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阅读心得

时间:2023-09-18 14:16:51 学习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论语阅读心得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论语阅读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论语阅读心得

读论语阅读心得1

  记得作家曹文轩曾说过: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太阳,能照亮我们的灵魂,照亮我们的世界。为女儿选择哪轮太阳呢?思前想后,我慎重地选择了《论语》——悠悠华夏五千载的文化源头。

  对于我的选择,女儿与老公并不赞同。女儿不认同的理由很简单“不好玩!”老公的理由也很有力“太深奥了!”正在我踌躇之时,同事推荐了一本书《教女儿学论语》。作者也是一位有卓见的爸爸,为了给孩子奠定良好的文化素养,他不仅给深奥的语句注音、解释,而且还结合孩子的生活进行了个性化的诠释。他的解读虽然将论语浅显化了,但亦给孩子提供了一道美味的文化大餐。得之,我甘之如饴,亦很庆幸能读此佳作。

  果然,拿到这本书时,女儿不再畏惧了,反而饶有趣味。拼音,扫除了字词障碍,甚至还积累了更多的字词。注释,相对深奥些,可是有时读读下文的讲解,女儿就乐滋滋的,也有一知半解的理解了。每一节每一段,如同历史场景重现,孔子和他的弟子如同话剧演员和历史的舞台上栩栩如生,展示各自的性格、思想和命运……如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即使人家误解你不赏识你,你都看得开,不郁闷也不抱怨,这就像个合群的君子了。对此,女儿颇有感触,因为她有时也会与小伙伴发生一点儿小别扭,读到这里,她似乎找到了心灵的阳光:要做君子,大度!

  第一道难关通过了,还有第二道理解。《论语》篇章短小,非常适合孩子诵读,但是背诵起来还是挺枯燥的。于是,我决定与女儿一起学习《论语》。结合她每天背诵的句子,略微点拨,交流感受。

  例如读到“孝”,我把前前后后的几则阐述结合起来分析:你瞧,孔子可不是一个老夫子,而是一个非常聪明的老师。当不同的弟子来问“孝”道时,孔子就因材施教。子夏问孝,孔子说:孝之难就在于孝敬父母的时候的脸色一定要和颜悦色。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是说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是说对于父母最担心是他们的身体健康。读到这些,我们不仅被孔子的智慧所感染,更被孔子的用心所感动:那就是《论语》谈孝并不是像后世统治者所宣传的那样,使孝成为一种外在、教条的、束缚人的东西,在他心目中,孝是人内心深处亲情的自然流露。

  在我的循循善诱之下,女儿断断续续地背诵着《论语》。不知不觉间,慢慢也达到了一定的数量。女儿的心又开始慢慢浮躁了,又乱发脾气,认为没必要全背。我听了听女儿的心声,也觉得非常有道理,有时孔子的话语是有历史背景的,有时是阐述政治的,这些对年幼的孩子来说,的确太枯燥了。于是,我便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语句来背诵,尽量绕开一些太枯燥的文字。渐渐地,女儿在耳熏目染之下,也能饶一两句有哲理的话了:与同学交往,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遇到难理解的问题,也会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来推辞了;遇到难以抑制的事,也会说一句“是可忍孰不可忍”。看到女儿的`变化,我暗暗欣喜:阳光从错开的门缝间射进,温暖开始充溢世界了。

  俗话说“教学相长”,在陪伴女儿读《论语》时,我也再次重温了经典,获得了更多的感悟。读《论语》,就是一次旅行——漫长却不苦闷。弥留在字里行间的智慧,充满着睿智的魅力:“己所不欲,勿施为人”的仁爱与正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的质朴与豁达,“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明达与诚恳……道不尽,言不穷,《论语》所充盈的儒家气息是如此的浓厚,如此的庄重而深邃!读《论语》,就是一场洗礼。那一句句精奇犀利的言语,那一则则平实却韵味深远的文字,让原本枯槁的心灵得儒学的甘霖以滋养,让原本疲乏的思维得精妙的哲语以启迪。读《论语》,就是一种享受。《论语》的字字精华沉淀在绿叶清茶之中,咀一口,它们就顺着舌尖流入体内,纯化了身心,顿觉一阵清香涤荡胸怀。

  我和女儿的《论语》亲子共读依然在路上,可我却并不着急,因为我明白,对于《论语》的阅读,我们永远在路上。无论什么时候读《论语》,我们都会有新的人生体会。我并不想让女儿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籍,或传达到什么高度,唯一的祈愿是:阅读经典,润泽生命!

