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后费率将下调

时间:2021-01-14 12:46:21 工资待遇 我要投稿

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后费率将下调

  中国养老保险的费率居世界前位。近日人社部人士表示,在基础养老保险基金实现全国统筹后,养老保险费率将会下调。

  养老保险费率下调

  不久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进一步正税清费,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营造公平的税负环境,研究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要降低社会保险费,研究精简归并“五险一金”。

  “今后要适当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的费率。”人社部人士透露,“这也是目前中央提出的要求,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

  目前,中国养老保险缴费率高于周边其他国家,位列世界前位。

  中国社保体系主要由“五险一金”组成。以月收入为基础,养老保险缴费率为28%(个人:8%;企业:20%),医保缴费率为12%(个人:2%+3元;企业:10%),住房公积金最高限是24%(个人、企业:各12%),以上一年度平均工资为基础;此外,企业还需要负担1%的失业险,0.3%的工伤险以及0.8%的生育险,“五险一金”缴费率近66.3%,其中,个人负担不到20%,其余由企业负担。

  上海一大学研究机构人士表示,“不管目前的水平高还是低,如果保持目前的替代率不变的话应该降低缴费率,如果保持目前的缴费率不变的话,应该是会提高养老金替代率的。”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它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

  但是降低养老金费率不可能一蹴而就,现在,21省当期结余增长率为负。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研究院院长李晓林认为,“我们承认我们这代既要养上面的人,又要给我们自己未来的养老留下空间,名义账户改变了,形式上是可操作的。”

  然而,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升值却面临着一个难题。

  2013年11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测算结果是,养老保险基金将在2037年出现收支缺口,2048年养老保险基金将耗尽枯竭。

  2013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扬领导的团队做出的资产负债表测算结果显示:2023年城镇企业(含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将出现收不抵支,2029年累计结余将消耗殆尽。

  根据《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5》,2014年山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结余最多,有109.02亿元,而新疆兵团只有0.61亿元。

  与2013年相比,上海的当期结余减少了859.02%,江西减少了291.36%。统计显示,有21个省的当期结余增长率为负。

  “因为现在有一些地方,当期的基金还存在收不抵支的问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创造一定的条件,贸然降低费率显然有风险,所以必须要创造条件,这里首先是提高它的统筹层次,也就是实现基础养老金的全国统筹。”前述人社部人士表示。

  据了解,为了解决企业经营困难的问题,已经有部分省市降低了养老金费率,有报道称,厦门养老保险费率再降1个百分点。用人单位为职工(不含按政策规定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的人员)缴交基本养老保险的`费率在2015年下降1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降1个百分点,个人缴交部分8%不变,减征后涉及到个人的保障待遇保持不变。

  地方与中央存养老金利益纠结

  人社部发言人也表示,下一步,将积极推进养老保险顶层设计研究,形成养老保险改革总体方案、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等成果。

  2015年8月23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简称《办法》)。但《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由于各级养老保险基金需要进行省级统筹,涉及金融、市县权力等地方利益问题,因而很难短期实现统筹。

  《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作为养老基金委托投资的委托人,可指定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财政部门承办具体事务。”委托人“制定养老基金归集办法,将投资运营的养老基金归集到省级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

  “这就是说,地方把养老保险基金上交给省级部门,之后,由省上交给中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向记者表示。

  将养老保险基金汇聚到省级单位,将改变目前现有的一些发放形式。

  “我们还是很注重养老金今后发放模式的改变。”黑龙江地市级城市一位银行行长表示。

  “目前是各个市县自己确定的银行,未来这个模式也许会改变。”该人士表示,“现在,在黑龙江各个市县有多家银行都可以接受委托发放养老金。”

  而对于银行而言,能够参与到养老基金的发放,“对于提高储额会有很大的帮助”。该行长表示:“我们为社保机构代发后,会有很多储户的账户中存有未取走的余额,这也相应地增加了银行的储额。”

  不仅仅是黑龙江的城市采取这种模式,记者了解到,安徽省合肥市,交行、农行和以及地方银行,都可以是社保机构指定的代发点。

  但是,一旦社会保障基金掌握话语权后,情况将转变。

  比如,浙江省劳动厅便指定工商银行为全省的唯一代发机构。相关文件显示:“全省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通过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支行实施社会化发放。”

  另一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我们曾经对金融机构与养老保险基金关系进行调研。”

  “在珠三角存在一些情况,就是社会养老保险占了银行存款的很大比例。”

  对于将数额巨大的养老保险基金上缴给省一级机构,从地方政府角度而言,也并非“心甘情愿”。

  郑秉文表示:“地方作为委托人进行委托投资之后,其地方利益具有固化和显性化的趋势,与实现全国统筹有潜在的冲突。”

  相关新闻:

  养老金全国统筹对个人有何影响?

  人社部近日表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将在年内出台。资料显示,辽宁2014年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超过1000亿元,占总支出的44.7%,压力较大。全国统筹后,企业缴费费率或下调,辽宁养老金待遇提高有了更多保障,将逐渐缩小与机关事业单位之间的待遇差距。

  那么,在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出台后,全国各省的养老金将有望汇到一个大盘子中,对我省人员养老金的各项待遇会造成哪些影响?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姜向群对此给予解答。

  疑问1:个人养老金待遇是否会受影响?

  养老保险缴费虽全国执行统一的费率标准,但由于各省经济发展水平和缴费基数不同,造成不同地区的人缴费金额存在较大差距。这也就反映在了养老保险的待遇上,多缴多得。因此,在养老金全国统筹形成后,各地养老金待遇还会执行原计算基数和计算方式,反映到每个人的养老金待遇上基本不会受到影响,并不会因为基金全国统筹了,待遇也会一刀切。

  疑问2:缴费费率是否会降低?

  此前,人社部曾表示,我国五种基本保险的缴费费率偏高,未来将逐渐下调,目前已下调了用人单位和个人的失业保险费率。在五险中占比最大的养老保险,目前全国统一的缴费费率为用人单位20%,个人8%。全国统筹后,各省市养老金将有一个全国财政的调配。未来,用人单位的缴费费率可能考虑降低,但个人缴费费率调整可能性不大。

  疑问3:养老金“十二连涨”是否继续?

  养老金的“十一连涨”已给部分基金并不充裕的省份增加了不小的压力,在实现了养老金全国统筹后,养老金结余较多的省份基金汇入大盘子,或将对养老金有压力的省份在养老金调整时给予更多的财力支撑。国家曾表示要逐渐缩小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之间的差距,有了养老金统筹大盘子的保障,增加了未来企业退休人员待遇实现连涨的可能性。

  疑问4:养老金转移是否会更方便?

  随着人口流动性增加,就出现了不少一人在多地开设养老保险账户的情况,在办理退休前,还需将在他地缴纳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金额转移到本地。程序较为复杂,时间多在2个月左右。在全国统筹实现后,这一问题就会变得更容易,基金都汇入大盘子,就省去了转移的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