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制度

时间:2024-03-29 14:28:30 制度 我要投稿

高压氧制度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制度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范围内统一的、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系列习惯、道德、法律(包括宪法和各种具体法规)、戒律、规章(包括政府制定的条例)等的总和它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三个部分构成。想学习拟定制度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压氧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压氧制度

高压氧制度1

  一、医用空气加压舱紧急情况处理预案

  当舱内突然发生火灾或人为破坏事件时,操作人员应沉着果断地按下列原则处理:

  (1)迅速关闭供氧、供气阀门,切断总电源并打开应急电源。

  (2)指导舱内人员自救,及时使用舱内灭火器,打开舱内水喷淋系统进行灭火。

  (3)迅速打开紧急减压阀等减压装置,力争在二分钟内匀速减压完毕。

  (4)立即通知火警、保卫部门和单位领导,作好抢救工作。

  (5)保护好现场,以便查清事故原因。

  二、《医用氧舱管理制度》

  1、在院领导和院医务科直接领导下开展各项管理工作。

  2、由医院设备科负责医用氧舱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

  3、外科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高压氧舱。

  4、凡来医用氧舱参观者,必须经医院办公室或医务科批冷同意,否则不予接待。

  5、进入医用氧治疗或参观者,必须遵守医用氧舱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医务人员指导。

  6、医用氧舱操作人员必须要过卫生部指定的机构进行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操作;医用氧舱维护管理人员必须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可的机构培训考核,并取得资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7、医用氧舱使用单位在制定医用氧舱操作规范、岗位责任等一系列措施的同时必须制定完整的紧急情况时的处理措施和方案,并应定期进行演练。

  8、每次治疗前,操作人员须向进舱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督促病人更换医用氧舱专用的纯棉衣服,其他物品严禁带入舱内。治疗期间操舱人员谢绝会客。

  9、医用空气加压舱舱内的氧浓度必须控制在23%以下;超出时要及时进行置换,如置换3-5分钟后达不到要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0、医用氧舱使用单位不得自行改变舱体结构、供(排)氧系统和供(排)气系统;也不得自行改变原设计的医用氧舱加压介质和随意增加舱内吸氧装置。

  11、抢救治疗过程中,除必要的医务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禁止入内。

  12、医用氧舱实行封闭式管理,医用氧舱治疗区严禁火种、吸烟。

  13、注意舱内清洁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壳纸屑。

  14、卫生工作要保持经常化,每次治疗结束后,要及时进行舱内外清洁、消毒工作。

  15、医用氧舱治疗区所设的消防器材,应按国家的有关规定,每季度检查一次。

  三、《高压氧治疗前的安全检查制度》

  为确保患者安全,在进行高压氧治疗前工作人员必须对每位入舱治疗的病人进行必要仔细的安全检查。认真履行职责,严禁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病人、陪客及工作人员进入舱内。

  安检的主要内容如下:

  1、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平稳,病情是否允许做高压氧治疗。

  2、患者是否有做高压氧治疗的禁忌症。

  3、要排除下列情况:

  未经处理的纵隔气肿;未经治疗的恶性肿瘤;未经处理的活动性出血;严重肺气肿凝有肺大泡;严重的.肺部感染、损伤及胸腔手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咽鼓管阻塞;急性副算窦炎、中耳炎、齿槽脓肿;血压о大于21/12KPa;Ⅲ室、房传导阻滞;娠期小于3个月的孕妇;精神病发作期;患各种传染病等。

  4、衣着是否符合要求;应贴身穿着高压氧科(室)发给的专用全棉质服装。

  5、患者是否有随身携带禁止带入舱内的物品;如:火柴、打火机、收录机、助听器、手表、手机等一可能引发火花和静电的物品。患者是否清洗头发、清除发油、发胶、口红、指甲油等化妆品。有创口的患者禁用油类敷料。

  6、是否有其它不适合高压氧治疗的情况存在。

  7、安检结束应详细作好安检记录。

  四、高压氧科(室)工作安全防范措施

  措施:

  1、从事医用氧舱治疗的工作人员必须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处处事事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

  2、对病人要做细心检查,认真诊断,尽量做到少误诊,不误诊。严格按照高压氧治疗适应症进行诊治,提高治愈率。

  3、医师给病人用药应严格选择疗效好、副作用小的药物。护士在给药前必须严格遵守医嘱,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4、严格遵守医用氧舱治疗区内的防火制度,在病人进舱治疗前必须向每个病人宣传防火的重要性,严格按照医用纯氧舱操作规范进行检查,是否有违禁物品带入舱内。

  5、医用氧舱内的一切治疗设施都要符合消防要求,如有疑点必须在治疗前检查清楚决不马虎。

  6、严禁操作人员离岗。严禁在医用氧舱治疗区内吸烟。

  7、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密切观察舱内病人的各种反应,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8、灭火工具要放置在规定地方,由专人专管,定期检查,做到随时用之有效。

  9、严禁工作人员在医用氧舱治疗区内会客,陪客及闲杂人员严禁入内。

  五、医用氧舱应急情况处理规则

  当医用氧舱内一旦发生火灾意外事故时,操作人员应坚守岗位,沉着果断作出以下处理:

  1、在迅速减压的同时,应立即关闭舱内氧、供氧阀门及总电源的开关。并立即开启水喷淋装置进行喷水灭火。在采取灭火措施的同时,操舱人员应迅速打开舱外紧急减压阀,用二分钟左右的时间将舱内压力降至正常。减压时既要求快,又要求匀速,严防舱内人员并发肺气压伤。

  2、立即通知病员使用灭火器材,如有医务人员陪舱时,可由医务人员打开舱内紧急减压阀,迅速减压。

  3、打开舱门,救出病员,进行急救。

  4、打开灭火器,将余火熄灭。

  5、迅速组织医院相关科室救治病人。

  6、保护现场。

  7、立即报告上级领导部门。

  8、协助有关部门查清事故原因。

  9、及时总结事故教训,并向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报告,认真吸取教训。

  六、医用氧舱消毒隔离制度

  1、进入舱内的压缩空气不得超过下列卫生学指标:(按常压下计算)一氧化碳<0.002%;二氧化炭<0.05%;碳氢化合物(油类挥发气)0.005%。医用氧气必须是正规气体厂生产的合格医用氧。

  2、每人专用的吸氧面罩,每次用后需及时清洗,使用前应用酒精擦拭,待干备用。

  3、每次治疗结束后应及时清扫、拖地、通风换气。舱内用紫外线照射30分钟,照射时应遮盖观察窗有机玻璃,以防老化。也可用臭氧发生器或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

  4、舱内使用的痰孟、便盆、垃圾桶应及时进行清洗。

  5、医用氧舱体表应定期清洁,内壁应定期用消毒液抹擦。

  6、患者专用衣裤、鞋子等,一般情况下每周更换一次。

  7、确诊为气性坏疽、破伤风等芽胞杆菌感染的患者,要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严禁与其他病员同时进舱,患者出舱后舱室内、外必须按规定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1)空气消毒:医用氧舱内及放置医用氧舱的房间,应用甲醛加高锰酸钾粉熏蒸,并密闭12小时,通风后,再用紫外线消毒40分钟。

  (2)医用氧舱的内壁、地板和舱内物品用1%过氧乙酸溶液擦拭。

  (3)医用氧舱内的整个空间,经彻底清洁消毒后,关闭舱门用压缩空气(纯氧舱用氧气)加压0.1Mpa停用24小时。然后作空气培养,三次阴性后方可收治其他病人。

  (4)被服用1%-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20分钟,晒干后用高压蒸气消毒处理,再送洗衣房洗涤方可使用。

  (5)所有敷料进行彻底烧毁。

  8、呼吸三通管及吸排氧软管应固定一人专门使用,每周进行清洗消毒。治疗结束后以0.5%洁消精消毒液浸洗后,用洗衣粉溶液浸洗,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

  9、每月进行舱内空气培养一次。

  10、传染病患者应单独开舱治疗,严禁与其他患者同舱治疗。治疗后应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七、医用氧舱控制台管理制度

