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薪酬管理 > 薪酬管理下的标杆管理

薪酬管理下的标杆管理

发布时间:2017-04-25编辑:唐萍

  近些年来,全球各地经济危机频发、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国际经济环境多变等各种状况轮番出现,使得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越发堪忧,薪酬管理也每况愈下。以下是yjbys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薪酬管理下的标杆管理,欢迎阅读借鉴。

薪酬管理下的标杆管理

  标杆管理解读

  所谓的标杆管理,是指一个组织瞄准一个比其绩效更高的组织进行比较,以便取得更好的绩效,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实施标杆管理就是站在高起点上进行规范管理企业财务,以便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这种能发现新目标、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工具,有着其它管理工具所不及的以下几大优势:

  一是新思路优势,标杆管理为企业提供新思路、新理念、新模式,同时提供优秀的管理手段;

  二是新策略优势,标杆管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俯瞰全行业甚至更广阔的全球寻找基准,制定更优秀的管理策略和方法,突破了企业的职能界限和行业边界;

  三是模仿性优势,标杆管理通过向最优秀的企业管理模式学习,建立一整套全新的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和决策,超越被学习的企业;

  四是新理念优势,标杆管理借鉴其他优秀企业的成功经营理念,取长补短,确定自己的独特经营理念,理念的创新超越其他企业;五是新速度优势,标杆管理涉及为获取竞争优势而搜寻、发现和创新思维的全过程,能确保自身的创新速度超过竞争对手。

  标杆管理作为优秀的企业管理新模式,在企业薪酬的管理中是不可替代的。这是因为:首先,标杆管理有助于企业站在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确定未来的薪酬目标;其次,标杆管理通过对企业薪酬结构的合理性与优秀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薪酬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改正;再次,标杆管理可以渗透企业的内部,挖掘和发现影响企业薪酬体系不合理的各种因素,及时有效地规避不合理的薪酬策略,合理整改企业的薪酬制度,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标杆管理在企业薪酬管理中的作用

  标杆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优秀管理机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是不可或缺的。作为先进的管理模式,标杆管理将普遍为中小企业所接受。标杆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帮助企业创建管理队伍。企业标杆管理队伍的创建,首要条件就是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皆丰富的人员,这些人员分布在企业的各级管理机构,要优中选优,不可任人唯亲。结合本企业员工队伍的实际情况,全盘统筹管理团队成员的特长、专业、爱好及技能,整合优势,合理分工。

  二是帮助企业选择管理对象。标杆管理的目的就是要管好人、财、物,企业在选取标杆管理对象时,应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要明确。标杆管理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可调度资源使用量的基础上,量力而行。

  三是帮助企业进行数据整理。标杆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必然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管理模式和数据库,企业管理中数据来源和其他行业一样,一个是直接来源,一个是间接来源。前者来源于文献资料和管理过程。后者来源于调查,约谈,访问等。标杆管理就是要对来源不同的数据进行研究和处理,比对自己的企业发展建立优势数据库,为企业发展提供科学的数据优势。

  四是帮助企业确定执行计划。企业在确定自己需要整改的项目后,对标杆管理认定的结果就要认真执行。企业整个标杆管理的执行,要分层次、有步骤、分批次一一对照检查,不留死角。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标杆管理高层要结合实际拿出最优秀的管理计划和方案。

  五是帮助企业建立监督机制。企业薪酬体系是否科学、合理,我们可以通过实时调查、效果评价和顾客满意度等方法去考量认定。如果考核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我们就要对企业的标杆管理进行新一轮检查,找出原因并重新设计标杆管理步骤和细节,直到收到预期的管理效果为止。

  标杆管理和其他管理一样,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完成一次管理,都要及时总结,并在新起点上确定下一个管理目标,一边完善和发展新的标杆管理,达到标杆管理的良性循环。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实施标杆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了利益分配问题。标杆管理在薪酬管理中的应用,为企业打造了远航不朽的方舟。薪酬的科学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是重中之重,是企业的管理核心,也是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原动力。企业的薪酬管理科学、合理,是企业后续发展的保障!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