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和物流的共同发展研究论文

时间:2020-06-24 20:52:00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中国对外贸易和物流的共同发展研究论文

  本文通过各种数据和资料说明对外贸易和物流之间的关系,阐明在我国,物流和对外贸易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中国对外贸易和物流的共同发展研究论文

  在我国,伴随着对外贸易经济的繁荣,物流得以不断完善。作为我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经济往来的桥梁,物流与贸易共同构成了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以下将从二者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分析,阐明物流和对外贸易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1. 对外贸易的发展阶段和特点

  1.1 进出口贸易总额逐年上升

  自1981年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就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在此期间还可以将对外贸易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1年以前,进出口总额刚刚突破1000亿,每一年的增幅很有限。

  第二阶段:1991年到2000年。1991年之后贸易量逐渐增加,虽然在90年代中后期发展较为缓慢,但是总体保持上升趋势。

  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2001年是一个高速腾飞的开始,进出口贸易总额从刚刚突破5000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07年的突破20000亿美元。

  1.2 加工贸易比重较大

  从1991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逐步发展开始,我国加工贸易所占比重一直很大,大多数年份中,进出口贸易总额接近一半是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包括两个部分: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来料加工装配贸易”指由外商提供全部或部分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元器件、零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必要时提供设备,由中方按对方的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品交对方销售,中方收取工缴费,对方提供的作价设备价款,中方用工缴费偿还的交易形式。“进料加工贸易”指中方用外汇购买进口的原料、材料、辅料、元器件、零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加工成品或半成品后再外销出口的交易形式。

  加工贸易的特点就在于虽然生产加工的过程在国内,但是原材料与成品或者半成品需要依靠物流进出国门。相对于其他的贸易形式,加工贸易更依赖于物流的效率。加工贸易是随着跨国公司在全球合理化利用资源发展起来,因此我国的`加工贸易属于跨国公司供应链的一个环节。此环节的运行关键是能否以最快的速度和在最准确的时点获得原材料,高质高效的完成生产,并及时准确的交付货物。由此可见,商品流通的快速高效和及时准确对加工贸易是非常重要的。我国的物流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我国能否更有效的接入这条价值链,并争取更多的利益。

  2. 对外贸易与物流的共同发展

  2.1 对外贸易与国内物流

  (一)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历史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以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在这个时期,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生产企业的原材料供应、生产、销售、流通企业的采购与销售、仓储、运输企业的经营管理都是在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企业普遍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没有物流的概念,更没有系统管理物流活动的理论和机制。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十一界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以及国内商品流通和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物流开始得到重视。1979年3月,中国物资经济学会筹备组成立, 开始与国外的物流团体进行联系和学习交流。同年6月,中国物资工作者代表团赴日本参加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并首次专门对日本的物流进行考察。同年10月,凝聚了近2000名物资工作者智慧的《国外重视物流研究》的学术报告, 第一次在公开场合介绍了国外物流现状,物流的相关知识从此在广大的物资管理行业中流传开来。1980年3月,中国物资经济学会成立,开始大规模地对外物流交流研讨,该学会推动了中国物流发展。自此,我国开始接触物流及其相关理念。

  应该承认,自70年代末开始,我国对物流的探索和研究从未间断过。当时国家物资部和国家体改委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进行了以发展配送制为重点的物资流通综合改革试点。但是,在此期间国内物资短期,国有企业改革仍处于“搞活”阶段,之后甚至连配送试点也成了名存实亡的概念。因此,当时还不可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物流在当时并未深入地发展起来。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我国工商企业,特别是中外合资企业,为提高竞争力不断提出新的物流需求,物流也随之走向专业化发展道路。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在东南沿海一些改革开放程度比较高的城市悄然兴起。这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受益于一些成功跨国公司的全球化运作,在贸易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引入先进的物流理念。例如宝洁、 IBM引进国外己较为成熟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并在国内创造了一个第三方物流运作的平台。1994年,我国第一个由民间资本创建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宝供物流公司”在广州成立,并成功地承担起美国宝洁公司产品在中国大陆的分销,从而为国内物流的大规模兴起提供了样板和模式,使我国第三方物流公司从对物流的陌生走向熟悉,并走上了自己探索的道路。自此,我国的现代物流从广州兴起,逐步向中西部推进并蔓延引起全国热潮。一系列变革随即从制造业生产物流开始,接着是连锁业物流、家电物流、日用化工业物流、汽车物流, 等等。为适应市场变化,传统的运输、储运、货代及批发贸易企业等转变成为专业化的物流企业,由提供单-N务向多功能转变,由国内市场向全球发展。不仅如此,专业化的物流企业投资建设了自己的现代化仓库、集装箱货场,启用ERP软件、GPS卫星定位系统等,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设施、技术和信息保障。同时,民营以及外资企业也开始进入物流市场。1999年11月,国家经贸委、世界银行举办的“现代物流发展国际研讨会”之后,全国上下开始将发展物流业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中来。从90年代初至今,我国的物流产业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建设和对外贸易的重要支柱。

  2.2 物流专业化为对外贸易提供便利

  专业化的物流公司具备强大的网络资源和信息系统,运用现代物流理念,为进出口企业提供整体的物流解决方案,推进与客户的供应链衔接,帮助和协助进出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创造价值、赢得先机。因此,专业化物流公司的快速发展必然为对外贸易提供便利,促进对外贸易的增长。

  90年代初期至今,我国第三方物流迅速成长。特别是“十五”期间,专业化物流产业地位得以初步形成。中远、中海、中外运、中邮、中铁、中储等传统大型国有物流企业,都在“十五”期间进行改制重组,加快向现代物流转型步伐。与此同时,宝供、男方、大田、宅急送、远成等民营物流企业发展势头迅猛。以2006为例,第三方物流企业主营业务规模平均增幅在20%左右。《在2006年中国最具竞争力50强物流企业排序》中,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有4 家。物流类上市公司表现优异,季涨幅平均值12.63%。其中,上港集团、中集集团、中远航运的季度增幅都超过50%。同时,民营物流企业,如山东海丰、上海远成和深圳顺丰,年营业收入均超过30亿的规模。2007年前50名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共达4178亿元,比2006年前50名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3099亿元增长35%。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成长速度快,实力大幅度提高,为更多的进出口企业带来便利,拓展利润空间,从而促进对外贸易的增长。

【中国对外贸易和物流的共同发展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论文

2.我国对外贸易的立法现状和完善途径研究的论文

3.寻找中国的物流企业论文

4.中国哲学研究的论文

5.分销物流困惑的研究论文

6.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成本管理与控制研究

7.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论文提纲

8.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研究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