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你好,李焕英》有感

时间:2022-11-03 10:03:0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观《你好,李焕英》有感(15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观《你好,李焕英》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观《你好,李焕英》有感1

  带着孩子看《你好,李焕英》,刚开始大家笑的可开心了。可是当剧情反转(好像是我第一次没有猜到剧情),泪水便控制不住的流下来了。孩子在我身边,转过头来看着我,我想控制却控制不住,伊伊还没有到能够理解父母为什么会哭泣的时候。在剧情高潮部分,在我们泪眼婆娑之际,前排有一个观众突然冲出了影院,隐约看到她在揉拭着眼睛,应该是控制不住自己了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好的艺术作品能够深深的撞击受众,就因为这淌在影院里的无数的泪水,我就认定这部电影要胜过今年春节档排片最多的《唐探三》(虽然我还没有看)。

  在剧中,李焕英说,我未来的女儿,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了。这是母亲对孩子的真情告白。贾晓玲一心想让母亲为自己骄傲、自豪,这也是每个孩子心中的愿望。但是母亲们要求的可能并不多,也许健康快乐其实才是真正的成功。优异的成绩,骄人的工作,傲人的财富。这些其实都比不上心灵的满足。中国人从来都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我们中国人活着的一个最明显的动力就是为了父母,为了子女。做父母的要为孩子准备一切,让他们幸福。做子女的想要“立身扬名,以显父母”。有的时候,因为这,彼此伤害。而更多的时候,因为这,彼此成就。有最好的父母才有最好的子女。反过来,最好的子女身上从来都映射着父母的光辉。

  看电影时,我想到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同样的想要让母亲得到光荣,同样的“子欲养而亲不待”,同样的“当时只道是寻常”。一个让我印象极深的情节是,贾晓玲让母亲做车回家,她甚至要看到母亲买票,然后心安理得的走了,却不料母亲会退票,走进了茫茫的大雪中。穿越回来的贾晓玲看着雪中母亲渐行渐远的身影痛哭不已。而这就是母亲,而这就是为母则刚。史铁生说,孩子的痛苦在母亲那里是要加倍的。而这样的感觉,深陷痛苦中的年轻的他是不会有的。这就是人生吧,我们感谢史铁生,感谢贾玲给了我们观照母亲的视角。而这种理解,这种智慧,也许真的无法复制粘贴。

  我们都无法回到过去,就像目下我的孩子也许不久就会忘记父母今天看电影时流下的眼泪,她还在问,你们为什么哭啊?我们都希望有能回到过去的能力,因为很多东西一旦过去就再也无法回头,如影片那熟悉的黑白照片,父母年轻时候英俊美丽的容颜。我们也在逐渐老去,逐渐老去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就是真正长大的过程。真希望年轻的时候,就能有年老的智慧啊!娑婆世界就是这样令人悲欣交集!

观《你好,李焕英》有感2

  趁时光未老,用我们的爱好好守护父母的余生。

  笑着笑着就哭了...在眼泪中结束了《你好,李焕英》的观影。影片片尾的画面却一直深深地萦绕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贾晓玲开着敞篷跑车载着妈妈兜风,一脸春光明媚的笑容,突然画面一转,身边的妈妈消失了,孑然一身的贾晓玲笑容渐渐地凝固、消失...子欲养而亲不待,多少世人心中永远的痛。

  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忙工作、忙孩子、忙应酬...总有做不完的事,干不完的活,我们总有无数个理由无法踏上回家看望父母的路。这条路小时候把我们送往远方,长大后把我们和父母隔在了两端。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等我忙好了再去孝顺父母,却忘了世事无常。恰如影片片头中的贾晓玲,她正开心地坐在母亲的自行车后座上,阳光正好,母子俩一路欢歌笑语,突然一辆大车疾驰而来,一阵紧急的刹车声......李焕英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贾晓玲失去最爱她的妈妈,一对幸福的母女刹那间天人永隔。有些人,本以为可以一直见面的,然而就在刹那间,就再也见不到了,连告别的话都来不及说出口,就真的分别了。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即使世事安稳,陪伴我们走过漫长路途的父母也已经开始慢慢变老了,我们真正能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又有多少?拿我和我母亲为例。我母亲今年61岁,若无病无灾,以她的体质高寿到85应该没什么问题。85-61=24,24年的时间,一年约52个星期,我每星期回家看望1次,真正相处的时间小1时左右,一年约52小时,24年总共1248小时,合计52天。也就是说即使我妈妈高寿到85岁,从今天开始,我每个星期都能抽空看望她一次,余生和她相处的时间大约还有52天,24年约等于52天!我和我妈同居住在一个小县城内,每个星期去看望一次的计划还是基本能实现的,而那些和父母分居两地过年过节才回家的游子们呢,他们和父母相处得时间还剩多少?

  24年很长,52天很短!余生很长,余生也很短!

