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的三种模式KPI、GS、KCI区别

发布时间:2017-12-20 编辑:晓玲

  有关企业的绩效考核的三种模式KPI、GS、KCI,下面就是小编收集的相关的区别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绩效考核的三种模式KPI、GS、KCI区别

  一、基于结果的考核,即KPI;

  二、基于过程的考核,即GS;

  三、基于素质的考核,即KCI。

  一、(KPI)企业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者运用劳动工具改变劳动对象的过程。

  1、在企业生产的三个基本要素(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中,劳动力是最重要的因素,正确的统计、分析、预测劳动生产力指标,对于企业有序地组织生产、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有着重要意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标准比较鲜明,易于做出评估。它的缺点是对简单的工作制定标准难度较大;缺乏一定的定量性;绩效指标只是一些关键的指标,对于其他内容缺少一定的评估,应当适当的注意。

  2、GS是绩效考核的一种,俗称目标考核,

  设定的原则

  好的GS应该:

  (1)、 衡量在该岗位成功所需的技能,品质,和价值观;

  (2)、衡量难定量的业绩组成;

  (3)、与关键绩效指标最少重复

  (4)、 定义评价标准,减少评估中的主观因素。

  3、GS更适用于:

  (1)、不易定量衡量业绩的岗位(人力资源、行政后勤、财务等);

  (2)、 需要很高的独特技能,更应衡量专业知识,而不是通用技术或管理能力(审计、开发研究、法律);

  (3)、新业务(如风险投资)。

  4、GS不太适用于:

  (1)、有定量绩效指标的岗位(生产经理);

  (2)、 对业绩有更高的责任的高层管理人员(营销副总);

  (3)、个人业绩更重要的岗位(销售人员)。

  工作目标设定(GS)一般选取几个主要评价要素(如及时性、准确性、可参考性、系统性、完整性、效果等要素)往衡量,并对每个评价要素设置相应的权重。

  二、KCI:人力资源管理上的KCI指的是人力资源管理胜任力,所谓的胜任力特征是指在工作中能够区分绩效高低的员工的指标。

  关键绩效指标(KCI)考核是通过对员工工作绩效特征的分析,提炼出最能代表绩效的若干关键绩效指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绩效考核的模式,关键绩效指标(KCI)必须是能够衡量企业战略实施效果的关键指标,其目的是建立一种机制,将企业战略转化为企业的内部过程和活动,以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KPI

  KPI体系的建立

  首先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并在企业例会上利用头脑风暴法和鱼骨分析法,找出企业的业务重点。这些业务重点即是企业的关键结果领域,也就是说,这些业务重点是评估企业价值的标准。确定业务重点以后,再用头脑风暴法找出了这些关键结果领域的关键业绩指标(KPI),这些关键业绩指标定为企业级KPI.

  然后,各系统的主管对相应系统的KPI进行分解,确定相关的要素目标,分析绩效驱动因数(技术、组织、人),确定实现目标的工作流程,分解出各系统部门级的KPI,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接着,各系统的主管和部门的KPI人员一起将KPI进一步细分,分解为更细的KPI及职位的业绩衡量指标,这些业绩衡量指标就是员工考核的要素和依据。同时这种对KPI体系的建立和测评工作过程本身,就是统一全体员工朝着企业战略目标努力的过程,也必将对各部门管理者的绩效管理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KPI与绩效管理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