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说课稿

时间:2021-05-03 13:49:55 小学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的小学说课稿汇编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说课稿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小学说课稿汇编5篇

小学说课稿 篇1

  【教学目的】:

  执笔姿势教案培养孩子的静、定。

  【教学重点】:

  执笔和姿势执笔的目的是书写,因此要从是否便于灵活书写来看执笔姿势。

  基本功的练习:(横、竖线条)

  知识与技能:掌握横线条和竖线条的画法,就可以找到中锋用笔的技巧。

  【学具预备】:

  毛笔、墨盒、练习纸

  【教学课时】:

  (1课时)

  过程与方法:看视频、示范法、纠正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回复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是必不可少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全方位综合素质。

  2、认识写字学习是一项长期坚持

  【教学过程】:

  一、热身准备:

  1、静坐5—8分钟;搓热双手捂眼睛,再撮热双手干洗脸,拍拍脑袋和肩膀放松。

  2、复习导入:

  (1)、上节课内容:为什么要学习书法,培养综合素质的“五力”伏羲教育理念。

  (2)、今天我们学习,吴教授视频,如何执笔(5分钟)。

  二、如何执笔

  (1)、执笔的各种方法

  如何执笔,有很多说法,如双苞(即双钩)、单苞(即单钩)、回腕、撮管、握管、搦管等。还有据说传自锺繇、王羲之、虞世南,陆彦远等综合而成的“五字执笔法”(即擫、押、钩、格、抵)。

  学习执笔首先要记住苏东坡说的“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无定法”就是没有固定的方法,字的大小不同,书写的姿式不同,纸的位置不同,执笔的方法也不同。“虚”是指手掌要“虚”,如果“实”(握死了)就无法运笔了。“宽”是指运笔的范围要。大小是相对而言的,因此,要根据字的大小来看运笔的范围是不是够“宽”。

  学习执笔最重要的是看怎样执笔才能够做到灵活运用毛笔。毛笔是个圆锥体,顶端尖,逐渐粗,我们用毛笔写字时不仅要用笔尖,还要充分运用毛笔的各个侧面。只要能够灵活运用毛笔,能够充分发挥毛笔的性能,怎么执笔都可以,只要你自己觉得自然、舒服、能够达到书写的目的(效果)就行了。

  注意笔杆与纸面的角度。不同的字体,笔杆与纸面角度不同。一般来说,静止时笔杆与纸面垂直成九十度角,写静态的书体,如楷书、篆书、隶书时基本保持这个角度,而动态的书体,如行书、草书,在运笔时笔杆与纸面的角度变化多端,没有定则。

  (2)、执笔位置要低。

  (3)、注意指实掌虚。有的孩子握笔很紧,无名指、小指握进了手掌里。这个时候要注意,先解决掌虚的问题。让孩子轻轻捏笔,不用力,手掌自然就虚了。

  三、姿势

  1、坐姿

  两脚与肩同宽,腰、背、颈椎成直线,微微前倾。

  两腋打开,不要夹着。

  有条件的,可以盘腿坐着写、跪着写。

  坐着书写的时候,纸要摆正。

  2、站姿

  两脚与肩同宽,腰、背、颈椎成直线,微微前倾。

  特别要注意时时提醒、纠正书写姿势。

  四、练习:画线条。

  五、课堂作业

  1、画出来的线条要有质感。

  2、粗细大小一致。

  3、(轻音乐伴写,教师巡视,给坐姿端正、执笔正确、画的有好的学生奖励)

  4、画线条好的人临摹字帖,(曰、)临摹就向比着靶心打靶,临摹好的人可以写少字的作品。

  六、课堂小结;

  1、教师设问: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练习的是基本功,你能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感受吗?

