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八大变化心得体会

时间:2023-08-04 11:41:49 赛赛 心得体会范文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八大变化心得体会(精选20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八大变化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八大变化心得体会(精选20篇)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八大变化心得体会 1

  聆听了史宁中教授对于新课标的解读,对于数学课程有了更加系统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两点收获:

  一、对数学核心素养的本质理解

  数学不仅只是运算和推理的工具,还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数学的三大基本思想:抽象、推理、模型。数学研究过程是通过抽象得到数学研究对象,通过推理得到数学结论,通过模型搭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桥梁。而数学核心素养可以表述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数学眼光的内核是数学抽象,它体现了数学的一般性;数学思维的内核是逻辑推理,它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性;数学语言的内核是数学模型,它体现了数学学科应用的广泛性。因此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应该贯穿学生数学学习的始终,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也是数学思想培养的过程,这也许在一节课的教育中实现不了,但应当作为教师数学教育的.“魂”,这将为学生提供正视和探究世界的方法。

  二、对未来数学课程研究方向的把握

  本次课标修订的两大要点: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实现学科融合的教育要求。这说明未来数学课程将会聚焦于学科育人和跨学科教学,也是我们一线数学教师应当致力于研究的大方向。

  对于数学学科而言,我们应该注意到四基、四能与核心素养的有机结合,在课程内容结构化调整的基础上把握好每个内容领域的核心概念,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理解数学知识与方法,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同时,新课标对各个内容领域都进了细微调整,最大的变化在于增加了“代数推理”,增强了“几何直观”。如何基于两个代数基本事实,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渗透代数推理?如何设计“尺规作图”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对于图形的直觉?也是亟待思考的命题。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八大变化心得体会 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发布,引来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教育界更是引起了巨大反响。作为教师大家都知道:课标是老师们教学的“指挥棒”,新课标都有哪些变化?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指向性和导向性是什么?以后的日常教学该怎么偏重?教学内容有什么变化?教学目标该作何调整?教学评价是否会有变化等等许多问题都是老师们急需了解的。

  应老师们之所想,4月28日下午,工作室所有成员在苏老师的引领下,认真学习了新课标的.内容。通过学习老师们对新课标有了一定的了解。新课标的修订坚持目标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育人导向。和以往相比新课标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加强了学段衔接。另外感受最深的是新课标增强了指导性。新课标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感觉新课标就是一本特别详实实用的教学参考。不仅教了,并且教的很具体,读完以后,老师们感觉可操作性很强,很有抓手。

  新课标明确界定了数学核心素养,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描述现实世界!

  总之,新课标的制定和出台是为了“让核心素养落地”,我们应认真研究学习新课标,彻底领悟课标精神,让数学核心素养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让其生根发芽!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八大变化心得体会 3

  学习了新课标受益匪浅,尤其优化作业的处理,下面总结了几种主要形式

  1、阅读型作业

  有目的、有计划的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有关的科普知识或科学著作,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领略创造的方法,还能使学生从阅读中感悟科学家创造知识的人格魅力,体会到数学名人的成就来之不易,必须经过自身的努力才能达到,布置阅读作业也可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相关的书籍,也可网上查阅相关内容,还可让学生相互之间交流,增加学生的学习途径。

  2、合作型作业

  数学问题的解决往往可以有不同的方案,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都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又可以与别人共同讨论不同方案的优缺点,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增强学生的白信心、培养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同时,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了沟通、互助、分享,这种合作的意识和品质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学生从多种作业的完成过程中体会到数学是生动活泼的学科,不仅有趣,而且用之有效,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再比如可以设计一些口头表达作业、指导学生自办数学小报、参加社会调查和参观活动等,使他们由被动的“要我做”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做”,从而引起他们做作业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实践证明,多样性的作业能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去独立完成作业,而且学生们相互提建议,使他们充分参与到问题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使厌学学生尝试去完成作业。

  另外还有开放型,想象型,都很有建树,值得借鉴和学习。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八大变化心得体会 4

  一、学案设计中知识点的设计要少而精。

  做到重点问题重点讲解,且要举一反三,追本求源,瞄准知识的生长点。把基础知识放在首位。上课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进行解题方法及解题过程的总结及整理,并注意知识点的提炼与总结。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这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

  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把机会交给学生,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把课堂放手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个体尝试并合作探究,让学生表现自己,可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精深与魅力,培养学生对数学钻研的精神,提高合作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学习的乐趣与积极性,丰富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使学习能力及合作能力均得到提高。

