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临床实践教学质量评价论文

时间:2020-06-24 20:53:57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儿科临床实践教学质量评价论文

  摘要:基于儿科学科特点,结合教学实践,探讨构建全面、合理的儿科临床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和评价内容。包括认识临床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及合理确定儿科实践教学评价内容,激发教师带教热情两方面。具体应结合学科特点,制定实践教学评价内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客观评价教学效果。

儿科临床实践教学质量评价论文

  关键词:儿科;临床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探讨

  高等医学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人才培养质量高低关系着高等医学院校的生存和发展[1]。儿科医学教育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两大内容,一是课堂上的医学理论教学,二是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医学临床践教学。临床实践教育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阶段,是儿科医学理论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成功的临床实践教学应该达到以下目的:检验学生课堂基础学习的效果,及时对相关知识查缺补漏;通过生动的临床病例不断丰富学生对儿童病理生理、疾病诊断、治疗的感性认识,强化学生对疾病内涵的理解;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临床,初步建立从理论到临床的医学认知转换。因此,临床实践教学工作水平和质量的高低对儿科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如何提高儿科临床实践教学质量量评价的准确性,充分发挥教学质量评价对临床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这是儿科医学教育需要不断探讨和完善的问题。当前我国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2,3],对儿科临床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及内容进行探索也是对临床医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有益补充。

  1认识临床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儿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处于生长发育、不断变化的特殊群体,从新生儿期到青春期的儿童都有着不同的生理病理特点,学生在课堂理论教学中无法接触到具体研究对象,对儿科医学知识只能听老师讲解、看着书本想象。这样的学习方式在大脑中只能产生较浅的记忆痕迹,往往是离开书本、考完试后不久所学知识大部分还给老师。例如:在讲到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后由于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排痰能力低下,痰液难于排出,易致疾病迁延、反复。很多学生觉得排痰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小儿怎么会难于排出呢?不好理解。一旦进入临床,接触到咳喘的小儿,听到患儿咳嗽的声音和喉间呼呼的痰鸣音,老师再结合患儿的生理病理讲解,学生恍然大悟,印象深刻。因此,相对于单调的理论教学,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学生每天面对的是不同年龄、不同体质、不同疾病的具体生动的儿童个体,这时如果加以合理的学习引导将促使学生产生学习欲望,激发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主动性。临床带教老师作为连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重要纽带,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良好的临床带教能力将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稳固的儿科知识体系。相反,如果老师只注重学生是否缺旷、早退,病历是否书写完善等,而没有把学生是否学到知识,得到锻炼放在首位,将错失儿科医学教育这一知识补充、完善的重要阶段。通过何种方法督促临床带教老师做好带教工作并对其临床带教水平进行评价?只有建立合理的临床教学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教学质量评价功能[4]加强教学质量控制,对教师实施全面、严格的教学考核、评价,引导教师、学生围绕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指标、标准做好实践教学工作,才能提高儿科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出合格的医生。

  2合理确定儿科实践教学评价内容,激发教师带教热情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从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有着较完善的评价体系,但在监控实践教学质量的内容和手段方面没有更多的说明。虽然医院的管理部门有带教老师的职责和要求,但对于不同科室的带教老师应该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技能,老师们并不清楚。加之教学医院临床带教老师往往是主治以下的医生,作为一线医生,他们临床工作任务繁重:每天处理大量的医嘱、书写不同的病历、重复的医患沟通等。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很多带教仅仅流于形式[5]。因此,要提高儿科实践教学水平,做好评价应从以下方面改进。

