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HR工具 > HR如何看否适合岗位

HR如何看否适合岗位

发布时间:2017-12-17编辑:1035

  HR这么看你是否适合岗位

  是否有负面情绪

  交谈中倾向负面性言论的人,往往做事不靠谱。当一个人谈论他的工作时,如果他总是抱怨工作不好的地方,HR则要小心。也可以引申为谈论任何一件事的时候,总是从负面去看待问题,比如某些激进的愤青。这样的人,一般内心不坏,但是对事物的判断有偏差,并且喜欢推卸责任;有时候也许他不是故意推卸责任,可心底就是认为一切都是环境的错;样的人特别容易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一个稳重有担当的人首先会积极评价周围的事物,例如“我觉得做市场最有趣的地方是离消费者很近,并且一直面临新的挑战”,然后顺便说说不好的地方“就是有时候会感到有种局限性,我希望我能更多地了解一些销售和投资相关的知识。”

  对待对手的态度

  在商务沟通场合一直贬低竞争对手的人,往往并不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伙伴。这样的人往往目中无人,或者损人利己。值得信任的人也会突出自己的优势,比如“我觉得我们比XX好的地方是我们的质保可以到25年,防火等级到3级,虽然我们贵一些,但是折成年限我们还是非常划算的。”而不是类似这种:“那产品?你就等着他们死掉吧,还是用我们的理财产品最好了。”

  非确定性语气词的运用

  言谈中喜欢用“大概”、“可能”、“之一”这样的限定条件的人,有两种极端情况:要么是工作态度不不认真,凡事差不多就行的人;要么是思维完备敏捷,会有过于谨慎的职业病(咨询顾问、论文撰写者、洽谈和钱有关的条款的人等等)。这一点HR可以从后面的交谈中在进行确认。

  是否尊重别人

  喜欢在谈论中不停打断别人说话的人。有些人可能是不尊重人或者已经知道了赶时间,但也有些人并非不懂得尊重人,而是接受外界信息能力有障碍。即这种人反应很快,但是输入很弱,往往别人说的进不到他的心里。这是能力问题,不是人品问题。这种人内心强大但无法被说服,做事情有局限性,如果是组员就有点挑战。判断这样的人的方法:不仅喜欢打断别人的话,也喜欢打断自己说的话,观察他们说话会发现话题很跳跃,经常自己主动另起一个话题。

  思维的发散性

  谈到一个问题,对方回答,然后说着说着就串到其他话题的人。这种人是发散性思维的人,适合做创意方面的工作,不合适做逻辑导向性强的工作。例如,问他“你觉得现在MBA学位有用吗?”A答:“有用的吧,我一个同学就是读MBA的,他毕业后在A公司做XX的,然后去了呢XX学校。对了,有门课是XX,这个我之前学过,其实我觉得有些课程也很水的,反正去年也有几个人找不到的工作的,我觉得还是有用的吧。”B答:“我觉得是有用的,但是要分情况。全日制班适合转行,在职班适合交际。举个例子,我有几个朋友……所以我觉得……。”显然A是发散思维,B是结构化的逻辑思维。补充一下,发散思维的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尤其在当今的中国。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