  观影初始以为贾玲是为了实现让妈妈开心的愿望而穿越了,直至影片结束才明了,这不是穿越剧情,而是贾晓玲进入了妈妈编织的梦境,妈妈用人生最后的一口气(传说中的的回光返照)苦苦支撑一个梦境来配合女儿开心,让女儿放下心结,了却遗憾。

  我们的父母就是这样的人,他们或许没有多大的能耐,却是人世间最爱我们的人。小时候为我们遮风挡雨,长大后为我们牵肠挂肚,即使是在人生灯盏的油即将耗尽之时,想得依然是孩子孩子孩子...正因为有父母爱的护航,我们才有了坚实的步履。

  即使再忙,抽个空多回家陪陪父母吧!陪他们吃吃饭、仔细倾听他们啰啰唆唆地重复着一个!个老掉牙的故事、认真聆听他们念叨了无数遍的叮咛、帮父母刷刷筷子洗洗碗...那个把我们含辛茹苦养大的人,其实已经渐渐老去了。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时光荏苒,来日并不方长!趁父母健在,趁时光未老,用我们的爱好好守护父母的余生!

观《你好,李焕英》有感3

  李焕英,这个名字既属于一位伟大的母亲,也是艺人贾玲一生都忘不了的一个人,于是为了缅怀她,便有了这么一部温情但又有趣的电影——《你好,李焕英》。而我也有幸在今天早上观看了这位母亲传奇的一生,以及她对孩子们满满的爱,并发表了这篇感想。

  漫漫人生路,您又在何处?相信贾玲对这句话一定深有体会,毕竟亲人的离世,生命的一去不复返,唯有经历过才会明白,贾玲的母亲在她上学后的第二个月便因意外去世了,当时的贾玲不愿相信这个事实,跪着求车上的每个人借给她手机,让她给家里打电话。但天不由人,李焕英还是去世了,可贾玲却只能够“袖手旁观”,既不能让故事重来,也不能再为对方做任何事,只能靠想象来弥补这份心中的遗憾,相信这种想法便是贾玲她拍这部电影的理由吧。她也为这部电影起了一个十分单纯,但又包含着那种对母亲的不舍与怀念的一个名字——《你好,李焕英》(《hi,mom》)。

  其实当我们回看时可以发现李焕英这个名字在电影里被叫了很多次,只可惜没有一次能得到真正的回应,不过我在看电影之前并没有发现这一点,同时我也一直没能明白,为什么这部电影会起这样的一个名字。但现在想来这部电影的名字,不也是同母爱那般看似简单却又饱含深度吗?有时仅仅是一个动作,一句话里面都包含着妈妈对孩子满满的爱,在电影中李焕英哪怕是死前的最后一刻,都从未有过后悔,没有后悔自己生下贾玲,没有后悔自己没有嫁到好人家里去,她只认为只要能让自己的孩子过上开心的生活,自己便死而无憾,还能心平气和的说出:“我这辈子过得很幸福,你咋不相信呢?”这种话,贾玲几乎没有为李焕英买过任何东西,除了一件有点小了的绿皮大衣,不过李焕英也只是说这件绿皮大衣要再绿一点就好看了,她也从来没有怪过贾玲从未让自己开心过,在这位母亲的心里,她一直都觉得自己是很幸福的,也一直都觉得贾玲是一个值得她骄傲的孩子。也许大多数母亲都是这么想的吧,即使生活过得再累,过得再苦,孩子再不省心,也难以放下心中的那份爱。

  在电影的最后,贾玲开上了给妈妈承诺要买的敞篷车,在现实生活中她也当上了梦寐以求的明星,并成为了导演,但仍是唤不应李焕英这个名字,漫漫人生路,您又在何处呢?

观《你好,李焕英》有感4

  今年春节,我和父母去电影院观看了年度感人亲情片《你好,李焕英》。

  这是一部非常真实的电影,歌颂了母爱的伟大,看完让人潸然泪下。影片讲述了主角贾晓玲骗母亲说考入了名牌大学,母亲李焕英知道真相后选择原谅,就在母女俩骑车回家之际,却不幸遭遇车祸,贾晓玲只是受了轻伤,而母亲却因此丢了性命。就在这时,她意外穿越到了母亲年轻的时代,于是便假扮母亲的表妹,发誓要让母亲过上快乐的生活。她先让母亲买到了厂里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又让母亲在排球赛上大放异彩。为了让母亲日后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她又想方设法给母亲和厂长儿子制造机会见面。但当她有一天发现自己的裤子竟然是当时不懂针线的母亲缝好的时,她才意识到母亲也是穿越来到1981年,接着她跑着去找母亲,脑海中闪现过与母亲美好过往的一幕幕画面:她从小就不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女孩,总是调皮捣蛋,但母亲并不骂她,还细心地照顾她。长大后,她也没能让母亲骄傲,只考上了成人本科。她没能让母亲在有生之年得到幸福与快乐,所以才在穿越之后做了很多,却不曾想,知道一切的母亲还是一句:“我的女儿,只要她健康快乐就好。”到了这里,故事也就在母亲心电图上变成一条直线的地方结束了。这是一个充满欢乐与悲伤的故事,让人看了思绪万千。

