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宝典

3.4 行业“潜规则”:

给公关新人的职场建议

1. 比别人多走一步。

电影制片人塞缪尔·戈德温(Samuel Goldwyn)曾经说过:“我工作越努力,我就变得越幸运。”其实就是说,你越努力,你就会给自己制造更多的点子和机会。卓特曼传播公司(Drotman Communications)的道格·卓特曼(Doug Drotman)表示,公关讲究策略,但它同时也要求你比别人多打一个电话、多发一封邮件、或者多跟进一次。为自己争取机会。

2. 设定现实的期望值。

451营销公司(451 Marketing)的创始合伙人、公关部门主管托马斯·李(Thomas Lee)为一个当地的电台服务,这个电台安排了音乐家“克拉克大叔”(Uncle Kracker)来现场表演。他打了几通电话,当地的每家主要媒体都保证他们会报道这场表演,于是他告诉自己的客户“所有的媒体都会来”,当然客户对此非常高兴。绝大多数有经验的公关人士都会认为这是件蠢事,李说。虽然这些媒体都信誓旦旦地做了保证,结果却没有一家媒体最终出席现场来进行报道。这教会了他一课:作为公关人,你没有办法最终控制媒体。有太多的变数让媒体无法出席你的活动、发表你的稿件或者播出你的内容 – 突发的重大新闻、交通堵塞、坏天气、广告插播、版面挤占,等等 – 因此没有什么事情是板上钉钉的。

3. 在压力下保持镇定。

“在压力下保持从容可以改变一切,”451营销公司副总裁卡琳·马丁(Karyn Martin)说,“当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时,你的反应可以搞定或激怒客户。”搞定意外、让他人宽心,你会因此在公关圈里占尽优势。

4. 记住细节。

“我最重要的公关课程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总结:‘停车位’,”纽约州立大学下州医学中心(SUNY Downstate Medical Center)和长岛大学医院布鲁克林大学医院(University Hospital of Brooklyn at Long Island College Hospital)的公共事务与拓展助理副总裁希波拉·德瓦士(Zipporah Dvash)说。在一个像纽约这样拥挤的城区,媒体不但会衡量你的邀请有何益处,还会考虑他们的报道团队能否顺利抵达。“我每次的邀请都会提醒,‘我们会安排停车位’,”她说。

5. 永远代表客户。

在拉斯维加斯有很多展会,但是要记住你在这里花的是客户的钱、要永远代表他们,经验丰富的公关顾问、博主杰瑞米·裴波(Jeremy Pepper)说。“你可以出去泡吧,但是你要准时出现在展会现场、并且绝对不要宿醉。”

6. 积极主动。

作为一个记者,你只能报道,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你只能被动,但是作为公关专业人士,你可以让事情发生,你可以积极主动,莫西医学中心(Mercy Medical Center)的高级媒体关系总监丹·科林斯(Dan Collins)解释道。

他是在自己的第一份公关工作中学到的这一课,当时一个本地的音乐家被残忍地行凶抢劫、失去了她价值上万美金的小提琴。科林斯发起一项活动,为丢失的小提琴悬赏,并同时支付她的医疗费用。这吸引了媒体报道,并反过来吸引了罪犯,这名罪犯前来想拿到悬赏、结果被抓了。“公关和新闻报道其实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科林斯说。但是公关的力量是它可以积极主动。

7. 真诚。

“坦诚相对、别人会信任你,” 乌蒂卡学院的媒体关系总监克里斯·李欧格兰(Chris Leogrande)说。“这在我和记者们的关系中被证明非常有效。如果我无法回答他们的问题,我会告诉他们为什么。”比如说:

在这个时候发布消息会危及我们的投资。

公司的政策不允许我们透露员工的私人信息。

我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我会试试搞明白。

“永远、绝对不要向记者撒谎。不管因为什么原因。”路易斯·哥德堡(Lewis Goldberg)在他的博文《我学到的公关课程》中说。“你撒的谎会被拆穿、你个人会因此会丧失信用、并深深地伤害你的客户。”

8. 赢得信任。

“太多的人际关系都是基于供需的动态关系,而不是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关系,”波士顿公关公司 Lois Paul and Partners 的公关和社交媒体专家比尔·迈克劳林(Bill McLaughlin)在他的博文《客户与公关公司的关系:信任是关键》中说。下面是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关系的一些方法:

给客户现实的衡量。这非常关键:客户需要从一开始就理解他们的资产,优势和劣势,需求和目标,等。

避免投资预期。“公关公司需要取得成果,客户则需要为取得这些成果而付费。”

