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时间:2022-04-06 14:46:19 心理健康 我要投稿

如何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他就有了为之奋斗的欲望,为了人生的奋斗目标人必须使自己努力学习,在学习中寻找乐趣,让单调乏味的学习充满生趣,使自己无忧无虑,身心健康,生活和平而安逸,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接下来小编为您带来了如何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欢迎阅读!

  如何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1

  1、保持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是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基础。健全的人格就是自立、自强和永不气馁、永不屈服、永不放弃的精神。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存在成功和失败两种结果,以及快乐和痛苦两种选择。成功当然使人快乐,但失败并不完全是痛苦的事,如果说能从失败中找出教训,探索出成功的路子,何尝又不是快乐的事。而我们绝大部分人都只希望成功,而不接受失败,这种"输不起"是心理不健全的表现,因为它违背了事物的两分法,事实上这部分人在谋事之前就输了一半。再说,人们对失败的体会往往局限于于事无补的痛苦和追悔之中,或者是默默地忍受之中,再不就是以过激的行为来回避矛盾、解决矛盾,似乎跳楼自杀或跳桥自杀是最好的选择,殊不知这是错上加错,是一种心理崩溃的表现。难道就没有其他的出路?当冷静下来,或过一段日子,再回头看这些事,事情远没有到这种程度,甚至根本不值得一提。所以,健全的心理和人格是我们抗御挫折和失败的基础,只要精神不垮,事情总归有回旋的余地。

  2、保持做人的弹性和毅力

  弹性和毅力可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的韧度。在自然现象中我们可能会看到,在一场飓风之后,有的大树连根拔起,有的则拦腰折断,而那些幼小的树苗尽管被刮得前俯后仰,事后却安然无事。这让我们想到,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需要有一定的弹性。这种弹性体现在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对结果有个充分的估计,而且是正反两方面的,既不要一厢情愿地把全部的希望都押在成功上,更不可期望值过高,这样把各种可能出现的结果控制在我们感情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当然,这不等于我们被动地接受。

  3、对生活中的挫折困境时常保持足够的心理准备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现代人心理承受力较低呢?只要稍遇到一点儿挫折,就老跟自己过不去,弄得堵心窝肺、腹绞肠断。其主要原因是许多青年人没有经历过种种挫折的体验。因为只有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困苦与挫折,人们才会在与困难作斗争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克服困难、走出困境的勇气与能力,并建立起再次迎接命运挑战的心理准备,才可能形成一种"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的泰然心境。

  如何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2

  一、树立独立意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表明,缺乏独立意识,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心、勇气和能力是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根源所在。

  因此,作为父母,应尽量让孩子个人决定和处理个人的事。只要不是坏事,只要孩子能够做到,就让他们自己拿主意,自己去做。

  二、表扬也应适当

  许多的孩子是在充满赞扬的环境里长大的。即便做了一件该做的事,周围的人也会赞不绝口;而且犯了错误的时候,家长往往也会出于疼爱而护其短处。

  这会使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虚荣,常常因一些小事而吵闹。这样的孩子当然无法经得住人生道路的上困难与挫折。

  三、及时地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当然会不可避免地面对一些心理压力,如成绩不良,被他人威胁、侮辱、打骂,家庭的不幸等等。

  这时,家长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能使孩子对人生中的挫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能提高心理承受的能力。

  四、有目的地进行心理训练

  心理和身体一样,通过一定的锻炼活动能促进健康。在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力方面,“挫折的教育或是“耐错的教育都是很重要的。

  在孩子取得成绩的时候出点难题,在他们失败、失意的时候给予鼓励,教育孩子始终以平和自然的心态参与生活和竞争,这样才能使他们经得起未来人生道路上的风雨。

  五、管理好孩子情绪才不怕挫折和困境

  认识自己的情绪并管理自己的情绪,也能保持稳定的心境,这无疑是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基石。

  首先家长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让自己的坏情绪影响到孩子,身体力行地教会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调节情绪。