  我的母亲也是我的“李焕英”。听说她怀孕时身体本来就很虚弱,每天都吃不下一点东西,闻到食物的味道就不舒服,但为了我的营养,她坚持每天吃饭,吃了不舒服就大口地喝水使东西进到肚子。就这样,我还是早产了,并且提前出生了两三个月。母亲临生我的时候,父亲还在外地出差,母亲忍受着身体的不便,坚持着来到医院,打电话叫来了干妈。要进产房前,她告诉干妈:“早产风险很大,要有了意外,一定要先保住孩子啊!”幸好最后还算顺利,我呱呱落地了,母亲却因为太虚弱,被医生安排住院休息。

  待到我要出院回家,母亲的身体依然虚弱。她不顾自己,一心要和我一起出院,说是好照顾我。那时,她对医生说:“我的孩子还小,我不能不陪伴在她身边啊!”到最后,她与保姆阿姨一起抱着我回了家……

  每当她跟我说曾经对我的付出时,总是显得那么平淡如水,可我早已枰然心动。我总会想:第一次做母亲,她就做得如此动人,付出一切把我养大。而我第一次做孩子,却什么也没有做好。

  每次陪我学习到深夜的是母亲,每天早早起床为我做营养餐的是母亲,每次我生病了照顾我的也是母亲……我所有的一切都来自母亲。

  我想:每一位母亲都是一棵老树,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棵新苗。我们在母爱的浓荫里成长。幼苗在长大,老树却在慢慢地枯萎。所以,趁着现在,好好陪伴我们的母亲吧!

观《你好,李焕英》有感5

  愿你的眼角,带着笑,待在我最美好的祈祷……这一首歌是电影《你好,李焕英》的片尾曲。当电影播放结束后,屏幕上放这首歌时,此时的我早已泪流满面。

  《你好,李焕英》是由贾玲自创、自导、自演的一部真实的影视作品。它主要讲述了贾晓玲为弥补自己没能让母亲高兴一回的愿望,偶然穿越到了1981年。在1981年里,贾晓玲帮母亲李焕英买回了厂里的第一台电视机,还帮助她打排球,撮合她和沈光林。但是贾晓玲不知道的是,她的妈妈也穿越到了1981年,也在默默地帮助贾晓玲,当她看见贾晓玲成长后,才放心地离开了人世。

  看完了电影,我哭了很久,我觉得,当一个人突然不在了,我们才会发现,原来他们是那么的重要,就像贾晓玲,因为她在妈妈李焕英生前没有让她开心、省心,所以在出了车祸,李焕英快要不行了的时候,贾晓玲才顿时醒悟,放声痛哭。如果没有穿越,她就一辈子也尽不了孝。所以,在我们世界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最重要的。而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珍惜当下,珍惜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可能一不小心,就再也见不到了,他再也回不来了。也许,你对他们的好,他们并不留意,但是,你心里可能会好受一些,起码,你让他们开心过,感动过。

  但是,有一些人,他们并没有珍惜当下,没有好好学习,反而用父母的钱去吃喝玩乐,辜负了父母对他的期望,让父母白养着他,当他父母不在了,还是一样坐吃海空,但总感觉缺少了什么,才知道了父母的良苦用心,可是,现在才醒悟,又有什么用呢?父母走了,老师、同学讨厌他,亲戚朋友不认他,一个人,一无是处。所以,同学们一定要珍惜当下。“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一部电影,我觉得,是我看过的最好看的电影!也许,你们想问,世界上好看的、感人的电影这么多,为何是它最好看、最感人呢?因为,这个电影包含着贾玲导演对死去的母亲李焕英的深沉的爱。所以,谁看了不会感动呢?就连我的邻桌王同学也说:“男生看了《你好,李焕英》都是哭着出来的。”而且这部电影是20xx年开始拍的,两年她为了电影昼夜不分,这两年包含了她对母亲,对电影的多少心血啊!我想,她母亲在天上看到她女儿对她的爱,应该也会很欣慰吧!

观《你好,李焕英》有感6

  双休日,我和哥哥一起走进电影院观看了贾玲自导自演的《你好,李焕英》。这是一部有笑有泪的亲情电影,表达了贾玲对母亲永远的回忆。

  电影主要讲了女主人公贾晓玲为了使母亲高兴,自己伪造了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距离开学还有一个月的时候,母亲却意外遭遇了车祸。这次意外,使贾晓玲意外穿越到她出生的前一年1981年,展现了一段奇妙经历。她先是帮母亲买下厂里的第一台电视机,又鼓励母亲参加排球比赛,又帮母亲找对象……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母亲开心。当做完这一切快要穿越回去的时候,通过被缝的裤子意识到母亲也穿越了,接着回忆起各种与母亲的作文过往,影片的最后,她的母亲永远离开了她。

  当我看到贾晓玲痛苦着跑去找母亲以及与母亲的永别时,眼泪止不住的从我眼睛里流下来。生活总是充满了意外,当贾晓玲畅想未来如何孝顺母亲时,母亲却永远的离开了她。读后感从小到大,无论贾晓玲惹出什么麻烦,自始至终,母亲只是希望她永远健康快乐。母爱是伟大而又无声的,一定要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不要给自己留下永远的遗憾。

