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作业下的企业库存治理模式研究

时间:2023-03-07 08:54:58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分散作业下的企业库存治理模式研究

摘要:在分散式作业的中,传统库存治理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本文针对供给链的核心企业为产品不同质、多点分散作业下的制造企业,探讨一种新的库存治理模式—联合库存治理,它能有效地克服传统库存模式中的弊端,进步整个供给链的运作效率。
关键词:产品不同质 分散作业 供给链 联合库存治理

随着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企业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分散作业模式对传统的企业治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探讨一种产品不同质、分散作业企业的库存模式,这种企业的特点是:各分厂跨地区多点分布,且各分厂的产品是不相同的,相应地,该企业的各分销商也是跨地区多点分布,但各个分销商的需求市场基本相同。

企业传统库存治理模式

长期以来,传统的产品不同质、分散式作业下的企业供给链的库存控制策略都是各自为政,供给商、制造商和分销商都保持一定的库存和分别实施自己的库存控制策略。它们往往为了应付需求的突发性变化并保护自己的利益,从而会一味地进步库存水平。这种库存控制策略如图1所示。
传统分散式作业库存控制策略的缺点是:库存分散、条块分割,缺乏系统的同一库存控制;供给链各企业重复建设仓库,加大了供给链的本钱支出;源头供给商不能享有足够的市场信息,无法做到快速响户的需求;库存信息传递速度慢,且易失真,进而引起需求放大现象——牛鞭效应,导致供给链中各企业持有的库存量上升,从而大大增加了库存持有部分的运营负担。

