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人格心理学》

时间:2020-11-05 11:34:27 心理学书籍 我要投稿

好书推荐:《人格心理学》

  书名:人格心理学

  作者:【美】JerryM burger ,陈会昌译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介绍了一个世纪以来心理学领域内关于人格研究的理论。主要围绕着精神分析理论、特质理论、生物学流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认知理论等六种主要的人格理论流派展开论述。并加以客观、公充、生动的分析,同时对其他分支理论、学说和流派也都有所涉及。阅读本书,读者将了解科学心理学在人格研究领域的全貌,并对在不同的时代和历史阶段居主导地位的理论、人格心理学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前景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

  本书叙述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不以概念介绍新理论,而且从生活的实例出发,机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作者很主义本书的实用性和生活化,或穿插报刊对新闻事件的报道,或给出若干自测题目,让读者检测自己或者他人的人格特征,读来既有用,又风趣。

  本书不仅适合从事心理学工作或学习的研究人员、教师和学生阅读,也必将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

  心理学看点:人格心理学 精神分析 行为主义 人本主义 认知理论

  心灵咖啡推荐理由:简单实用,每个心理学流派和研究方法也介绍得恰到好处,不会太笼统也不会太罗嗦。 尤其是值得思考的地方很多。 同样很适合不太了解心理学的人读。

  书摘:

  1. 独身生活方式可能有其方便之处,在一段时间里可能令人愉快,但假若一个人不能超越这种生活方式,就会导致情绪和个人满足感发展的严重滞后。——埃里克森

  2. 人对唯一的一次生命,是将它作为不得不是这个样子而接受的,把它作为必然的,不允许有其他替代物而接受的,是以“人的生活是人自己的责任”这样一个事实而接受的。——埃里克森

  3. 简言之,做父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我们的社会中,尽管养育孩子是我们面临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但在这方面缺乏培训,对什么人能养育儿童、怎样养育儿童都没有规定,其结果是,很多儿童缺少个人价值感,他们对父母感到害怕,不知道怎么与他们相处,他们担心因他们不理解的原因而受到父母不公正的惩罚,他们感到不安全和不适应,他们渴望温暖,他们需要支持,但却得不到。这些儿童感到迷惘、害怕、焦虑。——凯伦。霍尼

  4. 现代民主的兴起,使人类不再被禁锢于封建制度的壁垒,我们获得了自由感……我们愿意成为怎样的人都行,高兴做什么就做什么。然而正是这种极端的自由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问题。自由可以是可怕的东西,它强迫我们每个人去面对那些我们必须独自承担责任的个人决定……为避免自由带来的焦虑,大多数人接受了社会为我们选定的角色和可预见的生活方式,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又回到了我们的祖先在封建制度下所拥有的安全的小牢笼里。我们找到了有保障的职业和常规的生活方式,这样,我们变成了一部大机器上的螺齿。——弗洛姆

  5. 拥抱自由的关键是自发性——经历并表达出我们真实的欲望。当我们知道我们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别人期望我们做什么的时候,我们表达出了内在的感情。——弗洛姆

  6. 我们是单个的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要负责,要找到我们人生的意义,正是这样一些观念,使许多人感到恐惧,宗教使他们能逃避这种恐惧。因此,与某些人将自己与有权力的政治和社会力量联系起来的原因一样,焦虑和不安全感使某些人转向宗教……但是,专制主义宗教和人道主义宗教是不同的,前者强调我们在一个强有力的宗教领袖控制之下,而人道主义宗教则为个人成长提供了机会。——弗洛姆

  7. 我们处在一个“焦虑时代”,在过去的美好日子里,我们下午在公园漫步,炎炎夏日的晚上在走廊里乘凉,这些日子都已经被日益增大的工作难度、越来越快的工作节奏和比别人干得更好的压力取代了。

  8. 成人的依恋类型分为

  1)、安全型的成人,他们很容易与人相处及信赖对方(既相信自己,也相信他人);

  2)、回避型的成人,他们怀疑那些说爱他的人,害怕离他们太近会受到伤害。他们也因分离不可避免而害怕付出情感(相信自己,而不相信他人。不怕被抛弃,但害怕亲密);

  3)、焦虑—矛盾型的成人,他们对同伴的爱缺少安全感,以致过于苛求对方,他们太希望受到注意以致于吓跑了同伴(相信他人,而不相信自己,需要依靠别人的肯定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不怕亲密,但害怕被抛弃);

