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说课稿

时间:2021-06-01 15:37:17 小学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品】小学音乐说课稿集锦八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音乐说课稿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品】小学音乐说课稿集锦八篇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1

  歌曲《恰利利恰利》是一首欢快的印度尼西亚民歌,表现了庄稼人的劳动热情。旋律中贯穿着欢跃的舞蹈节奏,虽然连续八次出现相同的节奏型,却毫无单调冗长之感,反而使人感到意犹未尽。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注重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引领他们吸收丰富的音乐营养,进行美的熏陶。

  首先,律动导入,营造气氛,通过《掀起你的盖头来》的音乐律动,学生消除紧张气氛,很快融入到音乐学习中来。

  第二,二声部轮唱是这首歌曲的难点部分,所以我设计了一个情景,就是印尼小朋友欢迎中国小朋友的一个对歌视唱,这样就把难点化简为易,学生也乐于接受,从而很快解决了难点。

  第三:学唱歌曲,边歌边舞启发学生模仿庄稼人劳动的动作来体验劳动的辛苦,感悟曲情,实践音乐,丰富想象,鼓励创新,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第四:创编衬词快乐升华,我设计了一个为劳动人们加油的环节,可以在歌词中加入衬词,也可以用身体打击乐进行打击,还可以为他们唱歌跳舞等等,这样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厚,从而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学生也深切体会到:创作并非大家的专利,我们小学生同样能行!至于运用新理念去实施音乐教学,就再也不是强人所难的事了。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这首名为《法国号》的歌曲,是以一个练习吹奏法国号的孩子的视角,向我们自豪地介绍着他的小伙伴——法国号,同时表现了小主人公每天兴趣十足、刻苦练习的可爱形象。歌曲使用了简单的旋律和三拍子特有的律动,使整首歌曲变得既生动又活泼。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用口风琴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2、让学生学会简单的三拍子舞蹈律动。

  3、通过口风琴伴奏、简单的三拍子舞蹈律动,进一步巩固对四三拍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

  4、让学生通过唱、奏、动几种不同的音乐活动,亲身感受、体验、展现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从而了解只有大家步调一致、用心配合才能将更绚烂的美妙乐音展现出来。

  三、重难点分析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学习用口风琴为歌曲《法国号》伴奏和三拍子的舞蹈律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体验、表现三拍子的音乐美。

  难点是学生在自行创作、表演时老师所给与的情绪调动和有效指导。

  四、教法

  我在本节课中主要运用了创设情境法、听唱法、示范法、讨论法、拓展延伸等教学方法,根据低年级的音乐教学特点,通过“唱一唱、奏一奏,演一演”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参与开放、互动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

  五、学法

  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通过整体感知、讨论、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创造、模仿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让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编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课前我布置有口风琴的学生带口风琴,没有口风琴的学生老师准备打击乐器若干。

  2、创设情境

  上课铃声响起,我用口风琴吹奏《瑶族舞曲》,孩子们踏着音乐愉快的进教室。

  3、激趣导入

  我会这样说: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着一位小朋友认识了他的小伙伴——法国号,今天我们也带来了我们的小伙伴——口风琴。我们先做一下手型操待会儿就能更好的和小伙伴亲密接触了。(然后老师弹奏《划船歌》的旋律学生十个指尖相抵,两手腕相贴按节奏扣指碰头问好。做完后我会视情况给与评价鼓励。)

  4、教学新知

  做完手型操后我会邀请几位学生演唱歌曲《法国号》,我示范用口风琴为歌曲伴奏。

  示范完后带领学生玩大风和小风的游戏把《法国号》吹奏得更好!先出示一条《法国号》乐谱。

  然后师生对唱接着再用口风琴对答,大风为强拍小风为弱拍,大风与小风角色可师生对换(这里用游戏感受四三拍的强弱对比,游戏会让学生兴趣十足。)

  最后出示《法国号》全谱,学生分组练习。

  这个过程学生分组合作,自主探究。老师随堂指导。

  5、舞蹈律动

  学习简单的三拍子舞蹈律动,加深对四三拍节奏的感受与体验。同样这里也采用分组练习,鼓励有舞蹈特长的学生当小老师自主创编舞蹈,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

