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说课稿

时间:2021-06-12 11:17:40 小学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小学音乐说课稿模板集合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音乐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小学音乐说课稿模板集合7篇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小螺号》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第八册第四课《水上的歌》中的歌曲。它是本课的的重点教唱歌曲。第四课共需三课时进行,下面我说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它紧紧围绕《小螺号》。《小螺号》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歌曲富有童趣地通过“小螺号嘀嘀嘀吹”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等美好心情。歌曲为2/4拍、羽调式、二段体结构。

  二、说教学内容

  本节课具体内容包括:

  1、感受、学唱歌曲。

  2、处理、编词表演歌曲。

  3、拓展歌曲,延伸教育。

  三、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有三个:

  1、认知目标:学习并掌握用上滑音、波音装饰演唱《小螺号》,使歌声更具有活力更动听。

  2、能力目标:创新发展歌曲,启发引导学生能自己编词演唱,大胆参与,自信表演,展现创新火花。

  3、情感目标:在歌曲演唱、处理与创新中,自然渗透“爱”的教育,激发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亲人等“爱”的美好情感。

  四、说教学重点

  1、能运用装饰音完整地唱好歌曲。

  2、激发学生编词创作的灵感。

  3、渗透“爱”的情感教育。

  五、教学难点

  启发和引导学生能自信地编词和表演。

  六、教学准备

  CAI课件、多媒体教学光盘、钢琴、一串串制作的假鱼、小海螺等。

  七、说教法

  根据新课改理念,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做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根据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是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启发学生积极参与、展开想象,大胆创新。我采用了感受铺垫法、启发引导法、比较法、发现法、激趣法、讨论法等各种灵活多变的方法,使学生能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合作互动,共同发展。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设计制作一套课件,不用粉笔板书。歌曲曲谱、乐谱知识中的符号、歌曲动画等全部用多媒体大屏幕展示,使学生感到形象、美观、直观、生动。

  八、说学法

  为了在学生中形成“我要学”的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根据教师教法的确定,学生将在老师各种灵活方法引导下通过感受欣赏自然而迅速的学会歌曲唱法;通过探究、讨论、发现去主动学习;通过合作、想象去创新发展歌曲,并得到爱的情感教育。

  九、说教学程序

  (一)、激趣活动:课堂一开始,我要利用歌曲中的主要节奏,编成律动让学生模仿。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激发学生信心,感受学习快乐。

  (二)、感受、学唱《小螺号》。

  1、情景小故事导入。

  刚才同学们的表示相当棒,老师要给大家一个小小的奖励。请闭上眼睛听这是什么声音?(老师吹螺号)同学们听出来的吗?下面老师就要奖励大家一个爱吹小螺号的小朋友的故事,想听吗?这位小朋友名叫涛涛,他生活在大海边,是渔民的儿子。每天早晨阿爸迎着朝阳,出海打鱼,到了傍晚,阿爸伴着夕阳,满载而归。一家人的生活幸福又快乐!对于涛涛来说,最大的快乐是每天晚学后,来到大海边,欣赏着美丽的海边风景,深情地吹起小螺号,螺号声声换船归,盼望阿爸快快会!同学们听涛涛又吹响了嘀嘀嘀的《小螺号》。(放动画歌曲《小螺号》。)

  2、反复欣赏范唱。

  根据音乐新课改的理念要引导学生完整而充分地多次聆听音乐作品,让学生在感受欣赏中不自觉的就能学会歌曲。原因很简单我们学会一首歌曲大多都是听会的,并非是先学歌谱,再学歌词。新课程重感受默化,轻专业技能。因此我设计了三次欣赏动画歌曲,每次欣赏之前提出设问;如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歌曲的“景色”是怎样描绘的?3、出示歌谱。边看边听,然后回答歌曲表达了什么情感?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和完善以上的问题。

  3、学唱歌曲。

  (1)学唱歌曲第一部分。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寻找、发现上滑音出现了几次,并通过老师运用和不运用演唱的比较,让学生总结出运用上滑音更能表示出歌曲欢快的情绪。

  (2)学唱歌曲第二部分。在学唱中引导学生寻找新的记号波音,并通过比较演唱让学生更能感受到波音更能使歌曲表示出大海的辽阔、海滩的无际、美好的心情。

  (3)老师伴奏,学生初步完整演唱歌曲。

  (三)、表示歌曲。

  (1)根据学生素质和表示,即兴利用齐唱、对唱、领唱等等形式,进行各种歌曲演唱处理、表示。

  (2)启发学生唱好上滑音和波音,并运用正确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示出渔家儿童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3)引导全体学生到前面来自由发挥进行动作表演,教师给与激励。