  2、评出本次课堂的优秀和需要努力的作品。

小学说课稿 篇2

  第一节:孙建平老师为我们展示的是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里的《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主要让学生了解林冲、洪教头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洪教头战败的原因。孙建平老师以分析林冲、洪教头的人物性格为主线,让学生在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的词、句下面圈圈画画,或者说从文中找出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的词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第二节:“文包诗”是一种特殊的文体,是根据名诗的创作背景或诗人的创作经历编写成的一个生动活泼、语言优美的故事。所以,“文包诗”课文的教学,不同于一般课文的教学,它需要借“文”学“诗”,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以进一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之美,并相机学习古诗的一些方法。《黄鹤楼送别》融古今语言文字之美于一体,可谓“文诗兼美”。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有它自己特殊的情感。在教学这课时,陈琳琳老师首先要求学生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谁为谁送行,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说的很清楚。这样,对课文的第一节内容又作了复习,可谓一箭双雕。在理解两位诗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时,让学生通过读来理解,来感悟。 通过创设情境,演诵诗文,来体验角色。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紧要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征。”为此,陈老师注意抓住这类文章中体现诗人情感的“精彩片段”,引导学生去品味、赏析、诵读……真正走进文本。学生细细读文,从字里行间寻觅诗人的情感流露。他们从“……一会儿……一会儿……”体会到诗人与好友谁都不愿触动心底那份离愁,谁都不愿先开口说分离,或许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的故作洒脱的依恋之意。再通过感情朗读李白的话“孟夫子,……不知我们何日……再见面,就……满饮此杯吧!”体会李白对孟夫子的无限眷恋之情。学生通过品读孟浩然的话“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体会到孟浩然在宽慰好友,只要友谊长存,又岂在朝朝暮暮?此外,陈老师还适时地通过自己讲解和学生汇报来补充一些课外资料,辅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诗人的情感。通过品味课文语言,学生已真切地感受到诗人丰富的感情。这时候,表演已是水到渠成了:和你的同座位,分角色扮演,可以用上文中语言或想象的语言,加上动作、神情,再现这感人的话别场面。学生通过表演,对两位诗人丰富情感的理解,又更进了一层。

  第三节:《掌声》由孙晓娟执教。她的课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经过她的引导,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掌声的作用。就像孙老师所说:人人都需要掌声,在别人失败时,掌声能给人鼓励;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掌声能给予人帮助;在被人帮助时,掌声表示感谢。文中的两次掌声让小英从一个自卑忧郁的残疾女孩变成了一个开朗,活泼的女孩,她不仅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而且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这样的变化不能不让人惊奇。孙老师带领我们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体会了小英的心路历程。

  第四节:庞海霞老师执教的《黄山奇松》,把我们带进了黄山奇松的美妙境界中。“课如其人”,她的课堂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激情、幽默、智慧。教学中,庞老师紧紧扣住了“奇”这个关键字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在课件的映示下,让学生如临其境,也深刻领会了黄山松的奇妙之处。她对教材作了深层的解读,对教学过程作了精心的预设。教学中,她避繁就简,突出了教学环节要简约的理念,紧紧围绕着“奇”展开教学,让学生主动地潜心入文,学生不但体悟到黄山松的奇,而且感悟到了语言文字叙述美,整个教学过程由教(迎客送)——扶(陪客送)——放(送客松),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

  四位老师的课各有千秋,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太多了,此时此刻,林冲交战洪教头的画面仍在我眼前浮现,李白对孟夫子的无限眷恋之情仍在我脑海中飘荡,掌声再次在我耳边响起,黄山奇松的独特美景依然在我的眼前闪现……

  十一月的风清冷,但教研的园地依然多姿多彩,正是花开烂漫时……

小学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说课题: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七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一课时《分数的初步认识》。

  2、说教材:

  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数学领域中第一次接触“分数”这个概念,这节课的所学的内容是从整数到分数的一次数的概念的扩展,而且知识较为抽象。无论从其意义以及读写法都与整数有着很大的差异。学好这节课才能为今后继续学习分数和小数等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而,教师有必要在教学时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分数。

  3、说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初步认识和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读写比较简单的分数。

  2)、发展性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判断、逻辑思维等能力。

  4、教学重点:正确认识几分之几的分数。

  5、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

  二、说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我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的是故事化的激趣导入,给学生讲一个《小熊分饼》的故事。在故事中渗透“平均分”概念的回顾,引导学生动手分一分“饼”,说分法。巧设认知的矛盾,从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2、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新知识1/2时,我组织学生动手分一分,从分的过程中形成1/2的表象。然后,让学生表述过程和表示1/2的部分。通过这样的方式明确分数的形成是从生活当中用整数不能表述时才产生的。接着,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去判断,从而形成“不是平均分的图形不能用分数表示。”教师帮助加上“暂时”,完善认识。也为接下去的教学作好铺垫。

  3、生活化导引,继续自主探究:

  光从书面上认识分数是不够的。因而,接下去我就引导学生到生活当中去找分数。(家中的大门、窗户、半月……)在学生表述完后,追问:“教室里的窗户有好几扇是有好几块玻璃的,我打开其中一扇,问‘打开的是整扇窗的____.’”让学生初步接触其它分数。

  接着,我就组织学生自己想几个分数,请几位同学读一读后,再请学生小组合作利用学具把其中一个分数表示出来。这样做有助于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探讨。

  小组合作完成后,再请小组代表汇报,这里要注意学生的.表述是不是完整,让学生明确“______是_______的_______.”