  6、学生展示

  此环节教学时我借助演唱和口风琴伴奏、口风琴与舞蹈律动、口风琴与打击乐合奏等形式,给时间学生自由组合,让同学们分组合作展示。力求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相互启发,以此增进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7、课堂小结

  小结时我鼓励学生开展互评、自评等方式,从而让学生正视自己,尊重他人。

  七、课后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此节音乐课的设计我觉得充满了乐趣,教学时处处呈现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愉快场景。“大风与小风”的游戏成了本节课的亮点,它让学生在自主参与音乐实践中体会到音乐的无限魅力。但不足的是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时间的关系曲子弹得不够扎实,个别学生弹得不够熟练。

  以上设计如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同仁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3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首先感谢三所学校的领导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学习与交流的机会。通过这次活动,我在其他老师身上学到很多知识,这在我以后的教学中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财富。衷心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交流与学习!下面是我关于这一课的说课——

  一、说教材

  《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内自读课文。第三单元是名人故事单元,学习这类题材的课文,要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探寻人物的足迹,学习他们的精神,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本课叙述的是音乐巨人贝多芬,学习这篇课文,营造审美氛围,从贝多芬的肖像入手,让学生对贝多芬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感受。 “相由心生”,贝多芬的外貌是他的心灵世界和独特个性的折射,激发学生对人物做进一步的了解。贝多芬对待扼运的态度,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在苦难中造就的伟大品格对学生能起到一定的熏陶感染作用。

  二、说目标

  根据课文内容与教学实际,我设计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人物的肖像描写的技法——“形神兼备”。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过程和方法:

  1、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2、引导学生从感受人物的肖像描写进而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的精神,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三、说过程

  1、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激情导入,然后介绍他的生平。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作品及影响。

  2、本单元的重点就是通过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为此我设计了第二个环节——学生自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对精读品析课文做了有利的铺垫。

  3、在整体阅读基础上,学生精读课文品析人物形象。为此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我从 看出贝多芬是一个 的人。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对课文的信息进行细致的筛选,从而对人物形象也有了一个立体的感知。

  4、人物形象的感知如此的立体,这得益于作者对人物形象的精到的描绘,特别是对人物肖像的描写。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再读有关贝多芬的肖像描写的句子,总结描写的要点,并进行实践环节:请学生进行人物速写,选取同班同学,描写外貌,三五十字即可,不提及姓名,文成朗读大家一起猜,同时我适当点拨写法得失。

  5、语文在于积累,教师要实时指导学生知识的迁移,为此我先设计了一个问题——你还知道哪些像贝多芬一样,身患疾病,不向命运低头,自强不息的强者?你了解他们多少故事?勾起他们探求这些人伟大事迹的渴望,并结合教学实际,我选取了《名人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世界——无声 无光 无语》《我的生活——海伦凯勒自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几篇励志书籍,让学生课外阅读。

  四、说教法

  1、根据张志公先生关于语文课“是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并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依归的课”的思想,我确定了自己阅读教学的课型——“五步推进式”教学模式,即“资料助读-整体感知-精读研讨-学练巩固-积累迁移”。这种教学模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即对阅读材料由浅入深的理解过程。从教读过程来看,既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运用知识进行训练的过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也都得以体现。

  2、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导入,教师利用鲜活的导语,引起学生的兴趣,自然的转移到教学的活动中,是一堂课顺利进行的前提保证。为此根据本课的特点,在课前播放贝多芬的代表作《命运》,一是激起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二来也为学生探究本文做了心理准备。

  3、以读为本,运用各种朗读法,欣赏品味文章。“读书百遍,其意自见”文章的语言比较地生动传神,也有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话,不可能光靠着语言的传达给学生,在这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学生多次的朗读来引导他们自主地欣赏品味这些语言,教师灵活地运用快速阅读、默读、齐读来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其中的内涵,在读中培养朗读能力。

  4、重视学生能力的养成,文本就是例子,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些例子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的指导,本课就利用学以致用这个环节,让学生得到“渔”。另外,语文在于积累,教师应依据所学知识,引导学生知识迁移,转化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并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知道,不仅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5、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创设有助于师生对话、沟通的教学情境,营造民主、和谐、互动、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采用激励语言引导学生主动、合作学习,组织多种形式探究、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说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赏识学生、全员参与、共同发展的目标,为此,老师就必须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和手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教师始终给予积极性的评价,即使学生的答案不够准确甚至完全错误,教师也会面带微笑地鼓励他们,点评要适宜。这样就能全员参与积极提高。事实上我的学生也真的让我刮目相看了。