  (四)、拓展歌曲,创作表演。

  1、引导学生想象生活中有很多声音,如自然的风声、雨声、雷声,各种动物的叫声、火车、汽车等物体发出的声音等。请各小组堂论、创作的新歌词,并划分小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创编歌词,展现创新能力。

  2、分组进行展示,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评价。

  3、老师出示为歌曲创作的第二段歌词:小螺号,嘀嘀嘀吹,阿爸听了架船归,小螺号,嘀嘀嘀吹,阿爸听了笑微微。小螺号,嘀嘀嘀吹,欢唱收获多,小螺号,嘀嘀嘀吹,欢迎阿爸凯旋归罗。甜甜的生活,暖暖的亲情,见到了亲人,笑开颜也。

  4、师生各扮角色发唱不同的乐句,进行创新演唱歌曲。

  5、创编表演亲情故事。可以老师扮演阿爸、一男孩扮演涛涛,一女孩围上围巾扮演阿妈,即兴发展表演亲情故事。比如面对满载而归的阿爸,涛涛怎样表示出喜悦,回到家里阿妈做了什么好的饭菜,备的什么好酒,一家人和和乐乐吃完饭后,涛涛是怎样给阿爸解乏的等等,在表演中教师要不断的引导剧情的发展,及时引出发展的话题,使表演有看点,又能达到自己预设的教育目的。

  (五)、总结评价,延伸“爱”教育。

  最后,老师要给与学生充满激励的评价,并继续延伸“爱”的教育。可问学生,你们平日在家里怎么向爸爸妈妈表达爱心的?最后老师可以有感情地教育学生说:愿同学们个个都是爱心小天使,在学校、家庭、社会上处处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只要你心中有爱,你就会伸出千万只手去帮助别人,同时你也会得到千万只手对你的帮助。希望同学们的爱心象阳光一样播撒到每一个角落,祝愿同学们人人都成为有爱心的公德小模范!同学们,再见!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2

  一、说大纲

  根据《大纲》要求,六年级同学学习“南腔北调”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局部。通过欣赏、学唱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戏曲,从而加深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并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

  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十一册“仓台七台——棒”中的豫剧局部,衔接第十册教材,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六年级同学已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和学习能力,在此时欣赏、了解、学习我国的戏曲是非常恰当的,教师应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使之愿学、想学、乐学、爱学。

  2、教学目标:

  1)学唱豫剧《花木兰》选段,丰富同学的戏曲演唱经验,理解伴奏乐器对风格形成的重要作用。

  2)通过欣赏使同学初步了解豫剧的基础知识,体验豫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同学对豫剧保守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宏扬中国保守艺术。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感情。

  3)了解豫剧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豫剧的艺术特征,知道豫剧的起源、角色行当、伴奏乐器和一些名家名剧。

  3、教学重点、难点:学唱豫剧《花木兰》

  三、说学法

  同学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同学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同学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听”歌曲的旋律、节奏等要素,让同学去感知音乐,享受音乐。

  四、说教法

  由于同学平时接触豫剧的机会较少,为了能协助同学了解豫剧特点特点与乐曲的学习,掌握豫剧的风格,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视觉图象法:对于豫剧,同学不那么了解。为了使他们更直接地了解豫剧,我运用电脑软件制作了课件,给同学视听结合,防止枯燥的说教形式,使原本笼统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化。

  2、在教学中我还运用了创设情景、兴趣引入法、感性到理性、音乐律动等方法 。音乐家修海林认为“音乐审美必需要求体验到音乐的意境”,在这一课,我充沛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尽量让同学体验到音乐的意境,在学唱《花木兰》同时,学习花木兰的精神和品格。

  五、说教学程序

  (一)、感受豫剧(创设情境、组织教学)

  1、播放豫剧《花木兰》

  (同学听着音乐走进教室就坐)

  2、师生问好。

  (二)、了解豫剧

  1、师: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片段属于戏曲当中的哪个剧种?(生:豫剧)豫剧是流行我国各地的戏曲剧种之一。豫剧一向以唱见长,在剧情的节骨眼上都布置有大板唱腔,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口语化,一般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易为听众听清,显示出特有的艺术魅力。你对它又了解多少呢?

  2、小组交流搜集的资料,并请几位同学起来发言。(生:……)

  3、老师对同学的发言作总结和归纳:(多媒体出示文字介绍)

  a. 豫剧的由来——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在豫西山区演出多依山平土为台,当地称为“靠山吼”。因为河南省简称“豫”,解放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

  b. 豫剧的风格首先是富有激情豪放的阳刚之气,善于扮演大气澎湃的大局面戏,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其次是地方特色浓郁,质朴通俗、本性自然,紧贴老百姓的生活;再次是节奏鲜明强烈,矛盾抵触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人物性格大棱大角。

  c. 豫剧的角色行当,按一般的说法是四生、四旦、四花脸。

  4、了解豫剧的名家名剧:

  名家:常香玉 周海水 陈素真 马金凤 崔蓝田 阎立品

  名剧:《秦雪梅》 《三上桥》 《程婴救孤》 《杜兰朵》

  (三)、学唱豫剧《花木兰》

  1、师: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豫剧《花木兰》(出示图片)

  2、欣赏前简介《花木兰》的剧情:在古老的中国,有一位个性爽朗,性情善良的好女孩,名字叫作「花木兰」,身为花家的大孩子,花木兰在家长开明的教悔下,一直很期待自身能花家带来荣耀。终于,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戎.出征前老父赠木兰以宝剑一把,冀孩子于沙场上旗开得胜.时军中遭逢内忧外患,军官张奎,刘康等人为夺主管军官之职,争持不下,竟大打出手。木兰出言劝阻,众人不听,木兰乃施展奇功,把混战将士打得东歪西倒,教一众俯首听命。内忧虽息,然而外患未绝,某夜入黑,胡笳战鼓齐鸣,木兰机警,唤醒营中军士。可是士兵刚从睡梦惊醒,阵脚大乱.最后,靠木兰偕主将柳元庆统领军队,才胜利击退敌军.木兰从军十二载,战功彪炳,衣锦还乡之日,卸下戎装,其孩子之身始告揭穿。

  3、播放豫剧《花木兰》

  4、分析人物性格,学习花木兰的精神和品格

  师:你觉得花木兰是怎样的一个人?(生:……)

  5、出示歌词,感受唱腔。

  师:大家看,这些唱词字斟句酌、句句精练,深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

  6、再听乐段,感受唱腔。

  7、模唱歌曲,解决难点。

  8、结合听赏感受,加入打击乐进行演唱。

  (分小组进行练习、展示)

  9、师生点评,进行褒扬。

  四、课堂小结:豫剧是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的广博精深不是我们一天两天能挖掘的,让我们在今后的日子中,与它走的更近……

  五、边唱边演,随豫剧《花木兰》音乐走出教室。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3

  一、 说教材:

  《法国号》选自人音版第一册第八课《小小音乐家》。这是一首莱茵河民歌,F大调,3|4拍,复乐段结构。歌曲的节奏平稳,旋律采用重复的手法,将弹性与抒情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歌词很有儿童特点,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用夸赞的口气炫耀自己“会唱歌?的法国号。歌曲简单、易学,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与表演。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分为情感态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为:学生乐于参与到各种音乐活动中来,体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快乐。

  知识与技能目标为:能用甜美自然声音演唱歌曲,感受表现三拍子强弱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为:采用听唱法、合作法、情境法表现歌曲。

  二、本课重点、难点

  重点是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表现及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是歌曲最后一句的教学。

  三、说说本课的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将以“听号声——学号手——唱号歌——配伴奏”为主线贯穿本

  课。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单纯的讲授音乐知识,唱歌技巧等很枯燥,不太适合小学生天真烂漫的特点。那么,有效地课堂唱歌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也是我一直在不断摸索和研究的问题。在本节课中,我利用鼓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感受并掌握二拍子和三拍子的强弱规律,为后面的歌曲教学做好铺垫。通过学生的课堂活动来看,学生基本掌握了二拍子和三拍子的强弱规律。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可能掌握的不是很牢固,这一点,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一直不断地带领学生练习,相信学生们会掌握的越来越牢固。

  听号声:聆听法国号的声音。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法国号的音色,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学号手:通过模仿法国号的演奏姿势,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这个环节中,我认为,我的设计意图是好的,但是实施后发现,我找的法国号的声音的音乐速度很慢,节奏和旋律也不太适合低年级的学生,我想,如果找一段简短的比较欢快点的音乐,学生的兴趣会更浓厚,课堂气氛也会更轻松,更愉悦。

  唱号歌: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学习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和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来演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本课重点。音乐新课标所体现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主

  动地参与,自由的探索,从而更好的体验、理解音乐。在这个歌曲教学过程中,采用听唱法进行教学,并始终渗透三拍子的强弱规律,使学生掌握得更牢固。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难点,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给予不同程度的关心,并和学生共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使学生觉得许多知识和答案是他们自己探索、体验得来的,而不是老师直接告诉得来的,这样,使他们更有满足感。不论从听、学、唱、奏等等环节中,我都让学生最大限度的感受和体验。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提示和引导学生唱歌时做到“轻声高位置”。利用旋律线结合手势,帮助学生掌握最后一句的音准,利用电子琴的单手伴奏,帮助学生掌握音准,并采用师生对唱的形式,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伴奏乐——本节课在准确完成歌曲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延展活动,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表示三拍子的动作大胆地为歌曲伴奏,采用自主学习方法共同合作完成为歌曲的伴奏。新课标指出: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所以我们教师要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质,在我的音乐课中,我也尽量为学生提供创作空间;比如:探索音的强弱,尽量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敲击方法。古人曾说,言之不足咏之歌之,咏之不足,舞之蹈之。对于学生来说,自我表现的机会越多,自我发展的潜力也就越大。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课堂,让学生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孩子们更学会“学海无涯‘乐’作舟”,

