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说课稿

时间:2021-04-16 11:17:55 小学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华】小学美术说课稿汇总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美术说课稿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小学美术说课稿汇总6篇

小学美术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喜怒哀乐》一课是小学美术第十册第六课,是一节造型表现课,本科主要教学内容是通过欣赏、观察、体验等环节来学习表现人物喜怒哀乐不同表情,它侧重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体验表情的作用及乐趣,并试着拿起笔用富有感情的线条来表现喜怒哀乐。

  线条是一种神奇的符号,它随着儿童涂鸦开始,便陪伴着他们成长,成了许多孩子表达内心的手段,五年级的学生属小学高年级,心里上已渐渐成熟,他们的语言能力较强,对生活细节感受较深刻,对绘画则更显谨慎,常常感想而不敢画,而一课恰好接近他们的生活与他们的情感,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与夸张的用线。

  2、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心情与表情的关系,以及喜怒哀乐不同表情的特征和表现手法。 技能目标:掌握基本任务头像造型手法与用线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提高观察力、表现力、创造力。 3、 教学重点:学会描绘喜怒哀乐的表情特征

  4、 教学难点:运用已学知识结合表情特真,大胆夸张,创作出独具个性的肖像画。

  二、说教法

  依据本科的性质及学生的特点,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采用下列教学方法:

  1、 情景教学法

  教学是科学,更是艺术,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创设情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新课开始我便出示自己的头像表情,让学生猜可能发生了什么,即让学生猜“情景”,这能让学生充满兴趣的动脑并主动地学。

  2、 示范指导法

  儿童的心理特征之一就是擅于模仿,因此教师不但要在语言、品行上成为学生的楷模,而且在传授知识过程中也应予以示范,在画表情时,提醒学生构图及用线的相关知识。

  3、 引导欣赏法

  美术史上很多大师作品值得借鉴,也值得学生去欣赏,我例举了《蒙娜丽莎》、《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两幅典型的名画,对人物表情分析,感受名画背后

  的故事,让学生形成审美意识。

  三、 说学法

  1、 问题讨论法

  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让学生带着难题相互讨论,不但意义深刻,也颇有成效,我组织学生讨论多种表情的特点,为他们画表情奠定基础。

  2、 自主学习法

  本校现提倡“先学后教”,让学生先学,产生疑问,如书中的技法点击部分,我会先让学生先看书自学,然后再带着疑问看教师示范,这样才能逐个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

  四、 说教学过程

  1、亲近学生,激趣导入

  首先我将出示明星不同表情的照片,以头像为主,提问学生,“猜猜?”这样学生便能快速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理解不同表情来自于不同情境,不同心情,从而导入本课课题《喜怒哀乐》

  2、欣赏名作,技法指导

  在这一环节中我会利用课件展示引导欣赏《蒙娜丽莎》、《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头像表情,并请学生猜猜人物可能身处的背景,在学生回答完成后,出现完整图,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理解人物表情与作品的关系。然后我将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除了范例中的几种人物表情外,还有哪些人物表情,请学生作出不同的表情,并描述每种表情的五官变化。然后我再和学生一起看书中知识窗的内容进行小结,组织学生读一读,如:“画人笑,眉开眼弯嘴上翘”,学生边读,教师边出示相关表情图片让学生进行对照。

  3、 步骤示范,技法点击

  这一环节中,我首先通过课件展示,欣赏人物的脸型、发式、眼、眉、鼻、嘴、耳的各种不同表现方法,这一环节能为能力弱及无从下手的学生提供帮助。然后我再引导学生学习书中的“技法点击”,掌握作画步骤,我将以一位学生为例,边引导学生观察人物,边按作画步骤示范,尤其在画五官时,提醒学生运用知识窗内的古代画诀,同时鼓励创新,适当夸张,以及用线的粗细、疏密、深浅和虚实。

  4、 鼓励创作,品评欣赏

  这一环节我首先会对学生提出作画要求:运用线描的手法表现同学的人物头像,注意构图与表情的刻画,可适当夸张。在学生作画的时候,我安排学生分组作画,细心观察学生的写生表现程度,适时指导,对于一些能力较弱的学生给予帮助与鼓励,让他们建立起美术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对作品的评价这一环节我尤为重视,我设置了两个环节:1、学生自评,给自己作业写上评语或评分。2、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欣赏、比较、了解五官的微妙变化能产生不同的表情。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最后,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共同体验表情的乐趣,共同学习画表情的活动,技法学生学习美术的激情,让他们在玩中学。

