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时间:2023-12-07 10:56:45 飞宇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精选11篇)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精选11篇)

  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1

  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更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举办20xx年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的通知》,我市于20xx年11月中下旬在全市范围开展了“20xx年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

  活动期间,全市共组织高校毕业生现场招聘会6次,现场招聘会参加单位212家,提供就业岗位4897个,参加现场招聘会毕业生数2446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928人;网络招聘会参加单位604家,提供就业岗位数3437个,达成初步就业意向825人。发放就业政策宣传资料2758份;开展就业创业指导5场,参加毕业生总数1078人;开展企业HR经理进校园活动8场,企业HR经理参加110人;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加单位20家,提供就业岗位408个,达成初步就业意向92人。现将我市就业服务周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信息收集。加强人才服务机构在报到接收、就业失业登记、政策申请等业务办理时对未就业毕业生进行实名信息登记,联合镇(街道)依托社区基层服务平台开展专项摸排,形成比较完善的未就业毕业生信息库。并对后续跟踪服务情况进行动态更新,做到人员底数清、就业需求清、服务情况清。对有意向就业的未就业毕业生、往届有就业意向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多渠道多形式地进行宣传,鼓励和引导未就业毕业生保质保量就业。

  (二)强化就业创业指导。各地都积极开展各类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进校园活动,主动将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延伸到高校。全面梳理20xx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往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情况,准确获取未就业毕业生信息,录入实名信息系统,同时利用现有分布在全市各个村、社区的人力社保专职员对辖区内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统一作一次全面的排摸,确保实名登记准确无误。对在服务周活动期间实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及时做好后续跟踪服务并及时更新到数据库中,做到动态管理。

  (三)广泛宣传引导。利用新兴媒体各地区结合当地宣传平台,充分利用人事人才网、广播、电视、公告宣传栏、手机报、微博等途径宣传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人才需求、招聘信息、服务政策、面试技巧等,深入解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为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政策咨询、创业培训、项目推荐、开业指导等服务,帮助他们更加便利地实现创业。

  面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还是相当严峻的,我们将继续按照中央、省、市作出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措施,建立更加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从搭建平台拓展就业渠道、创新方式提升就业能力、加大力度创新就业服务、完善制度实施就业援助、积极扶持鼓励自主创业等多方面入手,整合资源,畅通渠道,形成合力,营造氛围,推进我市高校毕业生公平充分就业上新台阶。

  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2

  12月27日下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和上海市人事局于上海交大包兆龙图书馆召开了20xx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20xx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并部署了20xx年的工作。周慕尧副市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府副秘书长王荣华出席了会议。

  周慕尧要求有关部门和高校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积极进取,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做好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和市第八次党代会。周慕尧副市长在讲话中指出,“十五”期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上海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会有较大的增加。在今后一个时期内,要主动适应大学生就业规模迅速增长的新形势,紧紧抓住入世后我国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的'契机,充分利用国际资本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手段,并充分开发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使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能面向新世纪,面向世界,取得新发展。

  会议透露,20xx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需求旺盛,高校毕业生就业明显形势好于往年。截至11月30日,上海高校毕业生20xx年总体就业率为86.70%,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7.13%,本科生就业率为92.58%,专科生就业率为81.59%。

  同时,根据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预测,随着高校扩招和明年上海市总体就业压力的增大,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形势不容乐观。20xx年上海共有高校毕业生63478人,其中毕业研究生8205人,占总人数的12.9%;本科毕业生34534人,占54.4%;专科(含高职)毕业生20739人,占32.7%。其中,上海生源毕业生38129人,占总人数的54.8%。

  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管理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研究、分析。xxxx上海年要继续按照“敞开城门,筑高门槛”的原则,做好引进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同时要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认真研究高校毕业生以柔性流动的方式来沪创业或去外省市工作的办法,推动人才柔性流动。

  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3

  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基本人数

  化学工程学院20xx年共有毕业生998人,其中本科生618人,专科生380人。

  (二)毕业生就业情况

  我院20xx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8.43%,高于省、校的平均水平;其中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98%;专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98.86%。

  (三)毕业生签约的就业单位性质流向分类

  我院20xx届毕业生签约的就业单位性质主要是民营企业762人,占76.35%;国有企业145人,占14.53%;党政事业单位10人,占1%;专插本41人,占4.11%,考研人数40人,占4%。其中,我校毕业生就业的国有企业以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为主;本科毕业生的升学高校主要有中国科学院、澳门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大学等,专科毕业生的升学高校主要有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院。

  二、存在问题

  我院20xx年的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但是在这些光环的背后,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我院的就业工作依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只有不断查找问题和工作难点,深刻认识问题的原因,才能找出对策,突破我院就业工作的瓶颈。

  (一)虽然学院经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发动和宣传,“就业工作,人人有责”理念已成为师生共识,但是我院在就业工作方面存在的`观念方面的细节问题依然值得我们重视。

  1、个别教职工对“就业工作,人人有责”的观念理解还不够深刻,特别是个别专业老师存在着一种观念认为只需要专心于教学工作,学生工作则事不关己,对学院的就业工作投入积极性仍待进一步的提升。实际上,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教学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检验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关系到我院全体毕业学生的切身利益,与我院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是一项影响学院和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性工作。

