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时间:2022-11-25 19:16:53 制度 我要投稿

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通用7篇)

  在当下社会,很多场合都离不了制度,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功能。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通用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通用7篇)

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通用7篇)1

  一、执行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和标准。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消毒技术培训,掌握消毒知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积极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工作。

  二、医护人员上班衣帽整洁,诊疗处置前后洗手,严格无菌操作。对接触皮肤、粘膜等组织或器官的器械、医疗用品等,必须达到消毒和无菌标准。

  三、按照批准的诊疗范围,购置必须的消毒、灭菌设施,确保口腔门诊医疗卫生工作地顺利开展。

  四、严格把握采购验收制度。凡购置的'消毒灭菌制剂、医疗用品、口腔器械、义齿(成品牙、烤瓷牙、种植体等)、正畸托槽及附件等,供货商必须提供加盖鲜章的《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产品备案表》及《卫生许可批件》等复印证件。

  五、诊疗器械、注射、手术刀、缝合针线、口腔镜、口腔镊、口腔探针、口腔器械等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使用后立即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作好处置销毁记录。

  六、对感染性医疗废物、损伤性医疗废物进行分装消毒灭菌,并及时焚烧处理。排放废弃的污水、污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运送传染病人、污染物品的工具等,随时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七、发现感染性疾病及流行时,及时上报主管单位、上级卫生局,并立刻采取有效的消毒、灭菌、隔离等措施。

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通用7篇)2

  一、食用的洗涤消毒

  所有的食具、茶具经消毒后,方可使用。

  1、热力消毒(程序:除残渣→热碱水浸泡洗刷→清水冲→热力消毒)

  ①煮沸消毒:将洗涤好的餐具放入100℃的水中煮沸10分钟。

  ②蒸汽消毒:将洗涤好的`餐具放入蒸汽柜内,温度保持100℃,消毒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

  ③红外线消毒:将洗涤好的餐具放入消毒柜,温度保持100℃,消毒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

  2、药物消毒(对不宜蒸、煮消毒的饮具、茶杯、酒杯可在洗净后用化学药物消毒。程序:除残渣→热碱水浸泡洗刷→药物消毒→清水冲)

  ①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必须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生产的产品。

  ②消毒液浓度、消毒时间必须严格按消毒液的使用说明进行。

  二、食具的保管

  经消毒的食(饮)具应有专门的存放柜,存放整齐避免与其它杂物混放,防止食具重复污染,并对存放柜定期进行清洗消毒。

  网站声明:法律快车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遵守本网站规章制度刊载发布各类法律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如果涉及版权、商誉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给予处理。

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通用7篇)3

  一、医务人员工作时应着装整洁。

  诊疗前后应洗手,接触传染病患者后必须用消毒液消毒,然后再用肥皂、流动水冲洗。

  二、门诊、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每天用用消毒液消毒,如被传染病病人污染则应立即用消毒液消毒。

  三、体温表用75%乙醇浸泡备用。

  四、一次性注射器每人一针一筒,用后针头及针筒毁形,并浸泡于消毒液。

  五、压舌板用后浸入消毒液溶液浸泡,清洗烘干,再高压锅消毒。

  六、消毒镊子要专用,用后浸入消毒液。

  盛器要加盖,盛器每周高压消毒后更新消毒液。

  七、敷料、油膏纱布均用高压消毒。

  八、各种消毒物品应标明消毒人、消毒日期及有效期(消毒有效期一般为二周,梅雨季节为一周)及灭菌指示带;

  消毒液不得超期使用,碘伏与过氧乙酸稀释液有效期为1天,含氯消毒剂为3天,中性戊二醛为3—4周。

  九、高压锅消毒要求:

  消毒前先排尽冷空气,压力在20磅(120℃)维持15—20分钟。盛放容器要有透气孔,包装物品不宜过大,总容量不超过85%,物品间留有空隙。每锅用化学指示剂鉴定,每月一次,用嗜热脂肪芽孢生物指示剂检查高压锅灭菌效果,并作记录备查;高压锅要强检。

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通用7篇)4

  为了幼儿身体健康,根据国家卫生部颁发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要求,幼儿园特制定以下消毒卫生制度:

