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儿童防溺水安全工作制度

时间:2023-05-25 18:04:02 进利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村级儿童防溺水安全工作制度(通用11篇)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我们都跟制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相关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村级儿童防溺水安全工作制度(通用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村级儿童防溺水安全工作制度(通用11篇)

  村级儿童防溺水安全工作制度 1

  我校针对近期省内外接连发生学生溺水伤亡事故,校领导高度重视,迅速行动,采取各种措施,切实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确保不发生此类事故。昨天下午,召开了级部主任以上人员会议,会议部署了针对此事的具体措施落实。落实情况如下:

  1、6月10日下午班主任老师利用校讯通通知学生家长,共同对学生进行防溺水的`安全教育,看护好学生保证不出事故。

  2、安全课教师已从上周利用上课时间对学生进行防暑、防雷击、防溺水的教育,结合山东滨州溺水身亡的3名学生案例,进行对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教育;

  3、在国旗下讲话,强调安全月活动的落实,对学生进行防溺水的安全教育;

  4、班主任老师利用周一班队会课强调不游泳、不玩水以及安全月的其他活动;

  5、对周边河、湾、池塘等水域进行排查,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教育。

  6、各班利用黑板报、壁报等上强调防溺水安全知识教育;

  7、组织全校师生观看防溺水安全教育专题片;

  8、利用校园网、班级博客等现代教育平台,积极宣传,切实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落在实处,保证不出任何意外伤害事故。

  村级儿童防溺水安全工作制度 2

  根据嘉峪关市有关部门对学校安全工作的要求,为防止学生溺水,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高度重视预防学生溺水事故工作。

  1.每年4月份,学校开展预防溺水事故的安全教育,进行预防溺水事故警示教育。

  2.未经学校同意,严禁教师组织学生外出游览东湖。

  二、切实开展学生防溺水专题教育

  1.各班要通过晨会、主题班队会等多种途径和方式,落实预防溺水事故的安全教育,在每年的4月份组织开展一次专题的.预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

  2.各班主任做到安全教育内容及时记载在班务日志中。预防溺水事故的主题班队会要有计划、有内容、有形式。并按时上交学校存档。

  三、学生要去游泳必须经过家长同意,并负责陪同、监护。学生不得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到东湖、迎宾湖等地方玩耍,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边玩耍。如果看到同伴掉到水里,不要盲目下水救人,而是呼喊旁边的成人帮忙。

  四、做好对学生家长的防溺水宣传教育。利用“家长会”提醒和教育学生家长做好孩子的安全监护。

  村级儿童防溺水安全工作制度 3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我校特制定《防止学生溺水的工作预案》,以保证迅速教学秩序正常的进行。

  一、把防止迅速溺水工作的安全工作纳入议事日程

  安全工作关系千家万户,一旦出现学生发现溺水事件,不仅有损于学校的声誉,而且给家长带来了极大的精神伤害,因此这项工作必须列入学校的议事日程上来,应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抓严,抓实,不能流于形式。

  二、对学生进行防止溺水的安全教育

  1、对防止溺水事件的发生,可通过广播站、家长会、班会等,让学生了解珍惜生命,防止溺水的重要意义,通过各种活动使学校、学生、家长同时重视这项工作。

  2、向学生传授发生溺水后的自救方法和应急措施。

  3、结合案例,让学生了解不要私自下河,下水库戏水玩耍。以防溺水事件的`发生。

  4、让学生谨记:不准私自下河、下水库戏水玩耍;涨水季节不得抢渡、强渡,以防溺水事故发生。

  三、建立学校、家长和有关部门共同管理的机制,做到齐抓共管

  防制溺水事件的发生,学校主要通过与家长签定《中小学生安全管理协议书》,召开家长会,班主任签定《安全目标责任书》,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一旦发生事故,要果断实施抢救措施,同时要及时上报不能拖延,对玩忽职守,麻痹大意造成伤害事故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村级儿童防溺水安全工作制度 4

  一、要对学生开展经常性的“防溺水安全专题教育”活动。要运用集会广播、橱窗展览、发放告家长书等方式广泛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学生及幼儿家长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及家长对溺水危害的认识。

  二、组织教师对学生进行溺水后救生等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初步掌握相关的救生与自救方法。