读论语阅读心得2

  有幸拜读了陈家昌教授撰写的《论语》导读这本书,觉得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总结出来的道理,在当今的社会里,又仍然那么实用,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是一种纯粹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对当今社会的人,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那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日记读论语让我领略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在生活如何去寻找快乐。苦中作乐我以为古来善苦中作乐者莫过于孔子。试观孔子一生,虽心怀天下而不得用世,虽才华绝代而无人能识,先后畏于匡,困于蔡,厄于陈,在适楚途中始得一觉悟,乃自卫返鲁,删诗正乐作春秋以终世,其经历可以说是辛酸悲苦极了,然而孔子始终没有过怨言。他抱着“君子不怨天不尤人”的坚定信念;安于“一箪食一瓢饮”的清贫生活;和弟子燕居闲谈悠然论道以为乐。这种“嶷巍荡荡,随之自然”的雍容气度,“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广阔胸襟,真足以为万世师表。既然吃苦在所难免,我们就应该乐着吃,而不是苦中吃。换一种态度对待苦难,生活会少一分苦难,多一分容易;少一分忧愁,多一分快乐;少一分痛苦,多一分甜蜜。人生在世只是短短的数十年,若经常都是在愁苦中度日,多么不值得呀!即使再苦再累也应该学会苦中作乐。

  有的人感叹教师的工作又苦又累,钱又少,但是若能帮这项工作看成一种享受,学生的进步是自己努力的成果,那我想我们的工作会开展的更好。 苦中作乐,是做人的积极态度,是成功的奠基石,是快乐的姐妹。助人为乐儒家以“仁爱”为中心,助人为乐当然是儒家所奉行的'。在《论语》中关于这些言论孔子多次提出自己的观点以及也记载了孔子的“行”。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孔老夫子提倡助人为乐,并称之为君子之行。孔子也说“大德必寿焉”,这是至理名言。一个人常年行善积德,身心就会健康,良好的道德情操,必然得到别人尊敬,由此产生心灵的慰藉,就会拥有知足长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的喜悦心情,免疫功能就会大大增强,就能使人身心健康,延年益寿。

  孟子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荀子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也”,帮助别人,别人高兴,自己也快乐,所以我们每个人要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人。在每年的捐物中,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我们共同关心慈善事业。手捧这本散发油墨清香的《论语》导读,在一行行一段段隽永朴实的方块字中神游,心里前所未有的充实,觉得自己的内心是如此的平和、快乐。人生短暂,如何把握自己的一生,让生命充实变得有意义,我们每一个人都需不断地探索。

读论语阅读心得3

  初读《论语》,或是无法参透,或是略有所悟,或是心有灵犀,但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那种循循然善诱人的教学方法,那种谦谦君子之风,却总能让我心存快慰,欲罢不能。于是不止一遍地读她,品她,悟她,尽管只是片言只语,但字字珠玑,如行云流水,简约精炼:或睿智从容,如天之辽远;或纵横开阖,如飞瀑流泻;或恬静悠然,若和风习习……面对《论语》,我犹如面对一位巨人——从古至今,它的精深博大,言简意赅,让人有高山仰止之感。我边读边记,边记边思,在品味与欣赏中,我像一株干渴已久的禾苗,忽然遇到了一场痛快淋漓的甘霖,舒枝展叶贪婪地汲取其中的养料。越走近孔子,愈发感觉孔子教育思想的博大精深。透过文字,我和智者正面晤对,聆听他“任人唯贤”的人才观念、“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方法、“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义”的教育主张……