  学生的技能技巧的学习过程应始终贯穿着学生的情感参与,使音乐课堂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中,成为他们心里美好的事物。 这也是我一直以来追求的一种审美的教学境界。

  总的来说,这节课是一节实实在在的歌曲教学随堂课,没有什么太大的亮点,就是教师的教态,亲切、自然,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课堂上始终跟学生保持一种平等的合作学习的这种关系,使学生愿意和教师亲近,课堂气氛和谐融洽。这也是我的优势。

  存在不足:

  1、在歌曲教学中挖掘的还不够深,学生对歌曲的这个意义理解的还不够深刻,比如:“谁在唱歌?”应该用怎样的语调唱呢?“那就是我的法国号”又应该用怎样的语调唱。

  2、在欣赏时,如果有条件,可以拿出实物,这样学生的认识就会更加直观。

  3、在歌唱的环节,演唱形式还应再丰富一些

  4、教师的评价方式和激励性语言,应在丰富些。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简单的看法,有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

  这首诗编排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十五课,诗歌开头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通过慈母为游子在灯下缝衣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表现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深情。最后两句运用寸草游子、阳光母亲这样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了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感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诗歌大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吟诵,想象品读,结合相关资料理解等方式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母爱的伟大及作者对母亲的赞美之情,从而让学生用行动感激母亲,热爱母亲。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品读诗句,体会诗歌表达的母爱;难点为体会母爱的伟大及作者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二、说学情

  对六年级小学生来说理解此诗并不具有特别的难度,难在学生对诗中感情的理解。学生凭借自身现有的生活体验,很难透彻诗人“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的醇厚情怀。因此,学习本课,应主要把握两点:一是创设情境让学生入境入情;二是要在充分的情感渲染中,以情促读,以读悟情,由此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情操。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标关于阅读的建议,关于合理开发课程资源的建议,对于本首古诗的教学,我采用的教法是情境教学法、资源整合法、以读代讲法;学法为自读感悟法、想象交流法、读写结合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3分钟)

  课前播放歌曲《母亲》引出课题

  二)、初读诗歌,了解大意(7分钟)

  1、初读全诗,做到正确、流利

  2、听课文录音范读,再读,做到有节奏、有韵律

  3、交流感受:读了这首诗之后,你有些什么感受?

  4、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补充资料)

  设计意图:精心设计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使教学活动一开始就充满一种体验的喜悦,激发学生的投入感和参与感。

  三)、细读品味,体会意境 (12分钟)

  1、诗中哪些诗句是描写儿子离家前慈母对儿子的关爱的?找出来,读一读。

  2、展开想象,适时朗读

  ①读着诗句,看着插图,你的眼前浮现出什么样的场景呢?

  ②母亲心里会想什么?她还会担心什么?

  ③假如你就是那位孩子;你明天就要远行,半夜醒来,蒙胧看到鬓发斑白的老母亲在微弱的小油灯下一针一线地为你密密缝制着衣服,你的心中会怎样想呢?

  3、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古诗

  4、指导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营造氛围,用上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展开想象,加强有感情的朗读,从中受到熏陶,感受母爱的伟大。

  四)、延伸意境,升华情感(8分钟)

  出示孟郊另一首 《游子诗》。

  1、诵读交流:从这首诗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2、当我们再次吟诵同一作者写的两首表达同一主题的诗时,你的心里涌动了什么情感?并把你体会到的情感朗读出来(诵读《游子诗》和《游子吟》)

  设计意图:《游子诗》适时的拓读,使《游子吟》的诗画得到了延伸,诗意得到了拓展,诗情得到了升华。让学生在感悟母爱的同时,增加对其他作品的了解。

  五)、激活表达,提炼感受 (8分钟)

  1、此时,你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些什么吗?用你资料袋中的诗句、名言或是你自己的一两句话来表达吧!(学生交流)

  2、感受名句的影响,交流名句的运用(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补充作品,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加深学生的文化涵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体验。

  六)、总结延伸,丰富内涵(2分钟)

  1、学唱这首诗,在母亲节献给妈妈。

  2、收集赞颂母亲的诗歌和歌曲,在班级开展一次以“伟大的母爱”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

  设计意图:立足课内,注目课外,激发学生以自己的情趣和品味与超文本进行对话,让网络提供的材料拨动学生的心弦,震撼学生的心灵。

  五、说板书设计

  游子吟

  描写 抒情

  慈母 手中线 春晖 慈爱的心

  