  三、在宣传教育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严格管理,切实加强相关安全措施的落实。

  四、要求学生不要到池塘、汛期的.危险区、江河等有溺水危险的地方玩耍。到公用泳池,河里游泳必须经家长同意并有成人陪同。遇溺水发生,必须大声呼救。

  五、在游泳入水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睡眠不足,身体过于疲劳,或情绪激动,都不宜游泳。饭后4五—60分钟内不要游泳。

  六、游泳时不要冒险跳水,遵守游泳池规则。

  村级儿童防溺水安全工作制度 5

  一、高度重视预防学生溺水事故工作。

  开展预防溺水事故的安全教育专题活动,进行预防溺水事故警示教育。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制,做好学生防溺水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自护自救技能教育,确保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切实开展学生防溺水专题教育。

  各班要落实预防溺水事故的安全教育制度,通过晨读、“课后一分钟”安全教育、播放安全教育光盘、开展主题班队会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在每年的5月份组织开展一次专题的预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

  各班主任做到把每天的安全教育内容及时记载在班主任工作手册中,预防溺水事故的主题班队会要有计划、有内容、有形式。并按时上交学校存档。

  明确规定:学生要去游泳必须经过家长同意,并且要有会游泳、负责任的大人陪同,选择水浅、河底硬而平整的、熟悉的水域游泳。

  明确要求:学生不得擅自下水游泳,不得私自结伴去游泳,不得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山塘、水库、深潭等水深的地方游泳,不到水流湍急的河流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如果看到同伴掉到水里,不要盲目下水救人,而是呼喊旁边的成人帮忙。

  三、做好对学生家长的'防溺水宣传教育。要充分利用“家长会”、“家访”、等途径,通过印发《告家长书》、给家长打电话和发送手机短信等形式,及时提醒和教育学生家长做好孩子的安全监护,增强家长防止孩子溺水的安全意识和监护人的责任意识;要求家长特别注意“双休日”、“节假日”期间孩子的游泳安全。

  四、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制。要从学生溺水死亡事故中吸取教训,进一步强化安全责任制,落实好学生死亡事故上报制度,以及安全责任事故追究制度。

  村级儿童防溺水安全工作制度 6

  一、日常管理

  1、学校要建立健全预防学生溺水事故的安全防范制度。把任务落实到部门、班级,实行各负其责的防范工作机制。

  2、学校应当在校内外水池、流域等易发生溺水的`地方设置警示标志、加装防护设施。

  3、学校组织学生集体劳动、社会实践等活动时,活动地点或途中有河流、湖泊的,要落实预防学生溺水事故的相关措施。需乘坐船只的,必须严格检查船只的证照和安全性能情况,严禁超载。

  4、每年暑假前,我校都会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通过家庭访问、家长会等形式,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增强家长防止孩子溺水的安全意识和监护人的责任意识。

  5、加强农村河流、池塘、水坝附近的管理,设立安全警示牌,并在事故多发地设立安全巡视员或义务监督管理员。

  二、事故处理

  (一)报告程序

  发生特大安全事故的单位,应立即将事故概况快速报告镇人民政府、中心校。

  (二)时间要求

  发生特大安全事故,应尽最快的速度报告事故。在5分钟内向镇人民政府和教育局报告。

  (三)报告内容

  报告内容要简洁明了,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别、初步判断事故原因、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等情况。

  (四)事故报告电话

  公安局指挥中心报警电话:110;发生火灾报警电话:119;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22。

  (五)学校发生学生溺水事故时,学校应当按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规定的原则和程序等,及时实施救助,并进行妥善处理。

  三、附则

  本制度自即日起实施。

  村级儿童防溺水安全工作制度 7

  针对我校地处水乡的实际情况,学校要对学生开展经常性的“防溺水安全专题教育”活动。要运用集会广播、黑板报、橱窗展览等方式广泛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学生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对溺水危害的认识,同时组织参加过培训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溺水后救生等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初步掌握相关的救生与自救方法。 在宣传教育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严格管理,切实加强相关安全措施的落实,排除可能存在的溺水隐患,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做到万无一失。为确保学生的安全,特制定如下学生溺水安全管理制度。

  一、建立学生防溺水安全管理机构:

  政教处→班主任→学生

  校长→德育副校长→教研组长→体育、政治教师→学生

  二、对学生进行经常性教育:

  1、不要到池塘、河流等有溺水危险的地方玩耍。

  2、到公用泳池、河流游泳必须经家长同意并有成人陪同。

  3、遇溺水发生,必须大声呼救。

  4、在游泳池内游泳要注意:

