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纪录片《AI,你好》有感

时间:2023-02-24 14:30:37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观纪录片《AI,你好》有感通用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观纪录片《AI,你好》有感通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纪录片《AI,你好》有感通用1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一集,发现这跟我印象中那些教科书般令人犯困的科技纪录片不一样,少了很多纯技术的科普,多了几分温情。

  应该说,这些年中国纪录片满屏满屏的满汉全席肥香油脂,看的都开始反胃,这个题材的纪录片倒是第一次见,而且从画面、配音、文案、音乐、特效、包装,都是极致的呈现。

  文案朴实,与近几年纪录片日益浮夸的文案现象(通俗说就是不会说人话,吃个串涮个锅都能吃出人生高潮)形成鲜明对比;画面摒弃了国内各大神动不动就上的黑科技视角、超级大特写和各种升格慢动,反而用了大量的全景画面(这摄影师够大胆的),讲究的构图和细节把控严谨的环境交代,人物未开口便有很强的代入感,人物也因为在真实的环境中有了“人味儿”;至于配音季冠霖老师那娓娓道来的节奏感,在全网一片舌尖音的洪流中可称是纪录片的一股清流;剪辑节奏张弛有度,快剪镜头组逻辑清晰,剪辑点干净利落,没有了各种转场特效加持,竟然毫不突兀。

  最近几年由于工作原因看了很多纪录片,越看越觉得没劲,现在一想,其实就是在这个什么都要“快”的流量时代,我们没有“时间”,没时间调研,没时间勘景,没时间等光来,没时间讲逻辑,没时间做特效,于是,就有了大量的“没时间”也“没美感”的影像。

观纪录片《AI,你好》有感通用2

  《你好AI》是一个大胆且成熟的纪录片“试验品”,用电影式的叙述方式、国际化的故事视角,让它和人工智能一道把人类的想象力带到“穷极之处”。让大家用一种简单的方式更近距离接触纪录片。

  呈现AI融入世界的.多个应用场景和真实案例。

  这个题材的纪录片很新,从画面、配音、文案、音乐、特效、包装,都是极致的呈现。

  这不仅是科技创新的探索之路,更是充满爱和温暖的旅程。

观纪录片《AI,你好》有感通用3

  今日晚间在看部门工作日志时,发现有位老师说她看了《AI,你好》纪录片,立马觉得这个不错!原本就非常喜欢看纪录片,近期正好正在关注AI与教育,让部门同事帮忙收集AI相关素材,尤其是机器人相关的。于是里面就到腾讯视频中搜索这个纪录片。

  看介绍,是优酷策划的,8k纪录片,只有腾讯视频的会员,没优酷的,在笔记本上看720P的足够了。第一集看了个头,讲的是探索外星生命,不太感兴趣,跳过看第二集《你好AI:我用AI修文物人工智能复活千年历史》,这个不错!讲了三个片段。

  (1)用无人机采集照片,导入电脑后用ai来自动生成修复方案,指导修复工作;

  那是不是用AI和建筑设计图对接,是不是也能实现对建筑的概预算?也可以用无人机和AI来自动检测老旧建筑物的裂缝等问题?

  (2)用AI辅助自动采集敦煌莫高窟的`照片,自动合成高清大图,修正畸变,还原莫高窟洞窟;

  在想,以后是不是还能借助AI来还原莫高窟的颜色?

  (3)不会说满族语的满族讯飞公司小伙子到黑河采集满族语料,合成满族语语音库;

  每一亿人中,只有一人熟练掌握满族语;在没有任何满族语数据基础上,仅仅用录的630多分钟的语音,最终就得到了2500多条语句数据。如果人工去做这些事情,要花费的精力和时间可能要多的多。

  结尾讲了一句:守望家园,凝固历史!体现了AI在这方面的重要作用。就像最后一个片段所言,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它还承载着历史和文化,如果一门语言消失了,那么这段历史和文化也就从人类历史中消逝了。

【观纪录片《AI,你好》有感】相关文章:

观《重返沙木拉达》的纪录片有感09-28

观历史纪录片《筑梦中国》有感04-20

观《你好李焕英》有感04-01

观《你好!李焕英》有感04-01

观《你好,李焕英》有感01-05

观你好李焕英有感11-12

海洋纪录片观后感12-08

地理纪录片观后感08-27

纪录片《榜样》观后感10-12

纪录片观后感内容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