  1、测氧仪、通讯系统、电视监视、氧流量计、进排气阀门等处于备用状态。

  2、总电源在操舱时打开,操舱结束后及时关闭。

  3、治疗前应详细检查熟悉各项仪表装置的功能,按操作常规使用。治疗结束后及时关闭各种仪器设备。

  4、按有关规定,定期检验医用氧舱压力表、安全阀、氧气流量计等。

  八、医用氧舱机房管理制度

  1、无关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机房。

  2、机房内不得存放易燃物品和其它杂物,各种油料应放入专用容器,存入油库或指定地点。

  3、医用氧舱的各种设备必须有专人负责管理,保持完好状态,出现故障要及时排除并做好登记。

  4、医用氧舱机房内应配备消防器材,并应定期维修及检查更换。

  5、医用氧舱机房内禁止吸烟与明火作业。

  6、医用氧舱的机器在运转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擅离职守,而应严密关注各种仪表的工作情况并作好记录。

  7、保持设备和室内清洁整齐。

  8、工作结束,管理人员离开机房时,应切断电源,关好门窗。

  九、医用氧舱供氧中心管理制度

  1、医用氧舱的供氧设备应指定专人负责,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2、医用氧舱供氧中心应经常保持通风,冬季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8℃左右。

  3、严禁火种,如设备检修确需明火作业时,必须将所有氧气瓶移出供氧间,系统内的氧气必须彻底排尽,经检测确认室内氧浓度已与大气氧浓度一致才能进行作业。

  4、操作人员不得携带火种,易燃物品及穿带钉鞋进入医用氧舱的供氧中心。

  5、医用氧舱供氧中心的照明应使用防爆灯及防爆开关,或者将开关安装在室外,门窗应朝外开,并加防护。

  6、医用氧舱供氧中心内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应定期检查更换。

  7、严禁双手及衣服沾有油脂或戴有油脂手套去操作医用氧舱的各种氧气设备,所使用的工具须经脱脂处理。

  8、医用氧舱供氧中心的工具应固定专用,不得随意挪作他用,以免沾有油污。

  9、氧气瓶装入汇流阀之前,应将气瓶出口清理干净,以免尘土等带入供氧系统,安装完毕后,必须加以固定。供人医用氧舱内的氧压和治疗压力要保持一定的压差比例,才能使呼吸阻力变小。如有不当应及时调整。

  10、待用的氧气瓶和用后的空氧瓶应有明显标记,分开存放并避免烤晒。

  11、严格执行《气瓶安全监督规程》的有关规定

  十、氧气瓶间管理制度

  1、氧气瓶间工作由氧舱设备技术员负责,氧气瓶间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2、氧气瓶间内严禁吸烟,严禁明火作业。

  3、氧气瓶间应保持通风良好,以防室内氧气浓度增高。

  4、氧气瓶间不得堆放杂物。

  5、供气操作人员必须了解供氧管道走向及减压原理。

  6、操作人员不得将火种和易燃物品带进氧气瓶间,不得穿带钉的鞋进氧气间操作。

  7、在卸装氧气瓶时,动作要轻,以防剧烈撞击,禁止敲击氧气瓶发生危险。使用过程中应可靠的加以固定。避免相互碰撞和阳光曝晒。

  8、氧气瓶属于高压容器,应严格按国家规定进行压力检验和及时维修。钢印必须清楚,有合格证。

  9、氧气瓶间应放置灭火器材和沙箱。

  10、供氧前应严格检查供氧系统,不应有任何油污。定期检查氧气管路。有无泄漏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1、供气时,发现异常,要迅速关闭气源。

  12、氧气瓶间照明必须采用防爆照明灯具及开关,或将开关装在室外。

  13、氧气瓶禁止移作他用,瓶外涂以天蓝色油脂,禁止带有油脂的手套使用氧气设备或开关氧瓶。工具经脱脂处理后方可使用。

  14、工作人员不得在手上衣服上沾有油脂,禁止带有油脂的手套使用氧气设备或开关氧瓶。工具经脱脂处理后方可使用。

  15、氧气瓶开启应缓慢,当阀门开足时应倒转半圈;使用氧气减压器供气时,在打开瓶阀前应先松开调节手柄。瓶阀冻结时,不得用火烘烤。

  16、瓶内氧气不能用尽,必须保留一定压力的氧气。

  17、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并填补好值班记录。

  十一、空气压缩机和储气罐房工作制度

  1、空气压缩机(空压机)房和储气罐房由氧舱设备技术员负责,非氧舱工作人员不得入内,不得触摸其内设备。

  2、空压机和储气罐必须性能良好,各配双套。

  3、空压机的工作压、产气量和储气罐的工作压,储气量必须满足高压氧治疗需要。

  4、空压机启动后,要随时注意压力表的灵敏度,不得超过额外定值。在运转中,要随时注意压缩机的不正常声响,如有异常,即检查纠正。情况紧急时应立即停机,检修好方可继续使用。

  5、压缩空气必须经过油水分离、过滤、冷却和适当减压后方可使用,油水分离器应经常排放积存油水过滤器定期更换过滤材料,减压器应定期维修保养。

  6、储气罐房必须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材。

高压氧制度2

  1、经常进行安全教育,不断增强医务人员安全意识和职业责任感,自觉地遵守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制订最佳治疗方案。

  2、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如机房安全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维修安全管理制度等,由科(室)安全员督促检查,促使措施落实。

  3、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操舱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看书报、不做私事、不扯闲谈。

  4、操舱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未经医生同意,不得随便更改治疗方案。

  5、每次治疗前,操舱人员必须对每个进舱人员进行认真检查,不得使火源、易燃、易爆及产生静电火花的物品带入舱内。

  6、机房人员应经常检查、定期保养和维修各种设备,使保持良好工作状态。不得让机器及设备带病工作。

  7、未经本科室工作人员同意,不得随便进入治疗厅和机房。严禁任何人在大厅、更衣室和机房吸烟。不得在暖气片上烘烤衣物。

  8、如设备发生故障,禁止在设备工作状态下进行检修,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9、定期更换灭火器,使保持良好的备用状态。

  二、高压氧科(室)工作制度

  1、高压氧科(室)承担全院门诊、住院患者的高压氧治疗任务。

  2、高压氧科(室)承担本院医疗、科研、教学等各项工作,并应认真完成上述各项工作任务。

  3、高压氧科(室)应建立交接班制度、学习制度、病案讨论制度及三级查房制度等(按医院14项核心制度执行)。

  4、高压氧科(室)应特别注重安全管理,包括设备安全管理、治疗安全管理以及患者的安全管理等,并应分别制订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每一项工作、制度、设备要具体落实

  到具体责任人)

  5、高压氧科(室)工作场所内严禁吸烟。(禁止明火)

  6、非本科(室)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高压氧治疗区和机房、氧气房等处。

  7、高压氧科(室)实行首诊负责制,不得以任何原因推诿患者。对于抢救生命的危重患者,不得以经济等原因延误患者治疗。

  8、高压氧科(室)负责全院住院患者和急诊室的会诊工作。一般患者会诊应于接到会诊通知单后3天内完成(24小时内完成会诊),急诊会诊应于接到通知后20min内到达急救现场(急会诊15分钟内到达)。

  9、健全各级医护及技术人员的管理、培养制度,并定期考核。

  10、加强对进修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建立培训计划,明确指导教师,并应于结业前对进修人员进行考核、鉴定。

  三、进舱人员管理制度

  1、患者和陪舱人员必须经高压氧科(室)医生检诊、处方,并持卡登记后方可进舱。患者应遵守治疗时间,以免延误治疗。

  2、进舱前应排空大、小便,更衣换鞋,不得穿着化纤衣物进舱。

  3、严禁带入火种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亦不得带入钢笔、手表、提包、BP机和移动电话等杂物。