  (1)入水前按规定清洗身体是很重要的。

  (2) 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3) 睡眠不足,身体过于疲劳,或情绪激动,都不宜游泳。

  (4)选择辅助器材,如救生圈和潜水镜等。

  (5)不要冒险跳水。

  (6)遵守游泳池规则。

  (7)饭后45-60分钟内不要游泳。

  5、在天然水域游泳要注意:

  (1)要充分了解水域的水底情况。

  (2)在海中游泳时,必须了解潮汐情况。

  (3)总是与海岸线平行游。

  (4)注意同一海域的其他船只。

  (5)了解水温,最理想的是27摄氏度。

  村级儿童防溺水安全工作制度 8

  夏季是溺水事故的易发、高发期,为严防学生溺水事故发生,学校要加强安全管理,落实管理责任,确保安全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做,防患于未然,杜绝或尽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生命安全,制定本制度。

  一、XXX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学生的安全负总责。要不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并调度分管安全的.副校长和安保人员,确保溺水、校园等安全事件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妥善处理,并与各教师签订好安全责任书。

  二、安全管理员要为校长负责,对溺水等要高度重视,要专门召开班主任会议,对全体班主任认真做好以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并与班主任签订学校预防学生溺水安全教育责任书。如发现问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向校长汇报,得到校长批示后马上将指示精神传达到每一位班主任,做到上情下达,下情及时上报,确保信息畅通。

  三、班主任要做到:

  1.班主任向学生宣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通报学生溺水事件严峻形势。

  2.通过发放《给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家长在双休日及节假日等在家时间做到:禁止孩子到河边钓鱼、戏水、游泳。

  3.按时发放《给家长的一封信》,并与学生家长签订安全目标义务书。

  4.写一份承诺书:按时上学,按时回家,不到河边钓鱼、戏水、游泳,并交家长签字。

  5.严格执行学生点名及请销假制度。建立班级旷课学生情况逐级报告和义务追查制度,查清旷课学生事由情况、批假教师、告假期限等,做到任何一位学生从离校到返校每一环节都能查到相关义务人和文字记录。

  6.坚持全天候安全巡查制度。班主任和各班学生巡逻员组成巡逻小组,重点对学生入校前、课间操后、午间饭后、课外活动等几个重点时段进行重点巡查。学校每周至少召开一次校外安全防护会议,强化、落实、完善安全管理措施。以上事情要求班主任宣传教育到位,实行家、校联动,共筑安全防范网络,不然将承担相应义务。

  村级儿童防溺水安全工作制度 9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防溺水安全教育责任制度,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学生溺水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一、校长

  1.没有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要求及会议要求布置开展防溺水宣教活动的。

  2.布置防溺水宣教活动没有进行督促检查,造成宣教活动流于形式的。

  3.不重视防溺水安全教育的。

  二、分管校长

  1.没有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要求及会议要求布置开展防溺水宣教活动的。

  2.布置防溺水宣教活动没有进行督促检查,造成宣教活动流于形式的。

  3.对于防溺水宣传教育事情没有认真落实,宣教材料没有及时整理的。

  三、法制安全处

  1.没有按照校长要求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的。

  2.布置教育工作但未检查落实或系统整理的。

  3.未制定相关制度和应急预案的。

  四、总务处

  未落实防溺水相关物质经费的.。

  五、年级组和各科室

  没有及时有效配合相关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的。

  六、班主任及相关教师

  未能按时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的。

  村级儿童防溺水安全工作制度 10

  学生溺水死亡已成为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给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令人悲痛、教训深刻;同时,也给学校安全工作进一步敲响了警钟。为全面深入地推动我镇小学安全工作,杜绝学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发生,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特制定如下防止学生溺水安全制度和措施:

  一、工作要求

  1、要对学生开展经常性的“防溺水安全专题教育”活动。要运用、广播、橱窗展览、发短信、告家长书等方式广泛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学生及家长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及家长对溺水危害的认识。

  2、组织教师对学生进行溺水后救生等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初步掌握相关的救生与自救方法。

