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议家风谈家教征文

时间:2021-12-20 11:04:27 征文 我要投稿

高一关于议家风谈家教征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征文吧,征文没有题目、题材、格式的限定,与作文大体上一样。那么一般征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一关于议家风谈家教征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一关于议家风谈家教征文

高一关于议家风谈家教征文1

  我的童年是在文革中渡过的,记得那时凡是孔孟之道,都是作为“毒草”成为被铲除的对象。也许是父亲从小读过私塾的缘故,四书五经对他的影响根深蒂固,在我的家父亲却把《弟子规》当作我们兄弟姐妹的行为规范。父亲在家有绝对的权威,每当我们在心里有点小叛逆的时候,父亲便向拿出法宝似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我们只得乖乖滴~~

  父亲灌输我们最多的是“孝”,他说“百善孝为先”,《弟子规》中基本思想便是“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是第一位的。虽然一开始我们内心也有些许抵触,但久而久之,《弟子规》的思想正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孝敬父母,姊妹团结便成了我们的家风。

  如果说父亲是以一个教员的身份,教会我们读懂《弟子规》的文字意义,而母亲便以师者的行为去诠释了《弟子规》深刻内涵。

  我五岁那年,四川老家来电报,说奶奶病重,奶奶特钦点母亲回老家照顾。当时我父亲是单位出了名的老病号,一直离开不母亲照料,但接到电报后,父母立刻做出决定:母亲带着我回老家。

  回到老家,看到奶奶腿都浮肿,流出的黄水浸透着绑带,大冬天,奶奶一直觉得浑身冰冷。为了让奶奶晚上的被窝更暖和,母亲带我和奶奶一起睡,五岁的我也学着母亲,把奶奶浮肿的脚抱在怀里,奶奶带着安祥走了……办完奶奶的丧事,我们准备回家。走时爷爷激动地对母亲说“以后我要是生了病,你也会回来吗?”我看到母亲仁慈的目光做出了回答。

  在我小时候,父母的孝敬、尊老留下无数的记忆。记忆最多的还有就是父母不断地把省下的定量换成全国粮票,每个月发了工资的第一时间就是寄钱回老家。

  随着自己结婚成家,生活中多了两位长者。公公去世后,我考虑方便照顾婆婆,主动将婆婆接到家中居住。一直在山里生活的婆婆,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的确同我们生活有很大差异,私下里我心中难免有了些抱怨。回到娘家想向母亲一倒苦水,母亲却开导说,“孝顺孝顺,不只要孝,更重要是顺。老人家多年形成的观念,难以改变,不如顺其自然”。从此,我改变一种态度,凡事多依婆婆,大多数老人最怕晚辈“色难”,我就每天想着让她开心。因此婆婆经常在人前夸我“这个爱笑的媳妇,是个最孝的媳妇”。

  今年83岁的母亲,前不久因心脏病住院。为了减轻母亲的痛苦,医院建议安装心脏起搏器。家里的兄弟姐妹达成一致意见,用最好的材料,请最好的专家为母亲手术。术后,姊妹们精心护理,哥嫂安排好营养食谱,姐夫成了医院和家中两地联络人。每天晚上我家的3岁小孙子都嚷嚷要去关心一下太奶奶,看到太奶奶正准备服药,孙子突然冒上一句“亲有疾,药先尝,让宝宝尝尝水烫不烫呀?”在场的.护士及病友们个个都笑了起来。最开心的是坐在旁边的老父亲,《弟子规》及我们的家风又有了新的传人……

高一关于议家风谈家教征文2

  父亲南怀瑾的离世,对所有的人来说都超乎想象的早。不论是子女还是学生,每个人都怀着尊崇,期盼这盏灯能长明,让自己在为人处世上不致迷茫。

  父亲常教导我们,人贵自立。以他老人家为例,从不愿意接受子女的回报,也从不要求子女参与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工作。父亲对一生取得的成就,都秉持“为而不有”的原则,父亲出生地——地团叶故居的捐赠如是,金温铁路的建设亦如是。父亲为了保护子女免受争名夺利的无妄之灾,从来没有要求我们参与任何他做的事。我们似乎也天生与他有着观念上的契合,从未因任何自身的利益向父亲开过口。我们从小就学习着“放下”,对名利权情,对世俗世事,对物质欲望,大多沾而不黏。

  父亲的朋友圈,亦对我们影响很大,我们从小接触的都是才华横溢的长者,像王凤峤先生、刘大镛先生。每次这些朋友来的时候,我们小孩子们也很高兴地跟着大人“吃喝玩乐”,搬藤椅、凳子到住宅外、到房子前,把门口当院子,坐在外面喝茶、吃柚子、聊天、笑闹。父亲跟朋友聊天时,我们小孩也会旁听,那些不经意流露出来的诗词典故,在我耳中如雅乐般动听。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时刻是多么幸福。

  虽然排行老三,但因我是在台湾出生的长子,所以父亲对我还是怀有期望的。很小的时候,他就让我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古文观止》《千家诗》和《唐诗三百首》,每天早上出门的时候指定一段文辞让我背,傍晚回来的时候考我。现在回想,当年父亲每天要求我背诵内容的不过一百来字,没有太多任务,也没有逼迫太紧。当时背得深恶痛绝,如今却深入骨髓,虽不能说这样就把我的国学基础打好了,但至少奠定了我对中国文学文化的兴趣。

  从我会看书起,父亲就让我随意进出他的书房。我喜欢不时地看看父亲在读什么书。他读完的书,如果不是太过艰涩难读,就会成为我读的下一本书。父亲读书,时常会做点评,有时就在书页空白处写下些心得或是评语;对他喜欢的字句,也会在旁边加以圈点,有如古人读书的习惯。后来我也学会了这样的习惯,喜欢的书总有些地方让我画花了。

  长大的孩子,会怀念父母小时候的督导,我就是这样。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遗憾父亲在我小时候没有再督导我久一点。好在我喜欢读书,已经养成和父亲一样广博的阅读兴趣。父亲对子女的教育往往是开放式、启发性的。除了最初对我读的书有所要求外,之后给我的只是一个环境,一个靠自己去学习的环境。

  赴美前,虽然能带的行李有限,我还是从父亲的书架上拿了许多的书。一套小字的二十四史演义,从小读到大,看了几遍,实在舍不得离身,也被我带来了。每次看到书架上的书,都会感念父亲和我分享他的藏书。这些书,还有父亲的教诲,会随着我的足迹而延续、存在,这是我对父亲永远的怀念。

【高一关于议家风谈家教征文】相关文章:

1.关于注重家教家风培育家国情怀征文

2.家教家风家训征文(精选7篇)

3.注重家教家风培育家国情怀征文

4.家风家训家教征文范文(精选11篇)

5.家风家训家教家书征文(通用16篇)

6.关于注重家教家风培育家国情怀征文800字

7.最新注重家教家风培育家国情怀征文

8.2017注重家教家风培育家国情怀征文

9.家教家风伴我成长的优秀征文(通用7篇)

关于我们|致应届毕业生|会员协议|法律声明|问题反馈

觉得【应届毕业生网】对应届生求职有帮助,记得分享给其他应届生,网址是“应届毕业生”的声母YJBYS.com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2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