  看到电影中贾晓玲与母亲的种种经历,我想到了爸爸妈妈平常生活中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感受到了他们对我伟大而又无私的爱,无论什么时候,我一定要好好孝敬他们。

观《你好,李焕英》有感7

  大年初一值班后,儿子陪我看了最晚场的电影《你好,李焕英》,这是一部由贾玲根据自己亲身经历自导自演的关于“爱与遗憾”的电影。女主角贾晓玲在经历“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痛之后,穿越时空去到1981年,见到年轻时的`母亲,展开了一段笑中带泪的温情故事。贾晓玲为了弥补遗憾,竭力帮妈妈改变命运,只想让妈妈开心。故事情节看似平淡,却戳到了我的痛点和泪点。

  对于父母,我是女儿。小时候,父母对我的关心和爱我会觉得是唠叨和烦,“多吃点饭,你太瘦了”“天凉了,要多加衣”,每到放寒暑假,同学和我约好的一起坐火车回家,父亲总会突然出现在学校来接我,害得我放了同学6次鸽子,后来才知道是父亲不放心,只因那个和我同路的同学是男生。对于青春期的哥哥,也算不清挨了父亲多少次的收拾,现在儿子也正值青春期,我也深深体会到了父亲为什么那么生气,所以说,在做父母之前,你永远都不知父母为你操了多少心。

  现在我做母亲了,我也成了爱唠叨的妈,切身体会到了唠叨是父母对孩子爱的表达,理解了父母为我做的一切。当我能感同身受时,我庆幸父母还在,我还来得及弥补遗憾,还来得及尽孝,因工作原因再加上家乡路途遥远,我不能常回家看他们,但只要父母愿意,我就会邀请他们来陪我,带他们去玩,为他们拍照,他们来不了的时候只要有时间我就会给父母打电话,视频,陪他们聊天,我非常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

  父母健在,我是幸运的,但有些人却只能永留遗憾。老公父母都去世较早,每当提及父母,他总会遗憾的说:“如果爸妈都在的话该多好,看着自己的孙儿一定会很开心吧。”我的大姨四年前突发心梗离世,大姨的女儿——我的妹妹至今都不能释怀,她总在朋友圈里发怀念母亲的文字,让人遗憾和难过。

  毕淑敏在《孝心无价》中写到:“相信每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存,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贾玲作为一名喜剧演员及导演,她有能力在电影中穿越时空弥补遗憾,现实中,我们却没有重来的机会。珍惜和父母相伴的每一寸时光,别再等父母老去,才明白他们爱的方式,别等他们离开,才后悔未曾真心相伴。

  对于儿子和女儿,我是母亲。我的想法和李焕英一样,只希望他们能健康快乐。在我眼里,孩子帅气漂亮与否、聪明与否、优秀与否,他们永远都是我最好的宝。他们将来健康快乐,之于我就是最大的安慰,父母陪子女长大,子女陪父母变老,所谓父母子女,就是一场渐行渐远、且行且珍惜的修行,我们不知这样的修行还要走多久,现在唯一可做的就是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

观《你好,李焕英》有感8

  “打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样子。所以我总忘记,妈妈曾经也是个花季少女。”

  这是电影《你好,李焕英》结尾部分的一张黑白照片旁出现的一行字。

  《你好,李焕英》是由贾玲主演和导演的一部电影。与其说是一部电影,不如说是贾玲对母亲的追思和感激。20xx年,考上大学不久的贾玲得到了母亲意外去世的噩耗,未来得及与母亲进行一次告别。二十年过去了,贾玲是用这样的一部电影,用这样的一种方式,与母亲相遇,然后告别。

  电影里,贾玲穿越到1981年。那时,李焕英是与贾玲同龄的少女,热情开朗的李焕英与“表妹”贾晓玲,仿佛形影不离的闺蜜一般。来自20xx年的贾晓玲想要弥补母亲后来经历的种种遗憾,并试图改变母亲的命运,“让她开心”。但结果却让贾晓玲自己都无比意外。

  电影的前半部分与大多数喜剧电影并没有太大差别,电影院里笑声不断。电影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片段是贾晓玲和年轻的李焕英喝酒。一直觉得自己不够优秀、没有做过一回让母亲高兴的事情的的贾晓玲,带着醉意对李焕英说:“下辈子咱们必须做母女,但是得我做妈。”但年轻的李焕英却回答“我的女儿,我只要她健康快乐就行。”“下辈子还是我当妈。”但临近结尾,贾晓玲偶然明白年轻的李焕英其实是早自己一步穿越过来的母亲时,当她满眼含泪跑向年轻的李焕英时,那一幕让太多人动然和感动,我也没忍住泪如雨下。

