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应急管理制度

时间:2022-10-18 12:16:22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灾害应急管理制度

  现如今,我们可以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应用文。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灾害应急管理制度,欢迎阅读与收藏。

灾害应急管理制度

灾害应急管理制度1

  1、我矿主要灾害包括:水灾、火灾、瓦斯、煤尘、提升运输、顶板等灾害。

  2、为预防各类灾害事故的发生,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矿组织专门制定《20xx年矿井灾害预防处理计划和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根据各类灾害的'存在条件、危险分析、危害程度范围预测等分别制定了预防措施,并根据事故性质制定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发生事故后的上报制度及应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并报集团公司批准。不编制或内容不全、不及时上报的对责任人罚款50元,

  3、矿长、总工程师及各专业要组织职工对矿井灾害预防计划和救援预案进行学习,认真抓好落实,让每一名职工了解掌握矿井的灾害隐患及预防与处理措施,否则对责任人罚款10—50元。

  4、矿长负责《灾防计划》所列工程项目的落实,并根据矿井生产中实际变化情况,有通防科及时对《灾防计划》修改补充(每季度至少一次)。对修改后的《灾防计划》要及时向职工传达贯彻,否则对责任人罚款10—50元。

  5、每年必须要与救护队联合,有计划的组织一次矿井反风演习和救灾演习,并进行总结,演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整改,提高矿井抗灾能力,否则对责任人罚款10—50元。

  6、按照明确职责,重点检查、预防为主的原则。各专业根据所辖范围,对可能出现的事故危害,提出处理意见或整改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否则对责任人罚款10—50元。

  7、对特殊地点实行重点监控管理,由专业领导分班盯岗,及时汇报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异常现象,否则对责任人罚款10—50元。

  8、出现异常情况,各岗位作业人员要及时汇报矿调度室、专业领导,根据事故应急处理计划或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人员,采取措施,积极组织自救,否则对责任人罚款10—50元。

  9、以上考核由通防科负责建立考核台帐。

灾害应急管理制度2

  第一节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

  一、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定义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是指为了防止灾害的发生和一旦发生事故后,预先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煤矿企业每年至少按照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方案,组织一次矿井救灾实战演习。

  二、《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的内容

  1、附图及有关处理各种事故必备的技术资料

  (1)矿井通风系统图、反风试验报告以及反风时保证反风设施完好可靠的检查报告。

  (2)矿井供电系统图和井下电话的安装地点。

  (3)井下消防————洒水管路、排水管路和压风管路的系统图。

  (4)地面和井下消防材料库位置及其储备的材料、设备、工具的品名和数量登记表。

  (5)地面、井下对照图。

  2、文字说明

  文字说明中包括:

  (1)可能发生事故的地点以及地点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及预防的事故性质、原因和预兆。

  (2)保证人员安全撤退的措施。

  (3)预防、处理各种事故和恢复生产的具体技术措施。

  (4)实现预防措施的单位及负责人。

  (5)参加处理事故的人员组成、分工和其他有关人员名单、通知方法和顺序。

  3、安全迅速撤退人员的措施

  (1)及时通知灾区和受威胁地区人员的方法及所需材料设备。

  (2)人员撤退路线及该路线上需设的照明设备、路标、自救器及临时避难硐室的位置。

  (3)风流控制方法、实现步骤及其适用条件。

  (4)发生事故后,对井下人员的统计方法(一般采用定位卡和考勤记录统计在井下的人数及其姓名)。

  (5)救护队员向遇灾人员接近的移动路线。

  (6)向待救人供给空气、食物和水的方法。

  《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每季度还要对《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作出相应的修改与补充。

  三、《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的编制方法、审批程序及其贯彻执行

  (1)《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编制由矿长安排总工程师组织单位有关人员编制,

  (2)《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必须在每年开始前1个月报批。

  (3)在每季开始前15天,矿总工程师根据矿井自然条件和采掘工程的变动等情况,组织有关科室进行修改和补充。

  (4)已批准的《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由矿长负责组织实施。

  (5)已批准的《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应立即向全体职工(包括全体矿山救护队员)贯彻,组织学习,并进行考试。没有学习过或考试不及格,不熟悉《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有关内容的干部和工人,不准下井工作。《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如有修改补充,还应组织职工重新学习。

  (6)每年必须至少组织1次矿井救灾演习。对演习中发现的问题,必须采取措施,立即改正。

  (1)确定最短安全路线。

  (2)计算各救护小队的最短行动路线。

  (3)计算火灾发生后的通风稳定性,选取防止风流逆转的措施。

  第二节煤矿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事故应急预案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一)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原则

