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宝典

1.2 行业发展:

1.2.1行业现状

服装行业属于竞争性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自建国以来,服装生产和需求一直呈上升曲线;改革开放以来服装产量更是增长17倍,平均年递增速度达14%。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服装工业发展体系,但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仍然突出;服装的产业链发展也不平衡,原料供应与销售环节有待进一步整合与升级。

从向外发展的角度看,2001年我国加入WTO对服装的出口影响较大。随着服装出口单价的走低,出口贸易方式的结构反而得到逐渐优化。在ATC协定赋予的贸易利益的驱动下,我国服装行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日本、美国和欧盟逐渐成为我国服装出口的三大主要市场,我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也在第一个十年里得到充分发挥。但到了第二个十年,服装行业的状况就不怎么乐观了。

首先,让我们把目光放回国内。刚刚出炉的2013年中国500强的名单上,众多业绩下滑的企业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服装行业,而其中,运动服饰巨头李宁的落榜更为惹眼。从2011年的297名到2012年的381名,再到今年的“无名”,李宁品牌可谓“失落”。另一位休闲巨头森马同样“出局”,从去年的第241位直接跌出榜单。其它几家仍在榜内的服装品牌,虽然位置尚有,但也明显下跌。雅戈尔、波司登和美特斯邦威分别从去年的第314位、416位和354位跌到今年的第365位、431位和411位。服装企业在500强中的排位起伏如此之大,正是当前我国服装行业持续遇冷的具体表现之一。有业内人士指出,自2012年以来,在消费能力不足、需求萎缩的大经济环境下,我国服装业销售增速遭遇十年来最低。

再放眼到国外,中国服装的成本优势逐渐消失。“Made in China”曾经是廉价服装的代名词,不过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力成本的上升,不少洋品牌甚至国内品牌的服装生产在向孟加拉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转移,“Made in Bangla”、“Made in Sri Lanka”的T恤、衬衫在国内外市场上,已经取代“Made in China”,成为廉价服装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以关税为主打的贸易壁垒仍然存在,使服装产品的出口显得更为困难。

其实,研发设计能力和品牌营销能力才是中国服装行业最明显的两大软肋。我国是服装大国,但还不是服装强国。尽管多年来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研发设计能力和品牌营销能力较最初由来较大的提高,但相比国际水平仍然差距很大。我国服装行业亟待高级设计师和面料研发人员,并且要逐步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以具体的经营设计为前提进行品牌战略转型。

总体来说,我国服装行业目前已经呈现出整合、调整和提升的趋势,进入更加复杂的经营竞争格局,已进入产业、品牌、商务、文化、社会以及资源价值、商业规则和社会责任的系统复合经营的深度竞争时代。传统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经营、配套服务以专业细化形态继续发展;而品牌经营使服装制造商和经营商将淡化传统的设计、制造和销售模式,品牌复合运作和品牌商业模式将成为品牌运营的轨道。

我国服装行业发展趋势:

(1)产业转型加剧

服装行业作为传统产业,近年来淘汰率明显上升,企业数量增长时代已经基本结束。服装市场升级对产品供给数量的要求大大降低,大多数企业已经从产品营销转向商品营销,个别企业已经走向文化营销,即强调产品的形象,品牌口碑和附加值。众多品牌服装企业在一线城市、省会和重点城市开设了专卖店、商场专柜,占据稳定的市场,但仍需加大投资力度,进行渠道的纵深延伸。

(2)国内市场成为企业发展重点,竞争加剧

受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运输成本、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服装出口数量增速明显放缓。据海关统计:2012年服装、梭织服装、针织服装出口数量增幅分别较2011年同期回落了约9。74%、8。49%和10。65%,出口交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2012年比重下降至41。33%,5年内下降了10%,内需增长已经超越了外贸增长速度,国内需求成为拉动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2012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幅较2012年下降10。7%。由于国际消费市场需求低迷,2012年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受阻,上半年的个别月份甚至出现负增长。全行业约2/3的企业一度出现亏损或处于亏损边缘,资金紧张、产品积压等问题较为严重。2012年1-6月纺织品服装出口仍呈现下降趋势,同比下降10。88%。