  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全员参与学习活动,特别是我们班级中的学差生,让他们在一个宽松和谐的气氛下,勇敢地表现了自己。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前后联系:

  各位老师,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浙江省义务教育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六课《民歌——小调》。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欣赏了中国民歌中的劳动号子和山歌,初步了解号子与山歌那各具特色的风格与特点,因为有了前两者的学习作铺垫,小调的欣赏与学唱难度可谓“水到渠成”,也可为下一课中国民歌的综合欣赏作好充分的准备。

  2、授课内容的安排:

  这一课主要由欣赏《沂蒙山小调》和学唱歌曲《马灯调》两部分组成,我将本课设计为三课时:

  第一课时:欣赏沂蒙山小调》,介绍小调的特点。

  第二课时:结合小调的特点,学唱《马灯调》。

  第三课时:巩固、复习《中国民歌——小调》。在此,我主要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设想。

  3、教材分析:

  小调是中国民歌的一种,通常在劳动休息时、日常生活中或娱乐风俗节庆等场合演唱,曲调优美、流畅。流传在山东的《沂蒙山小调》是一首新民歌,以优扬的曲调,朴实的语言,歌颂了家乡的美丽与富饶,表达了人们对新生活的赞美和对党,对伟大领袖的爱戴。全曲分起、承、转、合四个乐句,工整、自然,加上衬词和感叹词的运用,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4、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认知目标:欣赏《沂蒙山小调》,了解中国民歌——小调的风格特点。

  (2)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中国民间小调独特的韵味,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歌的兴趣和爱好,使其对中华民族博大的民间艺术有所了解,进而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品质的培养。

  5、本课的重、难点及关键点的分析:

  民间的小调对于从小生活在城镇的孩子们来说,尚存在一定的距离。本课重点通过《沂蒙山小调》来让学生真切体会小调的独特韵味,这也是本课的难点,而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在于,创设恰当的欣赏情境,将学生真正带入到中国民歌的世界,通过对比欣赏,切身去体味小调的特点。

  二、说教法、学法

  基于以上分析,根据四年级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学生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强烈表现欲的心理、生理特点,结合音乐寓教于乐的学科特点,我采用主题综合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创设情境,以带着学生们到全国各地的农村去走一走,每到一处,好客的乡亲们都用他们的特产——民歌来“招待”大家的方式,从而引导同学们到中国民歌的世界里去游玩一番,其中重点突出对“小调”的欣赏。让学生以游览者、欣赏者的身份,自己去听、去看、去问、去想。

  具体步骤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二)欣赏小调,切入主题。

  (三)返程路上,回味音乐美。今天我主要说说第二环节“欣赏小调,切入主题”。教具准备:录像(或VCD)、钢琴、录音机。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介绍活动的内容——到中国农村去游玩。(播放“农村风光”的录像或VCD)[设计意图:学生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上课一开始,变换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创设一定的情境,以视、听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2、观看VCD(录像),“来到某村落,乡亲们都热情的送上了他们的特产”。

  (1)浙江劳动号子《拉蓬号子》

  (2)四川山歌《太阳出来喜洋洋》问:劳动号子与山歌的特点、风格分别是怎样的?[设计意图: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络点,由已学的知识入手,从对旧知识的复习导入到对新知识的学习,运用知识迁移法,使得新授内容的渗入更为自然。]

  (二)欣赏小调,切入主题。

  1、聆听小调,欣赏音乐美。

  (1)初听(完整)“告别了一个村落,咱们继续前进。忽然,远处传来歌声,听听,唱的是什么?味道似乎……”问: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人们对好奇的事物总是乐于探索的,小学生更是如此。在前面的内容进行到接近尾声的同时,播放《沂蒙山小调》,制造悬念,以“偶遇”的方式引出课题,激起学生想听个究竟的愿望。目的在于A、让学生对全曲有整体的印象。B、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揭示课题,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设计意图:我们知道,歌词的朗诵有利于统一学生的情感,从歌词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有利于学生对作品有具体、直观的了解。]

