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将实施最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时间:2020-12-06 14:54:08 制度 我要投稿

广东将实施最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导读:为推动年度工作要点逐一落实,我省将组织开展珠三角创新发展工作考评督查。重点督查提高创新能力、培育创新型经济、形成区域创新格局、强化创新政策保障等四方面的落实情况。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J.L为您整理推荐的广东将实施最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欢迎参考阅读。

广东将实施最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昨日召开的全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上,由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领导小组最新起草并提交大会讨论的《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6年工作要点》(稿)(下称《工作要点》),描绘了广东今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蓝图。

  《工作要点》透露,今年全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将增至12000家。去年启动立法的《广东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和启动修订的《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等法规,将在年内发布实施。将实行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广州、深圳建设知识产权集聚中心。

  为推动年度工作要点逐一落实,我省将组织开展珠三角创新发展工作考评督查。重点督查提高创新能力、培育创新型经济、形成区域创新格局、强化创新政策保障等四方面的落实情况。

  加快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去年,国家批准设立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工作要点》共17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加快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排在首位。

  《工作要点》介绍,今年我省将制定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和发展规划纲要,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完善一批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工作要点》提出,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发展,推进汕头、茂名、湛江、顺德等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暨大、华农等试点经营性领域技术入股

  省创新办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全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1105家,比2014年新增1816家,仅次于北京位列全国第二。《工作要点》提出,全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年内达12000家。

  为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广东今年将发布实施《广东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和新修订的《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等重要法规。此外,扩大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定权。推进实施经营性领域技术入股改革,选择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药学院等学校开展经营性领域技术入股改革试点。

  广深建设知识产权集聚中心

  “政府应通过制度创新激发各种创新活力,做好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创新的社会土壤,使创新者受益。”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汪一洋表示。

  《工作要点》明确表示将实行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重点产业、重点专业市场和重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例如,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创建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综合改革试验区。加快建设全国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横琴特色试点平台和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大力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在广州、深圳建设知识产权集聚中心。加快高新区、专业镇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机制建设,培育建设省知识产权快速维权平台,争取批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成立海外知识产权维权平台。

  依托广州股权交易中心建设“中国青创板”

  在科技金融支撑方面,今年我省将制定出台广东金融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建设“广佛莞”地区和深圳市国家级科技金融试点区,推动汕头市海湾新区开展科技金融试点,支持佛山市南海区建设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创新综合试验区。依托广州股权交易中心建设“中国青创板”。探索完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实现全省80%以上地市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全覆盖。

  获奖项目亮点

  惟一的特等奖:12家公司从这里破壳而出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广州火炬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牵头的“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创新实践”获得了237项中的重磅大奖——— 特等奖,而且名额只有1个。截至2015年底,广州开发区全区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由1998年的1家增加到45家,孵化面积由1.1万平方米扩张到360万平方米,增长300多倍,建成华南最大的孵化器集群;2148家在园企业和837家毕业离园企业共同推动全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12家上市公司从这里破壳而出:1名诺贝尔奖获得者、12个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近万名海内外创业人才在这里落地生根;20多个国家级创新平台、 70多个省级创新平台、500多家研发机构在这里高端集聚,已成为推动全市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

  获奖人物

  昨日,省委、省政府隆重召开全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表彰2015年度优秀科技成果和科技工作者。华南理工大学的曹镛院士和广州大学的周福霖院士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创新实践获得了2015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特等奖。这次颁发的省科技奖项目有237项。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曹镛

  他正在把手机屏变得纸一样薄

  未来手机显示屏及太阳能电池板有望像纸一样薄和柔软,可随时卷起来,放进口袋。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曹镛和他的团队正在把这一憧憬逐步变为现实。

  今年74岁的曹镛是国内较早从事有机/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的科学家之一。他带领的光电所团队已经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998 年,正在美国加州圣巴巴拉UNIAX公司任资深研究员的他,归国到华南理工大学组建“高分子光电材料及器件研究所”。一开始,研究所只有包括他在内的两名教师。如今已有14名正教授、2名正高级研究员和多名副教授,成为国际上这一领域有重要影响的研究团队。2011年10月,以光电所为主,联合姜中宏院士领导的光纤所等组建的“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获科技部批准建设。

  曹镛介绍,他的团队现在致力于两个领域的研究,分别是具有主动发光、宽视角、全彩色、可弯曲、高效率、低功耗和低成本特点的有机高分子平板显示器及白光照明相关材料与器件,有机聚合物大面积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及其大面积印刷技术。譬如,首创公司用他们发明的新工艺,首次实现了有机发光显示屏的全印刷制备。

  曹镛说,当年他决定接受华工邀请选择回国工作,并非有“不顾国外高薪挽留”的精神境界,完全是被广东、校方希望发展这一前沿的科学领域的诚意所打动。在启动资金等方面的投入,当年国内还没有启动全面引进归国人员之际并不多见,此后广东及学校也一直给予他们巨大的支持。

  他说,遗憾的是,尽管在有机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的一些领域做出了一些得到国内外同行认可与跟进的原创性成绩,但离实现商业化生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隔震减震技术领军人、广州大学教授周福霖:

  一生都在与地震过招的现代“张衡”

  “小蛮腰”缩尺钢架、港珠澳大桥桥墩模型、地铁隔振装置实验……这是藏身于广州广园中路248号、隔震减震控制与结构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一角场景,15米高的实验室里摆满了各种超高建筑模型。

  在这座实验室里,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周福霖教授和他的.团队正在进行一项设计时长为50年的隔震材料老化试验。今年76岁的周福霖一生都在与地震过招,被誉为中国抗震的权威,现代“张衡”。

  周福霖结缘抗震减震研究,始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现场调查受到的启发。唐山大地震后第3天,他在被毁废墟中发现有两栋4层砖楼屹立未倒、仅沿地面滑动约0.4米,因为墙体下面一层柔软的防水油毛毡让大楼逃过地震一劫。

  周福霖从滑动的房屋中找到灵感。出国留学时,他与导师一起做了一个隔震房屋地震震动台模拟试验———发现不隔震的房屋遇强震就被破坏,隔震的房屋却能承受9级或更大的地震。

  回国后,1993年周福霖在汕头市建成我国第一栋橡胶支座的8层隔震住宅,是当年世界最高的隔震住宅楼。在次年台湾海峡6.4级地震影响中,隔震楼没有任何损坏,只是轻微摆动。联合国工发组织为此在汕头召开国际会议,向世界各国推广这种技术,称之为“世界隔震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国外攻读抗震专业,毕业后马上回国致力于抗震减震研究。有人曾劝我放弃抗震减震研究工作,但我坚定不移、专心致志。40年来,我们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现在,隔震减震技术不仅用于汶川地震后学校医院和民居重建,也用于广州塔、港珠澳大桥、核电站、大机场等建设。”周福霖说。

  周福霖认为,广东还要加强吸引国内外人才的力度,“比如科研管理机制、科技人员的激励机制、还有对待人才的方式,都需要创新,不能用管理官员的方法来去管理科技人员。”

【广东将实施最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相关文章:

新西兰留学国际学生英语语言测试将更加严格07-14

严格奖惩制度(通用6篇)12-16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08-03

严格规范财务管理制度范本12-26

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活动总结12-09

谈域名的知识产权保护10-18

公司法中的严格责任制度分析08-18

11月12日英国将实施签证新政09-08

青岛将完善大病保险制度07-06

浅论重点推进四大工程建立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