  认识了一些其他分数后,接下去利用学生展示过的学具,将上面的涂色部分再添上几份,同样让学生表述出来。这样让学生明确几分之几里面有几个几分之一。

  练习:将课后的练习2、3用投影片放出来,请学生口述。

  4、巩固新知,文本练习:

  分数的读法:课后练习5 请几位学生口头读一读。

  分数的写法:课后练习6 请同学们用手指书空,明确书写顺序。

  5、结合新知,拓展认识:

  请学生观察出示的实物图,问:“这能用分数表示吗?”(暂时不能)

  l “那你能猜一猜吗?”

  l “谁能来证实一下你猜的准不准?”(折一折)

  l “现在你们明白老师为什么要加上‘暂时’两个字了吧!”

  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明白:不是平均分的图形,只有通过再次分,分的份数多了,才能将所取的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分数的认识。

  6、回顾总结,口语表述:

  通过最后一环节,请学生口语表述学会了什么,回顾这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让学生说,达到总结的目的。

  三、说板书:

  板书很简洁,但重点突出、给教学带来很大方便,给学生的表述做出参考。

  分数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

  把 一个饼 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原来这个饼 的_____。(一半或者1/2)

  一、说教材

  (一)说课内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几分之一。

  (二)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万以内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无论是意义,还是读写方法、计算方法,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本节课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具有较强的具体性,概念形成主要依赖对感性材料的概括。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的时候已经掌握了平均分的意义,能把一些实物图片或者图形平均分。有的学生已经知道了分数,但他们基本上还不能正确表达分数的意义。

  (四)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

  2、能力目标:

  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发展思维,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

  经历认识分数的过程,体验创造的快乐,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建立起分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够借助具体的实例说一说分数的意义。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各种图形纸片若干张,尺子、彩色笔。

  二、说教法和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法与学法的设计着眼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创设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氛围,让学生会学、爱学。

  因此本节课我使用的:

  教法:情境教学法、演示法、操作法、观察法和讨论法。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学法。

  三、说教学程序

  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动手操作,构建新知

  (3)分层练习,拓展提高

  (4)课堂小结,延伸铺垫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最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数学学习的机会。”因此,新课伊始,我就创设了一个笑笑和淘气分食物的情境,4个苹果、2瓶饮料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可以得到2个苹果、1瓶饮料,分得的结果可以用整数表示,而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得到半块月饼,“半个”月饼是多少呢?能用我们学过的数表示吗?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分数的必要性,由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构建新知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在“动手操作,构建新知”这一环节我又分四步组织学生学习。

  (1)电脑演示,建立表象

  几分之一的表象认识比较抽象,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认识“二分之一”时,我利用课件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我们把月饼平均分成了两份,一半正好是两份当中的1份。这一份是月饼的1/2,另一份也是月饼的1/2,使学生明白

  只要是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都是这块月饼的1/2。使学生初步理解1/2的含义。(板书: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实际操作,促进内化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我让学生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先折一折,再用斜线给它的1/2涂上颜色。学生动手折纸并涂出所选图形的二分之一。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折法,课堂上可能出现几种类型的正确折法。我先有意识地展示长方形的几种不同的折法,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折法不同,折出的形状也不同,涂色部分都可以用1/2表示呢?”引导学生说出“只要是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1/2。”

  接着再通过几道判断题,使学生明白如果分成二份的大小不相等,它不是平均分,就不能用分数表示,这样就突出了分数概念中相当重要的前提条件——“平均分”,为以后学习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3)再次操作,创造分数

  认识了1/2,接着我顺应学生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放手让学生自主创造分数,彰显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说一说还想认识什么分数,学生边说,老师边有选择地板书。同时鼓励学生再次动手操作,创造自己喜欢的分数。这样在学生动手操作,动口交流,动脑思考中,进一步体会分数的含义。找一找分数王国里的分数(放主题图的课件)不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而且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更好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4)比较分数的大小

  使学生初步学会自己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一阶段的教学让学生明确认识,形成分数的完整概念。

  (三)分层练习,拓展提高。

  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写、涂、说、看四种练习,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提高能力。

  A、基本练习,形成技能。

  1、写,用分数表示下列各图的涂色部分。

  做一做的第1、2题(数学书93页)

  2、涂:看分数,涂颜色。(练习二的1、2、3题)

  以上两个练习是最基础的巩固练习,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都能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形成技能。

  B、应用练习、提高能力。

  3、说:下面的画面让你联想到了哪些分数?

