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钢琴表演遵循的音乐美学原则论文

时间:2022-11-07 00:14:07 音乐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探讨钢琴表演遵循的音乐美学原则论文

  摘要:音乐集欣赏、演奏和演唱为一体, 作为音乐表演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钢琴表演, 更是一种艺术。作为一个好的钢琴演奏者, 除了要有扎实的技巧之外, 还要有其他艺术理论的支撑。文章探讨了钢琴表演需要遵循的美学原则, 指出演奏者应将审美因素融入钢琴技术训练之中, 同时提升演奏者自身的美学素养。

探讨钢琴表演遵循的音乐美学原则论文

  关键词:音乐美学; 钢琴表演; 二次创作;

  钢琴音乐作品的特殊性在于有一个二次创作的过程, 音乐作品在音乐欣赏者和音乐演奏者之间, 隔着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个人理解。演奏者会根据个人对作品的理解和某种感情的融入, 使该作品展现出与最初的作品不一样的地方, 这个就是二度创作。音乐表演的本质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原作品的忠实程度, 使这部音乐作品的内容没有偏离原有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与意境;二是对原作品进行内容和情感上的填充与丰富, 在这一点上就需要演奏者具有较高的音乐文学素养。钢琴表演在演奏上必须要从音乐美学的视角出发, 这种表演需要准确表达作品的内涵与风格, 通过对作品的高度分析与理解, 塑造相对鲜明的音乐形象, 进行一场融入创造性的表演。

  一、钢琴表演遵循的美学原则

  钢琴表演是演奏者基于对原作品的理解, 再加上自己对原作品在内涵上进行填充、情感上进行丰富, 最后呈现出来的作品。情感上需要演奏者自身经历的融入, 而内涵上的问题则需要提升自己在各个方面的文学素养, 再进行内涵上的丰富与融合。

  (一) 历史风格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历史风格与时代精神的连贯与统一, 以历史风格来衔接时代精神, 进行新时代的改编与演绎。每一部作品的问世, 总是伴随着不同的人文背景、情境和文化等。演奏者在演奏的时候要考虑到中国传统元素的融入, 传统元素和时代精神的火花碰撞, 会出现非常经典的作品。用音乐作品去还原历史, 用耳朵去聆听历史。

  因此, 演奏者一定要注意多阅读, 提升自己的历史、文学素养, 这样才能对音乐作品进行研究分析和整理。在尊重历史的同时, 结合新时代精神进行作品创新, 将作品原作家的风格通过演奏者的二次创作表达出来。

  (二) 拓展作品的真实性和创造性

  作品的真实性和创造性是相互和谐的统一关系, 在不改变作品真实性的同时增加作品的创造力。而音乐作品的真实性就是忠于原作品的风格, 再现原作品所要表达的情境和风格。

  作曲家是通过乐谱传达他的作品和风格, 其所有的心血都体现在乐谱上。对于演奏者而言, 乐谱才是作曲家最后传递信息的存在, 乐谱上的音符、力度符号、连线范围、保持音等, 演奏者通过对作曲家乐谱的琢磨和探讨, 读取出属于乐谱的完整信息, 了解作曲家最想表达的感情和风格。

  此外, 演奏者应该对作曲家的音乐作品进行细致的分析, 包括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 以及这首音乐作品的风格、情感表现, 抓住音乐作品的灵魂。二次创作的音乐作品, 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对原作品的忠实程度。但这种忠实程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成不变, 而是要自己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融入现有的元素。根据自己的某些知识素养, 对作品进行丰富和补充, 演奏者通过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表达作曲家所在的那个年代的文化素养的时代特征。

  (三) 丰富的表演技巧与艺术手法的融合

  钢琴表演是视觉、听觉和触觉的高度统一, 演奏者通过熟练的演奏技巧将各个感官串联起来, 仿佛作曲家的喜怒哀乐就生动地表现在眼前。人是感性的生物, 只有具有思想感情的音乐演奏才能直击人心灵深处, 产生共鸣。

  演奏技巧和音乐美的艺术表现手法是相辅相成的, 在钢琴的学习过程中, 艺术形象的塑造和演奏技巧的学习是同样重要的两个部分, 教师要强调这两个方面的相互依存关系, 同时进行训练。只有具备了音乐表现力, 演奏技巧的训练才有正确的方向, 而正是因为有了出色的演奏技巧, 才能更加完美地完成音乐表演。

  (四) 感性与理性的结合

  在钢琴表演中, 大部分都是感性的存在, 作曲家用自己真情实感谱写的乐曲, 演奏者在加以演绎的时候, 既要沉浸在作曲家的感情世界中, 但是这份沉浸并不是沉溺, 也需要保持着一定的理智, 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曲本身包含的情感, 感受美、创造美。演奏者必须在理性与感性之间达到平衡, 二者的完美结合才是钢琴艺术的精髓。

  二、演奏者自身美学素养的提升

  (一) 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

  对于一名优秀的演奏者而言, 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有助于演奏者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程度, 以及对不同感情层次的演绎。钢琴的理论知识分为节奏节拍、和声、力度等, 每一种音乐要素都很重要。

  (二) 丰富的审美经验对作品感性认知的提升

  审美经验中最难得的就是理性认知, 优秀的钢琴演奏者在大脑中能生动建立艺术形象。如果一个钢琴演奏者脑海中缺乏对艺术形象的基本构图, 那么他在演奏技巧和音乐形象的塑造方面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钢琴演奏者永远在积极地创造美感, 音乐的欣赏能力也是需要学习的, 这也是一个优秀演奏者必备的一项技能。音乐的欣赏辨析能力绝不是一朝一夕而成的, 一首好的曲子不仅仅是好听而已, 也不仅仅是打动人心这么简单, 它的每个节奏点都有值得推敲的地方。所以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需要欣赏名家演奏的曲目, 一段段推敲, 从而提高鉴赏能力。