联合库存治理模式

为适应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在供给链各方的运营过程中,供给商、制造商和分销商之间更加夸大互利合作,使供给链整体效益最大,其中的各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利润和竞争上风,联合库存治理的思想就体现了这种新型的企业合作关系。
本文根据联合库存的有关,探讨一种在产品为不同质的多点分散作业企业应用的联合库存模式。
联合库存治理(Jointly Managed Inventory,JMI)是解决供给链系统中由于各节点企业的相互独立的库存运作模式导致的需求放大现象,是进步供给链同步化程度的一种有效方法。联合库存治理夸大供需双方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使供给链中的每个库存治理者(供给商、制造商和分销商)都从相互之间的协调性考虑,保持供给链相邻两个节点之间的库存治理者对需求的预期保持一致,从而消除了需求变异放大现象。任何相邻节点需求的确定都是供需双方协调的结果,库存治理不再是各自为政的独立运作过程,而是变成供需连接的纽带和协调中心,如图2所示。
540)this.width=540" vspace=5>
540)this.width=540" vspace=5>
联合库存治理运作模式
在联合库存治理模式下,设立了原材料联合库存和产销联合库存。原材料联合库存的运作方式是:按各分厂的原材料需求单或需求看板组织备货、配送,当某一分厂的原材料用完时,联合库存处立即实行小批量多频次的配送方式直接送到该分厂的临时仓库中,或者,假如该分厂间隔原材料联合库存不太远,则可以采用连续小批量多频次的方式直接将补货送到分厂的生产线,实行同步生产、同步供货,从而实现“在需要的时候把需要品种和数目的原材料送到需要的地点”的操纵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需要供给商、原材料联合库存处和制造商的各分厂保持信息共享和快速响应,努力做到既满足各分厂的生产需求,又要保持联合库存的公道库存量,使库存总本钱最小。
在联合库存治理的模式下,分散作业的制造商各分厂不再设立各自的产成品库存,每个分销商也只须持有少量的库存,大量的库存在产销联合库存仓库储备。根据产品靠近市场的原则,产销联合库存仓库设置在距各地区分销商都比较便捷的地区,并可进一步将此处发展成配送中心。制造商的各分厂直接将产成品成批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再根据各地分销商传来的订单信息,直接将产品发送到不同地区的顾客手中,这样就减轻了制造商和分销商的库存压力。
从中可以看出,联合库存既是库存中心,同时也是需求信息交流与传递的关键,在供给链治理中,从功能上进一步成配送中心。原材料和产成品两级联合库存的设立大大减轻了供给链各方的库存治理的负担,减少了各重复建设和治理仓库的本钱支出,使供给链中的运输作业程序得到简化,从而进步了运输效率,降低了整条供给链的运营本钱。
联合库存治理的优点
由于联合库存治理将传统的多级别、多库存点的库存治理模式转化成对核心制造企业的库存治理,核心企业通过对各种原材料和产成品实施有效控制,就能达到对整个供给链库存的优化治理,简化了供给链库存治理运作程序。
联合库存治理在减少物流环节降低物流本钱的同时,进步了供给链的整体工作效率。联合库存可使供给链库存层次简化和运输路线得到优化。在传统的库存治理模式下,供给链上各企业都设立自己的库存,随着核心企业的分厂数目的增加,库存物资的运输路线将呈几何级数增加,而且重复交错,这显然会使物资的运输间隔和在途车辆数目的增加,其运输本钱也会大大增加。
联合库存治理系统把供给链系统治理进一步集成为上游和下游两个协调治理中心,从而部分消除了由于供给链环节之间不确定性和需求信息扭曲现象导致的库存波动。通过协调治理中心,供需双方共享需求信息,因而进步了供给链的稳定性。
从供给链整体来看,联合库存治理减少了库存点和和相应的库存设立费及仓储作业费,从而降低了供给链系统总的库存用度。
供给商的库存直接存放在核心企业的仓库中,不但保障核心企业原材料、零部件供给、取用方便,而且核心企业可以同一调度、同一治理、同一进行库存控制,为核心企业的快速高效地生产运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条件。
这种库存控制模式也为其他的供给链物流治理如连续补充货物(CRP)、快速反应(QR)、准时化供货(JIT)等创造了条件。
联合库存治理的实施
建立供需协调机制 供给链各方应坚持合作性、本钱最小和目标一致的原则,通过相互的协调作用,明确各自的目标和责任,建立合作沟通的渠道,为供给链的联合库存治理提供有效的协调机制。建立联合库存治理机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建立共同的合作目标。要建立联合库存治理模式,首先供需双方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建立共同的合作目标。为此,要理解各方在市场目标中的共同之处和冲突点,通过协商形成共同的目标,如用户满足,利润的共同增长和风险减少等。
建立联合库存的协调控制。联合库存治理中心担负着协调供需双方利益的角色,起到协调控制器的作用。因此需要对库存优化的方法进行明确确定。这些包括库存如何在多个需求方之间调节与分配,库存的最大量和最低库存水平、安全库存的确定、需求的猜测等。
建立一种信息沟通的渠道和系统。信息共享是供给链治理的特点之一。要将条码技术、扫描技术、POS系统和EDI集成起来,并且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上风,在供给链各方之间建立一个畅通的信息沟通桥梁和联系纽带。
建立利益的分配、激励机制。要有效运行基于协调中心的联合库存治理模式。必须建立一种公平的利益分配制度,并对参与协调库存治理中心的各个供给商、制造商和分销商进行有效激励,防止机会主义行为,增加协作性和协调性。
建立物流保障系统 决定联合库存整体供给效率的是物资物流过程。由于信息可以以速度传输,而实际物资不可以,会受到运输间隔、运输工具等限制。因此,参与联合库存的各企业间除了要利用完善的协议和完备的信息进行物资信息传递及治理决策外,还需要共同协商建立一套完善的物资物流保障体系,以保障物资得到及时运送。
建立快速响应系统 快速反应( Quick Response) 首先在美国服装业发展起来,后来被广泛到制造企业。其核心理念为:追求企业所有方面提前期的减少,实行产品的快速设计和制造,以降低库存,改进质量并实现低本钱运作, 快速满足客户需求。
快速响应系统需要供给链各方企业的密切合作,因此联合库存治理的建立可以为快速响应系统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有利条件。
联合库存治理是一种基于供给链协调中心的库存治理方法,这种库存模式破了传统的各自为政的库存模式,减少供给链中的物流环节和降低物流本钱的同时进步了供给链的整体运作效率,部分消除了由于供给链各环节之间需求信息扭曲导致的库存波动,体现了供给链的集成化的治理思想,进步了供给链的稳定性。在产品不同质、分散作业下的企业中,这种库存治理模式有效地克服了由于跨地区作业形成的分散库存的弊端,并为进步供给链的同步化、灵敏程度提供了条件保证。
本文就联合库存治理模式在产品不同质、分散式作业下的企业中的实施作了粗略的探讨。在实际应用中还会涉及到很多具体的,如联合库存水平的确定、各分厂应在将产品运往产销联合仓库的时间和数目的确定、运输系统是自建还是委托给第三方物流公司等,这都有待于进一步深进。

:
1.马士华,林勇.供给链治理.机械出版社,2005
2.杨敏才,王槐林.供给链治理下联合库存控制的研究.物流技术,2003
3.李伟,林辉.供给链中联合库存治理及利益分配模型的研究.物流技术,2004

【分散作业下的企业库存治理模式研究】相关文章:

基于价值网的企业集群式供给链治理模式研究04-28

基于战略治理的企业环境风险研究08-28

媒体参与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的效应研究06-07

深圳旅游企业虚拟经营和治理题目研究06-13

研究治理过程的整合治理06-04

传统采购模式推进物资库存管理探析论文08-20

电算化下企业会计档案治理题目、成因及对策研究04-29

河北卓达集团企业文化构建模式研究05-11

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企业文化构建研究06-14

基于价值网理论的铁路多元经营物流企业经营模式研究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