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能力结构与经济合作的关系模型论文

时间:2020-07-26 20:28:00 经济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研究能力结构与经济合作的关系模型论文

  【摘要】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相互依赖理论以及“支配—依附”理论,本文研究了能力结构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关系模型,通过对中国地区能力结构的差异分析和东亚其它国家能力结构的评价,说明东亚经济合作是分层次的,中国参与有利于合作的稳定,日本的参与有利于合作效率的提高。

研究能力结构与经济合作的关系模型论文

  【关键词】能力结构 经济合作 东亚

  一、引言

  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世界各国或地区在努力推动全球多边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同时,更加注重地区间的多层次经济合作。区域经济合作是在经济竞争条件下各国或地区为实现共同的利益目标、减少地区之间的利益冲突,所选择的一种扩大开放程度的方式,比较典型的开放程度加深模式就是贸易一体化——投资一体化——货币一体化。地区经济合作的实现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建立统一市场,使生产要素得到更优化的配置,专业化的分工与生产得到进一步完善,获得更多的交换利益和专业化生产利益,从而促进地区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正是在这种趋势下,由东盟10国和中、日、韩3国组成的东亚 “10+3”经济合作逐步向地区经济一体化方向发展。而“10+3”之间发展差异巨大,有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比较落后国家。崔卫国等(2004)研究了地区差距与地区合作的关系,杨先明等(2005、2007)利用Pelikan(1996)关于能力结构的定义说明地区能力结构对地区合作的影响。能力结构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在增长要素累积的基础上所形成的配置能力、发展能力、技术能力和开放能力等结构性能力。一个地区在经济合作中表现出的是这一个地区多层次、多要素合成的经济能力,这种具有结构性的能力是地区长期稳定地具有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而基于引力模型、相互依赖理论以及“支配—依附”理论,这种结构性能力在地区之间的匹配性和均衡性是地区经济合作持久的一个关键问题。根据引力模型和相互依赖理论,合作双方能力结构强弱决定了贸易投资引力的大小和相互依赖的程度,影响着合作范围、合作效应和合作程度,而根据相互依赖理论和“支配—依附”理论,合作双方能力结构强弱影响着合作利益的分配比例和合作的稳定性。

  二、能力结构与地区经济合作的关系模型

  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的能力结构强于发展中国家的,并且无论从贸易还是从投资的角度,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实践经验以及国际贸易和投资理论都表明,两个地区在开展经济合作时能力结构较强一方的贸易条件较好、投资收益比重较大,相反,能力结构较弱一方的贸易条件较差、投资收益比重较小,并且这种状况会随着合作双方能力结构差异的存在而持续存在。若能力结构较弱一方不能迅速提升其能力结构,那么这种地区经济合作的.长期稳定是不可能的。因此,合作双方能力结构的匹配性包括能力结构之间的耦合性和总能力结构的相近性,是长期稳定开展地区经济合作的决定因素。根据能力结构的定义,可通过一套较为完整的多层的指标体系对能力结构进行评价,得到地区能力结构指数,反映总能力结构,用CSI表示,而地区能力结构之间的耦合性可用(1)式表示。

  当CAB越大时,说明AB两个地区能力结构的耦合性越好。两个地区的总能力结构指数越相近和能力结构耦合性指数越大,两个地区开展经济合作的可能性越大。图1是具体的能力结构与地区经济合作可能性的关系图。在图1中,首先可以认为扇形AOB、扇形AOC和扇形BOC分别代表了两个开展地区经济合作的总收益、A地区收益和B地区收益;其次可以认为OA和OB的斜率分别是A和B地区能力结构指数的函数;最后可以认为合作边界ab即OA和OB的长度也是取决于A和B地区的能力结构。

  三、“10+3”能力结构评价

  根据能力结构的定义,通过配置能力、发展能力、开放能力和技术能力各方面对能力结构进行评价,其中配置能力的评价指标包括了经济总量、人口总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量、投资总额、FDI吸收量和产业结构等七项;发展能力的包括了人均GDP、GDP增长率和产业结构等三项;开放能力的包括了进出口总量、FDI吸收量、外贸依存度和单位生产总值FDI吸收量等四项;技术能力的包括了产业结构、全员劳动生率和R&D占GDP比重等三项。通过所选择指标对反映和揭示能力结构状态的情况进行分析,着重考虑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全面性和相关性的要求,采用算术平均法对各国或地区的能力结构指数进行估计。2004年中国东中西地区、东盟10国和日韩的能力结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首先,东亚内部各国的能力结构差异较大,日本的总能力结构指数达0.7229,是老挝的22倍多。其次,中国东中西三个地区的能力结构也存在差异,东部的能力结构指数是西部的2倍多,是中部的近1.5倍。最后,中国东中西的能力结构较均匀地分布在进行了排序的“东盟+日韩”能力结构指数中,中国西部的能力结构处于该层次较低的阶段,中部的能力结构处于该层次中间的阶段,东部的能力结构处于该层次较高的阶段。

