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书读后感

时间:2020-10-31 10:15:41 心理学书籍 我要投稿

心理学书读后感

  心理学书读后感一: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书读后感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学最根本的知识,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内容。它能让一个对心理学毫无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进心理学更深奥的世界。看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来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

  它就是一本心理学最根本的书,但是却很全面。这本书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内容。书中还包含了由600余条词汇及解释构成的“专业术语表”、2000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人名和主题索引”,对教学、研究和学习都极具参考价值。

  我很喜欢书中特别设置的一些专栏,比如“我们如何知晓”这个专栏,它介绍了200多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让你知道心理学的一些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而这些结论通常加深了我们对人性的理解。

  还有“生活中的心理学”这个专栏,把心理学和我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很多。看看这些题目吧:“幸福感的遗传性”“青少年在想什么?”“感觉和知觉组织的分离”“清醒梦境的试验事实”“你无法忽视数字的“意义””“在“疯狂“的地方做个正常的人”———原来,你每天都用得到心理学!

  “21世纪的心理学”这个专栏也很好,介绍的是心理学中那些前沿性的研究课题,把有兴趣的学生引向心理学的新领域。在那里他们将开疆辟壤,施展抱负,为人类了解和改善自身做出贡献。

  要学习一种知识,就象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行走。你可以跟着别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对错;也可以自己摸索着走,看看运气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张地图,让自己知道自己在那里,这个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条路,然后你选择你喜欢的道路走下去。这本书就是心理学世界的地图,它没有把所有的知识给你,但是,它给了你全貌,给了你路径,要了解心理学,这本书足够了,要想要深入,这本书也告诉你该如何寻找道路。

  对于初学者和对心理学有兴趣的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本书从生活入手,深入浅出的与心理学知识联系起来,让你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心理学的魅力,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但又从没注意过的生活琐事,能帮助你逐渐产生对心理学的浓厚兴趣,学心理学的都该读一读这本书。它教会了我如何思考,如何去分析人类的心理现象以及由此决定的行为方式,我觉得这是最大的裨益。

  心理学书读后感二:超个人心理学

  超个人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

  在心理健康研究中,主流心理学主要以病理学为依据,认为心理健康只不过是身体上“没有病”而已。超个人心理学则认为心理健康包含着更高的要求,是人的内在潜能和价值的最高实现,达到身心健康长寿、超凡脱俗的境界。

  对于超个人心理现象和神秘的内心体验的研究,主流心理学要么认为它毫无意义、要么斥之为病态的或宗教的。超个人心理学则认为病理的自我分裂和超越自我的非认同是有重大差异的;并且认为所谓神秘体验中也存在着科学真理。科学心理学不去研究,那就只能让位给宗教。

  针对主流心理学的这些不足,马斯洛、萨蒂奇、格罗夫等人多次协商,决心建立“第四种心理学”,即超个人心理学。1969年春《超个人心理学杂志》创刊,1971年超个人心理学会正式建立。其主要代表人物除上述三人外,还有塔尔特(C.Tart)、沃什(R.N.Walsh)、威尔伯(K.Wilber)、克瑞普纳(S.Krippner)、阿玛斯(A.H.lmaas)等人.

  超个人心理学关心的是那些与“终极的人类能力或潜能”有关的心理学方面。萨蒂奇曾指出:“这种新出现的超个人心理学(第四势力)特别关注对成长、个人和种族的超越需要、终极价值、统一的意识、高峰体验、存在价值、神入、神秘体验、敬畏、存在、自我实现、本质、极乐、惊叹、终极意义、超越自我、精神、一体性、宇宙意识、个人与种族的协同一致、最高的人际了解、日常生活的神圣化、超越现象、宇宙的自我幽默和嬉戏、最高的觉知、反应与表达,以及相关的概念、经验和活动等实证的与科学的研究,对它们的认真贯彻实施和研究发现”。