  2、学唱小调,品味音乐美。

  (1)复听让学生选择自己觉得最具特色,最喜欢的一句的来学唱。[设计意图: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识谱能力和音乐模仿能力,学习的自主性和有目的性增强,因而,此时的授课内容不拘一格,让学生摆脱问题的束缚,引导学生仔细欣赏,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小声用“Hm”跟着小调哼唱,以体会小调独特的韵味。培养学生主动发掘音乐作品亮点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2)由学生自己将所选的一句仔细品味、学唱。(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设计意图:使学生将自己的选择付诸于行动,仔细揣摩,认真学唱,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展示。

  [设计意图:由教师自己带头,将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敢于暴露自己,以此来激励学生,鼓励学生要相信自己能唱得比老师好,以培养学生勇于展示自己的勇气。]

  (4)分组展示。(录音对比、钢琴伴奏)[设计意图:让学生也来过把歌星瘾。]

  (5)完整欣赏。(全体哼唱)

  3、鉴赏音乐美。增加欣赏几首小调,由学生讨论小结小调的特点。

  [设计意图:对刚学的知识进行小结,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拓展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马灯调》的欣赏为第二课时中歌曲学唱打下伏笔。]

  (三)返程路上,回味音乐美。欣赏中国民歌。

  [设计意图:与第一环节相呼应,使整堂课有着完整的形式美,了解中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激起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中国民族音乐的兴趣。]

  四、授课时间安排

  (一)5-6分钟。(二)30-32分钟。(三)2-3分钟。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5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少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百灵鸟的歌》中的歌曲《叫我唱歌我唱歌》。

  一、说教材。

  本单元以“百灵鸟的歌”为主题,因为那婉转动听的鸟鸣声从来就是人们喜爱的大自然乐曲。它与儿童的歌声融为一体,更能激起儿童去歌唱自然、歌唱生活、歌唱家乡。

  本课是第三单元中的第三课时。《叫我唱歌我唱歌》是一首南京六合地区民歌,这首民歌在南京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歌词采用打比方、用衬词等方式,体现不同特色。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在教唱《叫我唱歌我唱歌》的过程中引发学生对江苏民歌的喜爱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在演唱《叫我唱歌我唱歌》中让学生唱出地方色彩及采用“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表现出劳动号子的独特演唱效果。

  教学重点:用“田间劳动”的过程,感受歌曲的内容与情绪。

  教学难点: 创意采用“一领众唱,体验“劳动号子”的独特演唱效果。

  二、说学法。

  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是:

  1、多通道参与法:学生艺术活动是一种手、眼、脑并用的活动,它需要学生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审美对象,因此活动中我让学生看一看、学一学、拍一拍、演一演等活动,安排丰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学习目标。

  2、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活动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使思维活跃起来,创造出更合适的演唱方法,来攻克难点。

  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个人表演、集体表演等方式,复习巩固对音的认识。

  三、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我力求达到“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针对低中年级的学生本次活动采用的主要教法有:游戏法、听唱法、音乐律动法、合作表演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对乐曲更深层次的理解,达到科学性、艺术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四、说教学流程。

  一、欣赏片断(反映劳动场景的卡通片段)[6—8分钟]

  1、师提问题:你在片断中看到了什么?

  生:劳动的场面

  2、欣赏《打麦号子》

  师:是啊,劳动是最光荣的!请小朋友来听歌曲《打麦号子》。

  提问题:这首歌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它有什么特点?

  生答:————————————

  3、师:请小朋友讲讲平时听到的“劳动号子”。

  生:抬重物时发出的“嘿呦”等声。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不错,“号子”常见的演唱形式有合唱,一领众和。这首《打麦号子》采用的是一领众和,这样的演唱形式很有气氛,能够很快引起听众共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演唱形式的歌曲。

  二、新歌教学《叫我唱歌我唱歌》[20—22分钟]

  师:学唱这首歌曲之前,我们先来做一做小游戏。

  [一]、旋律游戏,填填唱唱。

  1、师唱前两小节旋律,学生在红色部分用“啦”唱出不同的旋律。(板书)