  1、符合性

  2、针对性

  3、可操作性

  4、动态性

  5、体现性

  (二)编制事故应急预案的注意事项

  1、必须明确安全撤退人员应该采取的具体措施

  2、必须明确各类灾害事故的处理措施和原则

  3、要有正确的编制程序。

  二、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所需的应急准备和响应行动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其重要内容包括方针与原则、应急策划、应急准备、应急响应、现场恢复、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和附件这7大要素:

  1、方针与原则

  应急救援预案应有明确的方针和原则作为指导应急救援工作的纲领。

  2、应急策划

  应急策划是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基础,是应急准备、响应的前提条件,应明确煤矿的基本情况,以及危险分析与风险评价、资源分析、法律法规要求等结果。

  包括;基本情况,危险分析,资源分析,法律法规要求等

  3、应急准备

  (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

  设置分级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应包括主要负责人及有关管理人员、现场指挥人。

  主要职责为:组织制订煤矿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调动;确定现场指挥人员;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煤矿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接受集团公司的指令和调动;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2)在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明确预案的资源配备情况:包括应急救援保障、救援需要的技术资料、应急设备和物资等,并确保其有效使用。

  ①应急救援保障分为内部保障和外部保障:

  内部保障的内容:确定应急队伍;

  各种技术资料的存放地点、保管人员;

  各种保障物资;

  各种制度。

  外部保障的内容:互助的方式,请求政府、集团公司协调应急救援力量,应急救援信息咨询,专家信息。

  ②应急救援应提供的技术资料:

  通常包括:矿井平面图、巷道布置图、采掘工程平面图、井下运输系统图、矿井通风系统图以及排水、防尘、防火注浆、压风、充填、抽放瓦斯等管路系统图,井下避灾路线图,安全监测装备布置图,瓦斯、煤尘、顶板、水、通风等数据,程序、作业说明书和联络电话号码和井下通信系统图等。

  ③应确定所需的应急设备和物资,并保证充足提供:

  一般包括:报警通讯系统,井下应急照明和动力,自救器、呼吸器,安全避难场所,开关和切断阀,消防设施,急救设施和通讯设备。

  (3)教育、训练与演练。

  4、应急响应

  (1)报警、接警、通知、通讯联络方式。

  确定24h有效的报警装置;24h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手段;事故通报程序。

  (2)预案分级响应条件。

  (3)指挥与控制。

  (4)煤矿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

  (5)警戒与治安。预案中应规定警戒区域划分、交通管制、维护现场治安秩序的程序。

  (6)人员紧急疏散、安置。

  (7)危险区的隔离。

  (8)检测、抢险、救援、消防、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

  (9)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10)公共关系。依据事故信息、影响、救援情况等信息发布要求,明确事故信息发布批准程序;媒体、公众信息发布程序;公众咨询、接待、安抚受害人员家属的规定。

  (11)应急人员安全。

  5、现场恢复

  6、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三、应急演练的.组织与实施

  (一)演练的类型

  可采用不同规模的应急演练方法对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和周密性进行评估,如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和全面演练等。

  1、桌面演练

  桌面演练的特点是对演练情景进行口头演练,一般是在会议室内举行。其主要目的是锻炼参演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的问题。

  2、功能演练

  功能演练是指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行动举行的演练活动,主要目的是针对应急响应功能,检验应急人员以及应急体系的策划和响应能力

  3、全面演练

  全面演练指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应急组织应急运行能力的演练活动。

  (二)演练的参与人员

  应急演练的参与人员包括参演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员和观摩人员。

  1、参演人员

  参演人员是指在应急组织中承担具体任务,并在演练过程中尽可能对演练情景或模拟事件做出真实情景下可能采取的响应行动的人员,相当于通常所说的演员。

  2、控制人员

  控制人员是指根据演练情景,控制演练时间进度的人员。

  3、模拟人员

  模拟人员是指演练过程中扮演、代替某些应急组织人员,或模拟紧急事件、事态发展的人员。

  4、评价人员

  评价人员是指负责观察演练进展情况并予以记录的人员。

  5、观摩人员

  观摩人员是指来自有关科室、外部机构以及旁观演练过程的观众。

  (三)演练实施的基本过程

  建立应急演练策划小组,策划小组由多种专业人员组成,

  综合性应急演练的过程可划分为演练准备、演练实施和演练总结3个阶段。

  (四)演练结果的评价

  将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为不足项、整改项和改进项。

  1、不足项

  不足项指演练过程中观察或识别出的应急准备缺陷

  2、整改项

  整改项指演练过程中观察或识别出的,单独不可能在应急救援中对公众的安全与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应急准备缺陷。

  3、改进项

  改进项指应急准备过程中应予改善的问题。

【灾害应急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灾害应急预案03-06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11-15

有关灾害的应急预案03-08

雷电灾害应急预案03-13

灾害救助应急预案10-18

暴雨灾害应急预案02-22

企业灾害应急预案10-22

暴雪灾害应急预案02-13

突发灾害事件应急预案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