  法国国旗五角星巧克力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只有当数学问题和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具体的,生动的、富有生命力的。利用生活中的事物理解分数的意义,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4、看:涂色的部分大约占图形的几分之几?

  课件依次出示图形,让学生看图进行估计,培养学生的猜测与验证的能力,加深理解分数的意义。

  我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有利于建立完整的认知结构;自我反思评价,师生互评,有利于建立学习自信心、主动性,体现评价的多样性。使学生了解分数不但表示一个物体的一部分,还可以表示一个整体的部分数,为下一节课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做好铺垫。

  四、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板书可以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在设计板书时力求做到两点。

  (1)图文并茂,条理清楚,层次明确。

  (2)突出重点.与课堂教学的小结相呼应。

小学说课稿 篇4

  一、设计理念:

  首先,我认为这堂课的设计理念应该是以审美为主体核心,以学生为教育主体,以此达到师生共同体验、表现和享受音乐之美、舞蹈之美、绘画之美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还要将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其中,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

  二、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绘画课,它旨在通过让学生充分感受舞蹈的快乐,唤起生活中对艺术活动——舞蹈的观察和记忆,并将快乐的舞蹈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在本堂课当中,有两个最基本的教学内容。

  1、用简洁的线条勾画出舞蹈者的优美姿态;

  2、回忆、观察、体验舞蹈的姿态,画一幅快乐舞蹈的图画。

  三、学情分析:

  由于我所面对的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天真活泼、思维独特,对美术课有着浓厚的兴趣,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也比较强,不过,由于年龄小,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短暂,在教学中,我注重利用音乐的感染力、游戏的牵引力进行教学,融聆听、观察、模仿、游戏、舞蹈为一体,让他们为我的设计所引领,在玩中乐,在乐中学。

  四、教学目标:

  我想通过自己生动的循序渐进的教学,达到以下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了解舞蹈及舞蹈动作的形成,并大胆表现出来。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欣赏、体验与练习中,培养学生对舞蹈中运动形象的观察、记忆和表现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听听、画画、跳跳等活动,让学生享受舞蹈带来的快乐。

  五、教学重、难点:

  在这些目标里,我根据二年级学生已有的美术知识和年龄特征,把教学重点设为:了解舞蹈动作的形成是靠身体各部分和谐优美的运动产生的。难点是让学生大胆、自信地来画出各种生动的舞蹈动作。

  六、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师的“教”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使每位学生坚信自己都有美术学习的能力,帮助他们在学习美术中去发现自己学习能力的“闪光点”,从而为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树立信心,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做好铺垫。因此,我结合学情,运用情景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情感激励法、游戏教学法等多种教法,让学生积极、愉悦地参与体验,并享受学习的快乐。学法方面,我主要是以观察、体验、感受、模仿、游戏为主,让学生乐于参与、积极思考。以此来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七、教具准备:

  为此,我准备了CAI课件和舞蹈剪影人物还有范画用具、花环、魔法棒等,将我的课堂顺序设计为以下六个步骤:

  八、教学过程:

  1、音乐欣赏,导入新课。

  首先第一个环节,是欣赏一段好听的乐曲。让学生在听赏的过程当中,感受到乐曲明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产生想要翩翩起舞的欲望。然后请他们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这种感受。以此导入课题《快乐的舞蹈》。俗话说,艺术是相通的,借助乐曲的感染力创设良好的艺术氛围,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教学环节的展开做铺垫。

  2、初步感知,认识舞蹈。

  在学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上,我提出问题:同学们一定都喜欢跳舞,可是远古时候的舞蹈是什么样子的呢?激发他们思考。然后我现场演示远古时期人们劳作时手和脚的活动,手用以拍击,脚用以踩踏,在重复的过程中产生了有规律的节奏。然后让学生跟我一起拍打节奏,我配合他们的节奏模仿呼喊的姿态,这种简单的师生合作,让学生对舞蹈的起源有了简单的了解。再采用考考他们的形式,通过一组图片,领略现代舞蹈带来的视觉美感。

