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励志故事的演讲稿

时间:2022-09-27 10:12:39 演讲稿范文 我要投稿

关于残疾人励志故事的演讲稿

  演讲稿的内容要根据具体情境、具体场合来确定,要求情感真实,尊重观众。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我们都可能会用到演讲稿,还是对演讲稿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残疾人励志故事的演讲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残疾人励志故事的演讲稿

关于残疾人励志故事的演讲稿1

各位朋友们:

  你们好!

  高志鹏,男,汉族,1974年生,视力残疾,山西省吕梁人,现为太原市盲童学校音乐教师。6岁时因手术失败导致双眼失明,13岁随民间学艺,18岁成为太原市盲童学校插班生,28岁考入中国戏曲学院。他集写词、作曲、演唱、演奏于一身,至今已创作数百首歌曲,多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奖,近百家媒体对他的事迹进行过报道。

  高志鹏出生在吕梁山区兴县,6岁时因手术失败双目失明。8岁那年,他让妹妹拉着他的手到学校门外听课,被老师发现,让爸爸把他领回了家。爸爸摸着他的头说:“孩子,你跟人家不一样,爸爸教你拉二胡吧!”从那天开始,他踏上了音乐旅途,在自己心灵的舞台上演绎起不灭的火焰和无尽的执着。高志鹏11岁时,二胡水平就已超过了父亲,当他得知了“阿炳”的故事后,便下定决心要做一个盲人音乐家。他“摸”懂了《二泉映月》,也在音乐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世界。他跟着鼓乐班的师傅们沿九曲黄河一路苦学,学会了各种民间小调、晋剧曲牌,学会了唢呐、笙、箫、笛子等鼓乐班的全套乐器。15岁那年,父亲为他买了8件乐器,让他组建了自己的鼓乐班。从此,这位少年盲班主带着一伙明眼人,开始在陕西、内蒙古一带的农村闯荡。几年下来,他挣下的钱,不但贴补家用,建了新窑洞,而且还为两个哥哥娶了媳妇,供妹妹读完了初中。在外闯荡的高志鹏第一次听说在太原有一所盲校,他心中又开启了一扇窗户,独自一人去太原市盲校求学。在省残联领导的帮助下,他成为太原市盲童学校的一名大龄插班生。

  在盲校学习的两年间,每到星期天,志鹏便抱着吉他、二胡到街头卖唱,挣学费和生活费;上课时间又以饱满的激情,投入于学习和创作中。1994年,他创作的歌曲《心声》,在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升华奖”新歌征集中,荣获词曲创作一等奖;歌曲《满天繁星属于你》,在全国第二届盲聋学校学生艺术汇演中,获得一等奖及创作奖。当中残联主席邓朴方把奖杯送到他的手中时,他感到茫茫黑夜中有了繁星般的点点希望。

  盲校毕业他留校工作,20xx年在中残联的关怀下,他成为中国戏曲学院首位盲人进修大学生。在正规化、高节奏的教学环境中,为了赶上学习的进度,他几乎每晚都守在琴房,根据盲文和课堂的录音资料一点一点地摸索着指法。进修是拿不到学历的`,20xx年高志鹏便参加了成人高考并成为中国戏曲学院一名正规大学生。经过顽强拼搏,高志鹏不仅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他创作的歌曲《走出圪梁梁》、二胡曲《黄土情怀》,还分别荣获全国第六届残疾人艺术大赛奖、银奖。更令同学们啧啧称奇的是,他利用业余时间,拜北京盲校李红伟为师,靠着用手摸,竟然用半年时间学会了一般得用三年时间才能掌握的钢琴调律技能!

  如今,高志鹏的心中有了一个“神州万里行”的计划。他准备用两年时间,走访全国百所高校,为高校师生免费演奏自己的音乐作品,分享他捕捉到的照亮人生的音符。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关于残疾人励志故事的演讲稿2

各位朋友们:

  你们好!

  她是一个聋人,听力达100分贝,她的自信、她的快乐感染了她周围的很多人。当记者采访她及她的朋友时,对她的朋友说:她的耳朵不好,你就替她说吧。她根据记者的口形听出了这句话后,隐藏在她内心最深处的自卑感终于象岩浆一样爆发了。

  她烦恼,她憎恨,甚至开始厌恶健全人,排斥这个世界,排斥所有属于她和不属于她的一切,从这以后,她开始独来独往,把她所有的精力与思想都投到了学习上,投到了书本上。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后的她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波士顿大学同时录取为博士生,她体会到了成功,她更加发奋努力地学习、废寝忘食地学习。终于她病倒了,病得很严重,以致于要做手术。

  她是一个聋人,只能靠嘴巴与手式同别人交流。医院为她找了翻译,翻译将听到的医生和___谈到的有关她的情况全部告诉了她,她第一次感觉到了一个陌生人的尊重,她又找回了那份自信、那份快乐,以及她应拥有的一切。

  这是一则寓味深长的真实故事!