  三、结合实际情况。

  结合实际重新编写应用题只是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的一部分,而绝非全部;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主要是指在教与学观念转变的前提下,突出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教师需要拓宽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指导学生撷取现实生活中有助于数学学习的例子,启迪学生的应用意识,而学生则能自己主动探索,自己提问题,自己想,自己做,从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及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四、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初中数学课程应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既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在数学教育中,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八大变化心得体会 5

  课程标准中有两类行为动词:一类是描述结果目标的行为动词,包括“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另一类是描述过程目标的行为动词,包括“经历”“体验”“感悟”“探索”等。这些目标是形成核心素养的基础和条件,最终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我们在备课时,往往很难把握这些行为动词,往往就会出现用法不合理、描述不准确的现象,直接影响的就是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课堂教学就会出现偏离课程标准的问题,或深或浅,对学生到的学习过程造成影响。因此,合理使用行为动词,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成为我们常态教学的重要一环。

  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在我们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之前,要搞清学生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并能根据具体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思路,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学生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回顾、比较和反思,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特点和价值,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从不同角度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转化策略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逐步形成善于思辨,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问题思维习惯。

  数学核心素养渗透:

  1、量感:通过转化合理得到度量的结果。

  2、符号意识:用符号表达数学思考过程。

  3、推理意识:学生对自己及他人的问题解决过程给予合理解释。

  4、模型意识:知道数学模型可以解决一类问题。

  5、应用意识:理论联系实际,用数学的思考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022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我们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国家层面是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从教师层面是“能上课”到“上好课”的变革,所有教育人,携起手来,做“研”师,做“明”师,把功夫下在每一个课中。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八大变化心得体会 6

  5月13日上午本人认真聆听了马教授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详细解读,有很多收获,印象最深刻的有以下一些内容。

  我知道了小学阶段核心素养由原来的10个: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增加为11%,增加的一个为:量感。何为量感呢?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知道度量的意义,能够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会针对真实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等。建立量感有助于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是形成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

  我了解了总目标是“三会”: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同时,为了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整体性和发展性,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将九年的学习时间由原来划分为三个学段变为划分为四个学段。涉及到我们小学阶段的就是,原来一至三年级是第一学段,四至六年级是第二学段,而现在是每两个年级为一个学段,小学阶段分为三个学段了。小学的6年划分得更详细了。

  我明白了课程内容组织得安排上也有很大变化。2011年得课标是以学段为主题,每学段里面细分为四大领域,而2022年的新课标是以四大领域为主题,在每个领域里面再细分学段,更重视了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马教授的解读非常细致,而且深入浅出。因为信息量很大,在听了马教授解读的基础上,后期我还要不断学习,仔细研读,用新课标的里面的新标准,新内容,新理念,新方法来指导自己的教学。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八大变化心得体会 7

  20xx年版新课标在“前言”部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可见,数学教育需面向全体学生,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本人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对如何让学生学好数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育人要有新理念,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四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整体实现课程目标。

  教学要有新方法。在数学学习中应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变“听数学”为“做数学”。它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

  这是因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的,动手操作能促进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新教材非常注重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教师要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认识规律来设计、组织操作活动,并担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不能把操作流于形式,要让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每一个操作活动。还要引导学生把直观形象与抽象概括相结合,采取边说边操作,边讨论边操作等方式,让手、脑、口并用,在操作和直观教学的基础上及时对概念、规律等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括。如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中的教材中的“说一说”、“画一画”、“摆一摆”等都是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选择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形式走向实质。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精心设计自主探索的情境,关注学生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抓住关键适时引导,如果失去教师有价值的引导,学生的主体性也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学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教师要处理好自主与引导、放与收、过程与结果之间的辨证关系。对于那些估计学生通过努力能探索求得解决的问题,应大胆地放,放得真心、实在,收要收得及时、自然。如果只放不收,只是表面上的热闹,收效甚微。同时,教师要注意“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师生双方在互动的过程中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及时调整把握,因势利导,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

  现代社会,知识日新月异,教师应加强学习,注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有效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得金”,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师德素养和业务素质,勇于面对新课程的挑战,适时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学生就能轻松愉快地学好数学。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八大变化心得体会 8

