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物流与供给链的治理

时间:2023-03-20 23:27:33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企业物流与供给链的治理

摘 要:通过阐述企业物流治理与供给链治理的发展历程、主要区别,系统先容了企业物流治理与供给链治理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优化的企业物流治理与供给链治理标准,并为企业物流和供给链治理者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物流;供给链;治理
  
  1 企业物流治理与供给链治理的发展
  
  企业物流治理的使命是计划和协调所有活动,以便在达到期看的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本钱。因此,物流治理必须作为连接市场和供给的基础。从原料治理到终极产品送货,物流深深渗透到企业中。从下图可以说明这点:
  
  从系统的视角出发,物流治理它要求协调物流和信息流以扩充市场,也要求企业跨过供给商直接进行操纵。与传统企业所碰到的典型题目相比,现代企业要想达成横向一体化的目标,需要一套完全不同的定位策略。举例说明,多年来营销和制造在企业中被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活动单独存在。制造重视效率:大规模生产、较少的组织结构变化和产品标准化。而营销重视的则是:由多样化带来的竞争上风,包括服务品质和多样化的产品。最好的状况也只能是两者并存,最坏的状况就是两者的矛盾难以调和。在当今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营销被广泛地接受了,理解和满足客户需求是企业生存的条件。制造和营销活动再各自为政,就无助于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现代物流提出了物流系统化(或叫总体物流、综合物流),并付诸实施。具体地说,使物流向两头延伸并加进了新的内涵,企业物流包括:供给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 因此,从本质上讲, 物流治理就是一体化的概念,这一概念要求从系统的角度审阅企业。
  供给链治理起源于后勤学治理。后勤学首先使用在军事方面。二战以后,美国公司为了高效地治理材料采购、蕴躲、交通和设施地点规划,首先将后勤学引进产业领域。在面临今天全球市场的变化,企业必须重新审核进进和流出的供给渠道,以及相应的操纵价值和治理策略。有多方面的原因促使企业投资改进供给链治理。高效治理供给网络是对全球市场的顾客需求进行快速反应的条件。
  依照传统思想,大多数企业把自身看作一个独立整体,以为必须同其他企业竞争才能生存。这多是受到达尔文“适者生存”概念的影响,然而,假如因竞争反而导致相互间不可预见的合作,那么该理论就不攻自破了?这里因有一个不同的理论,即供给链一体化。
  
  2 企业物流治理与供给链治理的区别
  
  必须熟悉到供给链的概念不仅是“物流”的简单扩展。物流治理主要涉及企业内部的最优化,而供给链治理则以为仅仅实现内部一体化是远远不够的。下图说明了一体化是如何逐步达成的。
  
  第一阶段,各贸易职能如制造、采购等彼此间是孤立的,它们分别完成各自的任务。例如,为了优化制造本钱,制造部分在长期生产运作上下功夫,不考虑是否增加库存,不关心库存空间的需求状况,更不在意对运作资金的影响。 第二阶段,企业熟悉到了相关功能间最为基本的一体化要求,如配送和物料治理或采购和实物控制。很自然的,第三阶段就是要建立和执行端到真个计划框架。第四阶段,是真正意义上的供给链一体化,是第三阶段的进一步扩充。在这一步协调好上游至供给商和下游至消费者的关系。由此可见,物流治理与供给链治理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3 物流治理与供给链治理的基础理论
  
