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厦门会晤做文明有礼小东道主征文

时间:2021-01-15 15:14:03 征文 我要投稿

助力厦门会晤做文明有礼小东道主征文

  文明礼仪包含的内容有很多,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养成自己的是养成好习惯。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助力厦门会晤做文明有礼小东道主征文,欢迎阅读!

助力厦门会晤做文明有礼小东道主征文

  助力厦门会晤做文明有礼小东道主征文【1】

   近日,网友们调侃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将其称之为“中国式过马路”,认为只要“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许多人认为,这种做法是因为大家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所致。

  诚然,这种现象几乎不间断地在每个城市的街道上出现,许多行人的安全出行意识也很淡薄。大家都知道,和汽车等机动车相比,行人肯定是“弱势群体”。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可以让大家集体“违法”,将自己的安全置身度外呢?

  行人“闯红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违法成本”太低了。“只要我们大家一起过马路,就没有车敢撞我们。”“就是这一半次,应该不要紧的。”这是记者听到的关于“中国式过马路”主要的原因,只要一个匆忙的理由,就可以置交通法规不顾,横闯红灯而去,而许多正常行驶的机动车不得不小心翼翼对“闯红灯”行人进行避让。

  大家都知道,近些年我国对机动车安全驾驶的要求更加严格,在许多城市大量“高清摄像头”的“监督”之下,司机对于闯红灯可以免于处罚的侥幸心理已经越来越少,特别是在一些重点路段,机动车都要严格按照标志线通行,否则都会受到处罚。

  那么由此而发,我们是不是考虑可以加大对行人闯红灯的“处罚”呢?想说明的一点,这种处罚不能只是罚款了事,更重要的是加强对行人的安全意识教育,形成全民安全出行的氛围。在兰州市许多路口安排了交通协管员,每当有行人“闯红灯”时,协管员就会吹响清脆的哨声,许多闯红灯的行人“不得不”在众目睽睽之下停下自己违法的脚步。   “开车的时候骂走路的,走路的时候骂开车的。”随着汽车时代的来临,人车矛盾凸显,除了行人加强自身的安全出行意识之外,为行人创造安全出行的环境更不可少。

  在一些城市,行走已经变成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一些城市的非机动车道变成了事实上的机动车道,路边的人行道变成了汽车的临时停车场,有的红绿灯时间间隔太短,来不及让行人通过。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一些行人“闯红灯”之类的行为,是客观上由于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不足造成的'。

  “文明过马路,安全你我他。”这是记者小时候就看到的一条标语,但几十年后直到今天仍然很难良好地实现。但我们依然希望从“你我他”做起,不久之后让“中国式过马路”成为安全通行的代名词。

  助力厦门会晤做文明有礼小东道主征文【2】

  金砖领导人第九次会晤明年在厦举办的消息令厦门全城沸腾,为了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一个现代繁荣、开放包容、环境优美、文明有礼的厦门,一场“文明提升行动”正在拉开帷幕。我们要做好文明有礼小东道主。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家里吃早餐,不要到校园周边小店、小摊购买“三无”食品及其他产品;

  2.过马路走斑马线,遵守交通规则,做到一看二让三通过,让“金砖”交通更文明;

  3.爱护公共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食品袋,不乱倒垃圾、不在墙壁、公物上乱涂乱刻,不损坏花草树木;

  4.言行举止文明,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不说脏话、谎话、不打架斗殴,不在公共场所打闹、高声叫喊。

  5.尊老爱幼,友爱同伴、善待他人。校内外见到师长主动问好,诚恳待人,不谩骂、讽刺他人。

  6.讲究个人卫生、仪表整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着怪装、留怪发。

  7.增强安全意识,不攀爬围墙、大门、树木,不在楼梯扶栏上滑行,不使用危险玩具,不做危险性游戏。

  8.严格遵守《小学生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

  9.积极做好人好事,勇于纠正自己和他人的不文明行为。

  助力厦门会晤做文明有礼小东道主征文【3】

  一座城美不美,不仅要看“颜值”,更要看“气质”。而市民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是气质的最好体现,其中,未成年人的文明素养是重要组成部分。