  超个人心理学有三个关键性主张:第一,超个人心理学家认为人除了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以外,还有精神(或灵性)的层面;第二,超个人心理学家揭示一般人的自我迷失。大多数人盲目和错误地认同自己所扮演的某种角色、自己的人格、自我观念,或认同自己在平常清醒的意识状态下所含含糊糊觉察到的所谓“我”,但这些都不是我之所以为我,也就是说,都不是“真我”;第三,超个人心理学家强调,每个人都不是绝对独立的个体,而是属于“大我”,并置根于“大我”的,因此,人的使命不只是人本心理学所强调的自我实现而已,人还需要自我超越。

  对我而言最迷人的就是威尔伯的著作。

  初读时就与人曰:我只承认两个天才,一个是写《丹东之死》的毕希纳,另一个便是威尔伯。只惜毕希纳这等人物二十四岁即死于高热,不再得见其他著作。如今怕是只承认威尔伯一人。

  通达广博的威尔伯以整合观点为核心,凭借深入到底的洞悉力和几乎恐怖的归纳整合能力,提出了诠释法界构成演化的二十条法则、四大象限、从长青哲学的大存有连上发展而来的意识光谱等基本概念,展示了能同时容纳科学、宗教、艺术、社会、哲学、个人内心成长、灵性擢升等各方面的统观知识体系。由此揭露了许多领域有意或无意忽视其他方面,这样排他的封闭、狭隘和傲慢,最终造成自身体系的崩毁坍塌。

  他所谓“定位归纳”法的关键观念在于:各种不同的知识领域在纯抽象的层次上,其实是相互融通的。将各种领域的相对真理提炼归纳,串连成紧密相系的网状纲要,可由此照见较为狭窄的途径中的不完整。

  玛丽琳的《宝瓶同谋》和威尔伯的《万法简史》都是让译者苦不堪言的“硬书”,横跨各大领域,以纯粹的理性研究态度切入意识领域,视野开阔,对资讯的处理和思考的深入精密着纵横捭阖,对普遍存在的盲信、崇拜、教条、传统的狭隘以及被扭曲得面目全非的理论和观念有着强大的除旧布新作用。

  毫不夸张地说,那是难以概其纲领叙其精妙的。绝不是我这样几笔带过能够展示筋骨的,顶多只是描其皮相。

  《万法简史》里威尔伯试图定位诠释整个“法界”的气魄令人咋舌,所谓“法界”是包含了物质、生命、心智、灵魂和灵性等所有存在领域的定性本质与过程。他提出二十条法则,如法界由全子组成,所谓全子,既为整体又为更大整体的部分。全子沿着一定的秩序演化,谓为“全阶序”……等等。

  由个人、集体、内在、外在组成的这看似思考范畴极其简单的四大象限,填充后且不敢说是最严密周到的考量体系,但确定的是,展开了一幅截然不同的知识地图,比以往支离破碎上的傲慢要开阔宽容得多。

  在这几个基本概念的支撑下,他探讨了远古、魔幻、神话、理性和存在期的核心观念的发展脉络,尤其理清了长久以来存在于各领域的“前成规期”和“后成规期”(前和超)的混淆,以及各种现代与后现代典范里或明显或微妙的二元对立议题。

  额外值得一提的是,他对定性式术语挑剔得近乎苛刻的选择,很大程度地昭示了,如今使用的语言系统是如何僵化了我们的思维,将我们带入了狭隘的境地。

  但读来击节赞叹,如获至宝,非但不觉艰涩枯燥,反而觉得像熠熠生辉的明珠,本散落四处,现终被一双用心的手拾起串联,美得光芒四射。

  有时甚至觉得自己以前在不少领域浮光掠影地涉猎,仿佛只等待着有朝一日与这般书籍的邂逅。于是零乱散落的知识碎片像遇到一只魔棒,轻轻一挥调遣,各自归位,整个的知识结构震颤抖动,渣滓簌簌落下,杂乱残缺而僵固的认知结构整合成具有更好弹性的新结构演化,并将持续演化。

  契合之处实在太多,难以细述,只一点于我尤其重要。“究竟有没有这样的本源存在,能消解和否定各种由此延伸发散并固置的价值意义,而不是被各种观念所抽象掉?是否它的核心在于有流动着的、生发性的否定力量?如有,如何跳出先验范畴和已有概念的阴影,去追溯这种个人真实性?”