  2、学生创编的旋律请全体学生跟着模唱一下。

  3、师范唱出《叫我唱歌我唱歌》的旋律,生跟唱。

  4、师:小朋友,请你们跟着伴奏哼唱一下旋律。

  [二]、学唱歌词。

  1、播放《叫我唱歌我唱歌》

  师:小朋友,你们唱的真不错,我们来听一听歌词中都唱了些什么。

  生:劳动号子

  师简介歌词内容(劳动时的快乐情景)。

  2、轻声哼唱

  跟录音用“啦”哼唱,感受歌曲劳动的心情。

  3、采用多种“一领众和”的方法演唱歌曲,体验“劳动号子”的独特演唱效果。

  A、跟琴师领生和(强调劳动号子是烘托气氛,唱的要铿锵有力)

  B、女生领男生和

  C、一个学生领其余学生和

  [四]、歌表演[5—6分钟]

  师:让我们随着音乐,进行田间劳动好吗?请你们模仿农民伯伯、阿姨一边劳动,一边喊“劳动号子”的场景。

  1、请个别学生模仿插秧、收割等动作。

  2、随旋律进行自由创编。

  3、集体边唱边表演。

  4、个别上台表演。(师生评价)

  四、拓展[4—5分钟]

  1、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学的这首歌曲是江苏民歌,那么你们还听过其它的江苏民歌吗?

  生:《茉莉花》、《紫竹调》、《杨柳青》等

  2、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这些都是我们江苏的民歌(师简介民歌的特点:方言特征,衬词对歌曲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

  3、播放《闲话三元坊》

  师:我们江阴也有一首民歌,想听吗 ?

  生:————————

  3、师: 小朋友,现在你们肯定对江苏民歌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吧?谁来说说欣赏后的感受?

  生:说自己的感受。(活泼欢快,方言特征等等)

  师小结:通过欣赏《闲话三元坊》,引发学生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对江苏民歌的喜爱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五、课堂小结 [1分钟]

  通过歌曲学习,发扬了爱劳动的好品质,体验了民歌的特点。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6

  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音乐第三册第九课《颠倒歌》

  地位与作用:

  同学通过一年的学习,在演唱、演奏、综合艺术、扮演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锻炼与提高,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同学利用已有的经验和能力鼓励同学主动参与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进一步培养同学喜好音乐的情趣,发展其音乐感受力、鉴赏力、表示力和发明力,让同学在充溢合作精神的群体交往中,学会学习、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尊重、让同学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教材分析:

  《颠倒歌》是一首深受儿童喜爱的歌曲,歌词将自然界的现象都颠倒过来,生动有趣。歌曲大多运用了八分音符,使歌曲显得欢快活泼,最后一句旋律的下行,形象地表示了小朋友感到滑稽、哈哈大笑的模样。本课还布置了一首《颠倒谣》让同学有节奏地读一读、唱一唱,还有《找风筝》《到小猴家去》《青蛙合唱》等视唱练耳。

  教学内容:

  (1)“风筝”系列活动。

  (2)《颠倒谣》

  (3)歌曲《颠倒歌》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有节奏地朗读《颠倒谣》,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学习正确的自然知识。

  能力目标: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同学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示力和发明力。

  情感目标: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积极引导同学在身心愉悦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尤其是运用电教手段,激励同学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敢于表示自我,并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往与协调。

  教学重点:

  进一步鼓励同学主动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不时提升参与体验,指导同学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能唱准、唱好歌曲中的切分节奏,能体会并表示歌中力度的变化。

  活动预案:

  (1)风筝激趣、主动参与

  (2)歌中渗趣、深化体验

  内化拓趣、扮演创编

  (一)风筝激趣、主动参与

  (1)“猜风筝”通过猜谜,引出风筝,激发同学主动学习的兴趣。

  (2)“剪风筝”同学用剪刀剪出风筝图片,引导每一位同学主动参与活动,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给予同学自主活动的空间,提供展示、表示的舞台。(风筝图片有两层,第一层正面使图象,反面是旋律;第二层是白纸,两层之间用透明胶粘贴起来)

  (3)“放风筝”同学在认识唱名的基础上、唱唱旋律、进行听辨练习,把与老师相同旋律的风筝放飞到“天空”。(课前将黑板安排成森林背景,有蓝天白云、花草树木,可爱的动物等)