  4、在加压过程中,不断做好耳咽管调压动作,如捏鼻子鼓气、吞咽、咀嚼等。如耳痛不能消除者,应立即报告操舱人员。

  5、要熟悉吸氧面罩及通讯装置的使用方法。

  6、治疗时出现任何不适,应及时报告,听候医生处置。

  7、保持舱内整洁,不随地吐痰和乱扔果皮纸屑。

  8、不要在舱内喧闹,不要擅自扳弄舱内设备,以确保安全治疗。

  9、减压过程中严禁屏气。

  四、氧舱消毒隔离制度

  1、压缩空气和氧气必须符合卫生学标准。

  2、使用1人多次吸氧面罩,患者每次用后及时清洗,用前乙醇擦拭。

  3、每次治疗结束后应通风换气,及时清扫、拖地,舱内用紫外线照射30min。

  4、舱内使用的.痰盂、便盆、垃圾筒每天应用10%“84”消毒液浸泡,然后清水冲洗。

  5、氧舱体表应定期清洁,内壁应定期用消毒液擦抹。

  6、患者专用衣服、鞋子每疗程应更换一次。

  7、确诊为气性坏疽、破伤风芽胞杆菌感染者,严禁与带有伤口的其他人员同时进舱。患者出舱后,舱室必须进行以下严格消毒处理:

  (1)空气消毒:每100m3体积用乳酸12mL熏30min,通风后再用紫外线消毒30min。

  (2)舱室内壁、地板和舱内物品用1%过氧乙酸溶液擦拭。

  (3)舱室经彻底扫除消毒后,作空气培养,3次阴性后方可供他人使用。

  (4)被服用1%~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20min,煮沸60min,再送洗衣房洗涤后方可使用。

  (5)所有敷料彻底烧毁。

  8、每周清洗消毒呼吸三通管及吸、排氧软管一次,用1:200“84”消毒液浸泡后,用洗衣粉擦洗,再用清水冲净、晾干备用。

  9、每月进行舱内空气培养。

  10、传染患者应单独开舱治疗,严禁与其他患者同舱治疗。治疗后应进行消毒处理。

  五、高压氧从业人员卫生保障制度

  1、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2、凡患有以下疾病者,一般不宜从事高压氧专业工作:

  (1)减压病及其后遗症。

  (2)自发性气胸、肺大泡、重度肺气肿。

  (3)高血压病、心脏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

  (4)重度贫血、出血性疾病。

  (5)化脓性中耳炎、耳咽管阻塞。

  (6)癫痫、精神失常。

  (7)氧中毒。

  3、加强体格锻炼,注意营养,增强体质。

  4、初次进舱或脱离高气压环境超过3个月者,应先行加压锻炼(0.2~0.3MPa、30min),适应者方可从业。

  5、为适应高气压环境和降低减压病发生率,应每月进行一次加压锻炼。

  6、执行陪舱任务者,进舱前充分休息,情绪饱满,并无明显不适。月经期、孕期、过度疲劳者暂不陪舱。

  7、陪舱结束后,应就地休息观察半小时,如有不适,应及时检诊,及时处理。

  8、如条件许可,陪舱人员出舱后应进行热水浴,进食热饮。

  9、进舱频度每日不超过一次,如确有特殊情况需要,亦应相隔12h以上再次进舱。

  10、每次陪舱后,可酌情休息半天。

  11、凡进入高气压特殊环境下工作者,应由有关部门发给进舱补助费。因救治需要而陪舱的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应由有关部门按入舱小时发给补助费(删除该条,如确实需要一定要经医院班子讨论才可实施)

高压氧制度3

  一、高压氧科工作制度

  1、高压氧室承担全院门诊、住院患者的高压氧治疗任务。

  2、高压氧室承担本院医疗、科研、教学等各项工作,并应认真完成上述各项工作任务。

  3、高压氧室应建立交接班制度、学习制度、病案讨论制度及三级查房制度等(按医院18项核心制度执行)。

  4、高压氧室应特别注重安全管理,包括设备安全管理、治疗安全管理以及患者的安全管理等,并应分别制订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每一项工作、制度、设备要具体落实到具体责任人)

  5、高压氧室工作场所内严禁吸烟(禁止明火)。

  6、非本室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高压氧治疗区和机房、氧气房等处。

  7、高压氧室实行首诊负责制,不得以任何原因推诿患者。对于抢救生命的危重患者,不得以经济等原因延误患者治疗。

  8、高压氧室负责全院住院患者和急诊室的会诊工作。一般患者会诊应于接到会诊通知单后3天内完成(24小时内完成会诊),急诊会诊应于接到通知后20min内到达急救现场(急会诊15分钟内到达)。

  9、健全各级医护及技术人员的管理、培养制度,并定期考核。

  10、加强对进修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建立培训计划,明确指导教师,并应于结业前对进修人员进行考核、鉴定。

  二、高压氧室安全管理制度

  高压氧室安全管理制度是高压氧治疗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的条理化、定型化,是科(室)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违反规章制度,就会造成管理混乱,因此各项制度必须得以认真贯彻执行。

  1、经常进行安全教育,不断增强医务人员安全意识和职业责任感,自觉地遵守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制订最佳治疗方案。

  2、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如机房安全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维修安全管理制度等,由室安全员督促检查,促使措施落实。

  3、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操舱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看书报、不做私事、不扯闲谈。

  4、操舱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未经医生同意,不得随便更改治疗方案。

  5、每次治疗前,操舱人员必须对每个进舱人员进行认真检查,不得使火源、易燃、易爆及产生静电火花的物品带入舱内。

  6、机房人员应经常检查、定期保养和维修各种设备,使保持良好工作状态。不得让机器及设备带病工作。

  7、未经本科室工作人员同意,不得随便进入治疗厅和机房。严禁任何人在大厅、更衣室和机房吸烟。不得在暖气片上烘烤衣物。

  8、如设备发生故障,禁止在设备工作状态下进行检修,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9、定期更换灭火器,使保持良好的备用状态。

  三、控制台管理制度

  1、各种测氧仪、通讯系统、电视监控、氧流量计、进排气阀等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2、总电源在操舱时打开,操舱完毕及时关闭。

  3、开舱前应详细检査各项装置的功能,按操作常规使用。

  4、按有关规定,定期检验压力表、安全阀、测氧仪、氧气流量计等。

  四、高压氧科氧舱消毒隔离制度

  1、压缩空气和氧气必须符合卫生厅标准。

  2、每人一套专用面罩、吸排氧软管,每次使用结束后用75%酒精擦拭吸氧面罩。

  3、每次治疗结束后应进行舱内通风换气,及时清扫,并用含氯消毒液(500mg/L)擦拭地面及桌面。

  4、氧舱内壁每周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5、病人专用衣服定期(每周一次)清洗,如有污染随时更换。以保持清洁。

  6、每周清洗消毒呼吸三通管和吸排拉管一次(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后,用清水冲刷干净,晾干备用)。

  7、吸氧管、吸氧面罩建议每10天更换一次,20天必须更换,如有破损随时更换。

  8、传染病人应单独开舱治疗,严禁与其他病人同舱治疗,并在每次治疗结束后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五、氧舱消毒隔离制度

  1、压缩空气和氧气必须符合卫生学标准。

  2、使用1人多次吸氧面罩,患者每次用后及时清洗,用前乙醇擦拭。

  3、每次治疗结束后应通风换气,及时清扫、拖地,舱内用紫外线照射30min。

  4、舱内使用的痰盂、便盆、垃圾筒每天应用10%“84”消毒液浸泡,然后清水冲洗。

  5、氧舱体表应定期清洁,内壁应定期用消毒液擦抹。

  6、患者专用衣服、鞋子每疗程应更换一次。

  7、确诊为气性坏疽、破伤风芽胞杆菌感染者,严禁与带有伤口的其他人员同时进舱。患者出舱后,舱室必须进行以下严格消毒处理:

  (1)空气消毒:每100m3体积用乳酸12mL熏30min,通风后再用紫外线消毒30min。

  (2)舱室内壁、地板和舱内物品用1%过氧乙酸溶液擦拭。

  (3)舱室经彻底扫除消毒后,作空气培养,3次阴性后方可供他人使用。

  (4)被服用1%~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20min,煮沸60min,再送洗衣房洗涤后方可使用。