  3、在宣传教育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严格管理,切实加强相关安全措施的落实。

  4、要求学生不要到池塘、汛期的危险区、江河等有溺水危险的地方玩耍;到公用泳池,河里游泳必须经家长同意并有陪同;遇溺水发生,必须声呼救。

  5、落实防溺水教育天天讲制度,每个课室后面的黑板都要“严禁私自下水游泳”的标语,而且每天至少都要读一遍。

  二、预防措施

  1、认真落实上课期间每一节课的学生考勤制度,对迟到、缺席的学生及时查明原因和去向。规定,任何班级不得随意停课、提前下课和提前放学。

  2、在学校周边的鱼塘、水库,设立“水域危险”的警告标牌。而且要求,各条线路方向来往的教师时刻关注沿途水域情况。

  3、节假日提前告之家长,与家长联系,争取校外力量的支持和配合,严防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同时,加强节假日期间的值班制度,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

  4、严格信息通报制度,遇有私自下水游泳的情况和溺水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把隐患和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5、利用墙报、课堂,以及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复多次的安全教育,组织学生学习相关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广泛深入地开展安全教育和宣传活动,营造珍爱生命氛围,增强预防溺水意识。

  6、围绕“杜绝溺水事故”这一主题,每季度开展至少一次的校会或主题班会、队会活动。

  7、落实游泳“五不游”规定: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在没有安全防护设施的地方游泳;不在没有教师和家长监护下游泳;不到陌生的水域游泳。

  村级儿童防溺水安全工作制度 11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加强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与管理严防学生溺水事故发生的通知》和《仙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仙游县学生游泳安全和防溺水管理规定的通知》(仙政办【20xx】185号文件)等文件精神,学校高度重视预防学生溺水工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学生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强化重点水域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和遏制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从维护社会稳定和学校安全、保障学生家庭幸福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生防溺水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谁在场、谁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以及“一岗双责”的原则,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措施,迅速行动,切实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坚决遏制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

  二、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具体措施:

  1、建立学生防溺水联席会议制度和联防联动机制,及时通报工作情况,分析、研判防溺水工作形势和对策,落实相关工作。

  2、成立防范学生溺水事故专项工作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救援,强化舆论引导,及时做好事故善后处置工作。

  3、反复告诫学生不得私自下海或到江河、湖泊、溪潭、水库、废弃坑洼游泳、嬉水;不擅自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不熟悉、无安全设备和无救护措施的水域游泳。发现同伴溺水时应立即寻求救援,不盲目下水自行营救,避免因盲目施救导致溺亡事故发生。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掌握游泳技能,帮助学生掌握游泳技能和自护自救方法。

  4、严格信息报送和责任追究,班级设立安全信息员。

  5、加强学生特别是寄宿生出勤管理,及时与班主任联系;教务处对缺课的学生要迅速查明原因,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

  6、按照“一岗双责”的原则,建立防范学生溺水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因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责任不落实、管理措施不到位等而导致学生溺水事故的,要严肃追究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责任。

  7、通过校园网、电子显示屏、校园广播、宣传橱窗、板报、横幅标语等载体,宣传介绍防溺水安全常识。

  8、组织班主任开展一次以“防溺水”为主题的安全工作大家访活动。通过《告家长一封信》、家长会、家访、电话、校讯通、手机短信和学校网络、QQ群等形式和途径,联系每一个学生和家长,以近期发生的'惨痛案例教育学生及警示家长,宣传游泳安全知识,向每个学生及家长发布防溺水安全常识提示,努力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9、做好初中学生、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重点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教育。通过大家访活动,切实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使家长在放学期间切实担负起监护人的责任,加强对孩子的安全监管。

  10、积极参与防范学生溺水和水域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学校设立举报电话,积极参与排查安全隐患水域,接受安全隐患举报,经核实后,主动提请镇政府加强重点水域安全管理,开展学生上下学途经路线和经常活动的区域、水域(宝峰君子里水库、木兰溪石马段)的排查巡查,危险坑洼、水域需填埋的及时填埋,不能填埋的及时设置安全警示标牌,设立安全隔离带、防护栏等设施,及时消除可能造成学生溺水事故的安全隐患。

【村级儿童防溺水安全工作制度】相关文章:

防溺水安全工作制度通用04-22

学校防溺水安全的工作制度(精选5篇)09-30

防溺水安全工作制度(通用5篇)06-29

村级防溺水应急预案(精选10篇)06-08

村级防溺水安全责任书(通用13篇)06-29

儿童防溺水安全责任书02-10

村级防溺水责任书(通用7篇)06-23

最新村级防溺水应急预案(精选6篇)07-16

防溺水安全标语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