财务透明。一旦预算被批准,需要确保客户知道各项活动是如何遵循预算的。

把问题扼杀在萌芽中。要敢于讨论预期和问题。这些事情越早解决越好。

互相信任的关系同时包括尊重和隐私,芝加哥北园大学媒体关系和新闻总监约翰·布鲁克斯(John Brooks)说。“不管在怎样的工作情境下,不管记者问什么、或者他们以为自己知道什么,有些对话和信息是不能公开的。”遵守你的承诺。

9. 保持机智。

“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时候开口、什么时候该保持安静,”加利福尼亚公关公司 Clearpoint Agency 的传播专家瑞秋·哈特曼(Rachel Hutman)说。这是一条很细微的界线,时间一久你就会明白,她说。

此外,在出现危机的时候要记得向媒体开口,这很重要,布鲁克斯说。“记者需要找到人来发表看法,而你可能不会喜欢这些‘发言人’说的话。”永远要记得及时给记者回电话,给他们准备一份书面的声明,哪怕里面没什么信息。

10. 选对战场。

“客户永远都是对的,哪怕他们错了,”洛杉矶公关公司 Tellem Grody PR 的合伙人苏珊·特伦(Susan Tellem)说,“这非常关键:公关人士要在客户问起、或者没有问起的时候提供最佳的建议。如果客户不管因为什么原因没有同意,告诉他们:‘您是客户。虽然我并不同意您的看法,但是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来帮你完成你想达到的目标(只要不违法或者违反伦理道德)。’”

11. 团队协作。

和你的同僚以及客户像真正的伙伴那样工作,Hobsons 教育集团的企业传播总监瑞秋·迪卡罗·麦特舍尔(Rachel DiCaro Metscher)说。一个良好的共同协作者,会明确地发现需求、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确保工作完成并及时跟进。“要想让他们的项目和我的项目取得成功,这种和每个人顺利共事的能力非常关键,”迈克劳林说,“为团队制定目标,开始的时候设定一些现实的目标,包括可能快速见效的目标,这样每个人都能迅速看到项目的进展。”

12. 了解现状。

“现状是敌人,”硅谷公关公司 Hoffman Agency 的 CEO 刘·霍夫曼(Lou Hoffman)说。“人们很容易掉进按部就班的陷阱中,因为以前一直都是这么做的。”任何时候都有重新思考的空间让人出其不意。

13. 充满感情地推销。

“如果你向媒体推销,只能因为那是一篇对于这个记者来说恰到好处的稿件,”纽约公关公司 John Goodman PR 的约翰·古德曼(John Goodman)说。“只为了安抚客户而向媒体做愚蠢的推销,最终会伤及自身。”

14. 大量阅读。

“在公关行业里你的阅读永远不会嫌多,”亚特兰大公关人士丹·贝森(Dan Beeson)说。“从尽可能人性的角度了解尽可能多的文学体裁。”

15. 乐在其中。

“公关虽然是一份工作,但把生活的乐趣带到工作中来,会让你更加有效,”哥德堡说。“如果在你看来我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不得不做的苦活,这对任何人都有害无益。”享受你的生活和工作,你做出来的活会因此不同。

公关新人五条守则

想知道如何开始公关生涯吗?看看来自爱德曼全球首席运营官(COO)马修·哈灵顿(Matthew Harrington)的五条建议吧:

一、积极“举手”,主动“揽活儿”,表现出你对公关工作强烈的兴趣。当新项目出现的时候,乐于帮助团队或同事开展工作。是的,这可能意味着你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非常值得,会帮你积累更多的经验。

二、保持好奇心,对媒体始终保持学习的心态。我每天都会抽时间看报纸、杂志以及电视节目。当然,最近几年我又花了一些时间在博客上,浏览《PRWeek》、《the Holmes Report》等行业期刊的文章。

三、离开舒适区,接受新的挑战。如果一篇报道跟你过去的经验经历完全不搭界,大胆试试吧!我的第一篇报道是关于以色列某电脑图形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消息。我对电脑图形一无所知,对以色列也知之甚少,还弄不清楚纳斯达克是什么意思,毕竟我之前主修的是英国文学。那次报道对我来说是一次重要的学习经历。

