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像时代下“视觉范式”的转变

时间:2020-10-01 09:25:07 本科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论图像时代下“视觉范式”的转变

  摘 要:图像时代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期间视觉技术,媒介变更,图像的形态都经历了一系列细微而复杂的变化。视觉范式的转变下,视觉体验成为我们与世界沟通的第一选择,怎样在视觉范式变化的背景下拓展我们的思想,则是现代人所关注的。

  关键词:视觉范式 读图时代 转变

  视觉范式,用伯格的话来说,就是“所谓的‘看的方式’,亦即我们如何去看如何去理解所看之物的方式”。为了更加详细清晰地说明,后来周宪又借用了美国学者托马斯・库恩(Thomas S .Kuhn)的科学哲学术语――“范式”(paradigm)加以改造,并且提出了“视觉范式”的概念。在此,周宪清楚地引申出了视觉范式的内涵与定义:“视觉范式,亦即特定时代的人们的‘看的方式’。”

  视觉范式并非是某个人某个团体的看的方式,而是特定时代的观看者的全体人员共同的“看的方式”。因此,视觉范式包括了主体对自身的把握与认识、审美心理、科技水平、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等。

  从1839年发明照相技术以来,图像时代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照片从胶片黑白到彩色数码,影视从无声到有声,媒介从文化工业化到大众传媒化再到全民娱乐,科技从机械到电子,从模拟到数字,从复制到虚拟。这些变化互相交织影响,演变,逐渐渗透到人们的视觉审美,最终形成了现在图像时代人们的视觉范式以及审美特质。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科技发生巨大的进步,这种进步,使得技术上创造把握图像成为可能。不同于画像是通过画家的眼睛,大脑和手来创作,现代视觉时代的图像大都是客观事物本身经由视觉机械复制性在一个二维的平面上呈现出来。“摄影术的发明是现代视觉文化的第一波浪潮,其后的电影的发明则是呈现现代视觉文化的第二波浪潮;而真正的视觉文化的时代则是从以电子模拟电视为代表的视觉图像文化的'兴起开始的。”在这种意义上说,我们日常所说的图像时代,更加倾向于是视觉媒介机器的产物,它们通过照相机的胶片,电视,数码产品,大量的复制性出现。这种局面不仅改变了图像形态自身,而且还衍生了一系列的人类视觉范式的革命――从此以后,我们观看世界的方式变了。

  图像化的信息具有使观众在极短的时间内接受信息点并留下深刻印象的特点。对此,金慧敏在《图像增值与文学的当前危机》中说,“在文学文本中的审美,一种是纯形式性的语言美,二是语言所产大的内容性的美,在这类美的要素中,形象之美可能居于首位。以电影,电视为例,当文学进入这类新媒介后,其形象之美被放大,强化,而语言之美不是被取代就是被边缘化,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

  在文学文本中语言和形象本就是统一和凝结于语言的一个东西,语言蕴含着图像,但是并不等于图像,这里有个被动理解与主动接受的区别,语言需要读者被动的理解解读,后者则是以图像的方式接受,这种方式更加主动。但是影视则可以把语言与形象的二元对立完全统一,仅以图像立身,即所谓“图像即世界”。

  著有《第三次浪潮》的阿尔文・托夫勒就曾说过:人类社会正在孕育三种文盲:文字文化文盲、计算机文化文盲和视觉文化文盲。――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现代社会对于图像的重视,即用图像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娱乐、教育等。随着技术的进步,图像终将成为生活的主导因素。

  我们都承认,眼睛是人类接触这个世界获得信息最为广泛的器官。而我们对视觉经验的依赖由来已久。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说法。

  历史上我们为了看得更加清楚,不断扩展我们的视野,发明与创作了许多新媒介与新技术。经历过镜子,相机,电脑这些媒介后,我们看得比以往更加的远,更加的多,更加的迅捷。这些经验不断刷新人类的视觉观念。进入了“读图时代”,视觉体验成为我们与世界沟通的第一选择,怎样在图像中拓展我们的思想,则是现代人所关注的。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新的世界中,在这里,以信息复制和图像传播为基础的社会再生产秩序,正逐渐代替以劳动力和物质生产为基础的旧工业秩序。图像和信息符号正在成为我们了解现实的主要来源。我们正生活在一个被复制和仿造了的世界中,对真实的证明显得那么不可能,因为我们所掌握的一切都只是复制品而已。我们无时无刻地被广告、影视、信息爆炸所笼罩着,并置身于“超现实”之中,这在某重程度上也奠定了“虚拟美学”和“超现实”的盛行。

  我们越来越少的亲身体验各种“真实的存在”,而更多的是借助“图像”去间接了解,无限接近内容,或者无限接近波德里亚的所谓“拟像”,并在图像之间寻找分析其逻辑关系。这种拟像,是一种能指,是对现实的美化、替代和抛弃。

  周宪教授在《视觉文化:从传统到现代》中清楚阐述了视觉范式的转变过程,这些变现为:从不可见到可见、从相似性到自指性、从重内容到重形式、从静观到震惊、从趋近图像到被图像所围。

  参考文献:

  [1]王岳川编.《媒介哲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5页.

  [2]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王岳川编.《媒介哲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7页.

  [4]《可见的思想》,山东文艺出版,2008年5月第一版.

【论图像时代下“视觉范式”的转变】相关文章:

1.图像时代的艺术论文

2.新时代背景下美术馆职能的转变的论文

3.关于“装置范式论”的原创性探析

4.视觉图像文化与当代艺术教育的论文

5.视觉图像文化与当代艺术教育论文

6.浅谈视觉文化下的产品战略

7.视觉文化时代当代文学的论文

8.图像时代传统文学发展实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