  (5)所有敷料彻底烧毁。

  8、每周清洗消毒呼吸三通管及吸、排氧软管一次,用1:200“84”消毒液浸泡后,用洗衣粉擦洗,再用清水冲净、晾干备用。

  9、每月进行舱内空气培养。

  10、传染患者应单独开舱治疗,严禁与其他患者同舱治疗。治疗后应进行消毒处理。

  六、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管理制度

  1、在医务科和设备科的监管和指导下,负责来本科室治疗的急危重症患者或在治疗过程中发生急危重症变化者救治工作。

  2、急危重症患者实行“绿色通道”制度,一律进行先检查,后补记费用的诊疗制度。

  3、根据病情需要,酌情安排医护人员进舱陪护。

  4、各病区、急诊科、门诊等急危重症患者,需要有本科室临床医生进行初步救治,在病情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才可以进行高压氧治疗。

  5、在治疗过程中,一旦发生各种危及生命的病情变化时,应立即停止治疗,并实施抢救。

  6、高压氧医技人员一方面配合医生、护士进行急救,一方面电话通知医院总值班,同时向科主任汇报。科主任接到通知后,要立即到达现场组织协调抢救,并向医务科、业务副院长汇报。

  7、注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使医患建立协调配合的良好关系,以利于患者的抢救治疗。

  8、当现场急救后确认病情趋向稳定时,应立即转入相关科室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治疗。

  9、科室人员定期检查,确保各种医疗急救设备及药品状态良好,随时投入使用。

  七、医用氧舱监管制度

  1、由医务科对高压氧科实施监管,以保证高压氧科的医疗质量与安全。

  2、医务科在分管领导的指导下和高压氧科的协助下制定监管、检查的具体措施。

  3、医务科切实履行对高压氧科的监管。

  4、医务科制定监管、检查的具体标准、具体内容。

  5、医务科定时对高压氧舱进行检查,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方案,督促高压氧科完成整改。

  6、医务科对整改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提供帮助。

  7、医务科不定期询问高压氧科工作人员情况、患者治疗情况,对存在的困难给予帮助。

  8、医务科严格按照相应规章制度执行。

  八、高压氧从业人员卫生保障制度

  1、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2、凡患有以下疾病者,一般不宜从事高压氧专业工作:

  (1)减压病及其后遗症。

  (2)自发性气胸、肺大泡、重度肺气肿。

  (3)高血压病、心脏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

  (4)重度贫血、出血性疾病。

  (5)化脓性中耳炎、耳咽管阻塞。

  (6)癫痫、精神失常。

  (7)氧中毒。

  3、加强体格锻炼,注意营养,增强体质。

  4、初次进舱或脱离高气压环境超过3个月者,应先行加压锻炼(0、2~0、3MPa、30min),适应者方可从业。

  5、为适应高气压环境和降低减压病发生率,应每月进行一次加压锻炼。

  6、执行陪舱任务者,进舱前充分休息,情绪饱满,并无明显不适。月经期、孕期、过度疲劳者暂不陪舱。

  7、陪舱结束后,应就地休息观察半小时,如有不适,应及时检诊,及时处理。

  8、如条件许可,陪舱人员出舱后应进行热水浴,进食热饮。

  9、进舱频度每日不超过一次,如确有特殊情况需要,亦应相隔12h以上再次进舱。

  10、每次陪舱后,可酌情休息半天。

  九、医用氧舱使用制度

  1、在院领导和院医务科直接领导下开展各项管理工作。

  2、由医院器械科负责医用氧舱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

  3、外来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高压氧舱。

  4、凡来医用氧舱参观者,必须经医院办公室或医务科批准同意,否则不予接待。

  5、进入医用氧舱治疗或参观者,必须遵守医用氧舱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医务人员指导。

  6、医用氧舱操作人员必须经卫生部指定的机构进行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操作;医用氧舱维护管理人员必须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可的机构培训考核,并取得资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7、医用氧舱使用单位在制定医用氧舱操作规范、岗位责任等一系列措施的同时必须制定完整的紧急情况时的处理措施和方案,并应定期进行演练。

  8、每次治疗前,操舱人员须向进舱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督促病人更换医用氧舱专用的纯棉衣服,其他物品严禁带入舱内。治疗期间操舱人员谢绝会客。

  9、医用空气加压舱舱内的氧浓度必须控制在23%以下;超出时要及时进行置换,如置换3-5分钟后达不到要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10、不得自行改变舱体结构、供(排)氧气系统和供(排)气系统,也不得自行改变原设计的医用氧舱加压介质和随意增加舱内吸氧装置。

  11、抢救治疗过程中,除必要的医务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禁止入内。

  12、医用氧舱实行封闭式管理,医用氧舱治疗区严禁火种、吸烟。

  13、注意舱内清洁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壳纸屑。

  14、卫生工作要保持经常化,每次治疗结束后,要及时进行舱内外清洁、消毒工作。

  15、医用氧舱治疗区所设的消防器材,应按国家的有关规定,每季度检查一次。

  十、医用氧舱安全管理制度

  1、制定医疗安全管理计划及具体措施。定期(3个月)进行医疗安全管理教育培训并进行考核。

  2、严格执行医用氧舱安装、维护、检验的相关程序,依法获得《医用氧舱使用证》,严格遵守《医用氧舱资质的规定》,医、护、技均做到持证上岗。

  3、严格遵守医疗制度、规程、流程。

  4、严格掌握高压氧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症,保证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

  5、严格患者《安全教育制度》,对入舱患者及家属进行安全教育。

  6、严格执行《控制氧浓度的制度》,杜绝氧浓度升高引起的意外事故。

  7、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变化,如患者出现不适,及时处理,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必要时减压出舱、及时抢救。

  8、针对紧急意外情况,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

  9、加强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的'管理,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十一、进舱人员安全教育制度

  1、成立专门的安全教育领导小组。

  2、每季度召开安全教育领导小组会议,对安全教育制度及内容进行培训。

  3、高压氧医师要严格掌握高压氧的适应症及禁忌症,会诊过程要严格把关,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高压氧治疗的注意事项。

  4、患者入舱治疗前,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安全教育,进舱人员不得携带火种和易燃、易爆物品;不得穿戴产生静电的服装、鞋、帽,严禁沾染油脂的物品置于舱内。杜绝将危险物品带入氧舱,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5、患者入舱后再次宣教入舱须知。

  6、告知患者高压氧治疗中或治疗后,出现任何不适及时向医生报告。

  7、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确保患者安全。

  8、充分利用宣传单、入舱前教育等各种教育方式,向患者及家属宣传高压氧安全知识,宣传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以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十二、控制氧浓度的制度

  1、完成医用氧舱一年期和三年期定期检查,确保各种设备通过检查,包括测氧仪。

  2、高压氧治疗前打开空气总开关及氧气总开关,确保安全供气、供氧。

  3、高压氧治疗前检查高压氧仪器是否正常运转,包括测氧仪。

  4、患者吸氧前打开操纵台的供氧阀和排氧阀(手动操舱),确保正常供氧及排氧。

  5、治疗过程中叮嘱并协助患者正确佩带氧气面罩,指导患者按自然呼吸频率吸氧,避免过度深呼吸,并经常检查面罩有无漏氧情况。

  6、监测舱内氧浓度,严格控制在23%以内。如氧浓度增高过快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排除,同时应通风换气。

  7、通风换气3分钟后如达不到要求,停止吸氧,减压出舱。

  8、同时继续查明原因。

  9、患者出舱后,安抚患者。并通知技师协同查明原因,以备氧舱继续使用。

  十三、高压氧科医嘱执行制度

  1、高压氧科医师根据会诊患者的病情,决定是否行高压氧治疗。

  2、如需行高压氧治疗,则告知患者及家属高压氧治疗的注意事项。

  3、完成书写会诊记录。

  4、签订知情同意书。告知患者及家属高压氧的治疗方案,将治疗方案写在同意书上。

  5、临床医生根据会诊医生的治疗方案开具医嘱。

  6、操舱人员严格执行治疗医嘱。

  7、入舱前教育,告知每一位患者入舱须知及调压方法,注意事项。

  8、治疗中按照治疗方案指导患者吸氧。

  9、出舱后观察患者情况,询问患者治疗感受,治疗效果。

  10、操舱人员对治疗患者进行全程心理护理,缓解治疗患者的紧张情绪,告知患者注意事项,达到更好完成治疗的目的。

  11、如患者出现严重不适和并发症,应告知临床医生停医嘱,并寻找出现并发症的原因。

  12、临床医生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必要时再会诊,决定是否继续行高压氧治疗。

  十四、心理护理工作制度

  1、重视对病人心理的研究,做好心理护理。

  2、在护理过程中采取疏导、劝导、解释、安慰等手段因人而异、因势利导进行心理护理。

  3、护理人员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素质修养、通过语言、表情、态度、行为来影响病人的感觉和情绪,使之感到温暖,增强信心,减少顾虑,振奋精神,从而在治疗过程中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4、称呼病人的原则:根据病人的身份、职业、年龄等情况因人而异,力求恰当,适当用敬称。