  (三) 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音乐通过感性的认知加以抒发和表达, 但是这种认知并不是简单的, 在这种感性之中充满着丰富的知识文化和艺术内涵。所以, 一个人的文学素养和知识储藏显得尤为重要。

  三、审美因素融入钢琴技术训练之中

  (一) 倾听和辨别声音

  学会倾听和辨别声音, 是成为一个优秀的钢琴家必备的条件之一。在学习钢琴初期,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音色的辨别, 感受不同琴键的奇妙之处, 让学生逐步感受并且加以学习。

  (二) 掌握正确的技能和技巧

  手是演奏者最宝贵的, 他们的手法、基本功、技能和技术需要反复不停地练, 逐步掌握钢琴的演奏方法和方式, 直到形成条件反射性的弹奏。

  对于练习的方法——重量弹奏法需要有正确的理解, 运用手臂自然下垂的力量和指尖力量的高度集中, 整只手进行协同合作, 就会有饱满的音符发出, 对于音色的听力训练也是如此。想要弹奏出美好的声音, 重要的一点就是肢体的放松, 人沉浸在音乐当中的时候, 并不是处于一个紧张的状态, 反而应该是享受的、愉悦的, 这样的音乐才是自然的、为人所欣赏的。

  (三) 多种感觉协调合作的能力

  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 要特别注意手、耳、脑的运用, 要正确处理内心的感觉, 手部技巧的训练不光是训练手部, 弹奏时大脑也必须迅速进行反应, 进行心理上的预演, 给出手部的指令, 进行演奏。

  弹奏一般来说需要提前进行, 作为一个演奏者必须预先估计手指到达琴键的速度, 中间的路程要尽量短。钢琴技术训练中, 在练习手部、脑和耳朵的通力合作之余, 还要进行手部肌肉的各种训练, 确保手指能和节奏同时到达琴键。

  (四) 置身环境中演绎曲谱

  所有的感情来源于事实, 作曲家最初的作曲都是自己的真情实感。对于钢琴的演奏, 演奏者可以置身于某种特定环境中, 弹奏自己的所感、所悟。例如, 当在大自然中的时候, 弹奏的是花鸟虫鱼、山间清鸣;当置身于黄河之前, 弹奏的是滚滚黄河、波涛汹涌;当在山谷之间, 弹奏的是清音回荡、高亢嘹亮……艺术来源于生活, 而高于生活。所有的感情都是真情实感, 将自己代入其中, 尽管是二次演绎, 但在弹奏的时候仿佛自己回到了作曲家所处的环境中, 考虑他的所看所想、所学所闻, 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 感受乐谱里所描绘的或静谧、或宏伟的景象。

  结语

  钢琴的演奏以真情实感为主, 演奏者在弹奏时, 不仅要保持对原曲和原作者的作品风格和表达的内容的忠诚度, 还要丰富曲谱的感情和内容, 将自己的感情带入其中。想要达到这样的水准, 演奏者就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 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音乐造诣。音乐的创作加上被动形成的音乐欣赏, 演奏者还要提升意志品质的养成、美好心灵的塑造等。但是最重要的无非还是加以实践, 才能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演绎, 体会作曲家内心最深处情感的抒发。

  参考文献

  [1]万芊。美学下的音乐表演——浅谈钢琴演奏中蕴含的美学原理[J]。音乐大观, 2014 (8) 。

  [2]程雯丽, 浅析音乐美学视域下的钢琴表演艺术[J]。音乐时空 (理论版) , 2012 (6) 。

  [3]刘迎。谈谈钢琴表演中音乐美学素养的重要作用[J]。吉林画报 (教育百家B) , 2014 (4) 。

  [4]梁元。音乐美学对钢琴演奏和教学实践的现实意义[J]。大学教育, 2013 (7) 。

  [5]潘孜奕。浅析音乐美学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J]。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2013 (5) 。

  [6]王维乾。钢琴演奏的音乐美学探讨[J]。大众文艺 (音乐理论) , 2016 (3) 。

  [7]桑宏。从音乐美学角度浅谈钢琴演奏的若干问题[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3) 。

  [8]钱伟民。浅谈影响音乐表演获得成功的若干问题[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音乐及表演版) , 1998 (3) 。

  [9]杨帆, 姜筑。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简论音乐表演的“全面质量管理”[J]。贵州大学学报 (艺术版) , 2008 (1) 。

  [10]周子翔。音乐表演中心理素质调控能力的培养[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2) 。

  [11]项筱波。论音乐表演忠实原作与个性化再度创造[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 (5) 。

【探讨钢琴表演遵循的音乐美学原则论文】相关文章:

浅谈学习音乐美学对声乐表演的影响论文(精选6篇)05-15

探讨生命化音乐教学论文04-15

音乐表演毕业论文11-06

从接受美学视角探讨广告翻译05-22

简述音乐录音的美学理论论文(精选7篇)05-24

浅析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论文(通用10篇)08-24

幼儿园游戏化音乐教学探讨论文09-30

阐述中西方音乐的差异及中西方对音乐美学的观点比较论文04-22

文化音乐教育在钢琴演奏中的体现论文04-17

梆子戏曲的表演艺术探讨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