  这个问题现在仍旧没有解决,只是我终于清楚明白我那时始终觉得不对劲的重点——我寻求和相信的,是那冠以千名的,本体、道、梵、谛、空性、上帝、绝对真理等的个人真实体验,我要弃绝的是对这种体验扭曲了的诠释。用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则是,我寻求的是真正的光明,而不是光明的投影。

  而威尔伯带来的是我态度的转变——只要放下盲信,一直保持辨别,这投影也就是入口所在。各种诠释都可为我所用。

  “我所寻找的,正是那寻视的。”

  (二)

  《恩宠与勇气》被称为威尔伯难得的感性之作,以他和妻子崔雅的灵修之路贯穿始末,由崔雅的日记、威尔伯的补充注解以及学术议题组成,一则动人心魄的爱情故事在“伟大的智慧传统、静修的本质、心理疗法与灵修的关系,以及健康与治疗的本质”(威尔伯语)的主题表达中,荡气回肠地演绎。

  美丽聪慧的崔雅,有着十多年的灵修基础,已认为自己可能一辈子都遇不到适合的男人,却在三十六岁那年遇到了“梦寐以求的男人”——小她两岁,身高一米九五、光头、长相犹如外星人的超个人心理学者肯。俩人一触钟情,第一次见面就感觉奇妙,仿佛生生世世都在寻找对方。两周后决定结婚。却在新婚几天后发现崔雅患了癌症……

  这戏剧化的开头简直像一个童话故事的初始。也是我“梦寐以求”的——一个契合的灵魂伴侣,一份能全方位深入并促进彼此发展转化的关系。

  真正吸引我的,除了书中对以上那些主题纯理论的介绍探讨,便是在崔雅在面对种种挑战——癌症、身心反应、情绪起伏、夫妻间的龃龉——时,对自我的坦诚得接近赤裸的自省和剖析。

  在崔雅和肯的身上都发现了不少自己也有的特质,综合起来是过于阳性、倾向于做而非存在的价值观;对理性、智虑的执著;强烈的掌控欲; “喜欢在最简单的事物上编织理论”;对“由理论、逻辑、概念与符号组合而成的理念的阿波罗世界”的热爱……

  有了这样的印证,随着俩人赤诚地一步步自我揭露、剖析和转化,尤其是阅读俩人身心灵都落入泥潭的艰难时期的叙述,我很多深埋的意识也随之曝光,辅以阿玛斯强有力的威胁和干扰,开始自我转化与自疗。

  读到最后,崔雅接纳和承担了生命中的'种种磨难,通过爱与慈悲的修行,保持了静定、喜悦、自在并充满着生命力的精神状态,并透过磨难转化自我,最终解脱。而肯也从放弃自己的事业、五年随侍左右这样无私的奉献中,了悟了无我和解脱的真谛。

  读到接近末尾时忍不住流泪,完全读毕,心中却是一片纯然的温暖平静。

  <三>

  阿玛斯“钻石途径”的理论基石,在我看来几乎足以概括所有非后人本心理学的“坑洞”理论。

  此理论的核心在于:刚出生的孩子和本体是合一的(当然,这种不能分辨的合一与后来证悟了的合一,完全不是一回事),因为童年某些创伤经验、与环境互动中的艰难造成了失去和本体某些面向的联结,会造成某些坑洞。而一旦隔绝了本体中的能量、热情及价值感,我们势必会感到虚弱、匮乏和不满足。无法安住在匮乏感上,会造成两种倾向——逃避倾向,补洞倾向。