  2、某些毕业生就业观念太狭隘,定位不明确,在求职过程中过多关注眼前的薪资待遇,地域以及企业性质,忽略了岗位和企业的发展空间,造成某些岗位和企业无人投简历、空缺现象严重。在针对我院20xx届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报告中发现,大部分毕业生意向就业的地域集中在广东省内,特别是省内发达地区。在调查的人群中,希望在广东省内工作的人占51%,愿意到外省工作的人只有13.1%,愿意到西部工作的人更加少,只有0.45%。另外,毕业生对就业单位性质的意向分布也严重失调。在调查的人群中,最希望到国有企业工作的人占62.6%,最希望到政府部门工作的人占21.3%,把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排在意向首位的分别是6.1%和8.5%,首选自主创业的占1.1%,首选私、民营企业工作的人更加少,只有0.4%,大部分毕业生把私、民营企业排在意向单位的倒数位置,多数原因是认为私、民营企业不稳定的因素太多。

  3、毕业生就业诚信观念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我院领导一直非常重视,在毕业生就业指导课中多次强调加强就业诚信教育,但由于毕业生基数大,20xx年我院毕业生违约人数在学校比例中仍比较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试着从多方面寻找原因,从学生角度分析主观原因,有些毕业生不仅出现一次毁约行为,还出现了二次,甚至三次,对于这部分学生,他们在找工作过程中确实不清楚自己的目标定位,存在骑驴找马心理,在就业压力下,就先签订一份工作以防万一,等有更好的机会时再换;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一开始对公司情况了解不够,等实习一段时间后发现与自己的目标相差甚远,选择终止协议。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有原因导致毕业生违约行为,有一部分用人单位签约行为仓促,不给学生充分时间了解公司和与家人商讨,对公司自身情况和工作环境及福利待遇的介绍含糊不清,特别是在一些大型招聘会场上混杂了一些不诚信的用人单位。

  (二)我院对就业工作的投入仍有所欠缺,这包括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建设投入、就业资金的投入、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的设施设备投入。

  1、我院学生人数位居全校首位,学生的人数和个性的多样性对我院就业指导服务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多、更细、更高的要求,我院应重视加强对就业工作专职辅导员以及其他辅导员的培训,比如就业指导课统一备课,有效指导学生就业和离校办理的相关手续。同时动员全院教职工重视就业指导工作,把就业指导理念融入教学全过程,逐渐形成我院就业指导服务的梯度队伍,提高我院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其次,逐步强化就业指导教育的深度,在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上,逐步实现从大学一年级开始,贯穿学生在校教育的全过程。针对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从三个层面系统有序地开展教育和指导:第一个层面是开展成才教育指导,结合新生入学教育、专业教育,树立良好学风,打好专业基础,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锻炼各方面才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为将来就业创造基本条件;第二个层面是进行择业理念指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与事业意识,为择业做好心理准备;第三个层面是进行求职素质和技巧指导,为就业做最后冲刺。

  2、我院一直秉着专款专用的原则,在就业经费的投入使用中尽量做到合理、科学。由于我院接待用人单位的任务繁重,大部分就业经费都用于接待事务上,在就业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我院在开创毕业生思想教育品牌活动方面受到了限制。另外,我院在“双困生”的求职资金补助方面的政策也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一部分“双困生”正因为没有求职路费而放弃了很多外出面试机会。

  3、老师缺乏与毕业生沟通联系。由于教师忙于教学科研工作,辅导员忙于日常繁琐工作,与学生沟通互动较少,学生与老师没有较深的感情基础,毕业后对母校和老师感情淡薄。在跟踪就业信息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棘手的问题是:有些学生很反感母校,反感老师,每次打电话跟踪就业信息时,他们看到茂名电话不接电话,或者关机,发信息也不回。更有甚者,对工作人员恶言恶语,“我就业了,就是不告诉你!”、“我在家搬砖头!”、“你以后不要打电话来骚扰我了”诸如此类现象。

  化学工程学院 20xx年11月26日

  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4

  在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认真组织,学院各系负责人直接组织和动员,在全体辅导员的共同努力下,我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进一步总结经验,现将20xx年度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多渠道收集就业信息,积极为社会推荐合格的毕业生。

  1、为了帮助毕业生更好的适应当前就业市场的新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我们及时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指导教育,一方面,按照教学计划,通过课堂教学将就业程序,择业目标求职材料准备等内容,系统的给学生进行讲解,20xx年共在17个毕业生教学班上就业指导课136学时,参加人数达95%以上;另一方面,通过邀请荆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领导及美的集团冰箱事业部荆州工厂、荆州巨鲸传动、沙隆达等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到校上专题讲座3场,参加人数达1000余人次。通过就业指导教育使学生做好了就业前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

  2、就业信息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学院就业工作的成败,我们充分利用网络、信函、电话等途径收集了200多条有效信息,为20xx届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并通过严格审核,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信息支撑。

  二、继续坚持“领导主抓、中心统筹、系部为主、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体系,积极开展校园招聘活动。

  1、为方便学生择业,积极组织有关企业进校招聘,以节省学生求职成本。20xx级学生共有2684人,今年毕业班学生课程安排紧,为了顺利完成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我们从10月开始,

  在每周二、四下午安排企业进校招聘,共有120余家企业进校召开专场或集中招聘会,提供招聘岗位3000余个,参会人次达到约4000余人,签订就业协议书1000余份。

  2、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情况审核、上报工作。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招生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严格认真地做好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收集、整理和统计工作,20xx届的2924名毕业生的就业数据全部修改、审核完毕,上报到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初次就业率达到87.95%,创三年来新高;年终就业率有望超过91%(年终数据正在审核之中)。