  四、基于“10+3”能力结构差异的东亚经济合作分析

  根据“10+3”能力结构的差异及其匹配性,在东亚经济合作中存在明显的三个不同合作层次。一是以日本、新加坡、中国东部和韩国为主的具有较大合作范围和较高合作效率的层次。二是以文莱、马来西亚、中国中部、泰国和印尼为主的合作范围和合作效率有一定局限的层次。三是以越南、中国西部、菲律宾、柬埔寨、缅甸和老挝为主的合作范围较小和合作效率较低的层次。能力结构较强的日本、新加坡和韩国就难于与能力结构较弱的老挝、缅甸、柬埔寨开展自由持续稳定的地区经济合作。

  根据能力结构对地区合作效益的影响,由于中国东中西存在明显的能力结构差异,而这种差异恰好能较为均匀地分布在进行了排序的“东盟+日韩”能力结构指数中,因此处于“东盟+日韩”能力结构各层次阶段的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将能够与这一层次的各国开展持续稳定的经济合作。另外,虽然中国东中西部在能力结构的匹配性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但由于都处于同一主权国家内,人财物的流动存在较小的限制,使得东中西部的配置能力差异会有较大的缩小,在宏观财政金融政策的作用下东中西部的发展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协调,一国内的技术外部效应会比国际间的更明显,使得东中西部的技术能力会更快地缩小缺口,这样,中国东中西部的能力结构实际具有更好的匹配性。这将有利于“东盟+日韩” 各层次能力结构的国家之间的有效联系和扩展,中国可能通过内部各地区分别与不同层次的国家开展自由持续稳定的地区经济合作。而中国西部能较为持续稳定地与柬埔寨、菲律宾、越南和印尼开展经济合作,中国中部能持续稳定地与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和文莱开展经济合作,中国东部能持续稳定地与文莱、韩国、新加坡和日本开展经济合作。由于东盟现已形成比较好的经济合作机制,东盟10国的能力结构差异也能在东亚的合作中产生稳定的作用。即通过东盟的现有机制以及中国的内部差异统筹可以避免由能力结构差异过大而产生合作不稳定的现象。而根据(2)式及能力结构的单调性,由于日本的能力结构特别突出,无论其与哪个国家或地区合作都会获得比较高的效率。

  五、结论

  地区经济一体化理论除了建立在空间经济理论、贸易创造及转移理论、大市场及规模效应理论的基础上还必须建立在相互依赖理论的基础上,合作的双方只有形成相互依赖才可能实现地区经济较为完全的一体化。而能力结构相近的国家或地区开展自由贸易等经济合作,有利于避免“普雷维什—辛格”假说的出

  现,有利于地区经济合作利益的合理分配,能形成较好的相互依赖。针对中国地区能力结构特点,开展与能力结构较弱国家的“南南”合作能够避免市场狭小、贸易创造及转移少、分工联系差、规模效应不明显等不利条件;开展与能力结构较强的“南北”合作能够突出利用发达国家的投资、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学习发达国家的管理制度等有利条件。中国地区能力结构的差异特点使中国既能够承接来自发展水平较高国家的经济合作,又能够连接与发展水平较低国家的经济合作。基于中国能够参与东亚经济合作中的不同层次,中国在参与东亚经济合作中应采取多样化的合作机制。同时,日本突出的能力结构能为东亚经济合作带来更高的效率,能较快地推进东亚经济合作的发展。这样,通过能力结构与经济合作的关系分析,中国是东亚经济合作的“稳定器”,日本是东亚经济合作的“推进器”。(注:本文系云南大学人文社科项目“地区能力结构与区域合作的关系模型研究”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崔卫国、刘学虎:区际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杨先明、李娅:基于能力结构的泛珠江区域合作[J].广东社会科学,2005(3).

  刘宏松: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约束条件与当前模式选择[J].亚太经济,2006(3).

  伍贻康:东亚一体化发展态势和内外条件的点评[J].亚太经济,2006(1).

  傅骊元:新世纪的东亚:合作与发展[J].经济科学,2002(4).

  邱丹阳:东亚合作进程的制约因素探析[J].学术研究,2003(8).

【研究能力结构与经济合作的关系模型论文】相关文章:

1.市场经济模型的研究与分析论文

2.浅谈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关系论文

3.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与能力结构研究论文

4.舞蹈音乐的结构及其与舞蹈表演的关系论文

5.公共基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论文

6.分析舞蹈欣赏与审美关系研究论文

7.现代物流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论文

8.运用模型思想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