  5、注意口语的科学性、通俗性,善用职业性口语。

  十五、医用氧舱医护人员三级负责制

  医护人员实行高、中、初三级负责制。以维持日常诊疗活动及氧舱安全运行、保证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达到更好的服务于患者的目的。

  1、医用氧舱实行医、护人员三级负责制,包括高、中、初三级负责制,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应逐级请示、逐级负责。

  2、高压氧医师按要求完成日常的会诊工作,并及时书写会诊记录,为来行高压氧治疗的病人书写病历。根据病情需要制定与患者病情相适应的治疗方案。

  3、高压氧初级医师完成日常病人巡视及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舱内患者的病情变化,保证治疗方案顺利实施。在日常工作中遇到问题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

  4、高压氧护理人员完成日常的护理及操舱工作,填写治疗记录。按医疗人员的医嘱要求完成治疗方案,如遇问题向上级请示。

  5、高压氧科技师负责设备的正常维护、保养及定期检修,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要及时请教上级技师,如仍不能解决与生产设备厂家联系,保证设备运转正常。

  6、高压氧科全体医护人员协调工作,维持医用氧舱的正常运转,保证医疗治疗与医疗安全。

  十六、高压氧科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1、经常进行安全教育,不断增强医务人员安全意识和职业责任感,自觉地遵守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2、建立建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如机房安全管理制度、维修安全管理制度等,由技师督促检查,促使措施落实。

  3、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操舱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看书报、不做私事、不扯闲谈。

  4、操舱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未经医生同意,不得随便更改治疗方案。

  5、每次治疗前,操舱人员必须对每个进舱人员进行认真检查,不得将火源、易燃、易爆及产生静电火花的物品带入舱内。

  6、技师应经常检查、定期保养和维修各种设备,使保持良好工作状态。不得让机器及设备带病工作。

  7、未经本科室工作人员同意,不得随便进入治疗厅和机房。严禁任何人在大厅、更衣室和机房吸烟。

  8、如设备发生故障,禁止在设备工作状态下进行检修,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9、定期更换灭火器,使保持良好的备用状态。

  十七、危重症昏迷病人必须有医护人员陪护制度

  高压氧治疗是救治危重、昏迷患者的重要方法之一。危重昏迷患者病情相对不稳定,特别是在高压环境中。因此,必须建立危重、昏迷患者做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由医护人员陪舱的制度,确保危重、昏迷患者得到安全、顺利、有效的高压氧治疗。

  1、严格掌握危重、昏迷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

  2、实施危重、昏迷的患者高压氧治疗前应与家属沟通,讲明高压氧治疗的重要性。同时,也要讲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并签署危重、昏迷患者高压氧治疗知情同意书。

  3、危重、昏迷的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前应备好血压计、听诊器等设备和器械。

  4、实施危重、昏迷的患者高压氧治疗时必须有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一起陪舱。(由病房经治医生与高压氧科医护人员协商陪护事宜)

  5、检査氧舱递物舱、舱内吸痰器的是否处在完好备用状态。

  6、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氧舱递物筒、舱内吸痰器的使用方法,熟悉舱内减压阀、消防水喷淋装置的使用方法。

  7、医护人员应熟悉舱内减压阀、消防水喷淋装置的使用方法。

  十八、机房管理制度

  1、机房门口设立“机房重地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的警示标语。

  2、机房内不得存放易燃物品和其他杂物、各种油料应放入专用容器,存入指定地点。

  3、机房内应配各消防器材,并应定期维修及检査更换。

  4、机房内严禁吸烟。明火作业时,应有专人警戒。

  5、机房内的机械设各必须有专人负责管理,使机械设各保持完好状态,出现故障及时排除并做好登记。

  6、机器运转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关注各种仪表的工作状况并作好记录,严禁擅自离开岗位。

  7、操作人员离开机房时,应断开电源,关好门窗。

  8、保持设备和室内清洁整齐。

  9、配电屏和配电箱管理技照有关规定执行。

  十九、储气罐管理制度

  1、储气接、油水分离器和空气过渡器应按規定办理压力容器使用登记手续。过法器内的填料应定期更换(每年至少一次)。

  2、由专人负责使用管理。

  3、罐内的空气储量,应满足每天开能治疗的需要,空气质量须符合卫生学要求。

  4、开、关气阀时动作应缓慢柔和。

  5、定期进行排污保养(每周至少二次),保持室内和设各的整洁

  6、定期(每年一次)检验、分析罐内气体卫生质量,确保压缩气体清洁无害。

  二十、氧舱设各日常保养制度

  1、保证各船室正常开舱使用所必须的条件。

  2、保证氧舱各附属系统设各正常运行所必须的条件。

  3、保证压缩空气系统和供氧系统所规定的压力值及储气量。

  4、定期对动力机械添加或更换润滑油,对空调装置添加制冷剂。

  5、操作人员应严守岗位,随时巡视设各运行情况,并对各系统设备在安全运行中进行外部巡视。

  6、设法排除设备在运行中的一般故障。

  7、对储气罐、抽水分高器、空气过始器、空气冷疑器等,定期进行排污处理(每周至少二次)

  8、开机及停机时应检査各阀门开关位置是否正确。

  9、经常擦拭设各以保持清洁,不得留有油污及水清。

  10、安全阀、压力表等仪表应定期送检,避免失灵。

  11、做好每班工作记录

  二十一、氧舱设备维修工作制度

  1、维修工作要尽量保持设各的完整性,安装时要注意清除异物;安装后注意有无漏装、错装,特别要注意电气设备的正确接线。

  2、维修时,带电设各一定要先断电源,并挂上警示标志,以防他人合同。带电、作业时,除选用合适的工具外,并有一人监护,一人工作。

  3、拆卸压力容器时,一定要先行卸压,防止伤人事故,加压舱系统需维修时,一定要在病人出能后,方可进行。

  4、机器设各安装完毕后,须反复试机,试机前,应清理场地;试机时,要有专业人员在场。大修后的空气压缩机还要进行磨合运行。

  5、机器设各大修时,对调整后更换的器材,零件,该换的项目等,运营详组记录,作为本单位高压氧治疗设备的技术档案资料。

  6、严禁操舱过程中捡修。

  二十二、氧舱定期检验制度

  高压氧舱是否符合国家安全运行标准,关系到高压氧治疗系统的正常运转。关系到所有病陪人及高压氧科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特种设备管理部门的要求,医用高压氧舱必须定期进行监测检验。

  一、高压氧舱的定期监测检验,根据特种设备管理部门的规定,高压氧舱由山东省特种设备监测检验研究院实施,每年一次。

  1、高压氧科应提前向特种设备监测检验申请检验。

  2、高压氧科应做好氧舱设备资料的整理和保管工作。

  3、高压氧科应做好氧舱及其它压力容器上配置的安全阀的定期校验工作,每年一次,在氧舱年检之前完成。

  4、高压氧科应做好氧舱和操作台上以及其它压力容器上配置的压力表的定期校验工作,每半年一次,并在氧舱年检之前完成。

  二、储气罐的定期监测检验,根据特种设备管理部门的规定,氧舱配置的储气罐由枣庄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实施,每三年一次。

  三、储水罐的定期监测检验,根据特种设备管理部门的规定,舱配置的储水罐由枣庄市特种设备监测检验研究院实施,每三年一次。

  四、每次氧舱年检时,所有从业人聊上岗证均应在有效期内。

  二十三、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制度

  压力容器包括局压氧舱、储气罐、储水罐等是高压氧舱治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压力容器是能够安全使用,关系到所有病陪人及高压氧科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按照特种设备监测检验部门的要求,压力容器必须定期进行监测检验。

