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企业文化 > 企业文化认知误区

企业文化认知误区

发布时间:2017-04-02编辑:唐萍

  在现代企业中,企业文化是管理的生命线,因此,企业应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内容,避免陷入认识误区,并发挥出企业家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来。以下是yjbys小编为您整理的企业文化认知误区,希望能提供帮助。

企业文化认知误区

  1.企业文化建设是职能部门的事情,领导人不必过多关心。

  多数企业的领导人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与自己关系不大,只需将其作为一项工作分派下去即可。但事实上,离开了领导人的核心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

  领导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码发挥着三个核心作用:

  一是领导人所认可的企业的价值理念、目标设定、战略思考、经营动机、管理方针等是形成企业文化的核心基础。领导人应当成为企业真正的精神领袖和形象代言人,就像我们谈到联想必然想到柳传志,谈到万科必然想到王石一样。

  二是领导人应当身体力行地向员工宣导企业文化的精髓,推动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实践。企业应当通过高层—中层—基层的顺序逐层感染和影响员工,使企业文化的根基越来越牢靠。

  三是领导人应当亲自推动建立以文化认同为核心的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激励体系。

  杰克。韦尔奇为我们提供了以文化认同为依据,选拔、培养、使用和激励人才的绝好例子。根据他的理论和实践,我们按照对公司文化的认同程度、实现目标和取得业绩两个维度将人才分为四类,根据类别确定四类人才的不同去向。

  第一类人才对公司文化认同程度高,并且能够完满地实现工作目标和取得优秀业绩,毫无疑义属于公司的明星类人才,应当放手使用和给以充分激励。第二类人才虽然能够完满地实现工作目标和取得优秀业绩,但由于对公司文化不认同,应当毫不犹豫地及时放弃。第三类人才既对公司文化不认同,又不能有效实现目标和取得业绩,毫无疑义应当放弃。第四类人才虽然不能有效实现目标和取得业绩,但对公司文化认同程度高,应当加以培养,提高其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促使其向第一类人才转化。

  2.企业文化的“唯变论”与“不变论”。

  在企业文化“变”与“不变”的问题上存在着两个相反的误区:一是将企业文化奉为圭臬,认为企业文化的各项内容甚至每一个理念、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不应当被改变。二是认为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企业的一切都应当不断改变,企业文化当然也不例外。

  在誉满全球的企业研究力作《基业长青》中,对企业文化的变化与否总结出了八字真言“保存核心,刺激进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应当始终保持不变,该书所研究的18家著名企业中都虔诚地保持着它们的核心理念,它们的核心价值基础坚如磐石、始终不变。部分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已经历百年而一成不变。同时,这些企业在稳保核心理念之余,也展现出追求进步的强大动力,不断改变却不会有损于其所珍视的核心理念。

  例如:惠普核心理念中的“尊重和关心每个员工”、沃尔玛核心理念中的“超出顾客的期望”、波音核心理念中的“领导航空工业,永为先驱”、默克核心理念中“我们从事保存和改善生命的事业”、3M核心理念中“尊重个人的首创精神”等均是这些企业恒久不变的部分,但是所有这些基于核心理念指导下的非核心做法却是不断改变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应当保持不变,而除了核心价值观外,其他的一切都是可变并必须改变的。

  3.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形象识别(CI)。

  现阶段国内不少企业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形象识别。基于这一认识,这些企业将建立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看成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部,这也正是它们在言及企业文化时必谈“MI、BI、VI”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企业文化包含了企业在社会上作为一个组织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信仰等等内容。企业文化的核心在于企业员工所共同认同的价值理念和受此价值理念指导的行为模式。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