  2022年7月16、17日我有幸参加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暑期线上专题培训活动。通过为期两天的培训,让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新、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在培训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最新的课程标准,不但全面了解了教材,而且对新版教材编写意图以及倡导的理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标下,教师充当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不是作为一个居高临下的管理者,应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缺乏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充分信任,在讲课时,课上说得多、重复的'地方多,给学生说、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并不多。新课程标准下要转变这种观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讨、交流,循序渐进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意义上让学生感悟数学的奥妙与魅力,真正爱上数学这门学科。

  二、注重学生分析与理解

  初中数学单元教学对培养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这就要求初中教学的策略要以主问题研究为核心,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有大体的感知前提下,理解教学的目标,分析教师所创设的情境教学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三、注重培养学生思维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策略,如何体现数学的本质是数学教学设计的核心。紧紧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自己的经验,开发新的课程是实现理想课堂,即高质量、高效率的领会和体验数学的价值和魅力的关键,是逐步培养学生良好数学思维习惯的关键。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八大变化心得体会 9

  我参加市教育局小学数学新教材、新课标学习培训,这次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接受继续教育。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教材实验操作上的一些宝贵经验。

  一、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

  二、学习模式的多元化。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

  1、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当学生在观察、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智力发育低下的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生理缺陷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激励每一位学生,面对学生的活动成果,教师应喜出望外、赞叹不已:“科学的发现总是属于孜孜不倦、顽强探索的人”;面对学生的创新想法,教师应不耻下问:“这么新奇的想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面对学生的暂时失败,教师应热情引导:“换个角度想想,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呢。”同时还特别应处理好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对学习内容中的知识的质疑和对老师的超越。

  3、新的课程标准完全改变了以往课标“知识能力情感”的梯级认知目标体系,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教师在使用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主要也应关注,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记得是否准确?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项技能是否形成,并且运用起来是否得心应手?

  4、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时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审美情趋等都会受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我们只有作好充分的准备,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才会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经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使学生善于倾听他人发言,乐于陈述自己的想法,敢于修正他人的观点,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这些都有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有利于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才会使他们感到无限快乐,感到自己精神的、智慧的力量在增长,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发展。小学数学新课标和新教材培训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八大变化心得体会 10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霍山县教研室组织的新课标培训,为了进一步搞好今后的教学工作,这段时间以来,我又对新课标进行了深入的学习,通过培训和自学,我对新课标有了新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的改变仍是主角

  新课标的出台是教学改革的必然,是时代的要求,新的课程标准对数学概念的界定更加科学;对课程的基本理念表述得更加准确;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由原来的双基变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特别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改革方向和目标价值取向,这要求广大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注重体验和感悟、注重能力的培养、编排体系新是新课标新的'所在,我们要严格遵循新课标的编排体系、充分利用好课本,吃透课标,避免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抓住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标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广大教师应抓住契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采用形式各样的激励办法,开展各项数学活动。从课堂到课外,从一堂课到一个单元再到一册书,都要匠心独运的设计一定的检验学习效果、推动学习动力的办法。

  三、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

  通过这次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我越来越感受到这次课改绝对不仅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已,也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从新的课程标准来看: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它实际上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在学习中对学生提供经验和帮助,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总之,我们要不断总结教学方法,大胆的创新,才能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要求。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八大变化心得体会 11

  一、新教材的编排更加合理和人性化。

  新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符合孩子们的认知水平和接受水平,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学习环境和学习心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消化知识。比如,一年级数学新教材的第一单元是由老教材的一二单元合并而来,第二单元是从一年级下册抽出来的,这样的编辑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准备性,也考虑了学生假期刚结束的实际情况,有助于孩子们更好地接收新知识。

  同时新教材注意前后知识的练习和渗透,练习时既有前面知识的巩固,又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形成知识渗透。如20以内加减法,就复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这样的编排更加的合理。

  二、新教材重视知识的整理和复习。

  新教材要求我们培养学生整理和复习知识的'意识和方法,给予学生一定的线索,根据他们不同的年龄段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整理和复习的能力,如:学会建知识树、知识链等,将所学知识系统地分析出来,而不是将复习课上成单纯的练习课。

  三、新教材对解决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新课标中,关于解决问题增加了两个能力要求: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发现和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多角度数学思维找到生活中的数学关系,再根据所学知识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新教材的编排还要求老师在上课时不要过分注重结果的正确性,还应重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一般思路的体验。在解决问题时,要侧重检验、回顾环节,形成一定的反思思维,同时让孩子勇敢的表达出来,形成自己的数学语言。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解答回顾反思”的解决问题能力。

