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企业文化 > 企业文化:公司健康长寿的密码

企业文化:公司健康长寿的密码

发布时间:2017-07-03编辑:lqy

  前言:

  国内的一个表演团远赴维也纳金色大厅表演,演出非常精彩。结束后,当地观众纷纷站起来并长时间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当采访观众问到你们是否能听懂中文时,很多人都摇头,但是他们做好了观众的职责。这一点令国内的演员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掌声比国内的任意一次表演都要热烈。我们在国内经常看到下面观众不仅没有掌声,甚至喊出“下去吧”的嘘声。

  我们在国内看电影时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当电影内容结束了,打出工作人员名单的时候,很多国人就纷纷离席退场了。这在国外是很少出现的,即使电影的内容结束了,观众也会尊重电影人的劳动,在工作人员名单,片尾曲所有都结束时,才会离席。这些现象从某个方面能说明很多深层次的问题。

  文化是个看似虚无的飘渺,但的影响却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着,就像唐诗中描述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那样,企业文化亦是如此,企业文化建设无小事,表面上看似一个小小的鼓掌,实则本质体现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认可度、归属感。员工的漠然、麻木是企业管理最大的敌人,鲁迅先生一生以笔为枪,所有文章都有一个中心就是希望以文字唤醒当时国人的麻木,重燃国人的激情。

  不光是掌声,甚至一个公司员工走路的姿势也可以反映公司运营的好坏。员工走起路来职业、稳健、自信,这个公司一定是一有着良好企业文化的公司,象走路、掌声诸如此类的看似很小的事情,其实它是整个组织的一个缩影,管理无小事,文化处处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一定要注重细节和小事的建设。

  俗话说:“小企业看老板,中企业看制度,大企业看文化”,其实企业文化就是一种柔性的管理手段,是通过建立一种共同的价值观,从而形成企业统一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制度是刚性的,文化是柔性的,“刚不可久,柔不可守”,古人云:“人之力发自于心,心旺则事盛”,企业经营又何尝不如此呢?企业文化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就是企业在经营中得员工之心,使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要建设企业文化,首先要明确企业靠什么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怎样吸引员工为企业服务,整个企业靠什么形成一个整体并高效的做事情。然后回答几个核心问题:如何看待顾客;如何看待员工;如何思考和定义竞争;如何考虑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如何考虑合作与竞争;如何认识成本和利润等。

  企业文化建设无法一蹴而就,其实并不神秘,就是通过带有信息指令的复制因子的搜集、整理、选择、加工,强化其复制能力,使之方便于复制和传播,也让人乐于接受。这首先是提升对于企业共同价值观念、共同思维方式和共同行事习惯要求表达的艺术性。大家都知道,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好(一般人说企业文化时指的就是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难的是如何建立这种企业文化。

  中国企业做企业文化的还是比较少。稍微有点凝聚力的企业文化有些是“洗脑”的结果。现在,虽然热衷于洗脑的企业还很多,洗脑一时也颇有成效——但我要提醒他们的是,千万不要低估员工对洗脑的免疫能力,不要期望在21世纪靠洗脑洗出一个世界级的企业来。

  发财不等于发展,做生意不等于做企业。企业文化不解决企业当期赚不赚钱的问题,它解决的是企业能否基业长青的问题!2005年,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在对2881位企业经营者做出的问卷调查表明,有60.1%的人同意“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形成的”这一说法。

  但如今,在新兴的IT公司中,不少年轻的高学历企业领导者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团队建设和良好的企业氛围营造,对企业文化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这是企业家队伍渐渐成熟的表现。其实,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有企业的地方就有企业文化。公司无论大小,经营时间无论长短,它都会自动自发地形成自身的文化,而有一个好的开头,更易于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到逐步走向成熟。笔者表示,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管理方法,也是一种象征企业灵魂的价值导向。一个想让自己的企业成熟的创业者,一定要认真考虑和设计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

  21世纪以来,企业文化这个主题已经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乃至被人们称为企业管理的“文化学派”。企业文化被当做“宝”的直接原因就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本身就需要一个精神,这是属于上层建筑的事。好的企业文化的确能为企业带来好的收益,比如方太集团提出“产品、厂品、人品”的文化精髓,贯彻得非常好,在企业内部树立了很好的情感形象。

  但是,企业文化不是点金石,文化的根本在于效应而不在于框架,拿健力宝的“三位一体(名称、商标、产品)”企业文化理论来说,它曾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典范,但由于过度注重外部框架,忽视了企业内部管理,这种所谓的文化并未给健力宝带来多少实际的好处。

  然而,企业文化在公司内部能否真的深入人心,起到应有的作用,我们还需要拭目以待。如何使企业文化不流于形式,不沦落成“昙花一现”的流行术语,还需要我们做很多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笔者在企业做调研和咨询的时候发现,国内很多公司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还停留在相当粗浅的水平上,尚未真正理解企业文化的根本作用。比如一次,笔者与一位公司负责人聊天,该负责入主动谈到公司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当被问及其所在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时,他回答说:“都写在我们企业文化大纲里了。”“那具体是什么内容呢?”他沉思片刻说:“一时还真说不上来。”其实,企业文化是维系企业持续发展的。企业因为成功而产生成功要素,这些要素中,有些是保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因素,有些则带有偶然幸运或者神奇的色彩,有些只能是短期的因素。

  但无论是如何成功的,企业都会面临一个无法摆脱的问题:如何在外部快速变化和内部不断变革的环境中维系企业健康持续的生命?这个核心问题就是企业文化的关注点。哪些要素是必须保持的,哪些是必须弃的,哪些是必须提升的和补充的。比如,老员工在叙述什么,新员工在好奇什么,管理人员在教导什么,外聘人才在埋怨什么,都能从各个角度来帮我们验证企业文化的真确性。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