  分秒必争高效运作。①各项目责任单位要进一步对项目建设的任务进行细化量化,凡是与项目建设有关的各项工作,都要把责任落实到人。②要对项目建设任务进行工期倒排,哪一天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都要定出计划,张榜公示。要打破“八小时工作制”的框框制约,坚持“白加黑”、“五加二”工作意识,争分夺秒,加班加点,快节奏、高效率推进项目建设,做到“战晴天、斗雨天、抢阴天”,能快则快能超则超所有项目的完成时限及进度要求。③要建立问题快速解决机制,对进度滞后的项目要认真分析原因,查找问题症结;项目学校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在第一时间向当地人民政府汇报,采取超常规的措施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现场办公,快速解决,防止贻误工期。

小学美术说课稿 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在玻璃上点画转印水彩画的方法,探索玻璃水彩的多种美妙效果。

  2、感受水色的浸润、渗化、流动、变化,增进对色彩美的审美体验。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形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在玻璃上点画转印水彩画的方法,探索玻璃水彩的多种美妙效果。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性使美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1、学生欣赏一组图片。①张家界风光②一块奇石③一个树根

  2、师问:这是什么?像什么?

  小结:对,像老人,像“山峰”,从“山峰”到像“老人”是同学们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去想像的结果,使人信服.从这里让我们认识到:美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想像。在我们的绘画中,有时没有用往常的方法却在不经意间发现和创造美的形象。

  二、认知了解

  1、请同学们再看一张图片,听老师作简要介绍。

  这是在一块玻璃板上涂的色,灰紫色浓淡相间,略有变化,然后将画纸覆盖上,轻抹,揭起来,玻璃上的彩色转印到了纸上。

  2、师问:请同学们思考,画面上有什么具体形象或者说经过稍微加工后,可以成为一张什么图画?学生讨论:??

  小结:刚才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热烈。请看第六课加工后的作品《春山》。树干挺拔,枝叶斑驳,湿雾缭绕,小鹿乖张,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这种运用玻璃板(塑料片或有机玻璃)抹印色彩,制造纹理的绘画方法,又好看,又好玩,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玻璃水彩”。(板书课题)

  三、方法指导

  教师演示,请学生发现形象或命题。(师生共同完成)

  1、在玻璃上涂色,稍浓。

  2、点水渗化开来。

  3、覆盖纸张,轻抹。

  4、揭纸(运用不同的方法揭纸,会产生不同效果,如一张纸分几次揭起,边拖边揭起,改变揭纸方向都会出现不同效果)。

  5、发现形象:①揭纸后,教师改变纸的方向展示,师生共同发现纸上偶然出现的形象,如果需要可稍作点染加工。②如果无任何具体形象出现,这是常有的事,可以趁湿采用补救措施制造形象。

  向学生介绍几种方法:a.用剪刀背刮色;h.弹水;c.撒盐。6、学生为老师演示的作业命题。

  第二课时

  四、创作训练

  1、作业要求:

  (1)请每位同学按教师提供的方法完成l一2张玻璃水彩作业。

  (2)转印揭纸后同座两人可以共同讨论捕捉形象和命题,相互合作,相互帮助。

  2、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评价

  1、请自认作业成功的学生,到讲台前展示,自我评价作业。

  2、其他同学欣赏台前学生作业,学会欣赏评价他人作品。

  3、教师总结。

小学美术说课稿 篇3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这天我说课的资料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人美版第8册第1课《植物写生》。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学习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植物写生》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初步认识线条、形状、色彩与肌理等造型元素,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透过观察、绘画、制作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唤起创造的欲望。

  本课是该套教材中线条系列的资料之一,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植物充满了丰富的线条,便于学生对细部的观察和刻画。由于植物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学生家里都养植物,让学生感受植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色彩丰富,体验植物带给人的美感,感受自然的美。同时,透过查询有关资料,了解植物的名称,特点作用等,自然地渗透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学习的潜力。由此我制定了如下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透过学习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植物特征及其前后关系。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潜力、线造型潜力和综合学习潜力。

  学习重点:

  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条表现植物的方法。

  学习难点:

  如何运用线条表现植物的前后关系和不同姿态。

  二、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四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透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透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用心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学习过程:

  (一)设疑自探

  1.谈话导入

  公园、植物园里、花坛里、我们的家里,都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它们有高有矮、有疏有密、枝叶旺盛、千姿百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的色彩。(出示课题)

  2.课件展示各种植物图片,提出问题,学生分组探究。

  ①你喜欢这些植物吗?你明白它们各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吗?