  一、氧舱的定期监测检验,根据特种设备管理部门的规定,高压氧舱由省特种设备监测检验研究院实施,每年一次。

  1、高压氧科应提前向特种设备监测检验申请检验。

  2、高压氧科应做好氧舱设备资料的整理和保管工作。

  3、高压氧科应做好氧舱及其它压力容器上配置的安全阀的定期校验工作,每、年一次,在氧舱年检之前完成。

  4、高压氧科应做好氧舱和操作台上以及其它压力容器上配置的压力表的定期校验工作,每半年一次,并在氧舱年检之前完成。

  二、储气罐的定期监测检验,根据特种设备管理部门的规定,高压氧舱配置的储气罐由枣庄市特种设备监测检验研究院实施,每三年一次。

  1、高压氧科应提前向特种设备监测检验申请检验。

  2、高压氧科应做好储气罐资料的整理和保管工作。

  3、高压氧科应做好储气罐上配置的安全阀的定期校验工作,每年一次,在氧舱年检之前完成。

  4、高压氧科应做好储气罐上配置的压力表的定期校验工作,每半年一次,并在氧舱年检之前完成。

  三、储水罐的定期监测检验,根据特种设备管理部门的规定。高压氧舱配置的储水罐由枣庄市特种设备监测检验研究院实施,每三年一次。十年以后根据使用情况由特检机构确定检验周期。

  二十四、压力表、安全阀定期检验制度

  压力表、安全阀是高压氧舱、储气罐、储水罐等压力容器上重要的配套设施,是确保高压氧舱治疗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压力容器是否能够安全使用,关系到所有病陪人及高压氧科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按照特种设备管理部门的要求,压力表、安全阀必须定期进行监测检验。

一、压力表的定期检验,每半年检验一次。

  1、高压氧科要做好所有压力表合格证、检验报告的相关资料的保管、保存工作。

  2、高压氧科应于压力表检验周期到达之前,提前送到枣庄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指定的计量所进行检验。

  二、安全阀的定期检验,每年检验一次。

  1、高压氧科要做好所有安全阀合格证、检验报告的相关资料的保管、保存工作。

  2、高压氧科应于安全阀检验周期到达之前,提前送到枣庄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指定的计量所进行检验。

高压氧制度4

  一、按强电不进舱的原则,严禁在舱内使用强电。舱内的电气设备,其工作电压不得大于24v。舱内必须敷设的电缆、电线均应经过高压绝缘试验,接头必须按规定焊接并相互错开,线路必须按规定穿金属管固定敷设。舱内除通讯及信号传感元件外,不得设置任何电器。严禁在舱内装设熔断器、继电器、转换开关、镇流器、电气及动力控制器好有感应线圈的电铃等可能产生电火花的电气元件。若因治疗确需进舱的电器,必须能够承受舱压,并应在舱外配备电流过载保护装置。纯氧氧舱进舱电气设备总功率不应大于0.5w。所有电气开关应一律设在舱外。除婴儿舱外,舱内必须设人体静电接地装置。严禁任何电路和设备的.接地线与高压氧舱系统相连或共用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氧舱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

  二、应采用舱外照明方式照明,在舱外观察窗部位设置光源解决舱内照明问题。同时必须在舱外配置应急照明系统。氧舱供电中断时,应急照明系统必须自动投入,持续照明时间一般不应小于30分钟。严禁在舱内采用普通日光灯或其他普通照明灯具。

  三、严禁在舱内安装普通家用空调,舱内空调装置的电机及控制装置必须是设置舱外。家用空调的电气装置按普通环境设计,在舱内工作压力下启动或停机时,极易产生火花。目前安全性能较高的空调方式有两种,一时采用管道式空调系统,将空调的制冷好制热装置直接连接在通风管道上,在通风换气的同时实施温度调控;二时将空调的电动机风轮改为气动风轮,利用储气罐中的净化压缩空气(0.3~0.4mpa)为动力驱动风轮,空调主机的遥控板设在舱外操作台上。这两种方式均勿需在氧舱内敷设电气设施设备,安全可靠。

  四、监控摄像头应安装在舱外观察窗口处。传输信号的导线应敷设在舱外。

  五、通常氧舱的工作压力为0.2~0.25mpa,故多数氧舱将工作压力上限设定为0.25mpa。安全阀的启跳和回座压力值应在设备本体安全限度之内,并处于该阀的最佳性能区间。多人医用氧舱舱体上的安全阀应选用带扳手的弹簧直接载荷式安全阀。医用氧舱舱体上不得装设爆破片。空气加压舱应按规定设置紧急泄压装置。

  六、舱内氧浓度一般不允许超过23%,严禁超过25%。当舱内氧浓度达到25%时,测氧仪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后,操作人员应及时通风换气,减低舱内氧浓度。通风换气3分钟后,如仍然达不到要求,应立即停止使用。

  七、一切舱内设备及装饰,应尽量简洁、安全实用。严禁采用易燃、可燃或燃烧时产生大量有毒气体的材料进行内部装修。舱内表面油漆应采用耐高温阻燃油漆。氧气汇流的内垫材料应选用耐高温阻燃材料。舱内地板应选用导电性能良好的防静电纯铝板等板材。舱内不的使用羊毛及化纤被褥、毯子、椅垫等。纯氧舱内不得采用木质物品。舱内任何部位均不应沾有油脂。

  八、医用氧舱供氧系统的管路及管路伤的阀件,应采用铜质或不锈钢材料制成,气密封元件应采用紫铜、聚四氟乙烯等难燃材料,不得采用铝、尼龙等材料和石棉制品。

  九、病员应着统一的全棉制品病员服和拖鞋入舱。严禁穿戴恩那个产生静电的化纤织物和携带手表、手机、玩具等物入舱。严禁将打火机、火柴和油污之物带入舱内。要防止将松节油、活络油、乙醇、樟脑油等含易燃物质的药品带入舱内。

  十、在病员进舱前,操舱人员应打开操纵台上的供氧阀,在安静环境下,细听舱内有无氧气泄露的咝咝声,如果漏氧量较大,在氧气间的汇流排管处或氧气开阀处也可听到氧气流动声,应找出泄露部位予以处置。

  十一、医用氧舱使用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医用氧舱安全管理、安全操作和岗位职责等制度,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至少每6个月一次)组织演练。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如果氧舱起火,操舱人员应沉着冷静,果断快速实施以下步骤抢救:

  (1)立即切断电源及供氧。

  (2)开启紧急泄压阀和安全阀手柄排气,在3分钟内减至常压。

  (3)打开舱门,迅速救出病人。心跳呼吸停止者,应迅速复苏,并组织相关科室施救。

  (4)舱内如有火焰,用灭火器扑救。

  (5)如实报告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及相关上级,保护现场,协助调查事故原因。

高压氧制度5

  一、氧气必须符合卫生学标准。

  二、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注意无菌操作。

  三、无菌物品有效期内使用,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四、每次治疗前后,舱内用诗乐消毒剂喷雾消毒,通风换气。

  五、治疗室每日用臭氧发生器进行空气消毒2次。

  六、患者应配备专用衣服、鞋子,每个疗程应更换1次。

  七、氧舱体表隔天清洁消毒,遇污染随时消毒。

  八、对危重抢救的患者,有伤口或气管切开者,入舱前应做彻底的舱内消毒。传染病患者及破伤风、气性坏疽等特殊感染患者出舱后应严格终末消毒。

  九、地面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拖地板两次;更衣室每天消毒1次;厕所每日打扫不少于2次,随时保持清洁无臭味。每周对治疗环境大扫除1次。

  十、每月进行舱内空气培养,空气培养不达标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并落实整改措施,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高压氧制度6

  一、医用高压氧舱工作人员的职责:

  医师职责

  1.负责一定范围的医疗、护理、教学、科研工作及行政管理工作

  2.负责本科室的门诊及院内外会诊工作,掌握高压氧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进行全面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制定治疗方案,做好观察记录。