  读《论语》,令我感念至深的当属孔子的“学而不厌”。孔子“学富五车”,却一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用行动践行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些教育思想激励了无数教师,也照亮了无数心灵。孔子的`精辟言论,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勤奋、自励的治学态度吗?再想想自己,虽然也很敬业,无日不在思索如何使学生的学业更加进步,但是却很少从“学”上下功夫,以至事倍功半,职业倦怠感日增。其实,我们的教育生活本可以达到一种清风朗月、高山流水的境界。“学”以教之始,只需我们把心思放到学习上,向前人学、向同事学、向学生学,我们就会发现那“潺潺小溪、绿草茵茵”的精神家园。正所谓“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了。

  读《论语》,让我心灵震颤的当属孔子的“诲人不倦”。他的 “有教无类”令人感动,也让人倍感温暖。《论语为政》中记载了孔子对其学生颜回的观察:“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孔子正是在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对他们因材施教。的确如此,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我们面对的学生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作为教师,只有深入细致地了解、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方能“因材施教”。于是我想方设法、通过多种渠道,走进学生心灵,开展“周记对话”,健全“班级档案”,开展 “教师赠言”,开设“心语班刊”,给每一个孩子平等的呵护,在“春风化雨”般的教育中,享受“诲人不倦”的大乐!“有礼者敬人。敬人者,人恒敬之。”孔子和学生的关系也是历代师生关系的典范,他们既像父子,亦像兄弟,更多的则是像朋友。正是在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中,在因材施教的智慧熏染下,孔子10年弘道,诲人不倦,终得桃李遍天下,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 。仁者爱人,爱众亲仁,应成为我们的立身之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更应成为我们的为师之道啊!

  “书香能致远”,的确如此!读《论语》,为人师,就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且思且行,以淡定从容的心态把握人生,用思想的清泉充盈心灵,用经典的睿智之语指引前行的方向。为人师,读《论语》,让我更确信:做好教师这一职业工作,必须用爱播种,用心耕耘。

读论语阅读心得4

  本周,学生们学习了20xx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语录。其中两个给我最深的感受是:“三人行,一定有我师范”、“知之为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前者是几个人一起走,所以他们中的一些人一定是我的老师;后者告诉我们实事求是,学习也是如此。诚实是第一位的。理解就是理解,不理解就是不理解。这才是真正的智慧。虽然这两句话来自二千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这一天,同样具有教育效益。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包含了一个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到很多人,每个人都有很多优点,值得学习,可以成为我们的好老师和朋友。以我们班为例,在这60人中,有很多小“能人”:有的擅长绘画,有的擅长写好字,有的擅长篮球场,有的擅长棋盘上的英雄,有的像数学家一样思维敏捷,有的'有歌手的天赋..多向他们学习,多向他们的长处靠拢,这就是所谓的“扬长避短”。这难道不能让我这株置身于千顷细田中的幼苗增添一些知识养分吗?

  如果你想拥有像大海一样深刻的知识,你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好老师和朋友,并从他们的优势中学习。如果崇拜老师是理所当然的,那么“知道,不知道”很容易做到。首先,你必须放下你强烈的虚荣心,不要渴望荣耀,不知道假装理解,结果只是无聊和荒谬。

读论语阅读心得5

  《论语》是我国儒家思想的前年经典绝学,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大多是孔子回答弟子们的提问后所做的记录;有一部分是回答诸侯国君、卿大夫和各方人士的问题;还有一部分没有问题,只是记录孔子的一些言论。因此,《论语》中记载的言论涉及方方面面,充分反映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其中的很多思想至今对我们的言行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例如在“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中,孔子告诉我们如何正确对待已经学过的知识;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中,我们知道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空想而不读书就必然会产生疑惑等等。

  然而,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论语》,除了那些我们都很熟悉的千古名句之外,我们还会找到一些能够反映时代背景的语句。