四、记住,领导并不会读心术。所以,一定要告知你的目标,并主动寻求建议。

五、养成写笔记的习惯。丹·爱德曼(Dan Edelman )曾告诉我会议记录的重要性。不仅能表现出你对会议的积极参与,还能保证随后的执行不偏离会议讨论结果。最近我发现了一份丹在2001年与欧内斯特·加洛(Ernest Gallo)会面时的备忘录,当时丹已经81岁,Ernest也已经是96岁高龄,他们彼此非常熟悉,但是丹依然写了一份非常细致的备忘录,抓住了会谈的要点,并总结出了多个值得考虑的策略和想法。这份备忘录又给我上了一课。

前辈轻松公关常识5则分享

前几日,一个刚刚在新浪微博上认识的同行问我,公关的目的是什么?坦诚说,我被问住了。这个问题就像“公关是什么?”“传播是为了什么?”等问题一样,很常见,但是你如果问一百个从业者,会有一些大同小异的答案,但肯定是五花八门。

公关的目的是什么?我当时回答是——沟通解决问题;而同行的回答是——改变目标受众的观点和态度。两个答案或者都不能成为标准答案。类似这样的常识,在从业过程中,也会一直困扰着我们。这篇短文权当抛砖引玉,通过笔者对一些公关工作相关常识的点评,供大家参考。

像传教士一样做公关

这句话不是本人的原创,我最早听说这句话是一位名叫辛卫的前辈说的。说的是什么——当你为某个品牌,或某个品牌的产品提供专业公关服务的时候,你就得像对上帝有忠诚信仰的传教士一样,热爱它、信任它,纯粹的,毫无保留的。当时,他们服务的是一家硬件设备品牌,为了让服务团队都能切实感受这个客户相关产品的品质,公司把全部的硬件设备都更换成了这个客户品牌的。

这种做法,看似有点疯狂,但足见对客户的赤诚。时下,我们在为一个品牌服务的时候,能做到这一点的却不多,有些从业者一边在为所服务品牌撰写其如何如何好的文章,一边则跟同事或者朋友说着这企业有多恶劣,多无耻,产品有多糟糕。

没有一家企业是完美的,也没有一个产品是完美的。同时,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难免会碰到类似日资、韩资这样的企业客户,如果你曾经是一个爱国分子,曾经抵制来自日本和韩国的产品,那么你是否准备放弃这样的客户,宁可选择为民族品牌服务?

答案是否定的。公关的价值在于传递正确的,有利于客户,也有利于目标受众的信息,使两者能产生化学反应。那么,如果你做不到像传教士一样热爱你服务的客户,那么请你不要两面三刀的去伤害你服务的客户。

鸡贼、忽悠赢不了尊敬

这三个看似不能联系在一起的词,其实在我们的工作中却经常出现。

公关从业人员压力大,很多同行一天正常的工作时间根本无法完成既定的工作,经常是连轴转的加班——长此以往,难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会下降,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工作中容易出错。一旦出错,每个人的处理方式就变得不一样了:有些人为逃避责任和处罚,就很鸡贼地想一些招,先将这些错误和窟窿填补了,糊弄过去;也有人很坦诚的承认错误,寻找解决办法的途径;还有一些人可能会装傻,甚至开始玩失踪。

公关需要智慧,有时候更喜欢大智慧,但是耍小聪明的鸡贼注定会被识破。如果你拿着本来就不真诚的方案去忽悠客户,到头来被忽悠伤害的可能是你自己,真正赢得尊敬的是脚踏实地的公关人和公司。

记得刚入行的时候,服务一个本土的电脑品牌客户,当时为了让媒体发大一些的稿件,要不就把稿件写得很长很臭,三言两语能交代清楚的事情非要用两三千字的篇幅来完成;要不就在收剪报的环节做文章,很鸡贼地多量一些面积进来。几次过后,客户就开始质疑我们的专业能力,幸而后来及时更正,没有继续透支客户的信任。

公关还是需要帮客户去制造话题,制造媒体感兴趣的新闻,而鸡贼的做法只会让客户对你失望。在公关公司的内部关系中,也是有类似的情况。鸡贼、会忽悠的人也许能一时得意,但不会一直风光。在规范的公司中,重要岗位上的骨干都是踏踏实实上来的,善于拍老板马匹的一般都是很难在一家公司混出天的。

 媒体不是爷,你也不是孙子

经常听做媒介的同事或同行抱怨,某某家媒体记者跟大爷似的,特别难伺候——邀请来新闻发布会,答应的好好的,又不来;或者来了也只是给你发个豆腐块。

诸如此类,我们经常能听到,但是很少有媒介会去认真的找原因,到底是媒体记者的原因,还是公关公司制造新闻存在问题,或者是你和媒体记者沟通存在问题,还是其他的原因。有不少媒介执行的同行,其实就是一个机械的“发稿员”,从客户端的同事处取得稿件,顶多是看一眼稿件有没有错别字,就往记者的邮箱里发,然后就是反复的用电话和短信来催稿。