  四、新教材注重学习过程评价。

  新教材既要学习结果,也重视学习过程,既要学习水平,也重视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课本内容中,每个单元后面都安排了一个版块(成长小档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方面的整理和复习,同时进行学过新知识后情感方面的表达,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教材最后边还有一个学期自我评价,不要放在期末自评,要定期开展,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自我,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

  五、新教材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使之形象化,具体化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为只有用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贴近他们现实生活的内容进行教学,才能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是密不可分的,使数学课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从而产生学生探求数学的动机,主动应用数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场景,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感受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数学无处不在,感受数学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体会数学的重要性。同时,数学和我们紧密化,由抽象转变为形象具体,不仅有利学生理解和接受,还有利于促进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数一数这堂课,就可以让孩子利用已学知识数一数教室里的设备,分一分这堂课,就可以让孩子利用已学知识整理自己的书包等,不但知识学到手,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人教版数学新教材贴近生活,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希望自己能多参加这样的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八大变化心得体会 12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的程度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创设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课堂情境,使得他们能够在其中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习数学,平等地交流各自的数学理解,并通过相互合作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让学生喜欢数学”是新课标所倡导的目标之一。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数学呢?以下是我这次学习《新课标》的一些体会:

  一、让学生享受生动有趣的数学

  小学生自控能力差,上课总有一部分学生的思绪还在“闲逛”,靠纯粹的课堂组织效果不理想。因此,新课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有意义的、富有情趣的导入能马上吸引学生的.目光,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理,扣住学生的求知心弦,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之很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寓数学知识教学于游戏活动之中,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很好的交流,经验得到了很好的丰富,思维得到了很大的拓展。这样的数学课堂会逐渐的建立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数学。

  成功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习上的成功,能够满足学生成就动机中的自我提高的需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产生强烈的新的内驱力,给学习带来兴趣和动力。因此,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尝试、探索,体验成功,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善于发现和鼓励每一个学生进步,让学生人人都有机会获得成功,人人都能体验到不同层次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三、让学生在多元化的评价中体验成功。

  《新课标》指出:“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全面、多元,多用激励性评语;要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允许学生犯错。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每个学生的基础是有差异的,学习数学的进程也会有差别,如果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评价学生的学习,必然要制造出许多的失败者。因此,评价要因人而异,不要用“同一把尺子”,要注重评价个体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帮助学生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我们时时刻刻把学生放在首位,努力充实自己,让学生爱学、乐学,必定会获得教学上的进步。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八大变化心得体会 13

  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使我对新课标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其中“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给我最深的感触。我想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应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体验数学的趣味,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在自主合作中体验数学的探索,从而真正享受到数学带来的快乐。因此,本人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再学习,有以下的认识:

  一、在教学情境中体验数学的趣味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运用做游戏、讲故事、直观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二、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数学课程标准》还指出:“提倡让学生在做中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力求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知识要求,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数学源于生活。因此我教学时注意紧密联系实际,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入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中。如《吨的'认识》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况中感受并认识吨,建立吨这一概念。这样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中学习数学,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三、在自主合作中体验数学的探索。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信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而实践证明,小组合作互动学习更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学到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进而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充分体验合作探索成功的喜悦。学生在合作、交流、碰撞中掌握了探究的方法。不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从而让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且快乐地学数学。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八大变化心得体会 14

  在党的十九大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以及我国义务教育已全面普及的教育大背景下,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变为“上好学”,所以加强义务教育课程建设,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改革是对教育前线重要的精准定位和导航。

  此次修订优化了数学课程的一体性,加强了数学各学段之间的衔接度,细化了数学学科的育人目标,明确了实施要求,对于一线教师有更高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以下浅谈本人对此次修订的学习心得:

  1、课程性质重视数学的人文价值,以文化身份看待数学

  在课程性质中,2022年版特别细化了数学学科的`定义,除了以一贯的科学身份看待数学学科之外,还特别强调“数学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在过去,由于数学能直接为社会创造庞大的价值而经常被单一地看待为运算和推理的工具,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充分带领学生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以文化身份看待数学。

  2、课程理念重视数学的育人价值,以核心素养为导向

  2022年版细化了课程理念,以加强数学独特的育人功能为目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一步强调一线教育者落实学生“四基”和“四会”的获得与发展,并加强了给予了数学核心素养逐步养成的路径指导。