  一、空气消毒。幼儿教室、寝室、活动室、洗漱、卫生间每天用紫外线灯照30分钟。

  二、水杯消毒。每日早晚用流水清洗水杯,每日消毒一次。

  三、毛巾消毒。擦手、洗手、洗脸、用水毛巾要求每日消毒一次,并每周清洗、暴晒一次。

  四、桌椅、床拦消毒。要求每日用消毒液擦洗一次。

  五、门把手消毒。教学区幼儿在园期间,每隔3小时用消毒液擦洗一次;生活区幼儿每次回寝前,用消毒液擦洗。

  六、玩具消毒。幼儿玩具每周用消毒液浸泡一次,并晒干。

  七、厕所消毒。保持厕所清洁卫生,每日用厕清或消毒水冲洗消毒。

  八、床上用品消毒。床单、被套每月清洗、消毒一次,枕套每月两次。被子、垫被、枕头每月至少暴晒一次。

  九、做好幼儿每日晨、午检,掌握第一手材料,预防疾病。

  十、如遇传染病毒传播时期等特殊情况,将另行通知加强卫生消毒工作。

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通用7篇)5

  1、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与监测工作必须由专人负责。

  2、医疗机构应当对口腔诊疗器械消毒与灭菌的效果进行监测,确保消毒、灭菌合格。

  3、灭菌效果监测采用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4、工艺监测包括灭菌物品、洗涤、包装质量合格;灭菌物品放置灭菌器的方法合格;灭菌器的运行程序正常。压力蒸汽灭菌监测合格后在常规使用条件下做到每锅工艺监测。

  5、新灭菌设备和维修后的'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当确定设备灭菌操作程序、灭菌物品包装形式和灭菌物品重量,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在设备灭菌操作程序、灭菌物品包装形式和灭菌物品重量发生改变时,应当进行灭菌效果确认性生物监测。灭菌设备常规使用条件下,无菌物品每包化学监测,每月进行一次生物监测并做好记录。

  6、用包装方式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环氧乙烷灭菌的,应当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7、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应进行浓度监测和微生物污染监测。

  浓度监测:对于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易挥发的消毒剂应当每日监测浓度,对较稳定的消毒剂如2%戊二醛应当每周监测浓度,使用频繁应缩短监测时间并记录。

  微生物污染监测: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每季度监测一次,使用中的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

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通用7篇)6

  为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做好学校传染病发生后的.消毒工作,防止学校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蔓延,特制订消毒制度。

  一、消毒时光

  每一天放晚学后,消毒人员对学校重点部位进行消毒。持续一周。

  二、消毒范围

  学校所有教室(地面、桌椅、门扶手等)、走廊、宿舍、厕所以及手能够触摸的地方都要进行彻底消毒。

  三、消毒药品浓度配置、

  使用1:100的84消毒液或用二氯异氰尿酸钠每20克(1小袋)兑8000毫升水(浓度为0.05%)。

  四、消毒方式方法

  放晚学后消毒员对地面、桌椅、门扶手先用消毒液进行第一遍擦拭,第二天早晨学生到校前再用清水进行第二遍擦拭。

  五、消毒员设置

  学校指派专人负责每一天消毒工作。学校分管领导监督、指导消毒员消毒工作。

  六、消毒员要每一天将消毒状况填入《学校消毒状况登记表》。

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通用7篇)7

  一、消毒负责部门:

  校长负总责,学校总务处负责监督、指导、检查,相关人员具体实施。

  二、消毒范围:

  学校所有教室及功能室(地面、桌椅、门扶手等)、走廊、宿舍、厕所以及手可以触摸的地方。尤其是学生经常接触的物品要进行全面彻底消毒并做好记录。厕所用生石灰粉进行消毒。

  三、消毒时间:

  每周对校园进行卫生大扫除,确保校园整洁干净。每天应有一定时间(中午12:30时下午学生放学后17:30时)打开教室门窗、寝室窗户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洁员按时负责进行每天的.公共卫生环境打扫工作,定期做好消毒工作。

  四、异常情况:

  如发现校内出现类似“流感”现象传染病,班主任及教师及时向校领导汇报,学校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进行监控,并做好相应的消毒措施。对患传染病学生上课的教室、及时进行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的消毒,情节严重的及时联系家长进行隔离治疗。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五、餐饮具消毒:

  1、 食堂工作人员按食堂卫生管理制度的要求,做好消毒工作。

  2、 学生应做到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经常晾晒被子。

  六、消毒记录:

  专人记录消毒情况,消毒人员若贻误消毒工作造成不良后果,按相应的教师管理办法进行处理。

【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环境清洁消毒的管理制度04-08

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11-03

环境清洁消毒的管理制度通用04-08

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13篇11-26

检验科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11-02

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通用8篇)11-02

清洁消毒管理制度03-29

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通用5篇)11-04

检验科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精选5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