我想说的是记者也是人,除了报道新闻和编辑新闻的工作外,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同。对于他们而言,其实最需要真正对味的合作伙伴,而不是发送“垃圾邮件”的不专业公司。记得有一次跟《第一财经周刊》的记者私下聊天,与我同行的媒介同事已经从业十年,她问那位记者以下几个问题——“最近在做什么选题”、“你觉得我们的客户有什么新闻可以挖”、“有没有机会给客户的高层做一次专访”、“在你们杂志要做整版应该怎么操作”。

媒介问的问题都在情理之中,但整个吃饭的过程中他都没有回答。饭后,在送他回单位的路上,他跟我说,“你那个同事问的问题,没什么错,但这些问题其实是你们应该考虑的,如果你们能提供特别对味的素材给我们,我们还要感谢你们呢。”他说的很对,包括媒体的研究、素材的整理、选题的沟通等这些媒介沟通中的环节,恰恰是制约很多媒介职业发展的瓶颈,而大量的媒介把精力花在了如何去讨好一个记者或编辑上,如何去做关系上;而媒体朋友需要的朋友确实真正能给他们在工作上有帮助的人,而不是给了车马费背后还在说他们是大爷的人。

服务来自相互尊重

从业近八年,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客户,其中不乏自己反感的客户。现在有不少公司的老板都是“给钱就是娘”的心态,只要客户为你的服务买单,不管是什么脏活累活都干。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争夺有限的客户资源是可以被理解的。但在这种争夺的过程中,也时不时会碰到不尊敬你的客户。笔者在从业没多久就碰到过一件事情,当时给国内某IT品牌做服务,这个客户当时有3家公关供应商。某日刚上班,作为客户接口的我接到客户方公关经理的电话,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原因是她在某网站发现了他们产品的负面新闻,而当时负责危机管理的并不是我所任职的这家公关公司。

接到电话,我就蒙了,我只能跟上级汇报这个事情,并开始着手处理这个事情。经过2天左右的媒体沟通,最后才弄清楚媒体上的负面报道是客户自己对产品指标的描述不一致造成的,而经过反复沟通,网站也暂时同意在文章中更正统一的信息,消除误会。对我们而言,应该说这是可以赢取客户肯定的表现了。而结果招致而来一顿臭骂,这次接电话的是我的媒介搭档,客户认为我们是多管闲事。

幸而,当时这家公关公司的老总并未是非不明,他先与客户高层沟通了此事,并建议更换对方接口。客户的高层在内部调查后,也及时做出了回应,将原有接口调离了岗位,并将危机公关的服务交给了我当时服务的公司。

当时,老总在跟客户高层电话沟通时的一句话,我至今印象深刻——“不尊重我们同事的客户,我们能用心服务吗?”后来我再碰到其他跟我提出很多不合理要求的客户,我都会跟他们说这个故事,公关公司和客户是相互平等的,并不是给钱就是娘。

英雄主义行不通

我曾经带过一个2006年入行的新人,一个特别聪慧的男孩,特别的有冲劲,在工作中也特别拼命。有一段时间,我所在的这个团队承担公司大部分的竞标项目,团队只有5个人,有一周的竞标多达3个,而且几乎是同时需要交稿。为了合理分配任务,我召集大家一起进行了分工会议,我和两个同事承担其中两个项目,这个男孩和另外一个同事承担另外一个项目。我们都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了竞标方案,但我却发现他主导的那个方案几乎就没采用我们前期会议讨论的思路,完全是其个人的判断和观点,更要命的是分配给他的那个媒介搭档,提供了不少媒体方面的建议,这哥们只字未提。事后,这个项目竞标预料之中没有成功,而交这样的学费对这男孩来说,确实有点郁闷。

应该说这些都是公关工作中很普通的常识,我拿出来并不是要来说教,而是这样的常识经常被我们忽视,或者我们容易被一些错误的观念左右。跟我们的生活常识、社会常识一样,与公关相关的常识,我个人希望能多多益善,可以帮助公关行业的新人、老人少犯错误。

《公关行业求职宝典》

《公关行业求职宝典Word下载》

《公关行业求职宝典PDF下载》

Copyright©2006-2024应届毕业生网yjbys.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