  原来,穿越过来的李焕英一路配合着贾晓玲去“弥补”自己的种种遗憾,买了电视机、参加了排球赛、与厂长的儿子相亲、笑着看了贾晓玲的现场表演并开怀大笑……快速闪过的一个个镜头里,全是不断给母亲惹来麻烦的贾晓玲:摔倒了抱着包子的贾晓玲、尿裤子的贾晓玲、考上省艺校的贾晓玲——过往种种,逐渐变老的李焕英始终展现给贾晓玲的,是一张张温暖的、不变的笑脸。

  我们在一天天长大,而我们的父母却在我们尚未发觉时,岁月已在他们的身上留下了痕迹,不经意间,他们逐渐白了双鬓、弯了身躯。我们的父母都远比我们自认为地更爱着我们,而我们却只是习惯着去索取财物、发泄情绪。

观《你好,李焕英》有感9

  近日,风闻《你好,李焕英》感人至深,令许多人掉泪,让人在笑中哭,让人感受到了温暖和爱。于是,带着一份好奇,一份探究,拉着爸爸、妈妈去看了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贾晓玲因车祸,意外穿越回了妈妈年轻时工作时代,1981年,妈妈也随之穿越成了年轻时的样子,两人形影不离,就如同是一对闺蜜。贾晓玲认为自己没能为妈妈争气,一直拖累妈妈,让妈妈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在穿越后想凭自己的力量改写妈妈的命运,以此发生了许多事。最后当她看着裤子上的手工缝的小熊,忽然意识到妈妈结婚前是不会缝这些的,才发现妈妈也穿越过来了,急忙跑回家找妈妈。挥泪飞奔的一路中,回忆起自己小时和妈妈的点点滴滴。最后的镜头又回到现实中,仿佛之前发生的只是黄粱一梦,妈妈躺在病床上,贾晓玲埋在被子里痛哭的不能自已。

  这部影片让我印象最深的片段是贾晓玲、沈光林表演一个节目,为了让母亲笑,贾晓玲拼了命得逗李焕英,而贾晓玲曾说过“我过来就是,让我姐高兴的。”所以作为穿越过来的贾晓玲母亲,她也在努力装笑,想让女儿高兴,俩人就为彼此互相笑着,表达着无声的爱。故事是导演贾玲亲身经历改编,像她自己所说,她不是为了当导演而拍片,而是为了想拍片而当导演。了解了这些影片背后的故事,我更感受到了那份深沉的母爱和“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伤痛。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眼泪已经给自己洗了把脸,餐巾纸擦了三张,感动了我一整天,也让我长了不少知识。

  这部电影传达的第一个道理就是——母爱,爱是伟大而无私的,“青春会逝去,爱情会萎,友谊的绿叶也会凋零。而一个母亲内心希望比她们都长久。”母爱像空气,无时不刻充满心田;又像彩虹,在失落时带来希望。但有些母亲是不善表达母爱的,但眼中永远是满满的慈爱。

  上周我只是无意见发现了以前儿时买的钥匙扣,却已经生锈,痴痴地看了很久,想问妈妈是什么时候的,又把话收了回去。读后感但妈妈却像会读心术,没过几天,一个崭新的、漂亮的钥匙扣就寄到了家,送到了我的手中,可你只说是看这个好看,就买了,就这么几个字,我也听出了妈妈那份没有说不口的爱。

  这部电影除了母爱,让我明白要珍惜当下,乐观,向上……为了不忘记这种感受,我提笔写下了《观后感》。

观《你好,李焕英》有感10

  “下辈子咱俩还做母女......”

  这句话就好像一根带刺的针,扎进了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泪水再也止不住的流了下来,真希望贾晓玲和李焕英下辈子可以再做母女,但人又怎么会有下辈子呢?

  在我的印象里,亲情便是最重要的感情,也是我最容易忽略的感情,与母亲的相处模式也是相爱相杀,也总是把家人对我的好当做理所当然,从未想过去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当我看完这场电影,我有些庆幸自己可以和母亲一起生活很久很久,也有些内疚自己总是让母亲操心,生气。

  以前一直都对与父母相处时间没有什么概念,一直是走读生,天天都可以见到父母的面,天天都可以吃上母亲做的饭,自然没有什么顾虑。但当我上了高中,第一次住校,与父母一别便是大半个月后,我终于感受到了在父母身边的幸福。

  一学期下来,猛然发现自己在家里待的时间竟不足一个月,和父母真正待在一起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面对面交流的时间甚至比通电话的时间还短,我知道,以后我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将会更少,我应该珍惜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光,不要像电影里的贾晓玲一样,等到没有了母亲后才懂得珍惜,这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情况,也只能感动自己感动他人罢了,并不能换回再与母亲李焕英相处的日子。

  现在的我虽然已经上高中了,但与周围的同学相比,我和我妈的相处方式不仅没远反而更亲了,不知为何,我总喜欢和妈妈打嘴仗,喜欢听她对我指指点点,我也总能精准的预判到她下一句要批评我的话语,在学校的我也一定会每天抽出时间来给妈妈打个电话,反正和妈妈联系一下就能让我一天都精神饱满,妈妈就是我的精神支柱,那我可不得更加珍惜?