  4)、恐惧型的成人,这些人认为自己不值得爱……回避与他人的亲密关系,因为他们害怕被拒绝的痛苦(既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他人)。[括号内为个人注解]

  依恋类型会影响我们的爱情关系……但我们应该为那些不安全型依恋的人说几句宽心话。当这些人进入一个安全的长期的成人人际关系时,他们要想改变自己的依恋类型也是可能的。

  9. 存在主义哲学家认为,人们最终要对所发生的事情负责,这就是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基础,它能说明我们为什么经常说“我必须”这句话,例如“我必须去上课”、“我必须去见朋友”等。其实,我们不一定非要干这些事,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不做任何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指出,在特定的时刻,行为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

  10. 只有按生活本来面貌去生活,我们才能成为真正完善的人。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虽然有益,但多数人花费过多的时间反省过去、计划未来,这其实是浪费时间,因为只有生活在此时此地,人才能充分享受生活。

  11. 好的人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状态;它是一个方向,而不是终点。——罗杰斯

  12. 多数人是在有条件的积极关注环境中浙大的。小时候,我们的父母或监护人给我们爱和支持,但这些都不是无条件的。就是说,大多数父母都只是在孩子们满足了自己的期望的时候,才会爱他们。当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不满意的时候,他们就收回他们的爱。孩子们逐渐懂得,只有做了父母想让他们做的事情,才能得到父母的'爱。孩子们需要的积极关注是以他们自己的行为为条件的。这种有条件的积极关注的结果就是,孩子们学会了抛弃他们自己的真实感情和愿望,而只是接受父母赞许的那一部分自我。他们拒绝自己的弱点和错误。最终,孩子变得越来越不了解自己,而且在将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一个心理和谐的人。作为承认,我们也还在继续这这一过程,我们只是把那些最有可能被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赞许、爱和支持的内容纳入自我概念。其实每个人身上都还有另一部分内容,它们不被赞许或有可能被反对,与接受和表达这些思想和情感的做法相反,我们会否认或扭曲它们,把它们从自我概念中剔除出去。那么我们就失去了与自己真实的情感的联系,也不可能成为心理和谐的人……我们需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来接受我们人格中的所有方面……一直爱孩子,接受孩子,在这种条件下,孩子就会觉得不需要去隐藏那部分可能会引起爱的撤销的自我,他们就可以自由地体验全部的自我,自由地把错误和弱点都纳入到自己的自我概念中,自由地体验全部生活。——罗杰斯

  13. 达到目的可以获得有能力的感觉,但是真正的快乐是在过程中而不是取得成功之后……只有当我们努力在每时每刻发生的体验中寻找生活的意义和乐趣的时候,真正的幸福才能够来临……到达目的并不是终点。奋斗过程才能带来享受。幸福来源于控制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屈从于社会准则或他人的要求。

  14. 自我表露与主观幸福感间的因果关系是双向的。一个人之所以能够自由地向别人表露自己的信息,是因为他本身是心理健康的人,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也得益于对朋友、爱人的自我表露。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的关键,是使自己更透明。我们要愿意并且能够向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充分地表露自己。当然,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很难做到的。我们通常会尽力避免别人发现我们身上的许多不被人喜欢的人格特点或者坏习惯。我们害怕会使自己陷入难堪的境地或者失去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的尊重。但是,所有这些欺瞒的结果是使我们更加担心,永远害怕别人发现真正的自己……人只有通过自我表露才能逐渐地真正认识自己。通过把感情转变成文字,我们会更加认识这些情感,仅仅在头脑中思索这些情感是达不到这种认识的……用词汇来表达内心的感觉将使人“看见”自己的情感,并且能更有效地对待它们。——朱拉德(Jourard)

  15. 男性和女性只有在适合自己的社会性别角色范围内表露时才被接受。对于男性来说,这通常意味着保留信息(隐忍、沉默,尤其是对于心中的一些细腻感受,听听《男人哭吧不是罪》会更明白);对于女性来说,则意味着开放和表露,但只是在有关社会认为是适合女性探讨的话题上(比如化妆心得、情感经历,而不是政治新闻、个人野心等)[括号内为个人注解]……或许随着传统性别角色逐渐被弱化,男性和女性和他们的朋友交流时都会感到更加自由。