  补洞倾向往往是被我们的自我和整个社会所认可的,它促使我们向外追寻各种的肯定、赞美和支撑,来自父母的、朋友的、爱人的、工作的、地位的等等。一旦那个用来补洞的对象发生改变,会立刻带来不安全感,这时就会企图固定对象在原位,以维持洞被填满的暂时满足。(这简直可以用来分析所有的关系,无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人与物之间)

  整个社会就这样建立在补洞的基础上。男性往往表现为追求事业的成就,极端的则拼命追逐金钱、权力,女性多表现为对一份稳定的关系的追求,极端些的病态依赖伴侣。

  我们都希望被爱被关注被肯定,由此来维护自我的安全感和价值感。这份对价值感、安全感的需求隐藏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上——穿衣打扮,说话措辞,顺服他人和社会的要求。

  依照社会标准顺服地存活,其实是和大家一样地补洞,总是安全而容易的,不会受到排斥。若一个人不以一般的方式来补洞,甚而不补洞,必然会威胁到别的补洞的人,让补洞者更明显地感到自己的匮乏,从而引来对他的排斥和攻击。

  而被人否定和贬抑(尤其是亲近的人)时,都常常不舒服,会自动护卫和反击。因为底端是对孤绝、被抛弃的恐惧,通过自我防卫机制的处理,通常表现为通过否定对方(批判、攻击、说服),以否定对方对自己的否定。

  补洞倾向从本质上而言,也是一种逃避。我们从来都无法安住当下,完全地去经验那份匮乏和不满足,用各种事物、追逐、游戏来打发时间,为自己设立一个又一个目标企图获得些许安稳的确定性,将意义赋给外物——工作、爱人、兴趣,用忙碌来使自己对匮乏的感觉迟钝,以求得暂时性的虚假满足。

  而真正的喜悦、满足、意义、力量、爱与慈悲都是来自本体。

  阿玛斯在“钻石途径系列”的第二章就介绍了如此完备的“坑洞理论”,他系统的现代心理学知识和丰富的个案知识,即使不涉及深层次的灵修方面,说服力也是很强大的。他对心理议题的探讨客观得简直无情,促使我反观自照,努力保持对自我的觉察。

  初读时心中滋味复杂,苦乐交陈,有几个晚上烦躁不堪,几乎恨不得把书狠狠砸出去。它一方面揭露性过强、印证极多,另一方面威胁实在太大,剧烈动摇了私我的根基。

  我读书一般都容易读得兴奋,阿玛斯的书每晚却读得我很快困倦,巴不得早点丢了睡觉,也是不愿意面对自我真相的一种逃避。

  在断断续续保持了近一个月对内心状态、情绪生灭的觉察后,终于可以承认这个真相:我和绝大部分人一样,基本每天的行为、念头和情绪都是一种近乎自动化的机械反应,它的构成机制十分单调,只有恐惧、欲望和自我防卫三个基本单位,以抗拒为关键演化点,遇到外在刺激时,可以表现和发展出各种花样:逃避、期待、兴奋、压力、耽溺、焦虑、愤怒、沮丧、悲伤、嫉妒、仇恨、认同、谴责、批判……通过投射和外界紧密连接,和过去的经验组合成“人格”这个冒牌货。

  我们习惯以各种各样的身份包裹自己,而所谓的“自我”只是被恐惧、欲望和自我防卫机制所掌控、由一堆旧有观念、记忆累积而成的机械反应物,“自我”还浑然不觉感觉良好。

  这完全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最细致真实的个人体验,在意念的升起之处目睹所得。

  认识到内心的混乱破碎并不亚于外在世界,甚至本就是一体,所谓外在世界的种种都只是内在意识投射和扩张的结果——这实在是让人难受的事,震撼比以往看见这个社会的愚钝腐烂更大。毕竟我们习惯主客对立,事不关己。

