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HR工具 > 新晋HR经理在职日记:较量

新晋HR经理在职日记:较量

发布时间:2017-09-14编辑:晓玲

  引导语:欢迎大家一起来学习新晋HR经理解说关于较量的在职日记,分享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揣摩领导意图与自我原有认知的较量、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的较量、人情世故与法律规则的较量、HR内心的自我较量,HR劳动关系处理技能的较量。

  2014年,之于我,是充满挑战与变化的一年;2015年,之于我,是突破与转型的一年。

  2015年元旦前夕发放节日红包时,我曾轻轻地对自己说,希望来年可以轻松些。

  突破自我和转型,不知能否实现。轻松,却不大可能了。

  Jack的一通电话,拉开了这场较量的序幕。站在冰冷的雪地里,双手握着手机久久不能回神,心里越发的沉重,急切地想要找一个出口,却不能如愿。

  这些年,已然习惯职场的来来往往,无论离开是被动也好,主动也罢,也算经历过一些了。不同的是,以往只是献策与参与,如今却要自己来主导。

  从人力资源和公司运营的角度评估,将不符合岗位要求、录用条件和公司长远发展的人员辞退,这是Jack那通电话的结果。除了退休返聘的L会计、负责筹备的Q先生还有自己,其他人都是自己直接或间接引进的。说实话,我比较抗拒与同事谈离开,是一种本能的抗拒。

  从客观的角度来衡量,这些人的名字已刻在我的脑子里。越是确定,越不敢轻易的下结论。当某些事情想不通时,最好放下,暂时不去想。

  周六中午,刚买完菜回来的我,接到Jack的第二通电话,确定了三个人,听到名字时,心里莫名的轻松了些。恰恰是这通电话让我意识到,从一开始我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只是,简单事情复杂化或者复杂事情简单化却也要因势而异,毕竟有些人是真的动不得的。

  在生活中,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叫婆媳关系,据说是千年难题;在工作中,有一种错综复杂、相互掣肘的关系,叫HR与关系户,据说能让HR捶胸顿足。

  而我,从一开始就已确定三个名额,却执拗在“关系户”上不能前行,同时也陷在对“高管需要时间来证明自己”的认知上。没错,三个名单中,一个是高管,两个是关系户。

  或许,Jack只是需要一个支撑,一个从专业角度支撑他的决策,当然也需要这个支撑者来执行他的决策。Jack做出了决定,而我必须成为那个执行者,即使心里是多么本能的抗拒此类工作。

  财务总监L先生,入司整两月,Jack以会议纪要形式安排的七项财务规划,除了预算文件外,其余均未完成,理由是:Jack的想法不切实际,各部门负责人未到位,工作落实不了,需与Jack沟通后方可。却不见他发邮件或电话与Jack沟通。“在职场,不管领导的说的事靠不靠谱,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说服领导接受你的观点,要么接受领导的安排,不作为的结果就是出局”。这是老大曾经告诫我们的。而在私营企业,有很多高管因为不明白或不理解这个而过早的出局。

  退休返聘L会计,作为关系户之一,平时为人低调,工作严格谨慎。只可惜,他认为的会计只是记录发生的账目,而对发票真伪、报销事由、合同履约情况不做核查;只可惜,他原有的国企工作环境固化了他的思维和工作方式,跟不上公司发展的步伐。

  Q先生,作为关系户之一,工作认真负责,谈判能力超强,出身快消品销售行业的他,为公司采购办公用品、固定资产节约了不少成本。只可惜,他的一切只适合于快消品销售,而不适合金融行业。将他调整至合适的位置,发挥他的优势,远比在这里弥补自己的短板要有效益的多。

  “HR在处理劳动关系过程中,必须要先把握领导的意图,同时跟领导沟通你谈话后可能会产生的后果和你的应对办法,要做最坏的打算但争取较好的结果,跟领导一定要达成共识。”老大给了关键的提醒。关键时刻,要求助老大,毕竟第一次主导这样的事儿,来不得半点马虎。

  周一的早晨,请教律师和老大并细加思考后给Jack发了一份人员优化的解决方案。针对不同的人,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法,预想不同的谈话结果,拟定不同的应对策略,与Jack达成共识。

  谈话出人意料的顺利,财务总监L先生也许正如他所说已萌生去意,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只要正常结算工资,好合好散。L会计也是爽快地答应,加上Q先生的顺水推舟,一切比想象中顺利。不用提及法律,不用提及工作计划,更不用提及岗位说明书和录用条件,难开口的事儿,却是以这种貌似相互理解的方式告一段落。

  大家心照不宣地回到办公室,财务总监L先生利索的整理交接资料,在《工作交接单》中“未完成事项“一栏中,L先生始终不愿填写之前安排的七项财务规划,他不愿写,我让他必须写的原因,我们都明白。

  针对不同的人,面谈时的心情也是有所不同的。与他们谈离职,心里有沉重与愧疚,尤其是面对职场老人L会计时,我更不愿面对他,他唱的那首“相逢是首歌“一直萦绕在我的心里。如果没有后来发生的那些事儿,我会一直觉得愧对这位老人家。只可惜,他后续的一些行为触到了我的底线,也逐渐明白了Q先生那句”L会计会比较麻烦。“

  拿着自己不愿签订的劳务合同草稿、修改我所发短信内容、翻阅同事N久以前的微信、详细诉说拥抱雏鹰、设置函数公式等一系列行为,并将其作为寻找同情和帮助的工具,在工作交流群发布不利言论等。一切,让我愧疚的心逐渐变淡漠。作为长者,我必须尊重;作为职场同事,我选择淡漠的保持距离。

  对于L会计,我是最不愿伤及其自尊与颜面的,即使他以国家税务总局文件为依据跟我探讨退休人员与企业的关系 ;即使他私下煽动Q先生联合L总监闹事;即使他提出与法、理不合的要求;即使他说我咄咄逼人;即使他在同事微信评价中将此事上升到他所谓“自作孽、不可活”的高度。我依然不愿当面指出他的无理要求,沉默面对他的言论和行为,只希望这场独角戏最终能无趣收场。 面子,成为他一切行为的动机,而要向公司领导讨个说法,也只是希望维护自己的面子而已。只可惜,他不明白在商言商的道理。

  流水账似的诉说,有意忽略了实质的动作和行为。只因,我不愿再回想过程中的纠结与沉重。没有人知道,我收集证据、核对法律条款时的谨慎;没有人知道第一次录音时内心的忐忑不安。希望那个文件包永远躺在档案柜的角落,永远不要再见面。

  揣摩领导意图与自我原有认知的较量、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的较量、人情世故与法律规则的较量、HR内心的自我较量,HR劳动关系处理技能的较量。

  也许已结束,也许只是一个开始。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