  16. “当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比预期的更小或更不满意时,孤独就会出现”——你可以与别人只有很少的接触,但只要你对此满意,就不会觉得孤独。相反,即使你已经有了很多朋友,但只要你仍然感到需要更多更深刻的友谊,你依然会觉得孤独。

  17. 在集体主义文化中融入社会和完成自己份内的事是骄傲的源泉,而在个体主义文化中个人成就和独立性最被看重……在个体文化中良好的自我感觉是过上好日子的关键,而符合社会角色是集体文化中通向幸福的法门。

  18. 人们以为自己知道自己行为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许多行为的原因人们并不知道。——斯金纳

  19. 心理学家很少能找到一个统一的答案解释人类行为……但关键问题并不在于“哪个理论是正确的”,而在于“这些观点会怎样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

  书评推荐:

  此前一直在翻《人格心理学》,感慨在美国做读者好爽,因为这样一本学术类的心理学教材,专家的笔法竟然如此体贴普通读者的兴味,比如开篇就从911事件中人们的各种反应谈起,切入“人格”话题。说是市场意识也好,总之作为读者,开卷就可以体会到被尊重的感觉。

  读后感却有损幸福指数。虽然书中一些人的作品,曾经接触过,但应了开头那句话,好象也有读早了的嫌疑,很多内容当时注定不能理解。

  比如埃里克森谈到的中年危机,他认为有一个叫作中年自我存在危机的东西需要经历,该阶段的主要问题集中在自我关注与繁殖需要的矛盾。事情还会更复杂一些,与青春期的骚动和青年阶段的求偶问题不同,中年危机更接近人生的本质,也是一个人最后的机会,除了繁殖,还关乎创造力的发挥,用日常用语说,就是事业是否有成,解决不好,进入老年之后的悔恨是很恼火的。宗教可以在这一阶段突入生活。

  不过,对埃氏的批评也很有意思,即认为他的那套玩意是建立在中产阶级价值观之上的,尤其是对于从艺术青年成长起来的中年们,呵呵,谁说一定要成为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的成员呢,把自己活明白不亦难乎?然而,很多例子表明,却是有了下一代之后,当事人才又活明白了一个层次。

  说道底,人在充满诱惑与冒险的生活中老去,多少值得同情。我倾向于认为必须掌握的本领是“新的不来,旧的勿去”,即如无强大的新靠山,不要轻易后悔,必须死硬。

  对于人格的形成、交往模式的确立,童年环境的影响大到让我觉得过分。而童年的最大问题是儿童对于环境没有选择权,自我的主体性完全无从伸展,甚至无从确立,但生活已经在影响你了。所有你自诩的优点、特质,可能都来自一个不如意的环境,然而在这里,上帝也有恩赐。只要能善用之,个性、甚至某种程度的病态,都不是问题,都可以转化为特长。

  以一种习惯发展你的特性,就是每个人最独特的生产力;大江健三郎在随笔中提到,包括他的智障儿子光也努力做到了这一点。人作为一种学会劳动、需要劳动的动物,劳动的习惯对确立社会意义上的个体价值非常重要。

  而我甘愿躺在性格的角落,我几乎勘察了整间屋子,却仍然选择躺在角落里。纵容自己舒服地懒在弱点中,放弃对习惯的培养。从我被困在圈里,到我要困在圈里。很有点逛了一圈御膳坊,却蹲在墙角啃烤红薯的架势。即便明白了所有的来由,最后还是建议自己以对马斯洛的阅读结尾,无他,人需要鼓励。往日不可追。

  心理学不教给我们改变现实的法门,而是让我们学习接受。这个学科的最大秘密就是在改变心态之后,允诺我们发现现实真的可以被改变、甚至已经被改变。

  我虚弱地吃着烤红薯,不敢想象一个双目失明的未来。那时,你在哪?

【好书推荐:《人格心理学》】相关文章:

《人格心理学》推荐05-15

人格心理学书籍:《人格心理学》07-26

人格心理学书籍:《九型人格心理学》07-26

《人格心理学》简介05-16

好书推荐广播稿12-04

【推荐】好书伴我成长征文12-09

好书伴我成长征文【推荐】12-09

2016职场充电之好书推荐10-01

2015年职场充电好书推荐09-12

财务人员职场充电好书推荐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