  3月23日下午,厦门市“助力厦门会晤 做文明有礼小东道主”主题教育活动暨第七届校园文明博客节启动仪式在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举行,吹响了厦门市中小学校文明创建再提升的行动号角。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陈高润出席并讲话。

  启动仪式上,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主题教育活动安排及第七届文明博客街系列活动安排,学生们进行文明礼仪操展示等。

  陈高润提出,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帮助广大未成年人上好人生第一课,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引导大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涵育文明,做全面发展合格的接班人。

  今年9月,厦门会晤即将举行。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迎接四海宾客,对每一个厦门人来说,都是一道必答题。

  陈高润要求,要充分认识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投身于文明创建再提升行动当中;扎实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要熟知文明礼仪的基本规范、标准,要主动学、反复学、多途径学,要知行合一;要努力营造讲文明懂礼仪有道德的社会风尚,各区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活动的具体安排。

  启动仪式上,市委文明办向学校代表赠送了一批《图说中小学生文明礼仪》图书。据了解,为配合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市委文明办专门组织专家编印了该书。该书分为四个篇章,分别为个人礼仪篇、交往礼仪篇、涉外礼仪篇、金砖礼仪篇。

  为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文明素质,以良好的文明风尚迎接厦门会晤,厦门市“助力厦门会晤 做文明有礼小东道主”主题教育活动接下来将依托学校、家庭、社会三大成长空间开展。主题活动过程中,学生是主角,家长、教师等也是主角。活动将通过“小手拉大手、大手帮小手”,形成全家学礼仪、全校学礼仪、全社会学礼仪,一起讲文明的良好氛围。

  老师学生一起学习

  主题活动将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由市教育局牵头开展学礼仪知礼仪常识教育、文明礼仪在身边、百名校园礼仪之星评选、教师文明礼仪提升行动等活动。

  据介绍,今年,市委文明办、市教育局将对教师进行文明礼仪培训,提升教师们的文明礼仪素养、文明礼仪示范意识、文明礼仪教学能力。

  孩子家长共同成长

  文明礼仪家庭教化行动也将同时进行。该系列活动将由市妇联牵头,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组织开展家庭共学礼仪活动,如亲子礼仪实践活动、把文明礼仪带回家活动、十万家长学礼仪等活动,以此提升家庭成员综合素质和文明素质。

  其中,十万家长学礼仪活动将充分利用各级社区书院资源优势,以各类家长学校和网上家长学校为依托,以市民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为载体,通过组织家长读书学习、示范巡讲等活动宣传普及文明礼仪内容,帮助家长学习掌握礼仪知识,强化家长科学教子的能力和责任。

  社会关注并提供支持

  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还应走出校门、家门。主题活动将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和实践教育的作用,鼓励未成年人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向社会,亲身体悟学习践行文明礼仪,规范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争当文明小白鹭、“我是文明小义工”、礼仪夏令营等都是文明礼仪社会实践行动范畴。

  主题活动还强调社会育人共同行动。各级各类校外实践阵地将开发文明礼仪教育实践课程等,组织文明礼仪规范公益培训,引导未成年人参与体验活动;各类免费开放的爱国基地、文博场馆等要为未成年人参观学习和开展志愿服务提供支持。

【助力厦门会晤做文明有礼小东道主征文】相关文章:

【荐】迎全运做文明有礼小公民征文01-16

【精】迎全运做文明有礼小公民征文01-16

迎全运做文明有礼小公民征文【热门】01-16

迎全运做文明有礼小公民征文【荐】01-16

迎全运做文明有礼小公民征文优秀范文12-20

迎全运做文明有礼小公民征文(14篇)01-14

迎全运做文明有礼小公民征文14篇01-13

迎全运做文明有礼小公民征文(精选13篇)01-16

迎全运做文明有礼小公民征文(合集14篇)01-14

迎全运做文明有礼小公民征文合集14篇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