  尤其憋屈的是,阿玛斯把意识上所有的问题追溯下去,都归结为“和本体某个面向失去了连接”,本体这个个我压根没见过没体验过的内在宝贝,不可能不接受我的怀疑。

  调整好心态,放下抗拒来读阿玛斯,斩获颇丰。他是充满洞见的灵性导师,用通俗易懂但深具穿透力的语言来探讨各种议题。

  最关键的是,他和克里希那穆提都使我从那个理念的阿波罗世界回归到最切身的体验和认知转化上。让我意识到,智性的进益如果没有心灵的修炼配合,是一种极不平衡的畸形发展,而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我的文字世界,竟然都建筑在我对内心的整体结构和自身局限几无所知的情况下。

  若能保持觉察,大部分时候的经验都是正向的,都是能够拓展出空间,并在偶尔安住当下的瞬间体味到空寂里的平静与喜悦。坚持了十来天后,就能很快识辨出自我紧缩的倾向,不止觉察到心念的走向,也能捕捉到它对身体的影响(对我是往往带来肩颈部位的紧张和僵硬)。

  再配合以罗伊的情绪平衡技巧,辅以腹式呼吸,抓住身体不适时使情况糟糕的关键点——升起的第一个抗拒念头,颇能缓解不舒服条件反射式的紧张和抗拒。

  但我远做不到“无拣择的觉察”,无法不以自己的认知去评断干扰,最好的时候也只能目睹着自己念头的升起,并目睹自己对念头的抗拒,因抗拒而升起嗔意,觉察到嗔意,又生出对嗔意的恼怒,再是觉察恼怒,升起对恼怒的恨意……这一细微迅速而永远上演的模式。

  最糟糕的时候则是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因为觉察到自我防卫的机制有多么顽固和难以抵抗,它一层一层地敷在恐惧和欲望的双面体上,露出狰狞的嘴脸朝我得意地笑。于是会连续产生——愤怒、自怜、投射、批判、自我认同、压抑、否认以及企图以理性分析转移注意力——等各式各样的逃避方式,被意识到后,情绪只会更加糟糕,愈演愈烈。

  用威尔伯的比喻,这好像冻疮,本来是冻着的,因为麻木迟钝反而不觉得痛,现在解冻了一部分,开始痛得受不了。问题没有解决,敏锐程度增加,只增了痛苦。

  这样的问题,是只能独自面对的,无人诉说。

  无人可诉说的原因在于:

  一、我觉得棘手的这些问题已经超出一般人关注、思考的层面,如要阐释,则牵一发动全身,要迅速介绍足够的背景知识网络是不可能的。

  二、否定、反叛和转化某个东西的力量,来源于更强大事物作为后盾。我窥见问题,必也窥见可能的明光。而诉说的对象很可能不见明光只闻问题。

  三、即使诉说的对象有诚意和耐心了解问题本身和背景知识脉络,但它们太具威胁性,攸关紧缩着的“私我”的生死,教人难以接受。

  而无论诉说的内容为何,诉说本身就是一种寻求肯定的企图,说给不懂的人只会增加自怜和愤怒,于事无补。

  但不论是从短期还是长期去看,这一意识的觉察和转化自疗初始,都是必要且有利的。

  我承认,某些最根本的“傻问题”,比如“我是谁”“我为什么在这里”“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一直不知道答案,且不知是否有能力找寻答案。但这团问题的火焰我想让它一直燃烧下去,烧掉所有的无明,用各种各样的观察和学习喂养它,而不是试图以任何外来的答案熄灭它,不管是社会的、宗教的、文化的还是证悟者的。以免陷入自以为知的浑噩生活。

  提炼归纳出想要对治的四个主要问题为:

  一、强烈的掌控欲(底端隐藏的不安全感)

  二、投射问题(批判性、攻击性、意义感)

  三、合理化自己的严重倾向(自动防卫机制)

  四、明知有些习惯是自身发展的阻碍,大部分时间仍旧保持着(惯性和惰性)

【心理学书读后感】相关文章: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10-07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09-19

教育心理学读后感09-02

销售心理学读后感01-05

销售心理学读后感08-18

心理学书籍 读后感08-25

《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12-04

心理学名著读后感10-24

59秒心理学读后感08-22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范文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