  3.根据病情决定是否需要医务人员陪舱治疗,及时作出适当处理。每疗程结束后作出病情及疗效小结。

  4.每次治疗前后均应巡视病人,注意病情变化。

  5.坚守工作岗位,尤其有危重病人抢救时,不得擅离职守。

  6.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杜绝差错事故。

  7.参加科内的业务学习和专业培训工作,担任带教老师,知道进修、实习人员的训练学习。

  8.负责对病人进修高压氧舱治疗知识的宣传和安全教育。

  护士职责

  1.认真进修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医嘱,按时完成治疗、护理工作

  2、认真做好进舱治疗的安全教育,眼的检查进舱人员的安全措施;发放面罩并指导应用,详细介绍进舱须知

  3、负责氧舱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治疗方案

  4、认真填写各项护理、治疗及操作记录

  5、参加教学和科研工作,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

  6、做好清洁卫生和消毒隔离工作

  操舱人员职责

  1、高压氧工作人员必须经卫生部指定的机构进行严格的专业培训学习,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2、熟练掌握高压氧舱系统各主要设备和装置的结构性能及使用操作方法

  3、树立安全意识和责任感,熟悉高压氧对人体各系统的生理影响以及可能发生的副作用

  4、开舱前,认真检查各种设备、仪表、供氧系统,确保正常运转

  5、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坚守岗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不准聊天、看书报、听广播和看电视。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氧舱厅室及操纵台。

  6、严格执行进舱须知各项要求

  7、严格执行治疗方案,不得擅自改动

  8、加减压过程中,应及时指导病人做耳咽管调压动作,防止各种气压伤,并认真观察和了解病情。

  9、遇有病情变化和机械故障时,应立即报告,并协助妥善处理,以确保病人安全。

  10、准确填写操舱记录。

  11、治疗结束,进行舱内清扫工作,彻底通风、消毒,并保证各种设备仪器处于就绪状态,以供随时使用。

  12、熟练掌握氧舱应急情况处理规则,并定期进行演练。

  二、操作人员守则:

  1、在院领导和医务部门直接领导下开展各项管理工作。

  2、由院医疗器械科和保卫科科负责氧舱设备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

  3、高压氧工作场所,如治疗厅室、氧气间、机房等,需备消防器材,并严禁吸烟。

  4、医院设有消防安全员,定期检查消防器材和安全状况,及时消除隐患,确保氧舱各部安全。

  5、定期每年对氧舱进行强检。对存在的问题必须整改后才可正常投入使用。

  6、爱护氧舱设备不得随意搬动、拆卸或外借仪器设备。

  7、保持氧舱厅室整洁安静,禁止无关人员入内,维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8、非本科室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本科室参观。参观者必须由指定人员陪同,并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三、安全操作规程

  1、无关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机房。

  2、机房内不得存放易燃物品和其他杂物。各种油料应放入专用容器,存入油库或指定地点。

  3、机房内应设有消防器材,并应定期维修保养及检查更换。

  4、机房内严禁吸烟,明火作业时,应有专人警戒。

  5、机房内的机械设备必须有专人负责管理,使机械设备保持完好状态,出现故障要及时排除。

  6、机器运转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而应经常监视各种仪表的工作情况并做好记录。

  7、机房管理人员离开机房时,应切断电源,关好门窗。

  8、保持设备和室内清洁整齐。

  四、巡回检查制度

  1、每月进行一次日常检查,包括电源、管路、气密性、舱内用品、舱内装置,及时发现问题。

  2、3个月进行一次中检查,包括电气部分的仪表捐表,各管路气密性,检查减压器阀门,空调性能。

  3、3年进行一次大检查,包括全部仪表、舱内电气线路、全部阀门。

  4、全部管路、测氧仪、温度仪、紧急呼叫仪等。

  五、维修保养制度

  日常保养制度

  1、保证各舱室正常开舱使用所必备的条件。

  2、保证氧舱各附属系统设备正常运行所必备的条件。

  3、保证压缩空气系统所规定的压力值及贮气量。

  4、定期对动力机械系统添加或更换润滑油。对空调装置添加制冷剂。

  5、操作人员应严守岗位,随时巡视设备运行情况,并对各系统设备在安全运行中进行外部巡视。

  6、设法排除设备在运行中出现的一般性故障。

  7、对贮气罐、油水分离器、空气过滤器、空气冷凝器等,定期进行排污处理。

  8、开机及停机时应检查各阀门开关位置是否正确。

  9、经常擦拭设备以保持清沽,不得留有有无及水滴。

  10、各种仪表应按期送检。

  11、作好每班工作记录。

  维修工作制度

  1、医用高压氧舱设备的维修必须委托具有维修保养资格的部门对其进行保养、维修。维修工作要尽量保持设备的完整性。

  2.、维修时,带电设备一定要先切断电源,并挂上警示标志,以防他人合闸。带电作业时,除选用合适的安全工具外,并由一人监护,一人工作。

  3、拆卸压力容器时,一定要先行卸压,防止伤人事故。加压舱系统需维修时,一定要在病人出舱后,方可进行。

  4、机器设备安装完毕后,须反复试机。试机前,应清理好场地;试机时,要有专业人员在场。大修后的空气压缩机还要进行磨合运行。

  5、机器设备大检修时,对调整或更化的器材、零件,改换的项目等,均应详细记录,作为本单位高压氧治疗设备的技术档案资料。

  六、定期报检制度

  1、根据质量管理监督部门的规定进行定期报检,提前一个月报检。

  2、在氧舱进行维修、改造后,重新报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七、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1、建立氧舱设备技术档案,包括氧舱完工图纸,制造资料(焊接、耐压检验、质量合格证、安全阀的调试等)安装资料。

  2、使用维修、改装更新等原始资料应详细记录入档,为中修、大修及正确操作、保养作科学依据。

  八、培训教育制度

  1.氧舱工作人员除具有相应的学历外,必须经高压氧培训班的学习,持上岗证上岗。

  2.氧舱技术人员要具有中等专业或中等机电专业以上学历,参加氧舱设备技术培训班学习并取得氧舱操作上岗证。

  3.定期参加!地区组织的压力容器安全法规及有关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4.有计划的组织业务学斗,了解新设备、新仪器、学习有关国家新的标准、法规、规程,并定期进行技术考核。

  九、安全事故报告制度为积极预防、妥善处理高压氧舱安全事故,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其它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规定,安全事故发生后应按下列程序报告。

  (一)氧舱发生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

  (二)科室领导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特种设备主管职能科室,要求查明事故位置和简要原因,上报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领导组,组长下达应急救援预案处置的指令,同时通知领导组成员迅速赶往事故现场。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外,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与事故种类相关的有关安全职能部门。

  (三)医用高压氧舱发生安全事故后,应当根据事故的类别、性质严格按《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的事故报告程序报告。同时科室应当立即做到:

  1、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2、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3、及时报告;

  (四)事故报告程序

  1、事故发生后,不论何种情况,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或逐级报告科室负责人直至院领导。

  2、院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及伤亡人数后,应立即报行政上管局及质量技术监督局。

  3、发生伤亡人数事故应立即组织抢险,并保护事故现场。

  (五)事故报告的内容方式

  1、事故的基本内容包括,事故设备的基本情况,发生事故的部门,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伤亡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伤害程度及事故简要经过和原因。

  2、事故报告方式可用电话、电传或其它快速方式。

  3、事故报告要准确及时。

  十、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总则

  1、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特种设备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

  少医院在用特种设备事故造成的损失,保证人员生命安全,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指导思想。遵循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的方针,和自行处理与社会力量处置相结合的原则,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2、本预案为阳泉市第二人人民医院本院区域内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程

  序和组织原则。本预案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确定特种设备使用科室为本院特种设备事故抢险救援手斗室。

  3、本预案所称特种设备事故,是指在本院区域内使用特种设备的科室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财物损失的事故,包括以下的事故:

  (1)蒸汽锅炉爆炸事故;

  (2)高压消毒设备爆炸事故;

  (3)医用高压氧舱爆炸事故;

  (4)货物升降起重机设备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5)压力容器(含固定、移动式如氧气瓶、二氧化碳气瓶、液化气瓶)泄漏、爆炸事故;

  (6)压力管道泄漏、爆炸事故。

  4、事故类型及可能造成的灾害分析

  (1)一般事故,是指无人员伤亡,设备损坏不能正常运行,且直接经济损失50对元以下的设备事故。

  (2)严重事故,是指造成死亡工1--2人,或者受伤19人(含19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以及无人员伤亡的设备爆炸事故。