  三、加强毕业生离校前的岗前教育和安全教育工作。

  今年毕业生应聘情况较好,离校时间比较集中,为了让学生能尽快适应,我们在学生离校前分企业对学生进行了多次的.岗前教育活动,让学生尽快了解社会、熟悉企业情况;同时,为了让学生安全到企业报到,除了对学生进行常规的安全教育外,多方联系,为学生联系安全可靠的交通工具,确保学生的路途安全。今年赴企业报到的学生没有发生财产和人身安全事故。

  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本着服务毕业生、服务用人单位、服务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宗旨,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改善就业工作条件,克服困难、扎实工作,努力使我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5

  扎实推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

  1、严格程序,确保质量。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6月初启动了20xx年度招聘工作,全市共有476名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报名,平均录取比例为30:1,通过招考共录用了16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同时以考核的方式录用了3名参加"两项计划"活动期满志愿者。坚持选人标准,严格按照上级组织部门确定的标准,好中选优,确定了42名大学生村官列入中组部选聘名单。

  2、注重培养,增强本领。将大学生"村官"培训工作纳入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计划,实现培训培养的制度化。举办了两期大学生村官知识更新培训班,课程设置上重点针对性村级组织设置改革、城乡一体化建设、新社区建设运行等新内容,全市416名大岗大学生村官参加了培训。选派部分优秀大学生村官参加上级培训,今年以来共选派5个批次38名大学生村官参加XX市、浙江省各类培训班,并筛选了10名大学生村官到我市市长公开电话挂职锻炼,以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在乡镇基层,许多地方专门为大学生村官举办业务培训班,并结合各类专项工作培训与帮带制度,抓好经常性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3、落实措施,加强管理。一是规范合同管理。指导、督促乡镇(街道)与新录用人员签订合同。聘用期内,大学生村官提前解除合同的,严格要求按照程序提出书面辞职报告,经乡镇(街道)同意后签订解除合同协议。据统计目前我市今年解除合同的有79人,其中48人考入公务员,15人考入事业单位,16人进入企业,目前在岗人数372人。二是实施大学生村官进社区。随着村级组织设置改革的推进,村级各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逐渐向新社区转移,我市因势利导,出台专项文件,统筹安排大学生村官进社区,为新社区建设提供优秀的人才储备。三是加强日常管理。全市各个乡镇(街道)结合大学生村官进社区的实施,研究修订了针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细则与考核办法,完善请销假、目标承诺等制度,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成绩与工资奖金相挂钩,并通过"QQ"群、工作例会等手段,加强与大学生村官的沟通交流,取得了较好效果。

  3、加强引导,创新机制。一是提高工资待遇水平。今年向财政争取到200多万资金,专门用于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待遇,为他们每人增加了工资收入,并新增了住房公积金和人身意外伤害商业保险,现我市已达到年人均3.1万元的工资待遇,预计今年财政针对大学生村官的经费支出将达1100万。二是保障优惠政策的兑现。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对符合有关单位招考优惠条件的大学生村官进行审查。今年以来,共审查了7个批次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招考,共有506名符合条件村官报考。四是积极引导,扎根基层。今年上半年在全市大学生村官中开展"学习张广秀先进事迹、争做优秀大学生村官"活动,鼓励村官扎根农村、服务群众。组织全市各镇、街道开展浙江省首届"十佳百优大学生村官"和XX市第二届"十佳大学生村官"评选的宣传发动、组织推荐活动,经过层层筛选,目前姚佳已入选省"十佳大学生村官"。三是鼓励创业创新,带动群众致富。各部门和乡镇为大学生村官牵线搭桥,提供各种帮扶措施,鼓励他们在农村创业创新。许多镇、街道出现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结对成立合作社的事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村官加入基层创业行列中来。

  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6

  在全社会就业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人数继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校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一系列文件、会议精神,在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院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院毕业生就业继续保持良好态势。现将20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院20xx届毕业生基本情况及构成

  学院共有毕业生506人。其中水利工程173人,土木工程171人,农业水利工程44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19人,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43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32人,农业水土工程硕士16人,农业工程硕士8人。

  截止8月25日,学院共组织本专业专场招聘会多达40余场,前后共提供就业岗位1685个(其中事业编制免除考试岗位71个),学院初次就业率平均为89.72%。现已就业的同学中,到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就业109人,占就业人数21.54%;考取研究生14人,占就业人数2.77%;到国有企业、施工单位、设计院和其他企业就业317人,占就业人数62.65%;西部志愿者2人;应征入伍1人;出国留学2人;自主创业2人;省外企业就业6人。以上数据显示,学院毕业生就业去向形式多样,但主要集中在省内各企事业单位。

  二、就业形势影响分析

  在国内就业形式异常严峻的大环境下,水利土建类的就业需求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具体体现下如下几个方面。

  (1)用人单位招聘工作发生明显变化

  1.行业人才需求结构发生变化

  过去,省内各水利土建类企业招聘对象基本为省内二本或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学院各届毕业生都可以找到合适岗位。但,省内中大型对口企业,更看中一本院校的毕业生。像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直接在招聘要求上,将70%的用人计划放在了一本院校,30%的用人计划放在了省外的二本院校。大中型用人企业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让我们就业形势面临新的挑战。