  ②你明白一些植物的寓意吗?

  ③这些植物的叶子有什么特点每片叶子有区别吗

  (二)解疑和探

  1.请几位学生说说讨论结果。

  2.观察教室中的植物。

  提问:你观察到植物的叶子(花)有什么不同?(结合书中的图片)

  透过欣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叶子有前后遮挡、有大有小,不同角度看到的叶子形态上有所不同……

  3.欣赏美术作品:赖少其的中国画《君子兰》。

  提出问题:

  画家抓住了植物的哪些特征进行表现的作品表现出画家的什么情感

  小组和作探究,初步感受画家如何用丰富的线:如疏密、长短、曲直、穿插等变化,表现出植物的形态特点及自己的情感。4.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教材上的几幅学生作业。师:教材上的学生作业哪部分画得好?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认识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形状各有不同。师:这些孩子的画对你有哪些启发呢?

  生:表现形式能够是刮画、国画、线描、等等。

  生:画的时候注意线条的前后穿插。

  引导学生认识在绘画中,植物的前后关系能够用虚实变化、大小变化、粗细变化、穿插变化。

  (三)质疑再探选取几种植物提出问题。

  (1)说一说,所观察的植物的生长特点。(2)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各有什么不同?(3)植物的前后关系如何表现?

  请学生进行分析特征、姿态,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先观察它们的全貌,说出它们的特征。纠正那种上来只看植物细节的错误方法

  (四)拓展运用

  1.说一说画植物写生应注意什么?

  2.教师在黑板上简单演示植物写生方法,画两幅,一幅前后关系处理得当,一幅前后关系混乱的两幅植物写生图。引导学生巩固刚才所学的知识,进一步认识如何用线表现植物的前后关系和不同姿态

  四、板书设计:

  1、植物写生

  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板书设计分三部分:课题、基本特征示意图和展示区。这样的板书设计直观明了、贴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又体现本课教学资料,突出重点,对本课教学也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以上是我对《植物写生》一课的整体构思,恳请各位专家指正。谢谢!

小学美术说课稿 篇4

  我的说课内容是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风铃叮当》它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从课程的整合性来说,它更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和媒体、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课后反思八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分析说明。

  一、 说课程标准

  本 课是综合实践劳技教育手工制作课,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要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的是:继续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 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尤其是动手制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进行评价。

  二、 说教材和学生

  学 生分析:小学三年级学生对美术学科,尤其是劳技手工制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能力,有一定的绘画表现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但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没有为学生小组分担任务的意识,也有的学生不愿意与他人分享制作材料和工具。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有具体的 要求和指导。

  教材分析:《风铃叮当》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湘版)的教材内容,属于综合实践手工制作课。本课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实践融为一体,巧妙地利用身边的玻璃瓶,塑料瓶、易拉罐等各种材料,运用捆邦、剪、贴、扎等基本方法制作风吹作响的各种工艺品风铃。

  因此,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和三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会运用绳线对物体进行捆邦、穿、扎等精细活动,使其养成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2)了解风铃的结构和制作材料,学会设计风铃草图和制作风铃。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活动,促使他们养成动脑,动口、动手的好习惯,培养他们的感知、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

  (1) 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劳动手工课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2)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分工负责,学会和谐相处的品德。

  (3) 在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认识风铃的结构和名称;二是风铃的制作过程。

  2、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有两个,一是本身不能发声的材料用来当作铃铛,需要考虑组合铃铛之间的距离,需要设计正确的风铃草图;二是寻找各种材料制作不同样式的风铃,如何使风铃美观、大方、有创意。

  五、(说)教学准备(教具和媒体)

  依 据劳技美术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实践性、艺术性的教学原则,结合合作学习和任务型教学的新理念,我利用多种多样的材料制作了各种样式的风铃,作为直观教具,还到风铃店里拍摄了做工精美的工艺品风铃,准备了直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教学。学生准备了制作风铃的工具和各种制作风铃的材料。