  六、让孩子有一个畅通的情绪宣泄渠道

  在孩子悲伤沮丧的时候,也让孩子尽情宣泄,就让他去哭个涕泪滂沱,而不是劝孩子“别哭别哭,“男孩子不能哭这样的话。

  告诉孩子:“我知道你很难过。或者什么都别说也好,就抱着孩子。4、5岁以上已能够独处的孩子,给她空间和时间去消化自己的情绪,帮孩子轻轻带上门就好。

  总之,家长、老师不要一味地把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捧,而是要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和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乐观开朗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

  如何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3

  幼儿期是人生的奠基时期,幼儿良好行为的形成对其人生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变化日新月异,人们所面对的挑战和压力也非常大,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遭遇挫折和失败,那么应该怎样去看待这些挫折和失败,能否经得起这些挫折和失败,就要看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了。所以对幼儿进行心理能力的培养,会让他们获益终身,那么,怎么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呢?

  一、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

  1、有意识地给孩子吃苦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孩子吃苦的机会,然后抓住这些机会进行吃苦教育,例如:当孩子难以完成一件手工或一次练习的时候;当孩子在玩跳圈跳到最后,精疲力尽的时候;当孩子面对病痛的时候;当严寒酷暑时坚持做一件事的时候……这时,作为老师应及时给予一定的鼓励、诱导,要求孩子坚持做完正在做的事情,坚持与困难做斗争,不退缩,不气馁,久而久之,吃苦精神就从最后的咬牙坚持之中培养出来了。

  2、从点滴做起,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

  能吃苦来自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积累,来自一件一件没有妥协,退让的小事情,如:冬天鼓励孩子们早起并参加锻炼;手工剪纸活动中不能因为拿剪刀的手酸痛而让孩子半途放弃;鼓励孩子勇敢面对病痛……往往这些时候,老师要下决心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毅力,通过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小事锻炼孩子,使他们能吃苦,当然,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身先士卒,起模范带头作用,这样不仅仅是利用课堂上的教学来让幼儿对吃苦有理性认识,还让他们有了感性认识。

  二、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挫折每个人都会经历,但会因为每个人的抗挫能力不一而结果不同。有的会在挫折面前一蹶不振,而有的人会越挫越勇最终获得成功。所以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尤为重要。

  1、提高幼儿的抗挫能力

  每个幼儿都是单独的个体,他们会因为气质特征,生活环境和社会经验不一样,对挫折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样。所以需要老师仔细观察,不断去了解幼儿,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对策,并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通过故事、图片、电视节目等形式,激发孩子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2、设置挫折情境,培养幼儿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及心理调节能力。

  (1)引导幼儿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难题,培养他们学会解决问题、克服困难。

  (2)体验一点劳累,安排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作为班集体成员应有的责任意识,锻炼孩子的生存能力。

  (3)适当承受一些批评,孩子错了,让他受一点批评,但老师要把握尺度。因为这种心理承受能力是必要的。

  (4)经受一点失败。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是常有的事,让幼儿懂得失败并不可怕,要敢于面对失败,并找出失败的原因,争取下次成功。

  未来是属于孩子们的,孩子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未来的生活要靠他们自己去创造,让他们从小就具备了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长大后才能勇于面对人生的难题,在困难面前不要妥协,不屈不挠,成为栋梁之才。

  如何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4

  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心理健康的促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保证,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社会和学校都应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本人也应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要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在宏观的社会体制层面上对教师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外,还必须在社区、学校和个人层面综合各种措施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提高其应对能力。

  (一)社会体制层面。

  该层面的工作主要是通过各种政策的制定,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促进教师群体职业化的进程,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

  (二)社区层面。

  该层面主要从社会支持系统入手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支持系统是个体应对压力的重要外部资源,系统中的个体能进行各种信息的交流,这些交流使个体相信自己是被关心的,被爱的,被尊重的,有价值的,归属于一个互惠的、能互相交流的社会网络。社会支持系统对心理健康间接或直接的促进作用早已被各类研究证明。