  2.用人单位招聘工作发生变化

  随着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省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发生了变化,使用人单位第一时间在省外院校就完成了招聘任务。以往,省外的毕业生都首选一、二线城市较光鲜的行业就业,极少会选择到工作环境及工作条件艰苦的施工企业或省外就业,各水利类施工企业的招聘人员基本靠我们学院输送。但今年,水利部下设各大工程局的招聘任务在省外各院校就基本能完成。像中水八局、九局、十四局乃至三峡工程局。这一变化又为我们的就业工作增加了新的难题。

  3.事业单位“用工制度”发生改变

  xx市水利土建类部分事业单位的用工制度由事业招聘变为了“劳务派遣”。,共有四家用人单位带来了31个劳务派遣岗位,但毕业生对这种用工形式还处于观望和认识的过程,亦或对用人单位这种可以“规避责任、随时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不能接受,没有人愿意签订协议。

  4.用人单位对违约行为的规避发生变化

  以往,用人单位对违约行为的处理基本处于一种软处理状态,形同虚设,毕业生有意向就可以签,基本不用承担风险。今年,几乎所有事业单位免试录用的岗位都写上了违约条件和违约金,并按情节轻重将违约金定在2000—20000元。甚至有的用人单位为规避违约行为,直接把违约金调整为保证金,只要一签订协议就需要交纳2000—5000元不等的保证金。毕业生在初期就业本来选择就多,在这种情况下,更是处于犹豫状态,把着若干个就业意向,就是迟迟不签订协议,最终导致就业岗位的流失。

  5.用人单位对人员资格要求发生变化

  之前,免试推荐进入事业单位的岗位只要有毕业证就可以推荐免试录用。但今年,用人单位明确要求必须具备毕业证和学位证才具备推荐资格。招聘条件的严格化,给毕业生就业增加了新的难度。

  (2)毕业生择业存在不利因素

  1.毕业生首先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水利土建类专业的毕业生,更多的是到就业条件比较艰苦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就业,导致很多毕业生都把工作环境好、工作轻松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作为首先。每逢有事业单位来招聘,都会出现扎堆现象,而企业单位却很少有人关注,甚至有些毕业生在毕业后都还在待业朝着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努力。

  2.基层单位就业形势不乐观

  毕业生很少愿意去基层单位就业,甚至是事业编制的岗位都极少有人愿意去。一方面:基层单位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利;另一方面:现在的毕业生独生子女占了很到的比重,他们的择业去向受家人的影响比较大,家长都不希望他们走远。

  3.对新的用工制度持观望态度

  今年出现了“劳务派遣”的用人形式,在昆单位就有31个岗位以这种形式招聘,但学生对这种用人形式还不够了解或者不赞同,导致31个岗位无人问津。

  4.扎堆在大型企业和施工单位

  水利部下属的各大工程局、省内各大设计院一直是我院毕业生重点选择的就业去向,由于今年各大工程局的人才需求结构及招聘计划的调整,导致我院毕业生的择业受到很大影响。但对用人需求量大的私营企业,像招投标公司、监理公司、造价公司等在昆私企,虽然在档案、户口的管理及保障措施上基本跟大型企业一样,但还是关注的毕业生多,真正签协议的却很少。

  三、主要做法

  在就业大环境不乐观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一系列的变化,给我们的就业工作增加了难度,而毕业生的择业理念还没有及时的转变过来,对学院服务学生就业、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学院党政领导积极出谋划策,寻找突破口,从人才培养、就业指导、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专业技能、诚信教育、就业服务等方面着手,做到人才培养适应就业、“五养成”推动就业、诚信教育保障就业,想法设法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就业最大化。截止8月25日,学院就业率达到89.72%。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院能保持较好的就业态势,主要归功于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长期不懈的努力:

  1.院领导重视就业工作

  我院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就业工作,一直将其作为学院的重点工作来抓,并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在定期研究我省有关学生就业工作文件、分析就业形势、确定工作方针、部署就业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就业工作计划。明确要求从提高就业质量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充分认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学院一直坚持实行“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负责制”,由院领导、党群办、院就业指导与服务办公室、院团委相关人员和毕业班班主任组成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研究解决就业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学院4次召开党政联席会专题研究布置就业工作,院分管领导每周召开一次就业指导老师及毕业班班主任专题会议部署就业工作,及时掌握就业形势的变化,着重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用人制度的变化、毕业生就业理念变化着手,对就业方案做出调整,努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2.据市场需求,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学院从20xx级本科在全校率先实行“专业招生、大类培养、中期分流、分层培养”的教学改革试点。按照“1.5+1.5+x”模式培养,入学后先进行一年半(1.5)的大类培养,后续一年半(1.5)进行中期分流后的分专业培养,即按照6个专业方向开设不同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x”指第五至第八学期的分层次培养,分“水利水电工程”和“土木工程”实验班或实践技能培养两种层次。大类培养给了同学再一次选择专业的机会,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构建了统一的大类平台课程模块,有利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技术人才;分层次培养给了少数尖子学生再次提高或继续深造的机会或有利途径,对多样化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针对社会发展需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突出特色,根据社会需求主动调整学科专业设置,进一步强化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特色,以云南建工“兴水育才”奖教奖学金的'设立为契机,加强校企合作,探索校企联系、技术攻关、实习实训、互利共赢的合作新机制,疏通学生就业和企业引入人才这个重要的人力资源大通道。