  游子 身上衣 寸草 感恩的心

  六、说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投入感和参与感

  精心设计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使教学活动充满一种体验的喜悦,激发学生的投入感和参与感。继而学生在音乐声中解读诗句、观察画面、想象写话。

  二、以读代讲,层层推进 引领学生在诵读中走进文本,在品味中体验情感。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对诗歌产生了独特的感受、理解与体验。

  三、延伸意境,升华情感,扩大课堂的容量。

  适时链接阅读《游子诗》,使《游子吟》的诗画得到了延伸,诗意得到了拓展,诗情得到了升华。让学生在感悟母爱的同时,增加对其他作品的了解。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5

  我说课的题目是《在葡萄架下》,选自湘教版的小学音乐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七课,本首歌曲调活泼欢快,歌词简洁明快,歌曲中多次出现的切分节奏和装饰音效果更是增添了浓郁的新疆地方色彩。

  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

  1、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习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掌握简易的音乐基本技能,培养初步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即兴创作能力。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 如何在教材实施中体现课程标准?如何让课程标准指导于教材实施呢?通过反复思索、准备和反复分析,最终我选择采用了本首歌的第二课时进行教学。

  我是这样设计的:

  1、指导孩子通过装饰音(上波音、下滑音)的学习,体验新疆语言的特色,从而引导学生富有情感的演唱歌曲,体验新疆歌曲的特色。2、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新疆舞曲知道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通过了解新疆舞蹈,学习新疆舞蹈,引导学生进行节奏和舞蹈组合创编。3、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创设情境的方式,贯穿全课,让学生从老师的解说、图文说明、合作活动等体验感受新疆音乐的文化内涵(如热情的人民、新疆特色乐器、吐鲁番自然风情、丰富的物产、新疆语言特色等),从而使学生萌发对新疆的喜爱之情。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以音乐文化为主干进行歌曲新授,让孩子在情境体验、在情感共鸣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主要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欣赏新疆音乐,调动学生的“想”,开启音乐思维

  本课在一段热情奔放的音乐中开始,孩子们和老师一起自信而又愉悦地跳着优美的舞蹈进入教室。在多媒体课件的配合下出现一幅中国地图,通过老师的富有情境式的讲解,学生了解了新疆的地理位置、民族特色、乐器特色等,继而通过欣赏一段热情奔放的《新疆舞曲》,要求学生感受新疆音乐的节奏特色,通过与上节课学习的《在葡萄架下》歌曲的节奏对比,找出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音乐本体(如节奏、速度、情绪等)进行想象,开门见山地感受新疆音乐的风格极其鲜明的节奏特点,以跳动的音符激荡起学生内心跳动的情感。

  二、节奏舞蹈律动,调动学生的“动”,体验音乐情感

  音乐课强调以动觉为切入口,因此我在揭示新疆音乐典型的节奏型后让学生自己拍一拍节奏,并利用铃鼓的敲击(现场演示)带领孩子拍一拍新疆音乐的基本节奏。然后媒体出示新疆舞蹈组合图,老师讲解并演示新疆基本舞蹈动作,学生跟着老师学习跳新疆舞,并结合刚才出现的新疆节奏,请学生采用拍击和舞蹈组合相结合的方式,找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跳一跳,共同体验新疆人边拍击手鼓,边舞蹈的样子。人人参与的自主实践将无声的人体节奏和有声的音乐和谐地表现出来,这是进一步理解音乐和体验情感的过程,孩子通过自我显示的形体之美、神韵之美诠释着音乐运动的内在变化。

  三、交流风土人情,调动学生的“听”,感受新疆音乐的文化内涵

  感受了一番新疆音乐的热情奔放,体验了一阵新疆舞蹈的欢快活泼后,孩子们更有冲动和欲望想要走近新疆,了解新疆更多了知识,通过启发孩子用先前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相互交流,传递信息。都说每个孩子就是教学的资源,而教师就是要最大程度地挖掘这些资源。因此,在他们的各抒己见之后,我结合介绍葡萄的特色,把学生引入美丽的吐鲁番,通过媒体图文介绍吐鲁番的葡萄之乡葡萄沟,特色乐器等等。

  四、学唱新疆民歌,调动学生的“唱”,展示音乐风格

  古人语: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叹之,叹之不足,故咏歌!在经过了大量的实践体验和感情积淀后要唱好这首歌曲已不是难事,难的是如何用歌声生动地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在装饰音演唱的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新疆语言的特色,我设计了让学生进行体验活动,即:学习新疆人卖羊肉串的叫卖声,引出学习下滑音和上波音的演唱方法,结合聆听老的范唱使学生很好的展现音乐的风格。这一环节的设计是本课的亮点,它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气氛中自信的展现自己,个性得到了张扬。怎样唱好这首歌?这一过程我特意设计了“帮助老师表现歌曲”的方式,通过学生自己讨论、设计、自我选择喜欢的朋友、喜欢的表演方式等来表现歌曲。