  或许,你会被她的执着而感动;或许,你会为记者的无礼而气愤;或许,你会为翻译的一视同仁而欣慰。

  我,不知道该怎样表达我的内心感受,心疼?感动?敬佩?怜惜?就像翻倒了五味瓶,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似乎在暗示着我什么。

  我不敢再看下去了,我怕我的泪水会因她而悄然落下。我翻到结尾处,我真正理解了:聋并不是障碍,聋人除了听,什么都可以做到。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关于残疾人励志故事的演讲稿3

各位朋友们:

  你们好!

  不久之前有位女邻居生下一个只有一只手的女婴。女邻居和她的丈夫备受打击。大约一星期后我在集会上遇见这对夫妇,他们问我是否有什么建议。我并没有什么高明之见,只有自己的经验与心得可以让他们分享。

  我的心得是:世上有数以百万的人们将自己的残疾置之度外,成就了难以想象的功业;你可以学会用与常人不同的方法,将事情做得同样出色;重要的不是你的残疾,而是如何面对残疾给你带来的挑战;我们没有权利把残疾当作借口,发挥自己的才能是我们的义务。

  我生来没有右手,但是我从没感觉不如别人。我从小具有良好的身体协调性,我逐渐爱上了运动。像大多数孩子一样,我在自家院里与父亲玩投球接球,就这样学会了打棒球。唯一的不同是我投球和接球只能用同一只手,为此我摸索出一个办法,投球时手套挂在右臂上,投完球左手迅速戴上手套,准备接球。在练习时我总想象自己是我最喜爱的投手,把球投向自家房子的砖墙,然后戴上手套接住弹回的球。我向着墙越走越近,迫使自己不断加快戴手套的速度。

  长大后,运动成为我赢得别人接受的途径。也许我在内心深处觉得,如果我在赛场上表现出色,别的孩子们就不会觉得我与他们不同。我希望通过这引起别人的注意,却不喜欢人们关注我的残疾。最近《洛杉矶时报》报道了一位出色的高中生投手――他也只有一只手。他提到了我的名字,说不希望自己像我一样身有残疾。起初我感觉很受伤,但是后来我理解了,这正是我自己当年的感觉。我不想被人看作是一个残废。请将注意力放在我的投球上,而不是我的手上。

  我衷心地喜欢投球。人生中最为重要的,是找到你衷心热爱的事业。如果你对自己的事业充满激情,那么行走在通往成功的艰苦道路上也变成享受。

  后来的故事你们都已经知道。我加入密歇根大学棒球队,两次入选国家队,还参加了1988年的奥运会。尽管我在职棒大联盟征战了将近10年,奥运会仍是我最美好的记忆之一。我的职业生涯并非一帆风顺,我曾经单赛季赢了18场比赛,也曾一年输掉18场。

  我想告诉女孩的父母,我多么感谢自己的父母。他们鼓励我参与,但是并不对我的每一举动指手画脚。他们从不因为我少了一只手而放松要求,甚至期望我比别人做得更好。我将永远感谢他们没有容许我将手有残疾作为借口。

  我想告诉那位小女孩:去找寻你热爱的事业。可能你的选择并非一目了然,也可能它不合逻辑,但是不要因此放弃追求。对于只有一只手的人,棒球这个选择显然不合逻辑,但是我热爱它,所以把它当作毕生的追求。不管脚下的路将你带往何方,不要放弃,直到你的心告诉你,你已经尽了一切努力使梦想成真。失败的时候,爬起来继续努力,不要给自己一点借口。倾听你内心深处的声音,它会告诉你,你是否已经竭尽全力。

  残疾并不重要,99%的时间我甚至忘记我比常人少了一只手,我也从来不曾羡慕过拥有双手的人。重要的不是你比别人少什么,而是发挥你拥有的才能。想象在你生命的尽头有人问你:你被赋予了许多才能,你用它们做了什么?我们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潜力,不要辜负你的潜力,这是我们人生的责任。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残疾人励志故事的演讲稿】相关文章:

残疾人励志故事12-14

残疾人士的励志故事10-10

残疾人励志故事精选04-18

残疾人的励志故事08-28

励志残疾人的故事10-13

残疾人经典的励志故事10-13

残疾人励志故事04-22

残疾人励志故事04-19

残疾人的职场励志故事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