  3.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全程式就业指导工作

  把就业指导工作前移并贯穿在大学四年教育的始终,根据每个年级的特点,有针对性、分层次的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规划其职业生涯。对大一学生,着重引导其根据自身特点初步设计职业发展方向,明确大学期间的学习任务和学习选择,重点开展“专业思想教育”,了解就业形势;对大二学生,着重结合能力培养,进一步确认职业目标;对大三学生,着重实习和锻炼,培养与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对大四学生,针对择业期间的问题,在就业形势、信息服务、政策咨询、面试技巧、心理调适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学院党委书记彭尔瑞老师针对我院毕业生多年来在“自荐书”、“协议书”填写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不同角度向同学们详细阐述了《推荐表》、《就业协议书》的作用、特点、要求及注意事项,并分别从专业、理想、兴趣、收入、潜力、地点等方面为同学们讲述了如何选择就业取向的问题,为我院20xx届毕业生选择就业去向提供了建议与指导。同时缓解在找工作中的焦虑,同学们能够感到学院的领导、老师时刻的关怀和重视。

  4.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学院特别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连续多年举办结构设计大赛、建筑方案设计大赛、建模模型设计大赛、手工制图大赛、计算机制图大赛等,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挑战杯课外科技活动作品竞赛,取得了包括全国三等奖在内的等多项优异成绩。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普遍得到加强,为较好的适应社会需求和充分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注重学生创新教育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培养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素质亦是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为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学院领导十分注重学生的科技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7

  为深入推动高校大学生就业发展,努力提高广大学生就业情况,在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正确指导下,特此,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于20xx年10月10日,上午九点在会议室召开20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总结会议暨新学年工作工作部署会议。学院副院长兼党委书记吕海生,招生就业处处长才斌、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姜卓及各系领导及辅导员出席本次会议。

  一、才斌处长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要以20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阶段性总结推进会为基础,严格遵守并实施推进会的具体内容、措施,并总结。

  (二)、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主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为副组长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各系相应成立了以系主任为组长,主管学生工作副主任为副组长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以育人为根本、以就业为主体、以质量求生存”的就业工作指导思想,实行了就业工作周汇报、点评和月通报制度,把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作为衡量学院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指标。

  二、副处长姜卓提出以下建议

  (一)、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要努力做到“全程化”,即阶段性和连续性的有机结合;二是以制度为保证,完善就业工作机制。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形成就业工作长效机制;三是以实习为桥梁,实现“零距离”就业。要建立和巩固学生实习就业基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四是以网络为平台,延伸就业工作臂膀。进一步积极建设网络就业信息工作平台,形成完善的信息。四、副院长吕海生做总结陈词

  (一)、尽一切可能主动联系以往与学院建立良好关系的大型用人单位,争取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我院毕业生,并不断开拓中小型企业市场。

  (二)、进一步加强对毕业生的择业观念的教育,引导帮助毕业生结合个人、家庭及现实社会情况,科学理性而又切合实际的.制定职业生涯规划。随着就业市场形势的不断变化,引导帮助毕业生及时转变“事业单位”的就业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积极的择业心态,先就业再择业。

  继续加大就业工作的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市场拓展力度,为毕业生提供针对性较强的岗位信息。

  认真总结近几年来的学生就业工作,全面系统地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和面临的困难,按照国家和省里的有关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扎实有效的做好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

  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8

  今年以来,山东省残疾人就业指导中心在中国残联就业服务指导中心的大力指导和省残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紧盯“走在前,开新局”的目标定位,按照“党建引领把方向、高效融合增动能、开拓创新谋发展,围绕就业和信息化工作加强全面建设”的工作思路,残疾人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截至目前,全省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率96.58%,城镇残疾人新增就业6259人、农村残疾人新增就业39935人,安置公益性岗位4.8万余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4381人次,均提前完成年度任务目标,走在全国前列。

  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坚持突出党性教育和政治理论引导,以学促行,以行促践,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健全机制提升党建实效。建立周例会、月工作报告和思想形势分析制度,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推动整体工作走深走实、落地见效。

  强化作风激发队伍活力。对照党章制定党员先进性“七条”标准,从党支部书记到每名党员逐一上台对标检查并接受民主评议,评议结果与个人见面,党员先进性建设再上新台阶。成立中心“党员突击队”,形成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支部带党员、党员带全员的良性循环格局。

  推进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深入开展“党史映照悟精神联系实际找差距”活动,激励全体党员干部在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中,坚守初心、校正方向、汲取力量、砥砺前行;常态化开展“三观”、“三看一悟”(看残疾人求职的不易,看自强模范的非凡成就,看自己的工作状态,悟人生真谛)、“四学”(学创新理论、学上级精神、学业务技能、学制度规章)、“四个无愧于”(无愧于人性良知、无愧于生命时光、无愧于公职身份、无愧于党员称谓)等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筑牢理想信念,激发行动自觉,践行使命担当。

  整合资源服务基层

  整合资源解决基层急难愁盼。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下沉基层了解服务对象需求,解决急难愁盼,帮扶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准确掌握我省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基本情况和就业需求,提供“一人一策”精准服务;积极打造高校残疾人毕业生网络招聘品牌,举办专场招聘活动,累计开发岗位万余个。开展优秀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推介服务,深入高校、机关、企事业单位送政策、送服务、送理念、送人才,提高用人单位安置积极性、主动性。及时跟进进入面试范围的'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开展个性化辅导,帮助获得理想岗位。近三年我省高校应届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培树优秀残疾人就业创业典型。济宁市盲人按摩高级技师王俊返乡创办推拿中心,带领盲人脱贫致富,累计培训、安置盲人就业200余名,慈善公益捐助70余万元。省中心积极协调媒体宣传王俊先进事迹,并为其成功申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齐鲁首席技师”等称号,带动更多盲人学习先进、争当典型。