  六、说教法、学法

  教 法:整堂课紧紧围绕“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听风铃、看风铃、说风铃、做风铃、评风铃、送风铃展开教学活动。能运用多媒体课件在优美的风铃音乐中欣赏了风铃店里做工精美的风铃。然后又欣赏了教师利用各种装饰材料和废旧材料制作的不同款式的风铃,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和想象空间,调动了学生的 兴趣和积极性。通过说风铃、做风铃、评风铃、送风铃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生活相联系,风铃主要用来美化居室、装点生活,使学生有所用。从而体验到制作成功后的快乐。

  具体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采 用游戏观察法引出课题,采用欣赏法激发调动学生制作风铃的积极性;运用直观课件风铃结构图和实物对照说明,使学生了解风铃的结构和制作材料;完成了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重点。通过调动学生观察风铃设计稿并判断正误,引出正确的设计稿,教师加以总结说明。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难点;运用课件演示教师制 作风铃的过程和装饰方法,既直观形象又节省了课堂时间,突破了本节课的第二个重点。运用引导法、谈话法,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小组成员身边的各种材料,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制作不同样式的风铃,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第二个难点,怎样使作品丰富多样,有创意。

  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在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评一评的学习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

  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由小组长分工负责,共同完成一样或几样作品,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培养了合作和创新意识。

小学美术说课稿 篇5

  我向大家说课的内容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湘版)教材,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七课《留住秋天》第二课时:树叶拼贴画。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做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

  树叶粘贴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重点培养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我的教学目标是:在让学生欣赏和感受秋天美景的同时,用落叶拼贴出美丽的图画,并且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增强环保意识。

  因此,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用落叶拼贴出美丽的画面。

  难点便是:怎样合理的利用落叶的形状、颜色去摆出各种不同的图案。

  二、说教法

  为了更好的体现"以学生自主发展、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和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教学思路,让学生更好的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我采用:

  1、朗读感悟法

  2、情景创设法

  3、小组合作法

  4、评价激励法。

  上述教学法的运用,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三、说学法

  在教学中,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注重引导学生运用联想与创造的学习方法,结合教法和学法,运用到以下教具:多媒体课件——树叶贴画作品、胶水、剪刀、树叶等。

  四、说教学过程的设计

  在现阶段,我发现学生的依赖性特别重,总是习惯性的以老师的意见作为标准,对于自己真正想表达的想法总是胆怯,怕不对,怕做错!为了克服学生的这一心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内容,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设计教学程序的:

  1、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首先,用一首优美的配乐诗,唐朝诗人:杜牧《山行》,这样,一方面 可以让国学渗透到美术教学中,正好也符合了我校弘扬国学教育

  的教学理念,又能让学生对秋天进行富有诗意的感悟。

  2、教师示范

  这个环节在整堂课中尤为重要,教师应分步讲解树叶拼贴画的具体制作步骤,以金鱼的制作步骤为例(板书)

  首先:压平、观察。

  其次:拼贴、修剪。

  最后:整理、完成。

  由此引出树叶贴画的注意事项(板书):

  a、构图要饱满

  b、画面要完整

  c、颜色搭配好。

  听完老师的归纳之后,课堂马上还给学生。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中,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作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增强了互相协作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师随堂指导。

  3、在学生完成作品之后,让学生以"小小评审团"的形式展示作品,相互评价,以评促进。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促进学生艺术鉴赏力的自主发展。

  五、拓展延伸

  要求学生课后运用网络、翻阅资料等方法手段搜集赞美秋天诗词歌赋,与老师同学一起共同分享。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特色就是在于:将国学与音乐很好的渗透在了美术教学中,做到了学科无界限。

  本堂课较好的完成了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但是,值得我深思的是: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将各学科知识相互渗透,做到教学手段多元化、知识结构立体化,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七、结束语

  美丽的秋天已经过去,但我们并不遗憾,因为我们用双手留住了美丽,只要大家留心观察身边的一切,都能从中发现美,正如著名雕塑家罗丹所说: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小学美术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是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4课的内容,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可以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和形式美法则,感悟黑白对比的美感,对促进青少年儿童掌握明暗色调整体对比关系、发展思维概括力十分有利,同时也能打开学生眼界,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

