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企业文化 > 企业文化作用的5个比喻

企业文化作用的5个比喻

发布时间:2017-04-27编辑:唐萍

  企业文化尽管是无形的,但作用却是实在的。或许通过比喻我们可以更容易了解其作用。以下是yjbys小编收集整理的企业文化作用的5个比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企业文化作用的5个比喻

  “发动机”

  一是“发动机”。企业用什么来激励员工,正规制度讲究的 是物质奖励、金钱刺激,工资、奖金,以及股权、期权都是这一思维模式下的产物,这当然是重 要的。然而,经济学对这一点洞若观火,知道完全靠物质奖励是行不通的。为什么?因为任何东 西包括物质刺激在内,其激励作用都是边际效率递减的。开始时也许有用,但在人的收入与财富 达到一定程度后,其作用就越来越小了。这个时候,你不能只靠物质,也要靠企业文化等来激励 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寻找新的动力。

  “指南针”

  二是“指南针”。企业设立制度,是为了对 企业的行为有规范。然而,市场瞬息万变,靠制度实际上很难跟得上市场的变化。这个时候,企 业员工的行为更多要靠企业文化引领。举个例子,农民在海尔牌洗衣机中洗地瓜,结果把洗衣机 洗坏了,要海尔退赔。如何处理这件事非常考验海尔员工的智慧。按理,海尔可以完全不管。洗 衣机嘛,不言而喻,当然是用于洗衣的,洗地瓜洗坏了责任在你消费者。但海尔也有一定责任, 因为它没有说洗衣机是不可以洗地瓜的。这个时候,不是海尔的制度,而是海尔“真诚到永远” ,强调服务至上的文化引领员工妥善地解决了农民的申诉。更绝的是,海尔在此后,居然发明了 可用于洗地瓜的洗衣机,这使得本来可能演变成“公共危机”的一件对海尔相对不利的事件变成 了喜剧。其中所仰赖的正是海尔的优秀企业文化的“指南针”作用。

  “消毒剂”

  三是“消毒 剂”。许多人都看到市场经济好的方面的作用,但较少关注市场经济的副作用。其实,市场经济 并非完善,而是存在“市场失灵”。除“市场失灵”外,市场竞争也容易导致人和人之间不择手 段的竞争。这个时候,一种强调博爱、公义、诚信、友好的企业文化就可能成为企业以及市场的 消毒剂。它让企业超越唯利是图,让企业员工在利和义之间,个人追求与团队合作上寻找到平衡 。

  “胶水”

  四是“胶水”。如果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完全建立在自利的基础上,企业将不得不 靠制度来防范员工的背叛或者任何有损于企业的行为。这个时候,企业将被迫安装许多“防盗门 ”来预防可能的损失。防盗门虽然能起一些作用,但成本高昂且效率未必见佳。因此,用信任的 文化去影响新来的员工,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建防盗门的成本,也许是更好的办法。历史上,清教 徒互相之间做生意,中国的温州人更喜欢与温州人合作,潮汕人更喜欢与潮汕人合作,道理正在 于此。

  “心灵鸡汤”

  五是“心灵鸡汤”。好的企业文化能给企业员工带来愉悦以及极大的满 足感,就像是心灵鸡汤一样。而人们其实是需要这样的鸡汤并且乐于“消费”这样的鸡汤的。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