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薪酬管理 > 如何实现薪酬管理的目标

如何实现薪酬管理的目标

发布时间:2017-08-21编辑:misrong

应届毕业生人力资源
薪酬水平的高低还会决定和影响公司能招聘到的员工的素质。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薪酬的范围基本上在以企业创造的效益为上限、以员工生活费为下限的范围内。企业创造的效益是讨论薪酬的基础,只有创造的效益增加,薪酬才有可能增加。而要效益不断增加,必须能吸引和留住公司的核心员工,同时,员工能得到激励,能力得到不断开发。

因此,薪酬体系设计的目标为:一是吸引和保留企业核心员工;二是激励员工;三是使员工的能力不断得到开发。这意味着,设计的薪酬体系,对内要公平合理,不断提升员工的人力资源能力;对外要具有竞争力,同时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

对内公平合理是薪酬体系的主题。
对内公平合理解决的是内部一致性问题,考虑的是员工的投入和产出。投入,是以员工为完成岗位工作所投入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作为测量报酬的依据。产出,是依据员工对公司绩效的贡献和业绩状况支付报酬。

公司员工的能力资源是构成公司竞争能力的基础。
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就是规划、确定实现公司战略所需要的战略能力,制定出行动方案以获取、发掘、发展这些能力。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奉行的必定是能力主义。反映在薪酬体系设计中,就是将员工具备的工作能力和与工作相关的能力、知识与薪资(主要是基本薪酬)挂钩,以促进、激励员工不断培育、开发自己的能力,拓展相关知识,为企业开展人才活用创造条件。

对外具有竞争力,是指公司本身的薪酬水平与市场或竞争者的薪酬水平的比较,解决的是外部公平的问题。\  从目前人力市场情况来看,公司薪酬水平(特别是基本薪酬)的高低,仍是决定公司能否吸引及保留住所需要的核心员工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这意味着,公司只要将薪酬水平定在竞争对手之上,就能增强公司在吸引员工方面的竞争能力,就有可能吸引到公司需要的优秀人才。这样做的前提条件是,公司要有此实力。换句话说,在公司企业人力资源成本范围内争取最佳员工。从国际上目前的趋势看,为了使自己的薪酬具有竞争力,大公司多会把薪酬调查所得的趋势线作为制定薪酬(主要是基本薪酬)水平的依据,使公司的薪酬水平不低于市场的薪酬水平。中小公司则会直接引用市场调查的资料来确定核心员工的基本薪酬。

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是任何一家公司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遵守国家的《劳动法》及其相关法规,既是对公司和员工的有关行为进行约束,同时也是对公司的正常运作、员工的正常生活提供保障。

更多关于人力资源文章,详情请登录:/hr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