  3、课程内容结构化,促进单元整体教学

  课程内容进行了删减,加强结构化和一致性,和以前重视学时教学不同,更符合学生的思维认知发展。

  4、课程内容重视前沿与时俱进,提倡跨学科融合

  2022年版“综合与实践”领域会以跨学科学习为主,课标中特别提到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交融,特别提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究领域,关注数学学科发展前沿,反映现代科技与社会需要。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八大变化心得体会 15

  教授的讲座中重点分析了2022年新课标修订的背景与要点、新课标的理解与表达、课标内容的变化及相应的教学建议,听完讲座让我对2022数学新课标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也认识到新课标需要后期慢慢去阅读并理解。史教授一开始就重点强调了新课标中将数学核心素养集中到三会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解读了核心素养的一致性、阶段性和发展性。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在学生参与其中学习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这就需要我们以后数学的教学过程紧扣新课标。史教授还重点分析了新课标中的变化,整体的领域没有变化,对内容进行了调整,形式上基于抽象结构,理念上更强调核心素养,这些都需要结合后期教学实践去理解。下面就我印象深刻的.一些观点进行简单梳理。

  一、小学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集中到三会上,就是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变化趋势

  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都包括四个领域: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这四个领域没有变化。但是,为了更好地适用于四基的教学,或者进一步说更好地适用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这次课标修订有个总体趋势是这样:在数与代数中要强调整体性和一致性,并且把负数、方程、反比例移到初中去;在图形与几何中,更加强调几何直观,这样的话就增加了尺规作图的内容。增加尺规作图就是在小学数学中要增加一些操作;让学生在这个操作的过程中感悟数学的本质,感悟数学这个概念对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

  三、数学课程的整体性与一致性

  第一个原则,不单纯介绍概念。就是说,像过去说角的概念,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然后,不比较角的大小;也不讲角的计算。这样的话,这样的教学也是不好的。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八大变化心得体会 16

  假期在周林茜老师的引导下我再次认真学习了《数学新课程标准》,感触颇多。通过学习使我领悟到了数学教学既要注重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方法,又要注重学生数学思维习惯的培养和发展,从而帮助学生积蓄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智趣。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多观察勤思考,认真钻研数学知识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联系,使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经历出发,在研究生活实际问题过程中,理解数学、运用数学、发展数学,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必要性,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下面谈一下我自己的具体感受。

  一、必须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重新认识教材,注重教材系统性、联系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在形成人的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强调了数学学习重要性,也明确说明“义务教育数学教育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明确了教学的`内容和应用价值,即使人人都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中既要关注系统的数学知识的教学,还要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经验经历,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做到密切联系学生的原有认知和经验,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在运用数学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创造意识。让生活中所必需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成为数学教学的目的与追求。如现在社会的发展迅速,计算机、计算器全面普及,在有理数部分的教学中更要注重有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和算理的理解,要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技能。

  二、必须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尝试探索创造性地应用教材。

  以往的数学课堂往往是就教材来讲教材,偶尔会有一些知识主次或进度快慢的调整,或者偶尔心血来潮大胆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兴趣,课堂往往成为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学生参与度不高。这种按部就班的教学,教师是课堂的核心组织者,学生必须注意力集中跟着教师的脚步走,稍有思想抛锚就会出现学习障碍,学生大多处于被动的接受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知识断层现象就不言而喻。而新课程明确指出教师角色从指导者转化为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要创造与学生经验经历密切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化为“我要学、我想学”。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教材,悉心体会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和应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参与应用所学解决问题过程,在充分交流探索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规律,形成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方法。总之要在一节课上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辨析举例和实际应用中掌握知识、方法和技巧。

  三、必须改变旧的评价体系,多维度关注学生成长。

  新的评价体系提出评价方式的丰富化、维度的多元化、主体的多样化,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进度情况的评价,强调对学生学习能力和自信心的建立,参与活动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精神进行评价。以往教学常常只注重生学业成绩的好坏,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努力程度的评价,没有对学生的学习做出客观及时的评价与激励,因此在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信心和学习习惯培养方面进展甚微。在今后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进步,多正面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注意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的培养。

  总之,新的课标新的理念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也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勤于要钻研,善于思考,牢记新课标理念,关注学生的成长,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探索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思想方法、掌握数学技巧和发展数学思维,让学生在思中学,学中思,在探索和实践中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八大变化心得体会 17

  开学前,我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感到收获甚多。现就这次的培训活动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改变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理念之二是“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基本理念之三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深入、全面地学习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钻研教材,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从而得心应手地驾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