  电影中的李焕英常说不管女儿有没有出息只要自己的女儿可以快快乐乐健健康康的就好,虽然这确确实实都是每个母亲的心里话,但作为女儿,如果自己变得有出息,让母亲开心了,岂不是更好,这样也算是对母亲的一个回报,也算是珍惜亲情的一个方式,对吗?所以还是努力学习吧!要对得起母亲对我的付出。

  下辈子会怎么样我们无法决定,但我们可以努力过好这辈子,珍惜这辈子与家人待在一起的时光吧,不要等到失去时才追悔莫及。

  如果真的有下辈子,我也还要做我妈妈的宝儿......

观《你好,李焕英》有感11

  春节期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电影《你好,李焕英》。这是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电影描述了一位妈妈和她的女儿一起在梦里改变了过去的故事。

  妈妈在和女儿的一次外出中遭遇了车祸,不幸离世,这个时候,女儿穿越回了妈妈年轻的时代。那时的妈妈年轻美丽,女儿希望帮助妈妈完成与改变年轻时留下的遗憾。他帮妈妈一起召回了排球队队员,完成了比赛,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因为得到了那时珍贵的搪瓷水杯。那个年代,买东西都需要用票,有饭票、粮票、布票、电视机票、自行车票,太多了,都是我妈妈满满的回忆。电影中通过女儿和妈妈的相互掩护演了一出好戏,帮助妈妈得到了人生中全厂的第一台电视机。最后,还想帮妈妈建立一个美好的婚姻。

  在那个穿越的年代,她是妈妈的好姐妹。与此同时她希望妈妈每一天都开心快乐。但是在最后当梦要醒的时候,她突然发现,原来妈妈早就知道一切,也是在她之前穿越回来的。女儿从空中掉下来的时候,妈妈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冲过去,接住了胖胖的她。她想组建排球队的时候,妈妈克服一切困难,完成了女儿的心愿;她希望妈妈买到第一台电视机的时候,妈妈也配合她一起演着,让女儿更高兴,更快乐。可是妈妈最终还是离开了女儿,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部电影让我非常感动。电影描述了一位女儿对自己母亲的思念。从中让我知道,我们的妈妈曾经也是那么年轻,那么美丽,充满活泼和朝气。她们在年轻的时候,也是那么的快乐,那么的任性。可逐渐成熟、成长的她不再是曾经的任性,时间的磨炼使她变得更有耐心,也让她愿意倾听我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声音;愿意帮助我手足无措、无奈的时刻;作文教育我的妈妈曾经也有和我一样大的时候,也曾经像我一样,也有过青春的年华,也会调皮,会哭闹,每天也都要学习,写作业。她慢慢的长大,离开学校工作。开始独立生活,直到有了我。从那以后的她,就变了,变的不再是那一个只有自己世界的她。所有的心都放在了我的身上。她为我而骄傲,我的每一次进步,每一个奖励都会让她欣喜若狂。

  我好希望我的妈妈能继续年轻下去,您继续快乐下去,我要好好的陪着妈妈一起生活,让我的妈妈因为我而骄傲,让我的妈妈。永远美丽,健康。

观《你好,李焕英》有感12

  坐在电影院里,等待着一部人间影剧的正式开始……

  “啪!”

  电影院里的灯灭了,在大屏幕的中心,赫然出现了一个标题——你好,李焕英。不过,在中文的下方,有一段英文,那段英文是HI,MOM。

  李焕英是本电影的导演贾玲已故母亲的名字,人生,就如这部《你好,李焕英》有开怀愉悦的时刻,有孤独寂寞的年华,它们,还有整个人生,不过是一指流沙,很快的逝去……

  此片的主人公是贾晓玲和她的母亲李焕英,这对母女,演绎了平常人平平淡淡的一生。贾晓玲小的时候学习成绩非常不好,李焕英也是老师办公室的“常客”。

  到后来,贾晓玲托人做假证,骗母亲自己考上了“省艺校”,不过,却以一种最难堪的方式让母亲,和前来参加聚会的所有亲友知道,自己不过只考上了成人教育学校。

  在回家路上,李焕英和贾晓玲遭遇车祸,在医院,贾晓玲和李焕英都穿越回了八十年代,那是李焕英还很年轻,贾晓玲陪着自己的母亲度过了李焕英最后的一段美好时光……

  每一位母亲都是伟大的,她们不仅创造了生命,还竭尽所能抚养自己创造的生命,把他们培养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标题下方的那段因为,是“你好,李焕英”译文,是的,李焕英是位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而且,天底下所有的母亲都是伟大的英雄!

  珍惜当下,珍惜时光,陪陪家人,孝顺爸妈!