2012年我国服装内销市场活跃。2012年我国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销售继续保持较高幅度增长,销售额较2011年增加了23。26%。服装零售的年度总量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同比增长率继续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平均年度增长率,说明纺织品服装在国内市场的销售是稳步增长的。2012年纺织服装外销市场需求变脸,内销市场平稳走强。我国2012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服装类产品同比增长25。9%。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1-8月,国内纺织零售额累计298。6亿元,同比增长11。09%;服装零售额累计1,999亿元,同比增长21。28%。除2月外其余月份的零售都保持了正增长且逐月扩大。8月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的服装零售额同比增长23。96%,创下了2012年10月来的最高增速。来自全国规模以上零售企业服装类商品的零售数据表明,5月份以后,服装零售额增速达到25%以上,特别是10月份以后是服装业的传统旺季,服装内销增速继续攀高。

(3)品牌和市场细分时代到来

伴随着新一轮国内服装市场重新"洗牌",品牌和市场细分已不仅仅局限于品种、档次、区域的细分,更表现在以产品风格和消费群体的深度细分,深度细分的竞争焦点是文化、创新和研发,市场细分不仅仅为品牌生存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也为企业的多品牌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国际品牌加入竞争队伍,市场细分也成为民族品牌生存发展的迫切需求。

(4)加工企业与经销商进一步分化

近年来,中国服装企业纷纷实施了"耐克"的"轻资产运营模式",即借力于广阔的产业资源,将产品制造业务外包,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该模式既可使品牌在短期内实现销售收入的高增长,迅速扩张市场份额,同时又可降低企业的库存和负债率,使企业能将主要力量投入到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环节,该模式加速了专业加工企业与经销商的分化,促成了"职业经销商"的诞生和成长。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了强大的专业加工队伍,经销商队伍也在迅速发展壮大。

(5)服装品牌商业发展活跃,国内外品牌商业竞争全面展开

服装品牌是整个服装行业的风向标,也是服装商业金字塔的塔尖。服装品牌的商业表现,往往带动整个行业的商业潮流;服装品牌的高商业价值,给具有自主品牌的服装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通常服装加工环节,只能获得服装品牌10%~20%的商业价值;商业渠道运营,能够获得服装品牌的30%~40%的商业价值;而品牌运营,则可拥有40%~50%的商业价值。

中国的服装品牌多以生产制造为主,少数基于商业流通起家的服装企业,给中国商业资本带来了新气象。目前国外一线品牌已进入中国,国际二、三线商业品牌通过开设大型自有品牌专卖店的模式抢占市场,国内外品牌的竞争全面展开。

(6)产业供应链发展趋势更加成熟

21世纪的竞争将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加强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世界性企业进一步提高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供应链管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并对供应链各环节的活动加以协调和整合,使企业能以最快的速度将设计由概念变成产品,及时、高质量、低成本满足用户需求,从而增强各企业的供应能力和供应链整体竞争力。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范围内的国际贸易和投资政策性壁垒的减少,国际运输和通讯成本的持续降低,使得世界各地的市场变得更加容易进入,供应链管理的条件更加成熟。许多公司充分利用这些条件,积极联络上下游企业,整合、协调和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资源,不断扩张自身的供应链环节,增强企业和供应链竞争力,寻求更多新的收入来源,占据国际市场竞争的有利地位。在我国服装行业内部,很多企业也在努力加强核心竞争力建设,营造电子商务环境,增加新的业务能力,外包非主导业务,整合、延伸供应链,大大增强了自己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1.2.2发展前景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服装行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规划指出,国内的品牌服装消费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以及中西部地区的高速发展将成为服装消费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为了国内的服装消费将迎来黄金增长期。如言,2011年,纺织服装制造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12476.497亿元,同比增长27.33%;利润总额达到769.287亿元,同比增长32.92%。2012年1-6月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124.7亿件,比2011年同期增长7.73%,其中梭织服装63.52亿件,针织服装61.18亿件,分别比2011年同期增长8.05%和7.40%。;规模以上企业14243家,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66%;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66%;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服装类商品零售额累计4538亿元。2013年上半年以来服装行业遭遇的“冰河世纪”,可以说是一巴掌,即将打醒中国服装行认识自身缺点,从而迎来整个行业的自我革新与向善发展。

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关于科技工作“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服装行业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服装科技涵盖了技术与艺术两个方面,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根据行业客观现实,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分别以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前沿研究、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四个部分作为服装行业科技发展指南,通过这些技术的突破和项目的研发、应用,全面提高服装行业的产品质量、服饰文化、设计水平、工艺与装备水平、管理水平、人才素质、信息化程度及公共服务能力,指导行业科技发展,推进企业的科技进步,带动整体产业升级。

中国服装行业发展前景,还可以看到以下几点发展趋势:

1)产业资源重新配置,消费层次不断提高,市场竟争模式逐步转变。

①集群专业化发展,区域交叉合作广泛。专业化激发了区域交叉合作,区域交叉合作促进了专业化,专业化和区域交叉合作把我国服装产业集群发展带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即:网络化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恰恰是“专业”和“合作”。区域的网络化发展成为企业的发展壮大的一大加速器,也为跨区域企业乃至跨国企业的诞生打下基础。(这一方面会在第二点具体阐述)②市场竞争模式从数量、价格向技术、品牌转变。大企业已经蓄积了大量资金和技术力量,以产品创新和渠道掌控能力为基础的品牌竞争力大大提升。“数量”和“价格”竞争模式逐渐远去,“科技创新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的意识和自觉行动,在服装行业日益盛行。在产量平稳增长甚至维持原状的同时,企业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用于衡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将进一步从生产规模转向设计研发投入比重、设计研发人员比重、高学历职工比重、生产自动化信息化程度、营销网络规模质量、品牌覆盖率、单位面积销售收入等。协会也预将“销售利润率”作为“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之后对企业进行考评的又一重要指标。③服装价格指数上升,服装市场全面提升根据对代表高档、中高档服装消费的大型零售商业统计显示,近两年的服装销售单价一直呈上升趋势。城市消费都在向高一层次消费模式挺进,以产品现货交易为核心的批发市场已现颓势。各级服装市场均呈现品牌更迭加速、新品牌层出不穷、营销模式分化、注重渠道建设终端管理等态势。新一轮“洗牌”已开始,服装市场将进入新的品牌循环期。④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品牌走出去”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内品牌在海外寻求市场,在国外开设专卖店的品牌个数将不断增多。海外业界对中国服装的印象也将由此发生转变,对中国服装品牌和设计的认可及关注程度会逐日提升。

2)经营网络化

世界的服装业在21世纪将依靠网络获得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中国的服装业也将依靠网络获得有史以来的最大发展。在网络的作用下,服装这一行业的经营将全面实现网络化。这主要将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以网络的联结沟通整个世界服装市场。网络是没有国界的,网络将把全世界联在一起,这是以前任何历史时期做不到的。中国的服装企业要率先进入国际化的服装网络市场,以大市场的存在为自身发展的舞台。这并不是说中国的服装企业一定要去外国卖服装,当然去卖也是应该的和完全做得到的,而是说中国的服装企业一定要以网络市场为背景来发展自己,以网络提供的信息来转换自己的产品和经营方式,来更好地稳定和扩大自己的客户。

②服装企业与服装用户之间将通过网络建立长期的密切关系,增进相互的了解,规避市场风险,降低生产成本。在网络上,双方才会如同面对面的交流一样去相互了解。这样,最重要的还不是企业了解用户,而是可使用户更好地了解企业。有了网络的联结,用户才会真正同企业形成稳定关系,长期从自己选择的企业购货。服装这种特殊的个性化商品将全在网络的帮助更好地实现其个性和其价值。

③服装的设计网络化。在21世纪,是服装设计的不同。网络的联结可使设计者贪图世界各地的设计灵感和思想,设计的视野是极为开阔的,而更重要的是,企业可以从网络上选择设计者,不论是哪一个国家的人,也不论是哪一地区的人,都可以在网络上直接为特定的服装企业作设计,所以企业的设计选择,在有了网络开通之后,永远都是最优秀的。这一点,是21世纪的服装与20世纪的服装的根本区别。

3)弱化竞争性

服装行业是竞争性行业,但进入21世纪以后,必将出现弱化竞争性的趋势。这就是说,21世纪的服装行业不会再是一个你死我活的竞争行业,市场竞争还会存在,但是已可大大地降低竞争的激烈程度,甚至会出现特定时期的无竞争局面。中国的服装企业对这一趋势必须要有深刻的理解,并要相应做好自己的准备。进入新的世纪后,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服装行业基本上是同其他行业一样,不能再去有意识地竞争,创造竞争环境,而是要求行业实现协调发展。作为服装企业,就是不能再去搞你死我活的市场博杀,不能以打垮对方为目标,而是要学会主动与对手合作,结为利益一致的联盟。

在新技术发达的条件下,企业的目标是赢利,而不是打垮别人。如果双方竞争决一雌雄,而结果是败者落魄,胜者也精疲力尽,这又有何意义呢?服装在21世纪的主要功能是体现人的个性,所以服装企业是以高技术表现为基础的高素质企业,在适应新技术要求下,更需要相互依赖,和谐地生存。因而,竞争的弱化是必然的趋势。

《服装行业求职宝典》

《服装行业求职宝典Word下载》

《服装行业求职宝典PDF下载》

Copyright©2006-2024应届毕业生网yjbys.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