  打造残疾人培训就业直通车。平阴绿泽画院是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中心大力推动该院成功申报陶瓷工艺师等三个类别企业自主评价职业鉴定资格,进一步释放企业活力,畅通人才发展通道,助力残疾人与企业共同成长。

  基础与创新结合

  多举措保障残疾人高质量就业。积极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及公益岗安置工作,主动对接省直部门,明确“十四五”期间招录残疾人计划,并指导各市同步开展。目前,已推动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报送招录残疾人计划近千人。持续发挥山东省助残就业联盟资源优势,鼓励开发适残就业岗位。联盟成立一年多来,成员单位发展到400余家,累计提供岗位1万余个。联合山东圆通速递有限公司开展“圆梦助残行动计划”,截至10月底,全省投入使用100余家“圆梦家园”,帮助112名残疾人实现就业。

  盲人按摩标准化建设蹄疾步稳。积极打造“齐鲁手创”盲人按摩品牌,在全国率先出台《盲人按摩服务规范》地方标准,提出统一编号、店招、标识、规章制度、工作服、按摩用品的“六统一”建设要求,提高从业人员整体就业竞争力,推动我省盲人按摩行业规范化发展。全省86家盲人按摩机构已完成升级改造。

  以竞赛促就业暖民心。山东省第七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暨第一届残疾人展能节是省级一类竞赛,省中心高度重视,高效有序完成了5大类32个比赛项目的裁判选手征集、规则制定、竞赛筹划、组织等任务。

  东西部协作搭建残疾人就业服务“新桥梁”。落实省委精神,开展鲁渝帮扶协作,为重庆市脊髓损伤残疾人量身打造“康培就”一体化闭环式服务。帮助其掌握职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新业态职业技能培训开辟残疾人就业新路径。积极融入“山东手造”新业态,推动残疾人参与黄河流域非遗项目传承,开展全省残疾人文化产业创意创业技能培训,残疾人培训后即能从事文创工作;开展全省残疾人电商直播职业技能培训,掌握带货技巧的学员通过电商直播实现就业增收,并带动更多残疾人加入到“互联网+创业”行动中。

  信息化建设助力就业服务提质增效。开发建设“共享阳光残疾人就创业工程”“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核实”“盲人按摩机构扶持”“如康家园管理”“智慧残联”等业务系统,工作效能得到显著提升。

  加强交流共促能力提升。充分发挥“爱岗敬业教育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励志教育、心理疏导等功能,组织开展座谈交流等活动,40余家单位近600人次前来调研,形成多部门、多层级互学互鉴、文明互促共建的生动局面。

  坚持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相结合

  近年来,山东省残疾人就业指导中心“坚持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相结合,推动观念更新和实践创新。同时坚持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推动残疾人就业工作的改革创新。针对残疾人就业率不高、就业途径单一、就业政策效应不明显等问题,坚持从理论发力、从实践落脚,开展“政府购买残疾人就业服务研究”(20xx年度中国残联部级研究课题)“残疾人就业促进与社会保障政策衔接研究”(2022年度中国残联部级研究课题)、“残疾人就业培训与就业实现研究”(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省残联优秀课题)、“残疾人高质量就业实现机制研究”、“山东省盲人按摩现状及高质量发展研究”等课题研究。

  积极探索形成具有山东特色的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新方法,在20xx中国残障与发展论坛上,省中心作为全国残联系统唯一在主会场发言单位,分享我省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理念、思路和做法,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认可。

  健全残疾人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大力实施残疾人就业创业工程,推动出台《山东省“十四五”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山东省贯彻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关于推进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的实施意见》等,助力残疾人就业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多渠道凝聚社会合力。以“2022就业宣传年”为契机,围绕“就业优先、平等共享”主题,在省人社厅、省残联及中心网站开设专栏,集中宣传残疾人就业创业法规政策、经验做法及先进典型。利用黄金路段显示屏、人流密集区域候车亭、市内出租车LED屏等,投放助残就业公益广告,让全社会关心关注残疾人就业。组织开展“齐鲁手创·盲人按摩”公益募捐,线上线下齐发力,仅3天时间参与人数达2150人(次)。

  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9

  随着社会的发展,快速发展的零售商、物流公司等工业领域对就业的诉求越来越多,该领域的许多岗位却并不需要持续的学科背景和较高的学历要求,但这在一定程度上险恶了残疾人的就业环境,也进一步表现出了他们在就业上的更大难度。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残疾人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愈加需要引起高校及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总结了当前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问题分析

  1. 就业机会相对较少,毕业生普遍面临就业难的问题。

  2. 就业机会选择较为单一,不少残疾人毕业生只能从事体力、智力要求相对较低的工作。

  3. 在就业机会和应聘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歧视现象。

  4. 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工作能力整体不太理想。

  5. 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支持服务有待加强。

  二、解决方案

  1. 政府应该加大对残疾人就业的支持力度,同时制定对企业招用残疾人的鼓励和扶持政策。

  2. 加强对残疾人择业和职业规划以及具体职业技能培训的指导和支持,提高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竞争力。

  3. 建立包括法律法规政策、投诉处理流程等在内的完善的就业歧视制度体系,保护残疾人的就业权益。

  4. 高校应该增加残疾人顶岗实习和就业实习的比例,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工作生活,提高就业竞争力。