  伴随供给链竞争时代的来临,出现了很多指导治理者的理论。总结起来,就是“4R”——快速响应(Responsiveness)、可靠性(Reliability)、弹性(Resilience)和互相关系(Reliationsships)。
  快速响应:在这个要求“及时制”的世界,能以较短的时间窗响应客户需求是企业一项重要能力。为了企业必须以需求推动生产而不是依靠猜测进行生产,及应依靠灵敏来进行交易。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努力的就不只是公司自身,而是整个供给链。
  可靠性:进步物流可靠性的要点之一是进步供给链可视性。想法令供给链更开放,使端到端一路清楚可视。
  弹性:当今市场的特点之一是多变。贸易和经济环境既不确定又不连续。结果是,供给链轻易中断,贸易的连续性受到威胁。以往,供给链的设计的主要出发点是本钱最小化或服务最优,现在则是“弹性”。弹性具有更好应对不确定环境的能力。富有弹性的供给链有很多特征,其中最主要是在它最易受到伤害的地方投进更多的关注。
  相互关系:竞争上风可以来自一种双赢的模式,既同供给商建立长期合作的良好关系。相互之间的依存度越高,竞争者就越无法打破它们的链条。
  快速响应、可靠性、弹性、互相关系的四个理论为成功的物流治理和供给链治理提供了基础。
  
  4 优化的物流治理与供给链治理
  
  供给链治理通过Internet、电子商务把过往分离的业务过程集成起来,覆盖了从供给商到客户的全部过程,包括原材料供给商、外协加工和组装、生产制造、销售分销与运输、批发商、零售商、仓储和客户服务等,实现了从生产领域到流通领域一步到位的全业务过程。这需要在供给链的每一个阶段都选择最优秀的公司并与之合伙,还需要建立新的贸易系统和流程以使得产品、信息和资金的活动更为有效。在公司的内部供给链关系被理顺后,被调查的公司将迅速与关键顾客和供给商建立牢固的合作关系。建立供给链和物流等方面的评估体系,对服务与质量进行评价。为公司的发展作出相应的计划与策略。日本企业取得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将供给链中的各环节进行协调、集成。比如在企业内部,采用TQM(全面质量治理)、JIT(准时制治理)等夸大各部分合作来降低本钱、进步质量。在企业外部,采用外包制并减少零部件供给商数目,并与它们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达到共同进步质量、降低本钱;另外,将顾客需求纳进企业治理系统内部,采用柔性制造系统(FMS),进步企业应变能力和服务水平。
  供给链及物流治理的全部目的在于,保证供给链本钱增幅较小的,同时,按客户要求提供服务。以市场制定物流战略,要能够用持久的、本钱效益高的方式实现“服务完美度”。
  只有事先确定好标准,才能有效地控制服务绩效。从根本上讲,服务标准只有一个,就是100%满足客户期看。为此供给商需要清楚、客观地理解客户需求,同时要使客户期看的服务形象化。也就是说,供给商所愿提供、所能提供的服务应与客户期看完全匹配。
  由客户指定的标准最为有效。因此需要进行客户调查和竞争性标杆研究,以便设计出每一种市场细分的客户服务标准。某些重要领域必须制定标准:订单周期、库存可得性、订单规模限制、订单便捷性、送货频率、送货可靠性、文档质量、索赔程序、订单完美性、技术支持、订单状态信息。每一项标准都可定量衡量客户需求。不仅如此,它们也都用于与竞争性绩效比较。
  
  5 对未来物流与供给链治理者的启示
  
  要成为成功的物流和供给链治理者,对7种贸易转变应具备治理技能。下表列举了治理者对7种贸易转变所应具备的技能。
  
  这些固然只是一些代表性的技能,但它也充分说明,在信息系统和变革治理等领域,企业建立正规的教育和培训已经势在必行。由于这些技能不是仅仅依靠经验和自身慢慢地融会贯通就可以获取的,而必须通过适当的治理教育项目的培训才能牢固把握。
  
  参考文献
  [1]?牛鱼龙.现代物流实用词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
  [2]?(英)马丁.克里斯托福著.何明珂等译.物流供给链治理[M].北京:电子产业出版社. 2006.

【浅谈企业物流与供给链的治理】相关文章:

基于价值网的企业集群式供给链治理模式研究04-28

供给链系统的柔性性能06-03

浅谈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05-16

供给链中伙伴关系及其合作策略06-03

供应链企业物流管理的研究论文08-05

浅谈现代企业物流管理创新的论文06-03

浅谈关于中小企业物流论文05-27

浅谈物流管理08-15

浅谈物流企业战略论文的发展规划的论文06-23

浅谈企业的薪酬管理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