  电影闭幕,影院重新恢复光明……

观《你好,李焕英》有感13

  昨天跟女儿一起看了贺岁片,《你好,李焕英》,剧情的内容很朴素,一个长相普通、学业普通的女主晓玲,为了让妈妈在人前有面子,做了假的录取通知书,却在妈妈摆的酒席上被揭穿,本以为妈妈会责骂自己,却看到了妈妈明媚的笑容,妈妈说她一定会有出息的。她们畅想未来,欢声笑语穿过小巷飘向远方。

  而恰恰在这时,交通意外发生了,当在医院陪伴受伤的妈妈时,晓玲意外的穿越到了妈妈的年轻时代,她认为那是可以改写妈妈命运的年代,只有让妈妈嫁给一个未来更有前途的老公,才不会遇见未来这个让妈妈头痛、没用的女儿,妈妈才能幸福。于是她做了很多事情,只为了让她的妈妈高兴,以弥补自己这些年对妈妈亏欠,而最终命运的齿轮并没有按她设想的行进,她的妈妈还是选择嫁给她爸爸——————一个普通的锅炉工,当她看到大红的结婚证时,近乎奔溃,不想让妈妈辛苦一辈子的心撕扯着她,当她想抢过妈妈的结婚证让她离婚时,她妈妈说:“我这一生很幸福。”这时的晓玲并未懂这句话的含义。但当她费力想要回到穿越前的时代,却徒劳无功,坐在马路牙子上吃肉包时,同伴不经意的一句话惊醒了她,她忽然明白,妈妈也是跟自己一起穿越到了这个世界,而即使在这个世界,妈妈也一直在想着她、护着她。当妈妈知道晓玲是为了让她高兴的时候,就一直配合她,希望晓玲不会因为妈妈的离去而留下遗憾,当回放妈妈这一生和晓玲相处的画面时,剧场里抽泣声不断,有多少人想到了自己朴素的妈妈,想到了早起热气腾腾的早饭,想到了慢慢爬上头顶的白发,想到了口是心非的怒骂,那一个个瞬间也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播放。

  我妈是出生在农村只会写自己名字的中年妇女,我和哥哥上小学时一家人才跟爸爸在城里安家,因为没有读过书,妈妈在工厂里做着各种不起眼的工作,那时她很辛苦,早上不光要做早餐,还需要准备好中午烧饭的材料,这样中午才能在我们放学回家的时候及时吃到中饭。当时有很多跟她一样来自农村的妈妈,后来放弃了工作,专心在家,但她没有,她曾说:“自己赚钱,当你想买高跟鞋的时候你就可以自己买。”这句话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脑海里。因为她的遗憾,她唯一一次打我是我不肯写作业非要看电视,但她会用她微薄的工资在每个季节都给我和哥哥买流行款的衣服。

  日子一天天过去,在每周不重样的早餐中,我考上了大学,等到大学毕业,她本以为我会回到她身边,我却选择了远行,她生了很久的气,每次打电话回去都不敢跟她说话,我想她是伤心的。但当我成家,孕吐到营养不良时,她立刻来到我的身边,吃着她每日的饭菜我竟然没有了孕吐反应,安然的度过了三个月。孩子生下来1个多月我带着孩子回到妈妈身边,当见到我的女儿时妈妈并没有显得很开心,她还说她有点丑,当时我有些伤心,可现在想来,她那时觉得自己的女儿有了自己的家庭,就再也回不到自己身边了。女儿18个月,妈妈带她回到了我的身边,在每天5顿饭的照顾下,女儿比同龄人高半个头,已经会自己用勺子吃饭了。女儿大班妈妈准备回老家了,有天女儿洗澡听见她跟女儿说:“你已经是大孩子了,你要自己洗澡,自己洗短裤。”于是等妈妈不在身边时,女儿的自理能力让我省力了不少。而她在临走前嘱咐我:“好好带你的娃,好好过你自己的日子。”

  “从我记事起,妈妈就是一个中年妇女的样子”,当自己到了中年,成为了别人的妈妈才能真正体会到那根植在日常里的朴素的爱,正如晓玲妈妈一样,所有的妈妈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最靓的仔,在柴米油盐的日子里默默的付出,只为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观《你好,李焕英》有感14

  一个人在家,用手机投屏的方式,观着了渴望已久的电影《你好,李焕英》。

  影片根据同名小品及贾玲亲身经历改编,片名中的李焕英是贾玲已故的母亲,电影讲述女演员贾晓玲在经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痛后,穿越时空回到过去,触摸年轻的父母和他们的梦想的故事。

  影片一次又一次地戳中了我的泪点,在我的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泪光中,我忽然想起了几年前在网上读到的一首诗,一首如这部电影一样,触动心灵的诗。

  瀑布的水逆流而上,蒲公英种子从远处飘回,聚成伞的模样,太阳从西方升起,落在东方。子弹退回枪膛,运动员退回起跑线上,我交回录取通知书,忘了十年寒窗。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你还在我的身旁。

  当我偶然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正如我观看影片《你好,李焕英》的时候,我心灵深处那最柔软的部分被狠狠地触动了。

  这首诗,并没有华丽的辞藻,是那么的平淡,质朴,但是这平淡和质朴中,却蕴含着作者对已逝的母亲深深的怀念。作者多么希望,时间能够倒流,一切的一切都能回到母亲在世时的模样。假如,瀑布的水可以逆流而上,我能变回十年前的模样,母亲还能慈祥地陪伴在我的身旁,可是,一切只是假如。