  5. 增强残疾人就业支持服务体系的完备性,增加职业指导、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毕业生制定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路径,提升就业满意度。

  结论

  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当前社会的一大难点,需要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为残疾人的就业事业提供助力,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工作生活,逐步实现自身价值,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

  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10

  为促进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吉林省残联以实际行动落实好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就业更加充分更有质量”要求,确保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充分就业。一是明确任务措施,强化工作指导。年初印发文件将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服务摆在残疾人就业工作重要位置,继续作为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列入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年度重点工作,以全国残疾人就业与职业培训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为依据,分解任务指标。通过提前部署,充分运用各类数据系统做好信息采集;完善档案,为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提供全链条服务;精准施策,扎实开展精准有效就业帮扶等落实措施。省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通过全省残疾人就业与职业培训信息通报制度进行工作督导。适时对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随机督导,对因疫情等因素影响进度的地区帮助分析问题提供支持,加强工作指导。确保2022年全省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上年水平。二是举办应届残疾人毕业生招聘活动。由省残联、省教育厅主办,省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承办的2022年吉林省残疾人大学生专场招聘会于6月24日举办,全省共有103家企业参与线上招聘会,省本级招聘会当日就有百余名残疾人同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征集到的用人单位和岗位层次较高,包括省外国企业服务公司、中国电信吉林公司、吉林省杞参食品有限公司、吉林大药房等20余家国内、省内知名企业现场参会,还有大陆汽车电子、纬湃汽车电子、安波福电气等全球知名外企参与,提供了人事专员、财务助理、研发专员、办公文员等875个招聘岗位。结合我省推动着力发展“六新产业”,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实际,招聘会还为残疾人大学生开发了包括手游开发、数据标注员、网络知识答主、新媒体运营、航空测绘等200余个新职业、新就业形态岗位,最大限度满足残疾大学生多样性的就业需求。

  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招聘活动持续1个月,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持续跟踪推介,紧密跟踪本地单位高层次用人信息,沟通衔接,积极开发残疾人就业岗位,组织当地专场招聘活动和就业帮扶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三是积极开展助残就业行动。吉林省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与吉林省外国企业服务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创新、公益、可持续的残疾人就业平台,为我省残疾人高层次、高质量就业筑梦添翼。创新方式打开了残疾人毕业生向外企、国企流动的渠道,形成了人力资源机构支持残疾人就业帮扶机制,有效拓展了我省残疾人就业服务专业力量。四是强化宣传引领。结合《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充分利用省残联、省委宣传部、省人社厅印发《残疾人就业宣传年方案》,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和互联网新媒体等,大力宣传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和残疾人就业创业帮扶政策,为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和各类用人单位享受政策提供便利;通过“吉林残联”政务号、中国残疾人创业就业网络服务平台视频号开展直播带岗活动,推介用人单位招录信息,10万余网友在线观看;宣传和树立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成功就业创业的典型,引导毕业生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价值,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积极支持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良好环境。就业是民生之本,省残联积极整合资源,发挥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自身职能优势,与用人单位加强深度沟通,引导鼓励用人单位根据残疾人的身体状况“因人设岗”,吸引了省内外的`企业。针对不同残疾类别、不同学历专业层次的残疾人毕业生,实施“一人一策、一人一案”,开展动态跟踪帮扶,效果十分显著。全省各级残联将常态化开展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帮扶活动,残疾学生可就近在所在地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登记求职。作为贯彻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落实“2022残疾人就业宣传年”任务,省残联通过向用人单位送政策、送理念、送优质残疾人人力资源等方式,结合残疾人按比例就业联网认证工作,努力提高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主动性,形成积极示范效应,通过实施更多有温度的举措,用心用情用力畅通我省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之路。

  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11

  就业工作暂时告一段落了,现对工作做个总结。

  一、我校就业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20xx年我校共有毕业生x人,来自xx、xx等x个省、市、自治区,其中研究生x人,本科毕业生近x,专科毕业生x人。学校所设专业涵盖土木、建筑及其他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各大门科学类,各专业各具特色、各有优势。

  (二)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

  为了帮助毕业生更快、更好地适应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后的新形势,正确地认识和解决毕业生就业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我们及时开展大量的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我们多次邀请到市有关领导及心理专家学者通过举办就业专题讲座,及其他就业指导课、网上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咨询等多种形式,在毕业生中进行就业形势、政策和程序的指导,同时加强了在需求信息、就业技巧和就业观念等方面的指导;我们通过印发《就业手册》、编制《成才指导》、建立就业专栏、不断更新就业网站等,帮助毕业生及时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积极做好就业前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

  (三)、需求信息收集工作,举办毕业生供需见面会

  一方面,为了提供更多的“双向选择”机会,我们重视各方面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及早开展毕业生市场调查,收集需求信息,积极拓宽就业市场。另一方面,我们经常性的有组织有保障的举办各种供需见面会,主动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全方位服务,做好桥梁工作。

  x月x日,在学校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之下,由我校主办的20xx年xx高校毕业生及xx地区研究生供需洽谈会在xx路人才市场和xx路人才市场成功召开。本次招聘会创造了几个新的特点:

  1、形式创新

  这是我市第一次由高校联合地方举办的供需见面会,我校与xx市人事局、中xx大学联手人才市场举办就业供需见面会,是完善就业工作运行机制的新探索,多方面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扩大了我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影响力,为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内涵丰富,学历层次提高