  五、创设音乐情景,调动学生的“创”,表现音乐文化

  怎样表现好这首歌?这一过程我特意设计了“帮助老师表现歌曲”的方式,通过学生自己讨论、设计、自我选择喜欢的朋友、喜欢的表演方式等来表现歌曲。因为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到了他们的手中,培养了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的能力,学生们兴趣盎然。最后我创设了一个情境“在葡萄架下”,让学生自由创编,通过唱唱,跳跳,演演,奏奏等方式进行。使学生获得自主发展的空间,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潜能,最大程度地渲泄和释放内化的情感。最后,我让学生用一句话赞美一下新疆,这样升华了“新疆是个好地方”的主题。

  整堂课的设计意在让孩子富有兴趣,富有情感地学习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技能,了解音乐文化,让孩子在快乐中有收获,收获中有快乐,让孩子快乐中发展个性、张扬个性,做一个自信、乐观、善于合作的人。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6

  我将本课设计为以美术为切入点的综合性艺术课,借助实物游戏、线条游戏、音乐欣赏、美术作品欣赏、即兴绘画表演等手段,将艺术领域里的绘画和音乐等进行自然的融合,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美术,探索不同于单纯美术课和音乐课的新型艺术课教学方法,获得艺术课的教学实践经验。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美妙多变的线条》是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美术第四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本单元是以“人际关系与生活”为主要取向的课程,“点线色你我他”是单元的主题。本单元共四课,均以“人”为媒介,以学生熟悉和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联想,诱发学生的想象力。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线条的运动变化以及线条对人类情感的表现。

  线条是一种神奇的符号,它随着儿童涂鸦的开始,便陪伴着儿童成长,成了许多孩子表达内心世界的手段,这种用线来表现儿童内心世界的东西一旦被引上正规化的道路,将完成用线造型的环节。用线造型的训练在儿童美术实践中被了解、掌握、运用,能帮助儿童充分的展现自己的创造性,开发儿童的潜能和智力能力。一二年级学生处于幼儿期向儿童期发展中,儿童的美术活动主要体现为游戏性。因此,美术课不要过多的讲绘画知识和造型原理,教学要求主要是使学生通过观察、体验、记忆、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象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本节课,我准备运用大量的美术游戏、音乐游戏帮助孩子们了解线条的节奏感,大胆运用各种各样的线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创作优秀的个性化的儿童美术作品。

  2、教学目标。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教材要求,结合低年级学生特点,本着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A、认识各种直线、曲线及其作用;

  B、感知线是绘画语言之一;

  C、培养学生线控与线性的感知与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A、在游戏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线,感受听觉的“线”,激发记忆与发现的兴趣;

  B、在比较中体验线条的美感;

  C、在创作中训练线的表现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A、感知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线及其美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B、能与同学合作交流,学习人际交往;

  C、能用审美的眼光观察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线,提高审美能力。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感知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线及其美感,体会线条表现出的情感。

  (2)难点:学会用不同的线表达自己的情感。

  4、课型:造型、表现。

  5、课时安排:一课时。

  通过以上教材分析,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采用下列教学方法。

  二、说教学方法。

  (一)说教法。

  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准备采取以下教法:

  (1)“启发引导法”。

  根据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我以实例为线索,充分动用教具,不断采用欣赏、启发、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实例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动脑的积极思维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2)“演示法”。

  根据心理学原理,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的描述或图样、图解、符号记录等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因此,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具,展示教学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让全班学生都能用多种感官感知到演示对象。演示过程中教师的语言与实物、多媒体教具的交替使用,用语言渲染演示,用演示形象地说明讲授的内容,把演示与讲授有机结合,更好地引导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边议论,以获得最佳效果。

  (3)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在探索中尝试、在探索中创新,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总之本节课的全过程主要是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二)说学法。

  线条是绘画艺术的重要语言与工具,在艺术领域中既有视觉的“线”又有听觉的“线”,理解它们的节奏与情感是比较抽象的,需要全面的知识技能和创造思维,要想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运用不同节奏的线条来表达各种不同的情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节课,学生可以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借助教师准备的大量实例、音乐等课件演示和参与体验性学习活动,产生“记忆”与“联想”,在多元的文化环境中形象地认识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线条以及绘画中的线条,感受听觉的“线”,发展创造思维,陶冶艺术情操,学会人际交往。

  三、说教学程序。

  《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促进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创新意识,培养个性。为了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的教学程序如下:

  (一)创设情境观察线条形态。

  1、意图:观察线条的形态,激发学习兴趣。

  2、过程:

