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联盟理论研究综述

时间:2022-12-26 13:56:21 经济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战略联盟理论研究综述

毕业论文


 [论文关键词] 战略 联盟 价值链 

  [论文摘要] 战略联盟是一种新的合作竞争方式,又是企业整合优势资源的一种重要机制,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述了多种战略联盟的概念与理论研究,通过对其与卡特尔、托拉斯及虚拟企业的比较分析,加深对战略联盟这种中间组织的了解,提出战略联盟的发展方向即向行业联盟、跨国联盟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竞争国际化的愈演愈烈,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形势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些企业逐渐以合作竞争取代对立竞争进行战略性的调整。战略联盟是一种新的合作竞争,方式,又是企业整合优势资源的一种重要机制,被称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组织创新”,因而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战略联盟的概念 
   
   战略联盟最早是由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兰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提出的。但目前对于战略联盟概念的界定,学术界还存在很大的分歧。学者们分别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出发认识和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1)波特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认为战略联盟是超出正常的市场关系又没有达到合并程度的长期联合协议。联盟的方式包括技术许可生产、供应协定、营销协定和合资企业。波特认为联盟无需扩大企业规模而可以扩展企业市场边界。 
   (2)威廉姆森从组织性质角度出发,认为企业联盟是介于市场交易和各层组织之间的中间边际状态组织,是一种对企业交易时契约不完备性的一种治理结构,是管理企业的一种特殊系统。相对于动态的市场和企业变化,企业之间的市场交易关系契约因为在本质上存在不完全信息而呈现出不完备性,不完备契约蕴含着对企业交易的产权效率重新优化配置成为可能,战略联盟被视为不完全契约状态下的一种治理结构,它是企业市场交易行为的一种补充。 
   (3)蒂斯从资源整合角度出发,认为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伙伴企业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战略目标而进行以承诺和信任为特征的合作活动。具体包括:排他性的购买协议、排他性的合作生产、技术成果的互换、R&D协议、合作协议及共同营销等。 
   具体来说,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出于对整个市场的预期和公司总体经营目标、经营风险的考虑,为了公司共同的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松散型组织。建立战略联盟,实质上是通过企业间的合作,实现优势资源的互补和风险的分摊、弥补一般市场交易的不足,从而为企业创 
  造价值。 
   
   二、战略联盟的理论基础 
   
   战略联盟这一新的合作竞争形式和组织创新方式能应用于实践主要是它本质上也是一种资源配置机制, 
  并有经济学、管理学理论作为指导和支撑。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支持有: 
   (1)价值链理论。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创造了价值链理论。波特认为,企业是一个综合设计、生产、销售、运送和管理等活动的集合体,其创造价值的过程可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增值活动,其总和即构成“价值链”。价值链上的企业有可能是在某些价值增值环节上拥有优势,在另外一些环节上其它企业可能拥有优势,为达到“双赢”的协同效应,相互在各自价值链的核心环节上展开合作,可促使彼此核心专长得到互补,在整个价值链上创造更大的价值。 
   (2)交易费用理论。罗纳德·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开创性地提出了“交易费用”概念。科斯认为,市场过程是有成本的。企业组织是市场机制的替代物,市场交易费用与组织协调管理费用相等的均衡水平确定了组织的边界。科斯理论的集大成者威廉姆森认为,交易不仅会集中在市场和企业这两端,如今在中间范围内交易也更为常见。迪屈奇发展了交易费用经济学理论,他在分析交易费用的基础上引进了管理效益,对半结合状态的组织形式进行分析,认为当市场管理效益大于公司交易费用、小于市场交易费用,且高于公司管理效益时,半结合必定发生。 
   (3)资源基础理论。沃纳菲尔特在《企业资源基础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资源基础理论”的概念,指出了企业内部资源对企业获利和维持竞争优势的意义和对企业创造市场优势起决定性的作用。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的关键任务就是不断集聚有价值的资源,并充分利用使资源价值最大化。资源基础理论将战略联盟视为获得其他企业资源的战略,既当资源不能有效地通过市场交易或并购获得时,战略联盟就可以用来与其他企业共享或交换有价值的资源。(4)组织学习理论。组织学习理论认为,企业形成战略联盟的另一个动机是组织学习。认为企业拥有超常的创新知识,便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地位。基于此认识企业将获取新知识和新技术放在优先位置,而战略联盟正是组织间转移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一条有效途径。然而新知识和新技术是很难在市场上买到的,由于知识通常是意会的,可以通过和具有经验的企业结盟实现学习从而推动了战略联盟的形成。 
   
   三、战略联盟与其他企业合作关系的比较 
   
   (1)战略联盟与卡特尔的区别。战略联盟不同于少数寡头为操纵市场价格等而缔结的卡特尔组织。卡特尔组织的目标和作用是在产业内部通过约束企业的某些行为来限制竞争,或通过协议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改善和提高成员企业的经济效益。它是以降低消费者利益为前提的,是市场失灵的产物,且卡特尔成员企业间的竞争是一维的,彼此是竞争关系。战略联盟既可以在产业内部产生,也可在不同产业间产生,联盟的目的是为了拓展竞争空间,很大程度上间接提高了消费者剩余曲线的弹性,增加了消费者剩余,进而增加了社会福利。联盟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多维的,是一种“竞合”关系。 
   (2)战略联盟与托拉斯的区别。托拉斯是由若干个生产同类产品或生产上有密切联系的企业通过合并组成的大公司。内部实行统一管理,对外是一个统一的法人。托拉斯组织内企业之间的关系是直接的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联盟企业在联盟中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相互之间的地位是均等的,不存在领导被领导,管理被管理的关系。 
   (3)战略联盟与虚拟企业的区别。战略联盟与虚拟企业最容易混淆,很多人认为战略联盟就是虚拟企业,实际上两者是有一定区别的。虚拟企业是由各种企业单位形成的一种集团,其中人员和各种过程都是来自这些企业单位,他们彼此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奋斗。虚拟企业既可能出现于企业之间,也可能出现于企业内部各经营单位之间,甚至这两种情况同时发生。虚拟企业更多的是用来实现互补性业务的短暂性合作,它强调企业之间短暂的、临时的依赖于市场机遇的动态联盟关系,伙伴之间没有长期契约的约束,其目的大多是比较具体的,有时限要求的。而战略联盟更多的是企业间的一种长期性合作,考虑更多的是联盟企业间的一种长期关系,其目标也大多是着眼于企业未来战略目标的实现。 
   
  结语 
   
   随着研究的进步,战略联盟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及研究范围也随着不断扩展与丰富。但战略联盟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联盟的参与者、动机及形式日趋多样化。联盟的范围不断扩大由行业内联盟向跨行业的联盟发展,由国内联盟向跨国联盟发展。实践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这样就要求战略联盟的理论研究也应不断的深化。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 . 华夏出版社,1997. 
  [2]迈克尔·迪屈奇.交易成本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任剑新.企业战略联盟研究——一个新兴产业组织的典型分析[M].中国财政出版社,2003. 
  [4]陈宏军,江若尘.纵向一体化战略联盟研究[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 
  [5]王美虎.战略联盟研究的热点与启示[J].今日科技,2001. 
  [6]张永安,王晓光.战略联盟理论及应用研究[J].经济师,2008.

战略联盟理论研究综述

【战略联盟理论研究综述】相关文章:

论文综述的格式12-20

文献综述格式09-27

化学综述论文12-22

组织变革理论研究与评述06-03

医学综述的写作方法12-06

企业利益关系群博弈理论研究06-04

文献综述的写法及标准格式要求08-10

学位论文中的文献综述写作06-02

综述论文写作步骤与方法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