  (3)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3-9人,或者受伤20-49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

  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上500万元己以下的设备事故。

  (4)特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10 ~ 29人,或者受伤50-99人,或者直接经济

  损失500万元(含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

  (5)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或者受伤(包括急性中毒,下同) 100人(含10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含1000万元)以上的设备事故。

  5、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应当贯彻统一领导、专业分工、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6、各特手中设备使用科室,应当建立严格的特种设备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责任制,切实履行各自职责,积极配合处理事故应急抢险救援工作,保证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应急处理机构和职责

  1、成立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领导组,由主管院长任组长,副院长任副组长,成员科室为医院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器械科、保卫科、总务科、药剂科;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总务科或器械科。所有成员必须保证

  24小时通信畅通。

  2、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领导组职责:

  (1)负责本"预案"的编制与修订。

  (2)组建应急预案救援专业队伍,并组织实施和演练。

  (3)检查督促做重大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4)组织指挥特种设备使用科室对特种设备事故现场应急抢险救援工作,控制事故蔓延和扩大。

  (5)核实现场人员伤亡和损失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抢险救援工作及事故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

  (6)落实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部署的有关抢险救援措施。

  3、组长的主要职责

  (1)负责召集、协调各有关科室和特种设备使用科室的负责人研究现场救援方案,制定具体救援措施。

  (2)负责指挥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4、副组长的职责:负责组织实施具体抢险救援措施工作。

  5、各成员科室及使用科室负责人职责:

  (1)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现场的断电、断水、断气等,切断危险源等紧急事项,联系质检、消防部门等,尽一切可能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2)协助总指挥负责事故抢险,人员撤离,事故报警情况通报等事故处置工作;

  (3)协助总指挥负责设备抢险,抢修的现场指挥;

  (4)协助总指挥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5)、事故结束后,协助事故调查工作。

  6、各成员科室任务分工

  (1)办公室提供事故救援信息向社会如实公告事故发生、发展和救援情况。

  (2)医务科、护理部负责组织救护队现场救护,指挥伤员转送,全力抢救伤员。

  (3)保卫科负责组织事故现场的安全警戒、人员疏散、交通管制、受害人员营救、火灾扑救、现场及周围区域治安秩序维护。

  (4)器械科负责组织医疗器械、卫生材料的供应,并对事故所涉及的特种设备提出救援技术措施。

  (5)总务科负责组织负责救援物资的供应、保障救援的通信畅通,并对事故所涉及的特种设备提出救援技术措施。

  (6)药剂科负责组织药品供应。

  (三)预防与应急措施

  1、特种设备的使用科室,应当根据本规定和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制度职责。

  2.特种设备使用科室制度、职责应包括以下内容:

  (1)本科室的特种设备数量、安装位置分布情况;

  (2)操作人员守则,安全操作规程和在日常运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可引发事故的故障类型、征兆、应对措施;

  (3)制定相应的设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的职责。

  (4)维修保养制度、定期报验制度、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3、货物升降起重设备和医用高压氧舱设备必须委托具有维修保养资陆的部门对其进行保养、维修。

  4.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容易引发事故的特种设备列为危险监控设备,依法实行重点监控。锅炉房、供应室、手术室、药库、高压氧胎治疗主、氧气供应站等科主使用的及其它容易引发群死群伤事故的特种设备均列入危险监控设备范围。

  5、各使用科室应根据本科室设备的'特点和应急救援方案的规定,配备必要的设备、工具、救援物品等物资储备。

  6、各使用科室应定期组织本科室的事故应急处理知识、技能的培训和应急演习。

  7、使用科室应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日常性维修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按期安排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验。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后,使用手斗室应当及时报告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8、事故报告程序与现场保护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事故科室应当立即做到:

  (1)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2)严格保护事故现场,(3)及时报告:

  事故报告程序:事故发生后,不论何种情况,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或逐级报告科室负责人直至院领导。院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及伤亡人数后,应立即报当地政府及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生伤亡人数事故应立即组织抢险,并保护事故现场。

  事故报告的内容方式:事故的基本内容包括,事故设备的基本情况,发生事故的部门,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伤亡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伤害程度及事故简要经过和原因。事故报告方式可用电话、电传或其它快速方式。事故报告要准确及时。

  (四)应急响应

  1、一般事故响应程序及处置规定

  若发生一般事故,由特种设备使用科室所属部门启动一般应急处置预案,当事故有可能引发重大事故或特别重大事故时,应及时向|工级汇报。

  2.重大事故响应程序及处置规定若发生重大事故,应采取以下应急救援措施:

  2. 1最早发现者应立即采取措施,切断事故源,并向科室领导报告。

  2. 2科室领导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特种设备主管职能科室,要求查明事故位置和简要原因,上报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领导组,组长下达应急救援预案处置的指令,同时通知领导组成员迅速赶往事故现场。

  2. 3领导组迅速向上级机关及质量技术监督局报告。

  2. 4特种设备使用科室及主管科室应迅速查明事故原因,若泄露着火等事故,能通过切断介质等紧急处理措施消除事故的,则应立即处理,若事故不能控制的,应向领导组报告,并提出救援的具体措施意见。

  2. 5救援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应听从组长的命令,开展抢险救援工作,若有必要则需穿好个人防护服等用品。

  2. 6领导组成员在现场的,应根据事态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救援人员立即开展救援工作,若事故扩大无法自救,应紧急请求社会帮助。

  2. 7事故发生主管部门,应迅速查明事故部位和范围,视能否控制,迅速通知相关部门负责人执行,并视情况根据领导组决定通知扩散区域或指导采取简易有效的保护措施。

  安全保卫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负责治安和交通指挥,组织纠察,在事故现场周围设岗,划分禁区,设立警戒线,并进行巡查。

  抢险抢修队伍达到事故现场后,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指令,迅速进行设备抢修,控制事故扩大。

  2. 10医疗救护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应立即救护伤员,并迅速送往相关临床科室抢救。

  当事故得到控制时,应立即成立由主管领导、职能部门领导及事故科室领导参加的事故调查小组,调查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成立设备抢修小组。

  3、特别重大事故响应程序及处百规定特别重大事故是灾难性的,一且发生,响应程序如下:

  3. 1最早发现者,主即报告特种设备事故的;急救援领导组,出组长及时上报上级领导及政府部门。

  3. 2各成员科主按职责划分,听从总指挥(组长)的命令,迅速组织全体员工进行伤员救助,组织现场人员撒到安全地带。

  3. 3若发生大型爆炸事故,在抢险自救的同时,必须在第一时间向消防部门报警。

  3. 4若伤亡严重,险情难以控制,总指挥应及时争取社会救援。

  (五)应急响应终结应急响应终结后,应认真进行下述工作:

  1、事故科室及时如实地收集、汇总事故情况,并向领导组递交应急事件及应急

  处理过程的全部有关信息、事故调查报告及应急汇总报告。

  2、领导组组织评审会,对《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事故处理中的可操

  作性及存在问题进行评审,及时修改完善《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六)、《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有关规定和管理制度为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和有条不紊的处理事故,尽可能减少事故伤亡及财产损失,平时必须做好紧急救援的准备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制度。

  1、应急救援领导组机构人员,每年初根据人员变化进行调整,确保救援组织人员的落实。

  2、成员科室按照分工做好应急物资器材的准备,指定专人保管,定期检查保养。

  3、定期进行救援训练和学习。

  4、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检查制度,年底进行应急救援工作总结评比并表彰奖励。

  (七)、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人员通讯录

  组长:姓名:XXX(职务)电话:XXXXXX(办电)手机:XXXXXXXXXXX

  副组长: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成员:

  姓名:XX职务:XXXX电话:XXXXX XXX XXXXX XXXXXX XXX XXX XXXXXX

【高压氧制度】相关文章:

高压氧管理制度01-14

医院高压氧舱文明班组的先进事迹08-03

高压氧科进修护士心得体会09-04

制度管理制度02-15

卫生制度管理制度04-22

餐饮制度管理制度06-25

部门制度管理制度10-09

制度流程管理制度04-22

餐厅管理制度制度07-13

制度变更管理制度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