  (1)游戏导入

  根据教育学原理:直观性教学能显示事物的内部结构、发展过程,使肉眼感知不到或短时看不见的现象或事实出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充分观察和思考事物的变化。因此,在课堂教学之初创设一种真实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学生喜欢做游戏,可以从这一点切入主题,唤起学生对本课的兴趣。教学开始部分,“绕线”游戏导入:每一位同学小时候大概都玩过这种游戏,它可以是一个人单独操作,也可以是两三个人共同操作。让学生利用准备好的毛线,自由选择游戏方式。在翻线的过程中注意提醒学生观察线条变化的不同形态。再欣赏课件1“运动的线条”,在欣赏的过程中提醒学生观察表演者手中的彩线有哪些变化,并把这些变化画在纸上。

  (2)引出课题:线条。

  (二)走进生活感知线条节奏。

  1、探究活动一:寻找生活中和大自然中的线。

  (1)意图:感知线的节奏,认识到线条的存在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过程:让学生们想一想不管我们画什么笔尖落到纸上画出来的都是什么呢?(演示)生:“线”。师:“对了,是各种各样的线,我们先一起来找一找,在生活中,自然界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线”?学生充分发言后演示课件2“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线”,学生欣赏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线,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这些线是不是相同的?如果不同它们有什么区别?各自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发言后选出代表将不同节奏的线画到黑板上,教师讲解这些线条的疏密不同、粗细不同、起伏不同正体现了线条不同的节奏。

  2、探究活动二:听音乐画线。

  (1)意图:感受听觉的线,启发学生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

  (2)过程:由线条的“节奏”自然过渡到音乐中的“节奏感”,出示课件3“听音乐画线”,播放两段音乐,请同学们在纸上将两种节奏画出来,并邀请几位同学到讲台上选用一种教师准备的材料将听到的不同节奏表现出来。这一环节学生们在愉快、兴奋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融入到美术与音乐的艺术魅力中了。

  (三)合作比较探讨线条美感。

  探究活动三:我们的发现最多。

  (1)意图:在“比较”中感受线的丰富多变,与同学合作交流,学习人际交往。

  (2)过程:将五种“比较内容”分别装入不透明的袋子中,让学生分小组选择、探讨各种线的不同美感,体会线的丰富多变和美妙,然后各小组汇报,教师归纳板书:曲线、直线、粗细线,有疏有密变化多。(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适当的感觉词语)

  A、直线与曲线的比较。

  B、曲线与折线的比较。

  C、粗线与细线的比较。

  D、线的疏与密的比较。

  E、长线与短线的比较。

  (四)探究发现体悟线条魅力

  探究活动四:画家与小朋友的画美在哪里?

  (1)意图:感受线是绘画的基本元素之一,感受画面线的组织、排列的美感和各种线表达的情感。

  (2)过程:出示课件4“画家与小朋友的画美在哪里?”,让学生欣赏一些线描画,提醒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A、他主要运用什么线来表现的?

  B、猜测一下画者在画这幅画时心情怎样?

  学生讨论后积极发言,得出结论:线条反映了画者不同的心情:有平静的、烦躁的、激动的、愉悦的等等。教师请出几位同学在黑板上用线条画出一种情绪,其他同学来猜猜他们表现的是什么样的情绪。学生们在这一环节积极投入到绘画游戏中,体会了线条的魅力。

  (五)自主创作抒发内心情感。

  探究活动五:听音乐画体会。

  (1)意图:在音乐声中展开联想与想象,运用不同的线条,表达自己对乐曲的体会。

  (2)过程:播放课件5“乐曲:春天在哪里”,先欣赏并分析这段音乐的节奏怎么样?表达的心情怎么样?请同学们边欣赏音乐边画一幅画表现出来。提出作业要求。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巡回辅导,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六)欣赏评价提升审美能力。

  (1)意图:欣赏、评价学生作品,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指导学生相互欣赏其作品,尝试分析、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促进审美能力提高。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7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四年级音乐课《小螺号》。

  一、说教材:

  《小螺号》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第八册第四单元,共有四首作品,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渔民的劳动生活,感受大海边生活的情趣。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交融。《小螺号》是本单元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小螺号》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歌曲富有童趣地通过“小螺号嘀嘀嘀吹”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等美好心情。歌曲为2/4拍、羽调式、二段体结构。这一首歌曲学生在课前多多少少都有了一点耳熟,但是由于大家的认知程度不一样,所有如何引导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该课内容,是本课值得注意的问题;另外,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欣赏、演唱、创编能力,让学生通过在欣赏、歌唱、编创等一系列艺术活动中感受艺术所带来的美好情感,从而全面的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以上的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一下几个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这是一首描写海边儿童生活的歌曲。学习并掌握用上滑音、波音装饰演唱《小螺号》,使歌声显得更具有活力更动听。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体验节奏和力度的变化。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来演唱歌曲《小螺号》。大胆进行歌词的创编。