  (二)歌中渗趣、深化体验

  (1)找一找:

  通过寻找身边的动物图片(《颠倒歌》中的动物和歌词)、歌谣卡片(《颠倒谣》里的词),把观察、考虑、练习、探索的空间留给同学。

  (2)读一读:

  通过小组看和读,采用以点带面的形式,由个人——小组——集体,在展示过程中逐一把图片、卡片贴到黑板上,从中培养他们互相尊重、一起合作的意识,让同学置身于“玩”中感知音乐的美。

  (3)说一说:

  鼓励同学敢于表达自身的体会与想法,一起分享快乐,培养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紧扣课题“事情全颠倒了”。→揭题:刚才大家朗读地是《颠倒谣》,而动物们在一起唱了一首《颠倒歌》。

  (4)听一听:

  引导同学完整地聆听歌曲,更有效地促使同学自主学唱歌曲,进一步地深化体验,从而十分自然地过渡到下一环节——学唱歌曲。

  (5)唱一唱:

  采用听唱与跟唱相结合,让同学在听中学、在听中唱、在唱中唱,再用接口唱巩固歌曲,体会歌中强弱变化,最后,师生跟着录音富有表情地歌唱,层层深入,让同学的情感体验有浅入深。

  (三)内化拓趣、扮演创编

  (1) 选一选:

  引导同学明白扮演有多种形式:如乐器伴奏、律动扮演、丰富表情、生动演唱等,同学分组商量后自身作出选择(可以进行重组)。

  (2) 动一动:

  根据小组的选择进行创编扮演,在歌声中发展同学的感受力、表示力和发明力,而教师要成为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或协助者。

  (3) 改一改:

  引导同学说说正确的自然规律,我们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分组进行改歌词、改歌谣、并把正确的读读、唱唱,在活动中教师要充沛肯定同学的发明能力、尊重他们的创作效果,师生边唱边演,尽情享受着发明的快乐,在载歌载舞中结束本课。

  总结:本课设计预案,猜、剪、看、唱、听、创、演等活动,有机地与感受音乐相结合,在各种音乐活动中,都随同着音乐,将音乐融入其中,充沛调动了同学学习音乐的兴趣,在自主活动时,教师大胆、放手地让学会上自身去实践,充沛相信他们的能力,使同学在活动中切身体验到音乐所包括的情绪、情感和情境,充沛体现同学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使同学会学、能学、善学、敢学,真正体现出艺术课程的人文性、综合性、发明性和愉悦性。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彩云追月》。

  教材分析:

  本课是面向小学四年级学生,所用教材是湘教版新编教材民乐合奏《彩云追月》。《彩云追月》是一首国乐精曲。整个乐曲以富于中国民族色彩的五声性旋律,形象地描绘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曲调悠扬而抒情。

  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1.听赏民乐合奏《彩云追月》,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体会中国民族音乐的独特意韵。

  2.熟悉音乐主题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主题的演奏活动。

  本课的重点、难点是:引导和启发学生对整首乐曲的情感体验。有效的`组织好学生参与演奏活动。

  学法指导:

  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我的教学设计是以听为本,重情感、美感。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自由发挥,从而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加深对音乐的体验。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

  整堂课以“皓空美景”为情境背景展开。其环节包括“初步感受——主题欣赏——参与快乐的小乐队——拓展欣赏”。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安排,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主动的学习音乐,并从中使自己的感受美的能力得到提高。

  首先,初步感受。轻快的音乐,让人轻松充满遐想。巧妙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两幅图,一静一动。教师提问;“你觉得刚才播放的音乐更适合表现哪幅图?为什么?”音乐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教师出示课件,两幅图对比明显,学生能轻易的感受出不同,为听赏奠定一个基调。再次聆听音乐,听辨主奏乐器及了解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听辨出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的音色是音乐欣赏课一个内容,而运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在听辨主奏乐器后,要求学生模仿演奏。这个设计的目的,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兴趣,加深对乐器的了解;另一方面为后面的律动做好准备。最后一个环节是为音乐取名。由于前面的铺垫,学生能把握住音乐的基本意境。同时音乐具有不确定性,每位学生都有其个性化的理解。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同时自然的引出本课的课题。总的来说,第一部分在创设的情境中,通过选图画、说音乐;听辨主奏乐器及演奏形式;取名字三个环节层层推进,让学生在设计的活动中不知不觉的加深对音乐的印象,使学生通过音乐描绘的情景展开想象和联想,从而完成对音乐所表现的意境的理解及认识。达到这一部分的教学目的。

