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论文

时间:2020-07-23 08:50:55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重庆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论文

  当前我市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要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从7个重点方面着力。

重庆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论文

  一、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

  这里是培养和引进并重,培养很重要,人才还是土生土长的人,才最靠得住,本土的人他很忠诚,而且他会在这里死心塌地的做好自己的事,我们不能够“引进了女婿气走了儿”,但是引进又非常的重要,为什么?因为我们培养来不及,我们的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各行各业的需求高端的人才,需求量非常大,要培养和引进,尤其在引进方面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一)支持企业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

  这次市委市政府研究以后推出了我们的“鸿雁计划”,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主要针对企业的一个新的人才计划,它主要是聚焦到我们的产业,突出创新,按需引进,市场认可,重在使用,作为我们“鸿雁计划”的一个原则,而且是政府引导,市场为主,市场配置,每一年大约需要引进一千到两千人左右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才的同时更注重,特别是人才团队的引进。

  1.支持范围

  包括我们的支柱产业、战略性的新兴服务业,战略性的新兴制造业和我们的特色效益农业,尤其是我们重庆,下一步发展当中物联网、机器人、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等等,包括我们中新互联互通的项目,还有我们自贸区发展的项目,都是我们企业人才支持的重点。

  2.认定机制

  我们过去在人才认定上习惯于项目、机构,体制内的那种评定,把这些瓶颈都打破了,这个认定非常的简单,人才的认定谁说了算?企业说的算,企业认为我引的这个人是人才,就是人才。认定这个人才总得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吧,创新既然是经济活动,用经济的方式来体现,就用它的薪酬作为一个认定的标准,薪酬万一他作假又怎么办?因此我们认定的依据你纳税的情况,你收入高你总得要交个人所得税,凭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票来认定你是人才。这是我们认定机制。

  3.奖励标准

  所推出的企业人才,高层次的人才引进的奖励标准,分为ABC三类。A类人才最简单,除了前面的那些学术方面的客观条件以外,年薪收入200万及以上,企业既然敢给这个人才开年薪200万以上,肯定这个人对企业绝对有杰出的或者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我们政府就根据你只要是年薪200万的人就把他作为A类人才。100万到200万的人作为B类人才。50到100万收入年薪的作为C类人才。根据ABC这三类人才企业认定以后向政府申报,在你纳税的所在区县人社部门去申报,申报以后市和区两级确认分级负担,分年限兑现,具体的奖励标准这个表上可以反映出来,A类人才年薪是200万,他奖励的标准他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两倍,如果说200万的话缴纳个人所得税大约70万左右,两倍就是140万,如果他的收入是高于200万,按照税收有一个累进制大约要高一些,他的奖励区间是140到200万之间,平均奖励标准170万左右,封顶最高奖到200万。B类人才,C类人才同理,奖励个税的倍数略有递减是1.5到1.2倍,这个奖励标准一见就明白,一算就知道,预算能见底操作很方便,然后对于用人的单位,你引才的单位,还要给你一个补助奖励,按照人才工资的5%,你引一个人总要花点车马路费吧,你出去总要宣传,做这个工作的人很辛苦,适当的给点奖励,这个就是人才的补助专门给单位的,给个人的很高,给单位的比较少一些,只是一个基本的人才工作经费的补助。这个奖励分三年兑现,第一年给你40%,第二年给你35%,第三年给你25%。为什么要分三年呢?因为引来的人我们还是希望在当地能够做更大的贡献,而且原则上签三年的劳动合同,当然柔性引进的人除外,柔性引进的人我们年底统一申报再来算帐核实,根据他在这工作的时间,按照这个标准打折计算,或者单位给他贴一部分都可以,这样有利于企业引才积极性调动提高,他才能够引到他想引到的人。我们奉节它引进的油橄榄,来了以后长得很好,但是他结的果子榨油不一定像西班牙那么好,需要引一个西班牙的专家,他县里觉得企业引这么一个人成本太高了,而且引一个团队更是不得了,结果现在他用这个政策可以去引,引来了以后我们市里出一半的钱,区县自己出一半,这不是完全解决了吗?企业很放心的可以用这样的人。

  (二)推动博士后等高层次青年人才创新创业

  因为人才有梯队,人才有基础,金字塔,塔尖上是靠很大的基础逐步逐步的累积,这样成长起来的。所以在博士后等高层次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培养方面我们要进一步的完善制度,现在对博士后日常的经费由原来每年5万提高到8万,进站博士后研修经费,同时支持设站单位对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的研究类型博士后研究人员实施分类培养,如果说进站以后研修完毕了要出站能够继续留下来在重庆工作的,我们再给你一个支持。现在重庆在站的博士后大概1000多人,现在留下的人不是很多,如果能够留下来对重庆今后高层次人才的基础就扩充了力量,这是我们要做得工作。