  (三)学校层面。

  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很复杂,但问题的直接原因往往是学校情境和教学活动,因此,社会层面的改革和支持只是为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提供了必要的前提,要切实而有效地帮助教师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还必须从学校和个人层面入手。学校层面的措施强调工作环境的结构性改变,如降低学生和教师数的比率,缩短工作时间,提高行政管理人员对教师的压力源及其他问题的敏感性,提高群体支持,给予教师更多的工作灵活度和自主权,提供更多职前和职中训练等。

  (四)个人层面。

  以个人层面为切入点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措施是提高教师的压力应对技术。综合国内外研究,较为常用的提高教师压力应对技术的方法有放松训练、时间管理技巧、认知重建策略和反思等。放松训练是降低教师心理压力的最常用的方法,它既指一种心理治疗技术,也包括通过各种身体的锻炼、户外活动、培养业余爱好等来舒缓紧张的神经,使身心得到调节。时间管理技巧可使生活、工作更有效率,避免过度负荷,具体包括对时间进行组织和预算、将目标按优先次序进行区分、限定目标、建立一个现实可行的时间表、每天留出一定的时间给自己等。认知重建策略包括对自己对压力源的认识和态度做出心理调整,如学会避免某些自挫性的认知(如我必须公平地爱每个学生并且使每个学生都成功),经常进行自我表扬(如至少部分学生学到了很多东西);学会制定现实可行的、具有灵活性的课堂目标并为取得的部分成功表扬自己。

  如何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5

  一、提升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的方法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孩子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当他们真正面对学习、生活、交往中的一些困难或压力时,往往不知所措。该如何提升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呢?

  近年来,有一种现象在中小学渐渐地增多起来,就是一些孩子常因一些在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原因(如家庭关系、学习、交往)而离家出走,甚至自杀。许多家长和老师说,现在的孩子太娇气了,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啦。的确,一个人只要参与社会生活,就会遇到各种压力、困难和挫折。对此有的人坚强、乐观、勇敢地去战胜它;有的人就显得懦弱、悲观、处处逃避它。做多大的事需要多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孩子逐步形成遇忙不乱、遇惊不颤、庞震惊的心理品质,是保持健康心态的基础,对今后参与社会生活是必不可少的。

  过去,我们把心理受承能力单纯看作是一个思想修养问题,一般从思想教育的角度开展工作。事实上,它首先是一个心理品质问题,反映一个人对待困难、挫折的理智程度,社会风险意识,对自我思想、情绪、行动的控制能力。因此,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应该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基础,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循序渐进地开展起来。

  我认为,把孩子应该承担的责任还给孩子,是提升孩子心理承受力的前提。要知道,孩子无论大小,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家庭中的一员,他除了有责任做好自己的事情以外,还应该为家庭尽上自己的一份义务,包括做做家务,为家长分担一些忧愁,关心父母的健康等等。

  只有在生活的磨砺中,孩子才会切身体会到生活的不易和家长的良苦用心,才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不少家长认为,让孩子做家务,会耽误孩子的学习。尤其是对于初三和高三的毕业生,那可是争分夺秒的关键时刻,谁还敢叫孩子做家务呢!然而,每一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长时间地使用大脑,很容易引起大脑疲劳,也就根本谈不上什么效率。

  让孩子做做家务,其实是再好不过的放松方式,家长何乐不为呢?另外,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家长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人为的障碍,让孩子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身心素质。比如,偶尔偷一次懒,让孩子来照顾你;家长出差的时候,不要为孩子储备好一切生活物资,也不要把孩子托给人照顾,只把钥匙留给孩子,一切就“ok”了,相信孩子会慢慢地学会照顾自己;下雨天,孩子忘了带雨具,家长就狠狠心让孩子自己冒雨回家,即使因此感冒,也没什么,谁还没有个头疼脑热呢!孩子的路就让孩子自己走吧!你不给他机会,他永远长不大。

  二、错误的教育会让孩子叛逆

  几年前,曾有一所小学做了一项“对爸爸妈妈哪些地方不够满意”的调查,调查结果发表在《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上。统计显示,孩子对爸妈不够满意的地方有58项之多,比如:动不动就发脾气;不了解我的心;要求太严,标准太高;不接受我的意见;说话不算数;当我想做自己的事时,他们总不让;总在骂我的时候夸奖别人等等。