  影片中,主人公穿越到父母年轻的时候,与母亲朝夕相处,还有主人公从小到大与母亲在一起时的一幕幕温馨美好的瞬间,深深地打动了我,不知不觉中,泪水早已模糊了双眼。

  泪光中,我仿佛又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又回到了在姥姥膝下承欢的快乐的日子。茅屋,小院,冉冉升起的炊烟,慈祥的老人,淳朴的乡音呼唤着我的乳名……这一切的一切,都早已离我远去,只能在梦中出现。我多么希望,时光能够倒流,姥姥能够永远陪伴在我的身边,让我好好孝敬她,报答她天高地厚的养育之恩,让我的生命里再也没有遗憾。但是,昨日不再,过去美好的时光,只能存在于我的记忆中。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李焕英“,把无私的爱都给了子女,不求任何回报,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平安,快乐。而我的"李焕英",不是妈妈,而是妈妈的妈妈,我的姥姥。妈妈在我四岁的时候就因病离我而去了,是年迈的姥姥接替她最小的女儿,肩负起抚养我的重担。在姥姥含辛茹苦的精心呵护下,我茁壮成长,一天天长大了,而当我有能力回报的时候,老人却没有给我回报的机会,永远地离我而去了。给我留下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终生遗憾。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与贾玲是何等的相似!

  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经历生老病死,这是人世的轮回,谁都躲不过。望着慢慢变老的父母,你有没有想过,将来真的有一天,他(她)只能生活在你的记忆里?

  在一起的时候,当时只道是寻常,寻常到不懂得怎么去珍惜,因此,我们总是对熟悉的给予默默面对,对陌生的微笑却报以感动。一转眼,他们都老了,他们要走了,时光却不能倒流,假如,也只能是假如。当父母还在身边的时候,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多想,你还在我的身旁,可是,你已离我远去……

  人生最伤,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多想时光能够倒流,回到姥姥还在身边的小时候;多想能像影片中的贾玲一样,能够穿越到从前,重温过去美好的时光。

  可是,时光不能倒流,人生不能重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珍惜眼前人,趁父母还在的时候,多陪陪他们,多享受亲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让我们的人生不留遗憾。

观《你好,李焕英》有感15

  爱之深,情之切。——题记

  过去一个月,全国人民都认识了李焕英。

  截止3月1日,电影《你好,李焕英》票房近50亿元。贾玲成为全球票房第二的女导演,并有望冲冠,一战封神。

  可以说,这是贾玲人生的巅峰时刻,但这份喜悦却缺了一角。这部电影的主角——李焕英永远的离开了人世。

  每次谈及母亲快落泪时的贾玲都会及时给出笑脸,露出两个深深的酒窝。

  电影院里,无数观众感动于这份母女情。哭湿了口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后悔无疑像一道无解的题,悬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电影改编自贾玲的亲身经历,刚刚考上大学的贾玲想让母亲高兴一回,没想到,母亲突遭车祸。贾玲崩溃之际,穿越回到1981年,成为贾晓玲,遇到28岁的母亲李焕英,两人以表姐妹的身份度过了最后的时光。

  其中,贾玲和李焕英喝酒时的对话深深打动了我。

  “你的女儿可有出息了!大学是在国外读的导演系,月薪八万。”贾晓玲说道。李焕英不可思议的说:“真的?”“真的!”贾玲露出两个深深的酒窝。李焕英毫不在乎地说:“我的女儿只需要她平安快乐就行了!”听了这句话之后,贾晓玲再也忍不住了,两行滚烫的眼泪顺着脸颊落下。“原来,妈妈只想让我快乐就好了……”贾晓玲想。是啊,天下父母的愿望都是这个啊!如此简单、朴实的话,在孩子看来,却是十分真情实意的话语,倾注了父母所有的关心和爱。

  但回到现实,真实的母女关系并不是“岁月静好”,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相爱相杀”。

  “三天一小架,五天一大架”,这就是现代社会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写照。在平常学习的时候,我往往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和父母争吵。作文我们表面上说着孝顺父母,可实际我们又什么时候让父母“省过心”?在这场爱的变奏曲中,父母和孩子在不断的冲撞中求和解。随着时代的巨变,母女关系迎来了新的挑战。如何爱对方,也有了新的答案。在日常生活中,母亲和女儿总是在各种琐碎的小事中,试探着对方的底线。

  表达爱意,从不容易!

【观《你好,李焕英》有感】相关文章:

观《你好李焕英》有感04-01

观《你好!李焕英》有感04-01

观你好李焕英有感11-12

观《你好,李焕英》有感01-05

观你好李焕英有感(精选10篇)02-28

观你好李焕英有感15篇11-12

观你好李焕英有感(15篇)11-12

观《你好李焕英》有感(15篇)12-27

观《你好,李焕英》有感15篇01-05

观《你好李焕英》有感15篇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