  第二部分,主题欣赏。为了完成好教学任务我做以下设计:唱熟主题后引导学生找出旋律的特点(既民族五声调试);找出节奏上的特点(即切分节奏)。并用这个节奏型随音乐律动。通过前面的铺垫,学生能轻易地并背唱音乐主题,并为后面的音乐活动做好准备。通过主题音乐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音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及认识。

  第三部分:参与快乐的小乐队。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就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主题的演奏活动。乐队的组建对一般的四年级教学班来说是一个困难。本设计另辟奚境,从打击乐入手,降低了学生演奏的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率。首先,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乐曲设计伴奏。通过这一环节,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一种节奏型练习,为乐曲伴奏。最后,演一演。老师或有器乐特长的学生演奏主旋律,其他同学节奏伴奏。这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之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整个欣赏活动中去,尽情地表达对乐曲的感受。

  最后一部分:拓展。欣赏多种版本的《彩云追月》。同一个音乐素材,通过不同的修饰手法展现出了别样风情。通过这一环节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同时又折服于中国民族音乐悠长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与自豪感。

  以上是我对歌曲《彩云追月》的教学设计和理解。肯定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8

  一、说教学内容:

  本课选自人教版小学音乐第九册第五单元《绿色畅想》,这首歌分两课时完成,我今天说的是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歌曲学习的基础上对歌曲情感演唱的延伸和发展。

  教材分析:

  这是一堂以保护地球为主题的音乐课,对前节欣赏《破铜烂铁打击乐》和下节歌唱教学《绿色的歌谣》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表述了人类的愿望,点出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植树造林,栽花种草

  全曲分为二段式:

  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组成,节奏富于弹性、欢快、活泼

  第二乐段节奏变化重复,流畅而舒展、优美而欢快,表现出学生们手拉手,共建美丽地球村的欢快心情

  二、说教学目标:

  1、能用深情并茂的歌声表现歌曲

  2、能为歌曲标注颜色的部分加上固定的节奏,为歌曲的演唱编创动作,抓住重点从力度,节奏方面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3、通过演唱歌曲,加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感性认识,更加关注绿色事业,爱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新大纲指出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只要有音响就要伴随着感情,学会唱歌不是目的,要把培养情感和审美渗透到音乐之中,而律动教学是为音乐审美活动而服务的,它必须体现审美活动过程中创造性这一规律。

  1、培养情感和审美能力2、用律动为歌曲编创节奏。

  四、说教法、学法:

  依据制定的教学目标,我采用的主要教法、学法有:欣赏法和听唱法,这两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歌曲学习中得心应手,将歌曲的重点突出;难点更易掌握。

  五、说教学过程:

  首先,我通过《师生问好歌》让学生感受音乐的乐趣,并复习巩固了一首刚学的歌曲,使学生不但温故知新而且进行了很好的发声练习。歌曲导入环节我利用北京20xx年成功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为引子,引出“手拉手,地球村”这一课题。通过对歌曲进行两遍欣赏,让学生对歌曲有一初步的认识,然后指导学生自学歌谱,培养学生基本的识谱能力,在学生识谱后进行跟琴正音,训练学生良好的音准。接着通过课件《美丽的大自然》引导学生用深情、优美,发自内心的歌声表现歌曲。二声部教学中采用欣赏法和听唱法相结合,让难点更易突破。最后小节部分让学生畅谈学习心得。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我采用绿叶衬边,课题显著,合唱居中的设计,让学生更方便地突破难点。

【【精品】小学音乐说课稿集锦八篇】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说课稿《天堂》12-08

优秀小学音乐说课稿11-28

小学音乐教师说课稿集锦5篇09-25

小学音乐说课稿(15篇)12-27

小学音乐说课稿15篇11-03

小学音乐过新年说课稿11-02

《小学音乐》优秀说课稿(通用5篇)12-27

小学音乐教师说课稿(5篇)09-25

小学音乐教师说课稿5篇09-25

大班音乐说课稿模板集锦9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