  (三)支持和鼓励留学归国人员创新创业

  这个财政非常的支持,创业类的资助分为特等、一等、二等和三等、四级资助,分别给予50万、30万、20万、10万资助,只要你留学回国人员你创业,只要参与评定认定以后就可以给你这样的资助奖励。另外创新类的资助分为重点、优秀、启动三级,给予12万、8万、5万不等的资助。

  二、进一步深化职称改革

  其实对人才非常看中的是他的职称,对社会给他的一个评价,未来下放评审权限,我们向部分高校下放了高级职称的评审权,在重庆科学院、市社科院、交科院等科研院所,机电集团,四联集团,重钢集团,能投集团等大型骨干企业,包括市工商联、市工程师协会等非公组织也组建的高评委。完善科技人才的职称评价标准,加大了专利发明转化为应用,技术转让成交额等等这些可以量化的指标作为你职称评定的一个权重。

  三、深入实施技能人才培养计划

  我们围绕着国家在技能人才发展的一个规划纲要,和重庆市重点产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实施“巴渝工重庆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

  匠2020计划”,“千名双师交流计划”,特别是这个“千名双师”什么意思呢?企业的工程师和大学技校的老师可以交流,以后你高校的老师要评职称,尤其是职业院校的老师你要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这样就可以相互的流动,双方相互的交流,加强本地技能人才的培养,每年争取培养25万名,四年内达到100万名的重庆技能型的人才。包括我们还要加大高级工,技师的引进培养等等,以及企业的这些专家大师的工作室的'任命。

  四、完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

  这个问题很复杂,因为事业单位占比比较高,而且很多都是高校、科研院所、公立医院、中小学等等,怎么落实用人主体的自主权?尤其是编制的管理,还有一些市场化、社会化服务的一些手段。这次我们推出了在重科院、畜科院、林科院和特种设备的检测院以及社科院一共5个单位实施职称的评聘分开改革,为了让人才有用武之地。这是什么改革呢?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等低,人员能进能出,岗变薪变,全体起立,然后再坐下去就不一定是你原来的位置了,这个改革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实际上是一个很深的利益的调整,全体起立,再坐下去,二级岗位变成别人了,年轻人可能就进去了,三年以后又全体起立,再坐下。它的目的就是要让岗位能上能下,不能够终身制,根据贡献大小岗位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岗变薪变,能进能出。

  五、完善绩效工资政策

  这次在科技单位推出的绩效工资改革方面,比如说劳务费你在你原来的科研的课题经费里面,过去是有比例的不能超过多少,现在是不再设这个比例了。还有你做一些软科学课题,你的间接的费用原来比例都很低,现在把这个比例也增大了,最高可以到60%软科学的课题,包括一些双肩挑的企业领导人,你去创办、领办、联办科技型的企业,可以取得合法的股权、薪酬还有一些集体性的收入。

  六、健全人才流动机制

  一个是往上流动还有一个往下流动,到基层有用武之地,到上面来优秀人才有成长的通道,这个要把整个流通的渠道要打开。

  七、改善人才发展软硬环境

  因为环境不好他人是留不住的,事业也不可能发展,人才发展环境的优劣成为当今竞争的关键要素,我们要抓好三个方面的软硬环境。

  (一)加强创新成果保护

  主要是知识产权的保护,现在重庆很幸运,我们这里成立的知识产权的法庭,也是一个区域性的法庭,它具有三审合一的功能,尤其对创新成果这块的保护,从制度上根本上得到的保护。比如说派森百的那个饮料,它有一个技术美国引进的,瞬间把那个饮料降温到零下几十度,可以杀菌再恢复到正常的温度再出厂,这个技术我们就没有,如果说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我们现在不可能一直付这个费,只有在知识产权保护,人家有这个技术你必须付这个钱,所以知识产权保护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个重要的法律保障。

  (二)打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我们人社局所有工作涉及人,大部分工作涉及民生,以人为本,人才优先,怎么个优先法?就是要为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所以我们建立了高层次人才的服务平台,一站式为人才提供哪些是直接的服务?兑现你的奖励是直接的,社保医疗保险办理我们是直接的,间接的可以帮你协调比如说孩子读书,生病看病住院,外国人才你的那些双证,你的就业许可证,还有你的签证等等,帮助协调做一些办理。同时我们还将人才服务证制度,就是让人才持这个证,在重庆得到很多方面的优惠,更加的方便。

  目前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一期工程已经建成了,现在招商的情况也比较好。但是完全靠政府来做这个事情做不好,一定要市场化,通过引进很多的中介机构,很多的全国的一些人力资源服务的企业,做猎头、招聘、测评、外包的他不断给你推送各种各样人力资源的服务,把重庆的人才,我们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的保障,把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

  因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人人尽展其才,人才在重庆发展要名利双收,他才能够真正留住下来。重庆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

【重庆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论文】相关文章:

1.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论文

2.管理型会计创新人才的教育途径论文

3.石油工程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毕业论文

4.怎样培养电子信息创新型人才论文

5.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论文

6.试论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路径论文

7.石油企业核心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管理学论文

8.金融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经验的启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