  2.1结合学科特点,制定实践教学评价内容

  每个临床学科都有学科自身特点,儿科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诊疗、研究对象为儿童,既有着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又有与其他学科交叉内容。在制定教学评价内容时,应强调儿科与其他学科的不同点,教师带教评价内容中将是否突出儿童的体格检查顺序、检查内容,相关疾病的检查手段等作为带教重点。如:婴幼儿的体格检查应在什么情况下进行;儿童肺部疾病的听诊技巧;腹泻患儿需要注意观察哪些脱水症状、体征;三岁以下小儿怎样看指纹等作为掌握内容。而与成人内科相似的、有交叉的作为熟悉内容。将学生在儿科实习期间应学到的技能内容明确、详细的写在儿科实习大纲中,并在学生的实习手册中体现和细化:标明每个知识点的分数。儿科带教老师根据大纲合理安排时间对所带的实习同学逐一进行相关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在学生实习手册上签字认可。科室对出科的同学实行出科考核,没有通过考核的同学需重考,每个学生的出科考核成绩计入老师的带教成绩,作为每年评优、奖惩的指标之一。这样就避免了带教老师敷衍了事、顾及情面、有所保留等情况,促使老师认认真真教,学生踏踏实实学。

  2.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客观评价教学效果

  临床实践教学不单单是教师临床技能的操作、示范,带教老师需要有扎实、全面的儿科理论基础,才能结合具体病例的特点让学生不仅知道怎样做,还必须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成为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6]。教研室应将所有儿科临床技能涉及的知识点作为临床评价指标内容,每月对带教老师进行理论考核,考试成绩纳入老师带教成绩。这样可及时发现带教老师理论知识欠缺点并进行弥补。教研室在分配临床带教内容时应注意带教老师带教内容的系统性、稳定性,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可将每个技能培训内容固定分配到某个老师,每半年交换一次,实现带教知识的循环流动。例如:某老师前半年负责小儿全身体格检查的培训,下半年负责心肺复苏培训。这样的轮流培训让每个临床带教老师不仅对所培训技能内容有相对充裕的时间进行熟悉、总结,而且使每个临床带教老师掌握所有临床培训知识点。临床实习循环培训模式在学生技能考核时,可根据学生考试成绩情况,清楚发现哪些知识点掌握的不好,问题是出现在哪位老师,在对老师进行教学评价同时也有针对性的帮助其提高,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进。在评价实践教学质量时,学生考试成绩只反映带教老师完成带教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和学习主动性的强弱都对学习效果有较大影响,单凭学生成绩评价老师教学效果是不全面的。在评价实践教学质量时还应包括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老师之间的评价、教研室专家组对老师的评价三方面。学生是教学的主要对象,但因其对教学的目标缺乏深入的认识,评价中感性认识易占主导地位。加上临床实践教学与课堂理论教学不同,临床中学生受到教师教学效能因素的影响较多,如:师生间的关系、老师对患儿的关怀、疾病治疗的效果等都会使学生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价时存在主观性、局限性[7-8]。老师间的评价由于评价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熟悉,其评价结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被评价教师教学水平。但由于彼此熟悉,难免在评分时出现人情分、面子分等。教研室专家组把握教学规律,熟悉教学手段,了解学科前沿,其评价结果较公正、真实。因此,在进行临床教学评价时如果能将三个不同层面的评价分值比例做出规定如: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占30%、老师之间的评价占30%、教研室专家组对老师的评价占40%,并综合相应考评结果,就能对教师临床实践教学做出比较准确、全面的评价。

  总之,临床实践教学是培养医学人才的主要方式和重要阶段,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关乎医学教育是否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作为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儿科,由于诊治对象的特殊性,更需要有一个全面、可行的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激发教师的带教热情,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优秀医学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穆敬雯,国伦书.高等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7):58.

  [2]李凌艳,李勉.从西方教育评价理论发展的视角看我国学校评估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2):25-29.

  [3]岳凤文,刘汉龙,戚红.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改革的策略[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6):578-581.

  [4]张玉田.学校教育评价[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138-139.

  [5]宰军华,霍勤.中医本科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与评价[J].中医教育,2006,25(3):15.

  [6]薛蕾.“问题解决”式教学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5):155-156.

  [7]杨金观,聂建峰.课堂教学质量评价[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26(1):15-20.

  [8]白新欢.教师评价的导向及其对教学改革的影响[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10,12(1):83-87.

【儿科临床实践教学质量评价论文】相关文章:

1.儿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探讨论文

2.中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论文

3.关于高职电子商务教学质量评价论文

4.儿科临床论文

5.支持向量机的英语教学质量评价论文

6.临床实践教学妇产科学的论文

7.民办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论文

8.儿科临床论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