  3、游戏引领,尝试表现。

  学生了解了舞蹈的起源,并感受到了现代舞蹈的魅力,那绘画作品中的舞蹈是怎样的?如何表现出造型不同的舞蹈者呢?我先让学生欣赏画家德加的舞蹈者,感受艺术作品的美感,然后出示我国画家赵士英的水墨速写,引导观察画中人物的“S”形动态,引导思考,画家是如何练就照相机一般的眼睛,是怎样把舞蹈者跳跃的瞬间表现出来的。然后故弄玄虚地画出机械的动态,让学生分析发现原因——头、身子、四肢都没有动。接着出示一组舞蹈者的剪影,在学生在我有变化的1—2—3,3-2-1的应答方式下,兴致勃勃地模仿,在歪歪脖子、扭扭身子、伸伸胳膊、动动腿的时候,动态形成的原因自然生成——只有身体各部位和谐地运动,才能表现舞蹈者的姿态。尽管有了这样的认识,我特地加强处理,奖励他们,与他们玩定身法的游戏,将舞蹈视频定格成静止画面,让他们在游戏的趣味中,愉悦地同我一起学习用骨架图的方式表现人物的舞姿,好玩的游戏、轻松的模仿、简单的练习,这些是本环节的实施过程,也是本课的亮点之一。通过这一系列的情景学习,让学生在自然参与的过程中知道了:原来优美的舞蹈动作的形成是靠身体各部位和谐地运动产生的,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为后面的练习做准备。

  4、深化认识、自主表现。

  画出了各异的动态线条,如何让人物形象更加充实生动呢?我播放课件,引导学生对舞蹈者图片进行细致观察,启迪他们回忆、想象舞蹈者的服饰、道具,然后迅速地在黑板上进行示范,将一个骨架人物变成一个形象充实丰满、动作优美和谐的舞蹈者。紧接着,在学生跃跃欲试的高涨情绪中,提出了作业要求,让他们在新的纸材——彩砂纸上大胆作画,尽情宣泄自己的创作热情。通过课件的展示和我的当场示范,学生对描绘出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所需的服饰、道具以及动作的表现有了更深的直观的认识。结合前一个环节中尝试表现的骨架人物,要完成一个完整的人物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了,教学难点在这里得以有效突破。

  5、交流评析,欣赏提高。

  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关注每个学生,并适时对他们的每个阶段进行评价。等他们的作品大多完成以后,我用相机将有代表性的作业随堂进行拍摄,用电脑进行显示,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师评三种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尽量给每个学生以鼓励性评价,让他们在这样的展示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自豪感。

  6、课堂小结

  带着这样的情绪,播放着新课伊始感知过的音乐,和着明快的节奏,师生一起牵起手感受着舞蹈的快乐,似乎忘了那是课堂,只剩下快乐的我们。在我的课堂小结中,再一次地提到课题,祝愿孩子们每天都能快快乐乐,每天都有“快乐的舞蹈”。他们也会送给我,属于他们的个性的祝福。这既是点题,也是一次情感的升华,告诉孩子们,热爱我们的生活,爱我们因为爱而结识的每一个人。

  就这样,我的这堂美术课就轻松地结束了。我的说课到此完毕。

小学说课稿 篇5

  教学目的:

  1、掌握字的书写规律—整齐平正。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3、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提高他们对书法的鉴赏能力。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写有名人名言的课件,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

  2、边看边想:这一段话写得漂亮吗?为什么?

  3、小结并板书:整齐平正。

  二、指导书写:

  1、指导写“卫”字。

  〈1〉横向笔画较平,竖画要直。

  〈2〉范写:卫

  〈3〉生试写一个。

  2、指导写“不”字。

  〈1〉横较平,竖宜直。撇、点相称。

  〈2〉范写:不

  〈3〉生试写。

  3、生自学自悟。

  〈1〉学生看书P9—10。

  〈2〉讨论如何写好“革、寻、歪”这三个字。

  〈3〉指名谈并演示:

  革横向笔画上下对正,长竖居中。

  寻长横较平,上下部对正。

  歪横较平,上下两竖对正。

  〈4〉学生试写“里、至、目、墨”。

  三、名人名言练习。

  1、读、想含义。

  2、讨论:如何写好名人名言?

  3、学生试写。

  四、同桌之间互相欣赏、指正。

  五、生边听音乐边练习P9—10的字各两个以及第二条名人名言。

【实用的小学说课稿汇编5篇】相关文章:

实用的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汇编七篇08-13

实用的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汇编5篇08-13

实用的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汇编6篇08-12

实用的小班说课稿范文汇编7篇07-08

实用的小班说课稿范文汇编五篇07-07

实用的高中说课稿范文汇编4篇07-05

小学语文《太阳》说课稿汇编9篇11-05

【实用】说课稿初中模板汇编三篇06-12

实用的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汇编十篇08-13

实用的语文说课稿初中汇编五篇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