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职业素养的三个理念四个要点

发布时间:2017-03-15 编辑:唐萍

  要想人前显贵,必先人后受罪,成为一名有职业范的HR,要学会在思想上藐视一切工作任务,在行动上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苦练基本功。以下是yjbys小编为您整理的HR职业素养的三个理念四个要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理念乃做事之原则,是所有工作方法的根本出发点,正确的理念,可以帮助你快速找到正确的方法。

  理念一:相信世上无真理。

  不少HR都是科班出身,我们学习了各种理论、模型、案例,进入企业都想小试牛刀,结果不用说,失败的自然在多数。应该明白一个事实,管理是一门艺术,没有定律。有个同事热衷于从网上下载PPT,都是介绍各种理论模型的,平日里埋头研究,经常以此为真理与业务部门辩论,听起来有点可笑。我们特别提倡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练好基本功,但是千万不要被理论知识框住我们的思维,活学活用才能转化为生产力。

  为什么要相信世上无真理,就是想让HR同仁们不要总是由内而外的视角看问题,跳出理论的圈子,也要学会由外而内的看问题,弄清工作任务的意图本质,能够达到目标效果就可以了,不必拘泥于理论模型,能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人最值得称赞。

  理念二:树立战略格局观。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HR是显然不对的,HR需要有战略格局观,这决定了你视野的高度,看问题的层次。所谓格局观有两层含义,首先是行业格局,行业内标杆企业有哪些,他们的业务优势,近期动态都应了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许多招聘经理往往发愁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尤其是一些关键岗位需求,有位仁兄招聘做的确实如鱼得水,原来,他经常留意行业内各公司的经营动态,结交了广泛的人脉圈子,哪个公司什么管理风格,哪个公司即将裁员,哪个公司要搬家,哪个公司薪水给的高,哪个公司工作节奏快,哪个公司广告投放做得好,哪个公司销售人员素质高,哪个公司研发工程师技术强,样样都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招聘工作也能有针对性的开展,给出的招聘建议非常专业,贴合实际,深得业务部门的尊敬。

  其次是公司内部格局,从价值链流向通盘考虑问题,公司的战略方向是什么,各部门的定位,战略落地对“组织能力”的匹配要求,这些内容对一名基层的 HR来说很难全面了解,根据自己的工作需求,自行掌握了解的范围和深度即可。曾经一位培训经理向我感叹,今年做了三次中高层管理培训,每次培训完大家依然我行我素,对工作似乎没什么积极影响,于是他把原因归结为这些管理者的思维已经固化,培训对他们是没有作用的。实际上,是真的这样吗?那么,为什么还要做培训?后来我仔细询问了他们公司的运作机制,在“组织能力”与战略匹配上目前存在哪些问题?他没有给出清晰的答案,表示也从未认真思考过,既然这样,培训工作没什么效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理念三:围绕营销和创新。

  持续盈利是一家公司生存的根本,因此,能够推动产生持续绩效的工作才有价值,也就是说,公司所有的工作都应该围绕营销和创新来开展,以营销来创造利润,以创新保持组织活力。你经常会发现,HR做的工作有很多,轻重缓急很难拿捏。现在问题有了答案,有些工作如同“将煤洗白”一样,是毫无意义的,可以舍弃不做,优先做与营销和创新最为紧密的工作,这是一名有职业范儿的HR永恒的工作方向。

  从人力资源角度,到底怎么才能围绕营销和创新开展工作?这里需要两个抓手,一是解决员工会不会干的问题,再好的竞争策略都需要人去实施,考虑到人工成本和管理难度,员工的能力也不是越强越好,怎样为业务部门匹配合适的人选,可通过精准的招聘和持续的培训来解决。

  二是员工愿不愿意干的问题,这牵扯到薪酬激励、绩效管理和组织氛围,尤其是对于知识工作者,思想较为独立,工作效率和产出很难掌控,单靠薪酬、绩效等规章制度很难激发其工作热情,用不好往往还会产生负面作用。知识工作者对内驱力的需求较高,希望得到认可和尊重,获得成就感的满足,组织氛围对他们行为的影响往往大于规章制度,组织氛围的塑造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个部门领导曾经向我表达了对下属管理的苦恼,从5月份开始,部门工作就开始变得涣散,效率远不如以前,不清楚是什么原因。

  我抽选了几名员工进行访谈,原来是部门的一名主管对今年的调薪不满,部门领导也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他认为这是不认可他的贡献,开始在部门中消极怠工,负面情绪逐渐蔓延到他的下属,另一个主管另一个团队。我建议这名部门领导与这位主管沟通,打开心结,平时以身作则,对员工多表扬少批评,逐级向员工传输正能量,经过一个季度的调整,部门氛围大有好转。

  要点乃关键成功因素,是一名优秀HR的必备条件,掌握要点,可使你的职业生涯方向感更强,进步更快。

  要点一:专业化。

  HR各模块的知识很丰富,想达到精通的程度并非一日之功,只要你清楚一点,HR领域没有高深的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精通只是时间问题。这里强调的是,HR不但要学习各模块知识,最好懂一些财务知识、营销知识。学习财务知识以培养自己的数字敏感度和成本意识,在与业务部门交流时,能迅速理解各项数字的含义和逻辑。众所周知,管理是有成本的,人、财、物、时间都是成本,每项工作的开展都要考虑成本的可接受范围,多少HR为了追求科学性和系统性而深陷其中,得不偿失,这都是教训。前面讲过我们的工作都是围绕营销和创新来开展,因此建议HR多少懂一些市场推广和销售知识,这样更便于与业务部门建立共同语言。

  学习方法也很重要,不少同仁没少看书,可是理论功底还是不扎实。你会发现,学习是有方向和技巧的,我们身边充斥着各种书籍、资讯,学会筛选有用的信息会节约大量的时间。行业相关的资讯可以适当的看,粗略了解即可,书籍尽量看与本专业相关的,也要有所区分,每拿到一本书我都会看一下作者、出版年份、目录和序言。如果是公认的大师所著,我会仔细的看,看到精彩的段落会认真做笔记。对于一些方法论、工具书,出版年份过早的,比如五年前的,我基本不会看,这也是个人偏好所致,早些年的书所阐述的理论是基于当时的经济环境,如今信息化发展太快,新的理论观点更加符合当前企业生存环境。目录主要用来辨别书籍内容是否是我想要的,序言可以了解别人对本书的评价。此外,不少名家的微信公众号时常会发一些文章,可利用上下班时间阅读。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