  例如:“自行束修以上,我未尝无诲焉。”它的意思是:学生主动带一束肉干来见我,我是不会不教他的。我认为,当今社会的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尊敬老师,老师爱护学生,这些都不需要物质来衡量的,而在孔子生活的那个年代,学生要送礼才可以得到老师的赐教,这足以反映出当时封建社会的腐朽。

  再如:“朝,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意思是说,孔子上朝的时候,与下大夫说话,侃侃而谈,从容不迫;与上大夫说话,态度和悦;君子在场时,说话局促不安。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不同等级的人说话态度明显不同,他的做法与当今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是不相符的,充分说明孔子所处时代是一个等级分明的时代。

  此外,从“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意思是说朋友送的'礼物如果只有车马,没有祭肉,孔子也不会行拜礼)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当时的人们很重视祭祀祖先,即使别人送再多的东西,如果没有祭肉,主人也不会高兴等。

  当然,虽然在《论语》中,我们看到了一些带有明显时代色彩,透露出封建社会的腐败气息的言论,但从整体上看,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做人做事的原则、治家治国道理,使我们受益匪浅。因此,它仍是一本好书,孔子也毫无疑问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

读论语阅读心得6

  第一部分是《论语》与“对话录”。《论语》书名之意说法不一,它主要记载的是孔门师徒言语形式的对话录。论,是论纂之意;语,则为语言。今人赵纪彬考证诸说,认为“论”字有整理、撰次之义,“语”是二人相等而说,有论难、答述之义,因此,论语就是整理、撰次的对话,《论语》一书就是对话录。

  中、西方世界的文化源头都出现了相同的对话体。一方面是这个媒介形塑的结果,纸质媒介的缺乏使口语交流成为主要的载体;另一方面是古典时代的人与人渴望沟通交流的需要使然,它并没有把人视为客化的一种认知对象,而是强调主体之间相互商量来涵咏人生。纵观《论语》,因为对话的主题涉及到孔子与弟子,弟子与再传弟子等人,可以说《论语》是孔门的集体之作。

  第二部分是孔子的.历史形象。分为三大类。第一是“中国最可爱的人”。孔子及其代表的文化内涵丰富而深邃,当深切的体认到孔子思想的原创魅力与孔子其人的人性的伟大之时,绝对的崇拜、无条件的皈依,视孔子为文化偶像,情不自禁的加入了数目庞大的追星的大军。孔子被视为至圣先师,因此,孔子就成为中国最可爱的人。第二是“中国最可塑的人”。第三是“中国最可怜的人”。

  这次的听课,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孔子,进一步走进了《论语》这本书。

读论语阅读心得7

  《论语》为政篇第一句话是: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政,就是治理,为政,就是制定规范,执行规范,对国家而言,就是法律、政策,对企业而言,就是规章制度。规范以道德为宗旨,那么就像北极星一样,自己不动,星辰则围绕着北极星,大家都围绕着规范,执行规范,落实规范。

  为政以德并非是孔子的理想,而是他发现的规律。

  道德,古往今来,古今中外,其实有很多的不同,因为道德的本质是规范行为的观念,这种观念对大家都好,或是对大多数人好,礼义廉耻,都是道德,一个人有礼义廉耻,对别人而言就是好事,就有好处。境遇不同、环境不同、人群不同,道德观念自然也会有不同。在一部小说中看到,西伯利亚极寒地带,严冬时候你走在街上,敲任何一家人家的门,人家都会开门迎接你,进门烤火吃东西,然后再走。这个道德的由来,是因为太寒冷了,人走在外面很快就会冻僵,因此家家都接纳赶路的人,那可是救命啊,这个观念就不太可能在北京、纽约形成。不过,无论道德的内容有多少或多大的不同,对别人有好处,对大家有好处,这一点是共同的,以往是如此,今后也还会如此。

  为政以德,这里的'德,就是那种给别人带来好处的德,法律、政策,规章、制度,给大家带来的是好处,大家自然会围绕着这些规范做人做事,那不就是很好的管理局面吗?可事实往往并不是如此,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为政以德的德,并非都能让人理解,一个对大家都好的事,未必对某一个个体的人是好事,任何规范都会对不良行为进行制约,不良行为危害了别人,危害了大家,制约它就是为政以德,然而不良行为却往往会给个人带来好处,比如任性而为,率性而为,不是很爽吗?