  二、学习方式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自主学习就是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责任,有助于弘扬主体性和自主精神。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相互性学习。它强调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分享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机,批判的思维品质和思考问题的习惯。

  三、健全新的评价机制。

  不但有终结性的评价,还要有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应该侧重的是一个阶段后,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发展,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元领域的综合评价,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制订改进计划,促进更好的发展,这样,评价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才会有始有终科学的。

  总而言之,新教材新理念,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也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践行课标理念,还原数学本色。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八大变化心得体会 18

  通过学习,让我感受到了新课程标准制定的完善,课标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核心概念、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等方面都进行了修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感受。

  第一、学习新课标,正确定位教师角色

  从新的课标来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所以,有效的数学活动不是老师在台上自说自演,而是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使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得到更好有效的发展。

  第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是被动装填知识的“容器”;学生是由活生生、有个性的个体组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学生正在成长的过程中,可塑性极大,教师应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多一些自由的体验。

  2、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给孩子一双数学的眼睛,让他们以数学的`意识,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世界,体验生活。

  第三、创设求异情境,感悟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新教材体现的是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思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用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使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让学生充分暴露和展示思考问题的过程,发表独特地见解。

  总而言之,新教材新理念的实施,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要我们能更好的践行课标新理念,我们的教学舞台将是精彩的,我们教育成果将是丰硕的。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八大变化心得体会 19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新教材的编排意图有了更全新的认识,知道了新课程突出数学学习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真正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

  小学阶段,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觉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学生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语言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会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每一幅插图,让学生充分观察每一幅插图,充分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让学生在领会理解的基础上充分地说,可以单独说、同桌说、集体说,让学生在充分的看说基础上培养数感。

  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无意注意占主导,观察能力有限。他们最初的观察是无目的、无顺序的,只是对教材中的插图、人物、颜色等感兴趣,不能领悟其中蕴藏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兴趣,先给他们一定的时间看,接着,再一步一步引导他们观察,将他们的注意引入正题,按一定的规律去观察,从而认识简单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简单的几何现象,进行简单的测量,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通过对《数学课程标准》的再次学习新课标的学习,我更深层地体会到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深切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的科学观的形成。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八大变化心得体会 20

  最近,我又认真的学习了一遍《数学课程标准》,通过学习更加使我认识到我们教师必须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不断钻研教材,学习新理念、新方法,全面了解自己的学生,切实地完成好教学任务,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

  一、教师必须要对教材重新认识,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

  生活即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强调了大众数学学习的内容的应用价值——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除了系统的数学知识的教学外,还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调整相应的数学内容,做到生活需要什么样的数学内容,就教学什么样的数学知识,让生活中人们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成为数学教学的目标与追求。如过去我们数学内容中计算有些难,而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计算器、计算机的全面普及,计算难度有所降低,更注重计算的必要性和算理。改变了课程过去“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了课程内容与数学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二、教师必须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

  以往的教学,教师往往照本宣科。课堂往往成为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不管学生有无兴趣,仍按陈旧的教学手段、思想强求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教师往往是课堂的核心、组织者,学生必须跟着教师的脚步走。而新课程明确指出,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指导者转变为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伙伴。教学结构也发生相应变化。应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由被动学变为我要学、我想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发现问题,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规律。总之,要在一堂课中让学生体验整个数学过程,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三、教师必须改变旧的评价体系

  以往的应试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以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手段,新的评价体系不仅包括对学生的评价,而且还提出了对教师和学校的评价,不以学期和学年的一次性考试来评定学生,强调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展情况的评价,强调对学生能力与自信心的建立,参与活动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精神进行评价。

  四、转变教学方法

  1、注意创设教学情境。

  2、注意知识探究过程。

  3、注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4、注意在教学中要体现讨论、合作、交流,让学生参与。

  5、注意布置生活化的作业。因为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作业布置应当尽量与生活联系起来。

  6、评价方式要多样化,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水平,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我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每天接受大量的信息,电视、报刊、网络等都是学习数学的场所。这要求我们打破课堂局限,把周围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生学习的大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并引导学生运用各类信息,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挖掘,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正如新课标指出的: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八大变化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八大变化心得体会(精选8篇)09-03

2022年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八大变化心得体会范文(精选6篇)09-09

新课标培训小学数学心得体会05-17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10-11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总结05-02

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02-15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8篇11-14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8篇)11-22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15篇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