  看了小学生们对自己爸妈的不满意,你有什么想法?第一,这是对小学生做的调查,与我这个幼儿家长何干;第二,就算有对上号的地方,恐怕你也不愿意把这样地父母形象何自己连接在一起。但是,静下来想一想,我们做父母的都不是完人,上述孩子的不满意,在我们身上多少会有体现。别以为孩子还小,什么也不懂,其实,孩子虽然嘴上没说,但这些不满意已经在他的心理了,并且已反应在行为上。的确,孩子的这些不满意都可能成为向父母说“不”的理由。

  已经上幼儿园大班的姗姗就是这样,在老师和小朋友面前,姗姗热情、爱学习、容易相处、乐意照老师的要求做,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可是在家里,姗姗总是闹别扭,特别是对爸爸说的话,她一般都要反对一下,让爸爸老大不痛快。同一个孩子,因不同的人而有不同的评价,是孩子在父母和别人面前的表现真的有那么大的不同,还是另有原因呢?

  1、成人没有以身作则

  当孩子出现一些问题时,以往我们总是要问上一句“这孩子是怎么了?”习惯从孩子身上找原因。其实,有许多问题的产生根源是父母。

  2、孩子的某些叛逆心理和行为,可能恰恰是家庭教育弊端所致

  对孩子要求严格,却对自己要求松的父母,孩子能心甘情愿听他们的话吗?即使爸妈说的条条是理,孩子依然不肯服从,孩子愈大,这种现象愈明显。比如,姗姗的爸爸就有这个问题,他不让姗姗在看电视时吃东西,可是自己却经常如此。姗姗有好几次忍不住给爸爸提意见,结果逢他看的高兴时,他就说下一次一定改;逢到他看的不高兴时,他不但不听,还发脾气,摆出家长的架子压人。起初,姗姗只是在这个问题上不服,渐渐地,这种不满就扩散开来,爸爸说的话都不愿意听,姗姗的叛逆心理愈来愈严重。

  3、把孩子当小小孩对待

  再有一些父母无视孩子地成长,总是把孩子当小小孩子对待,这也不让做,那也不让做,这是造成孩子产生叛逆心理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在幼儿园里老师经常教育小朋友“自己地事情自己做”,姗姗听了以后特别想做点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

  一天,姗姗提出晚饭后自己洗自己的碗。可是妈妈左思右想一番,还是以“万一碗摔碎了怎么办?”“碎片刺破手怎么办?”等理由拒绝了她。没有做成事情,姗姗可不高兴了,睡觉时故意不肯上自己的小床,很晚了还赖在爸妈的大床上,惹的爸爸想要处罚她。

  第二天晚上,姗姗一家到小姨家做客,晚饭后姗姗又提起洗碗的事,妈妈再次重复昨天的理由,没想到小姨却爽快的说:“想自己洗碗是好事啊!够不着水龙头,我给你垫个小凳子,万一碗摔坏了也没关系,小姨再买新的。”小姨话刚说完,姗姗就兴奋的大叫起来:“谢谢小姨。”接着,马上就去洗碗,而且洗的非常认真、仔细。

  4、孩子都是好孩子

  可见,父母确实要反过来想一想:自己总是抱怨孩子不听话,难道孩子天生就是一个不听话、爱捣乱的孩子吗?孩子真的想做一个处处和爸妈作对的人吗?其实应该说,孩子都是好孩子,而父母未必都是好家长。

  总之,换个角度来说,父母喜欢乖孩子的真实理由是什么?我们不喜欢孩子和自己作对的目的何在?其实说穿了,还不是为了自己省心、省力吧!以这样的心态对待自我意识萌发,独立性、自主性正蓬勃发展的孩子,是否有点太自私、也太短视了呢?

【如何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关文章:

怎么增强心理承受能力10-20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心理承受能力10-19

如何增强自己的行动力08-18

怎么提高心理承受能力10-13

心理病人如何保护自己11-11

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10-15

考试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09-14

如何解决自己心理问题08-31

教你面试如何消除自己的紧张心理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