  3、情感目标:在歌曲演唱、处理与创新中,自然渗透“爱”的教育,激发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亲人等“爱”的美好情感。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

  1、让学生掌握有节奏地朗读歌词、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能够运用装饰音完整地唱好歌曲。

  3、激发学生编词创作的灵感。

  4、渗透“爱”的情感教育。

  教学难点是:

  启发和引导学生能够运用装饰音完整地唱好歌曲;以及能够自主编创歌词。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改倡导,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做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新课标强调只有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学生在才能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因此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创设情境法、示范法、手势指挥法等,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在学法指导上,根据本课要求,我采用了体验学习法和合作学习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的音乐的魅力,我特意准备了钢琴、一个海螺、相关音乐。

  三、说教学程序

  1、激趣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所以课堂一开始,我就利用歌曲《赶海的小姑娘》,编成律动让学生模仿。既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激发学生信心,感受学习的快乐。又使学生在律动中感悟了本课的主要音乐。

  2、感受、学唱《小螺号》

  为了使学生更真切的了解歌曲背景,我设置了故事导入法,引入新课。有一个小朋友名叫涛涛,住在大海边,是渔民的儿子。每天早晨涛涛的爸爸迎着朝阳,出海打鱼,到了傍晚,爸爸伴着夕阳,满载而归。一家人过着幸福又快乐的生活!对于涛涛来说,最大的快乐是每天晚学后,来到美丽的大海边,迎着海风,吹起螺号盼望阿爸的回来,同学们听,涛涛又吹响了嘀嘀嘀的《小螺号》。(随机播放歌曲《小螺号》。)

  3、反复欣赏范唱

  对这首歌曲曾经熟知的学生会跟着音乐不由自主的唱起来,他们还跟着音乐节奏打起节拍等。音乐新课标倡导我们要引导学生完整而充分地多次聆听音乐作品,让学生在感受中不自觉的会唱歌曲这一精神。重感受默化,轻专业技能,为了让学生学会带着任务去倾听、去欣赏,我设计了三次欣赏歌曲,每次欣赏之前提出问题;如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的“景色”是怎样描绘的?歌曲分为几个乐段?学生在聆听、思考、回答中不知不觉的就熟悉了歌曲旋律,同时对歌曲的情绪情感有了更加深切的体会。

  4、学唱歌曲。

  (1)、学唱歌曲第一部分,注意难点的解决。熟悉歌曲的旋律会唱这首歌了,并不等于会唱这首歌了,尤其是本课教学重点学习新知识上滑音、波音的准确掌握上,在实践演唱中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以前没有见过,于是我会在黑板上板书出波音记号和上滑音记号,(板书)我通过反复示范、比较。让学生总结出运用上滑音更能表现出歌曲欢快的情绪。

  (2)、学唱歌曲的第二部分,在认识波音上我会告诉学生,这个记号的出现,是要求我们歌唱时要注意声音的颤动,并配合范唱,让学生更能感受到波音,更能使歌曲表现出大海的辽阔、海滩的无边无际。

  5、表现歌曲。

  新知学完,学生已经对歌曲有了完整的认识,于是自然而然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老师伴奏,学生初步完整演唱歌曲。在学生练唱过程中,我会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齐唱、对唱、男女唱等等形式,使课堂气氛又一次进入了高潮。这时,肯定有一部分同学会对新知上滑音、波音运用的不是太好,教师通过范唱、听录音唱等形式纠正,突破难点,使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表现出渔家儿童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6、拓展歌曲,自编歌词。

  在这一环节,我安排了创编活动。引导学生想象生活中寻找生活中的声音与现象,各小组讨论、并大胆创作。之后分组展示,认真评价。鼓励学生们传唱自己编创的新歌,让学生在传唱中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

  7、总结评价,延伸“爱”的教育。

  最后,老师要给与学生充满激励的评价,并延伸“爱”的教育。如可问学生“小螺号中涛涛用螺号表达了爱大海、爱爸爸的情怀,你平时在家里是怎么向爸爸妈妈表达爱意的?通过学生的回答,老师可充满激情的结语:愿同学们个个都是爱心小天使,真诚爱戴身边的每一位人,那么你们的爱心将会像阳光一样播撒到世间的每一个角落!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精选小学音乐说课稿模板集合7篇】相关文章:

大班音乐说课稿模板集合9篇06-05

大班音乐说课稿模板集合8篇06-02

小学音乐说课稿《天堂》12-08

优秀小学音乐说课稿11-28

关于大班音乐说课稿模板集合8篇06-10

小学音乐说课稿(15篇)12-27

小学音乐说课稿15篇11-03

小学音乐过新年说课稿11-02

关于初中音乐说课稿模板集合五篇07-11

关于初中音乐说课稿模板集合八篇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