  本次招聘会应聘人员专业覆盖面广、学历层次较高。xx地区六省一市研究生x人,我校和xx大学、xx大学涉及理学、工学、农(水产)学、文学、医(药)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本专科毕业生x余人。共有x人入场参加此次招聘会,创下了近年来xx市人才交流大会参会人数新高。

  3、招聘单位层次提高

  本次供需洽谈会共发放x份邀请函,其中参加的单位包括,xx集团、xx等全国各地的许多大型企业参会。

  4、新闻、实际效应加大

  由于本次招聘会涉及面广,参会人员层次高,组织合理。xx电视台、xx早报等各大媒体都有相应的报道,给我校带来了较高的社会声誉,给毕业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宣传机会,为今年的就业工作奏响了号角。

  (四)、制度建设和创新工作

  我校就业指导中心在统筹安排就业中心整体工作、完善有关规章制度的`同时,实行“三三工作制”,即:三分之一的时间、精力用于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就业工作先进经验的学习调研;三分之一的时间、精力用于对毕业生跟踪调查、走访用人单位、邀请用人单位为人才培养献计献策;三分之一的时间、精力用于为毕业生和其他在校学生提供就业测评、就业指导、咨询服务和校内就业市场建设。三年来,就业指导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几乎走遍了省内、外各大用人单位,对近千名毕业生进行了走访调查、搜集了上万条用人需求信息,保持了我校连续几年的高就业率,同时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调整和招生事业计划的编制提出了几十条合理化的建议。

  (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辅导工作

  我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科学的理论和人才测评技术作指导,以专业队伍作支撑,以系统的辅导为途径,分阶段、分层次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形成了“一个目标、四个阶段、四个体系”的“一四四”辅导系统。即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目标,按年级分别制定了适应与定位、学习与准备、行动与实践、评估与检验四个阶段的生涯规划与辅导方案,通过专业课程和理论教学体系、行为训练和实践活动体系、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体系、心理测评和就业测评体系,帮助学生从大一开始正确认识、了解自己,培养正确的成才意识,明确成才方向,在专业教师的辅导下,针对自己的个性特征和职业能力倾向,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就业竞争力。同时,是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能够做到扬长避短,减少盲目性,是自己的就业选择更加符合个人和社会实际。

  (六),拓展就业基地,建立就业“绿色通道”

  早在几年前我校就实施了拓宽就业渠道的“xx工程”,即每年与xx较大规模的企事业单位建立稳固的教学科研、实习、就业基地,通过20xx年的努力与xx用人单位保持长期密切合作的用人关系,最终每年为我校提供xx稳定的就业岗位。通过“xx工程”的实施,建立起一个以大型和特大型企业为示范,大中型企业为依托,小型企业为补充的就业基地网络。在这一网络中,人才的进入壁垒和流动性限制降到最低,为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和有效择业开辟了“绿色通道”。

  (七),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化主渠道建设

  我校充分利用网络这一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不断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化的主渠道建设,搭建了“三大”特色信息平台,一是以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职业适应性和心理个性特征测量为主要内容的网上就业测评服务,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上网键入自己的身份证号进行测评,实现了就业测评的唯一性、安全性;二是网上就业短信群发服务功能,毕业生只要将其手机在我校信息管理中心登记入库,就业中心就会将最新的需求信息,通过就业信息网及时发送到毕业生的`手机上;三是毕业生档案网上查询系统,毕业生离校后其档案转递情况全部录入上网。毕业生或用人单位只要输入所查毕业生在校期的年级、专业、姓名,即可以从网上查出其档案转寄地址及转出时间。

  二、明年我校就业工作思路安排

  (一)、加强我校就业工作与市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

  我校的就业工作,离不开市有关部门的指导教育。希望有关领导在对我校就业工作肯定的同时,给我们以指导,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完善就业体制,进一步突出服务职能,以树立品牌意识,提高就业层次,努力实现充分就业目标为方向,全面推进我校就业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二)、加强对学生服务意识的教育,让学生立足xx,服务社会

  当前我市正处于全方位高速发展时期,更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扎根xx,立足xx,服务社会,为当地的经济、文化等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鼓励学生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去工作

  目前尽管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仍然比较高。一方面是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又有不少单位要不到毕业生,“有业不就”现象比较普遍。转变毕业生的择业观念是当务之急。这就要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抓好毕业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教育,摆脱传统就业观念影响。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既是国家建设的需要,也是个人锻炼成长的需要。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生动、扎实、细致的工作,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创业观念、灵活就业观念、竞争就业观念等,帮助学生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四)、实施创业教育,加强创业指导,开辟就业新渠道

  大学生不仅是现有岗位的占有者,而且应该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尽管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数量还不多、规模还不大,但其意义重大。因此,我们应该不断改革传统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以填补现有的、显见的就业岗位为价值取向的就业教育,实施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的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使自主创业成为今后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让更多的毕业生以自主创业的形式迈向社会。

  三、对我市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建议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更加优惠的条件;

  2、多组织宣讲团到高校宣传xx的发展和环境,从社会角度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礼仪培训等;

  3、对志愿服务xx的提供优惠政策。

【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05-28

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07-22

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范文07-13

毕业生就业的工作总结范文06-05

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08-15

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及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政策解读07-20

就业形式严峻 IT毕业生就业难08-19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范文06-30

优秀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总结范文06-30

电大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范文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