  其次,也是更为关键的,为政以德的德,要很好的体现,不仅仅在于规范的内容,还在于实施管理的人,必须是道德修养足够的人。我听说有管理者要求部下要五加二,读后感。白加黑,这话不仅可笑,也是道德修养不够的典型表现。一张一弛,劳逸结合,有工作有休息,这方面的法规和规章都体现了为政以德,五加二,白加黑,就完全违反了这个德。常说的,经很好,被念歪了,念歪了的现象其实很普遍。有位研究《论语》的先生把“为政”与“执政”分开来,为政,就是制定规范,执政,就是执行落实规范,为政以德需要有足够道德修养的人来实施才能落地。把为政与执政分开的看法还是很有道理的,《论语》为政篇的大量内容,说得都是管理者的修养问题,谈理解人民需求,谈孝,谈提升道德修养的道路,这大概就是孔子的良苦用心所在。

读论语阅读心得8

  《论语》是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弟子的言行。主要讲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教我们如何做人。这也让我学到了很多。

  “不要对别人做你不想做的事。“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把你讨厌的东西放在别人身上;你不喜欢的东西或东西不能给别人。开学的时候,我们班要发新课本,但是有同学发现一本书的角落有皱纹,就和别人换了。这是错误的做法。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它展现了一个人的品德。我们应该为别人着想,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

  “温故而知新。“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意思是:复习旧知识后,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巩固和复习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有些人很聪明,但他总是不能取得好成绩,因为他没有复习,所以他忘记了。对我来说,我没有考试前复习,但有一次,我忘记了明天考试,没有复习,考试无聊,感觉很简单,但总是不记得了。由此可见复习的重要性。我们不能只在考试前复习,学完的知识要在同一天巩固,这样才不会忘记。

  通过阅读《论语》,我明白学习要注意方法和态度;当你遇到困难时,你必须克服它;我也知道一句话:“不要对别人做你不想做的事。”这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我们必须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虚心学习知识;虚心学习做人的道理。

读论语阅读心得9

  读了孔子《论语》中的“三人行,一定有我师”这句名言后,我有了新的感受。在我看来,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向别人学习,并不断向别人学习。

  很多人可以成为我的老师,因为他们的专业各有所长,知道的.道理也比我多。韩愈在《师说》中说:“闻有先后,术业有专业”。有些人的语文比我强,所以我应该向他学习语文。有些人的体育比我好,所以我向他学习体育。即使是比我小的人,也有值得我学习的优势。例如,我的表弟,虽然数学不如我,但经过两年的专业训练,他的围棋打得很好,年轻时是一个“三级”的小棋手!这个寒假,我老老实实呆在家里,虚心向他学习围棋。他之所以在围棋中打得好,是因为他在围棋中付出了很多努力,也应该说“专业”。

  我们想向老年人学习,因为老年人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了解了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真相,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前段时间,我厌倦了做奥数,甚至不想再做了。但当我看到一篇关于张广厚小学数学不好的文章时,他几乎进不了中学,但他并没有气馁,专攻数学,成为了世界著名的大数学家。他的毅力和毅力难道不值得学习吗?我下定决心要把奥数学做好。

  “三人行,必有我师”,

【读论语阅读心得】相关文章:

读论语的阅读心得范文05-15

论语阅读心得04-26

阅读论语心得03-28

论语阅读心得最新09-02

阅读论语的心得与体会03-28

论语阅读心得体会01-13

论语第阅读心得5篇03-28

小学生阅读论语心得03-28

《论语》阅读心得体会04-05

阅读论语的心得体会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