  二、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表现能力,在以往线描画教学中已经积累了相关知识,初步了解直线、曲线、折线、交叉线等线条种类,对线与线之间形成的疏密、长短、粗细等对比关系并不陌生,能够运用丰富的线条表现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学生要想利用线条表现具有黑、白、灰对比关系的画面,就要了解黑、白、灰之间微妙的层次变化,掌握点、线、面的疏密排列技巧并能够灵活运用。教师可以迁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开展实践活动,抓住重点解决创作中的实际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本节课的教材分析以及学情的理解,我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和形式美法则,运用点、线、面的疏密组合完成黑白对比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能用线的粗细、长短、聚散等表现方法,画一幅具有黑白对比效果的作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对民间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重点:运用点、线、面的疏密组合,展示丰富的黑白对比效果。

  难点:巧妙运用黑白对比,使作品展现自己的个性特点。

  五、说教法学法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方法是美术课程最为重要的改革,坚持以“学生为本”为指导思想,给学生提供自我发展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求知,在实践中创造。因此,本节课我采用:提问探究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等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进行自主探究。

  六、说教学准备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此,我做了如下的准备:多媒体课件、基本的绘画工具等。

  七、说教学过程

  皮亚杰曾说:“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针对学生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激趣入境,导入新课

  教学是科学,更是艺术,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所以,创设情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将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大自然中的黑与白》,并引导谈话:我们常说,大自然是五彩缤纷的。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大自然中的黑白美感。你们看,它们在色彩上有什么特点?黑白对比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视觉感受?学生观赏后回答:没有缤纷的色彩,只有简单的黑与白;对比强烈、简洁、装饰感强……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正是由黑与白两种颜色产生的对比,带给我们这种强烈的视觉感受,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环节二:图片欣赏,探究新知

  (一)认识黑白对比的美

  首先,我将出示年画《门神》,引导提问:在这张线描画中有丰富的线条语言,请你找一找,这幅画中都运用了哪些线条?学生观察回答:直线、曲线,粗线、细线,长线、短线,交叉线等。之后将迁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强调线条的丰富性在一幅好的作品中是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在学生积极回答后我会给予肯定和鼓励,并继续追问:在这张画中,作者又是如何运用线条的对比变化,来表现黑、白、灰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线条的疏密、粗细、长短、曲直等。不同的组织形式会产生丰富的变化,形成了画面中的黑白对比。

  接着,我会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找一找,在这件作品中哪个地方黑白对比最强烈?哪个地方黑、白、灰层次最丰富?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学生观察回答:门神的脸部、鞋子黑白对比强烈。门神的盔甲黑、白、灰层次很丰富……初步感受艺术家在表现黑白对比关系时,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态度。

  (二)欣赏黑白对比作品的美

  当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知时,欣赏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黑、白、灰是指色彩的黑、白、灰吗?尝试找出画面中的黑、白、灰。

  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画面中最深的地方就是黑,最浅的地方是白,中间深浅不同的地方是灰,有的用点表现,有的用线排列。认识黑、白、灰在黑白画中表达的意义。

  环节三:实践练习,展示评价

  (一)表现黑白对比的美

  教育家弗赖登塔说过:“学习唯一的正确方法就是实现再创造”。为此,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课堂练习时间和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请你用线的粗细、长短、聚散等表现方法,画一幅具有黑白对比效果的作品,并能体现黑白对比的美感。

  (二)展示评价

  学生创作完成后自愿展示并描述作品,开展自评与互评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展示评价活动,学生相互学习,发现优势,检验不足,提高评述能力。在这过程中,我将分层进行绘画指导,尊重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让每一个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

  环节四:小结作业,拓展延伸

  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因此,我最后设计了“课堂总结——拓展延伸”环节,在课程即将结束时总结:成功的黑白对比可以给人一种纯粹、和谐、高雅之美。这种和谐美正是黑与白的魅力所在。

  为了使学生能有更高层次的提高,我布置了这样的课外作业:出示线描作品《八十七神仙卷》(局部),请学生欣赏。

  八、板书设计

【【精华】小学美术说课稿汇总6篇】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狮子大王》说课稿10-24

小学美术《亮眼睛》说课稿范文11-19

小学美术《水族馆》说课稿范文10-21

人教版小学美术《小挂饰》说课稿模板11-05

小学美术说课《大鱼和小鱼 》说课稿08-26

有关高中美术说课稿汇总六篇07-10

有关高中美术说课稿汇总9篇06-14

有关初中美术说课稿汇总9篇06-22

小班美术活动说课稿11-03

小学美术《五彩的烟花》说课稿范文11-05