特点是特别注重教师对于自己的评价,教师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对在数学建模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鼓励,与时俱进的对建模思维进行考察,这对于促进学生建模思想的形成有着很好的帮助。小学数学建模思想渗透的不够主要在于教师在教学中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还比较落后,对于数学建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从学生今后更高阶段的数学学习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方面进行问题的考虑。

  二、小学数学渗透建模思想的主要实施策略

  1、从感知积累表象。建立数学模型的前提就是要充分的感知和模型有关的对象,从很多具有共同特点的同一类的事物中,抽象出这一类事物的.具体特征和内在的关联,不断地对表象的经验积累是进行数学建模最为重要的基础。小学的数学代课老师在进行建模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情景的创设,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积累多种多样的感性材料,通过这些材料的归类和分析,了解这一类事物的具体特征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为开展准确的建模提供必要的准备。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观察平均分割的苹果、不同水杯的水、使用一半的铅笔等,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而不仅仅是局限于长度方面的思考,同时还可以从面积、体积、重量等角度去分析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对表象充分的积累有助于学生形成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完成分数这一数学模型的建构,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2、对事物的本质进行抽象,完成模型构建。小学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并不是说建模思想和数学的学习完全割裂,相反,建模思想和数学的本质属性之间联系十分的紧密,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一些数学知识开展教学,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对数学模型的本质进行理解,将生活中的数学提升到学科数学的层面,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数学模型的建构,促进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这是小学数学老师所应当面对的重要数学教学任务。例如,在学习“平行和相交”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如果教师仅仅让学生感知五线谱、火车道、高速路、双杠等一些素材,而没有透过这些现象提炼出一定的数学模型,那就丧失了数学学习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平行的直线不能相交?然后再让学生亲自动手学习,量一量平行线之间垂线段的距离。经过这些理解和分析,学生就会构建起一定的数学模型,将本质从众多的现象中提炼出来,使得平行线能够在学生思想中完成从物理模型到数学模型的构建的过程。

  3、优化建模的过程。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不管是数学规律的发现,还是数学概念的建立,最为核心的是要建立一定的数学思维方法,这是数学建模在小学数学中进行渗透的原因所在,学生通过进行一定的数学建模的方法的学习和应用,久而久之会形成有利于自身学习的数学思维方法,提升自身数学学习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圆柱的体积的教学过程中,在进行体积公式构建时就要突出数学思想的建模过程,首先可以利用转化的思想,将之前的知识联系起来,将未知变成已知。另外就是利用极限的思想,圆柱体积的获得方法和将一个圆形转化为一个长方形的方法类似。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学方法的提炼和构建,能够有效促进数学模型的建构,进而提升学生在数学模型的构建过程中的理性高度。

  4、对模型的外延进行拓展。人们认识事物总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感性认识,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数学学习过程中从感性材料抽象提炼出来的数学模型,并不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终点。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将数学模型还原到数学现实之中,使得通过学习所构建的数学模型能够不断的进行提升和扩充。例如,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鸡兔同笼”的模型,这是通过“鸡”和“兔”来进行数学问题的研究,建立了一定的数学模型,但是在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中不可能将所有的同类事物都进行列举。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对该模型进行不断的扩展和考察,分析在情境的数据发生了变化的时候该模型是否还稳定。

  老师可以给出以下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有26位学生正在9张桌子上进行兵乓球的单打和双打的比赛,那么进行双打和单打的各有几张桌子?这些问题的提出和演练可以使得模型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丰富。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数学的认识和理解也在不断的变化,从开始关于数的科学到现在关于模型的科学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小学老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顺应发展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对学生建模的能力和意识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小学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论文】相关文章:

1.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的适时性论文

2.小学数学思想有效渗透途径论文

3.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路径

4.小学数学渗透应用题的思想

5.概率统计教学及数学建模思想的融入论文

6.中职数学教学中建模思想的应用论文

7.方程在数学建模中的思想及应用论文

8.数学建模论文的答辩流程

9.数学建模的论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